导图社区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思维导图,供应链是企业发展的命脉,六大组成部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销售商、客户、服务商。(各个成员协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编辑于2023-09-30 16:58:49 广东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企业发展的命脉
六大组成部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销售商、客户、服务商。(各个成员协同,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四个方面增强核心竞争力
分工(集约化管理-减少浪费、提高效率)
优化资源配置
成员协作信息交流
关键信息
三种供应链类型(需求决定供应链类型)
高效型(日常的物料供应)
快速型(紧急物料,贴近需求)
创新型(创造需求)
三股流
信息流
市场信息
产品流
生产运输仓储采购
资金流
成本
案例(劳斯莱斯40天计划)
部门内信息传递不及时,缺乏及时的信息反馈(解决办法:建立供应链管理平台。)
供应链核心因素
程序间的关系(采购只是其中一环,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供应商)
流程可视化(流程透明,透明合作)
制度结构职责简化且明确
案例(三星):与对手、友商均有合作,且有严格管理供应商的原则(从业务质量、社会责任、环保、安全、人权评估)
纵向集成供应链:优:可把控每一物料的环节,利于降低成本与协调信息。劣:规模庞大,管理项目多,复杂,难以跟上市场变化。
客户分级,以市场为导向
供应链管理库存模式
CPFR协同式: 一、建立前提:1.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确立起共同的目标,双方长期承诺公开沟通、信息分享,从而确立其协同性的经营战略,2.保密协议的签署、纠纷机制的建立、供应链计分卡的确立以及共同激励目标的形成。 二、合作规划:(品类、品牌、分类、关键品种等)以及合作财务(销量、订单满足率、定价、库存、安全库存、毛利等)。此外,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还需要双方协同制定促销计划、库存政策变化计划、产品导入和中止计划以及仓储分类计划。
JMI联合式
VMI(最基础)
消费者需求为中心
传统模式:考察市场-指定计划-销售产品(缺点:缺乏市场及时性的调研,反应慢,无法适应短期需求)
1.保持与消费者的信息沟通。2.信息透明,让消费者清除疑惑。3.注重各环节消费者体验。4.大数据的协调配合,释放繁琐事务
对客户分级
设计生产方主要配合核心用户,对待较核心用户则需要作对产品即可,对非核心客户则维持基本供应链,同时也要给与一定的尊重。
降低不确定性
1.预测需求 2.库存产能计划 3.执行过程中修补(最后一道防线)
案例:阿里巴巴(1.产品流:采用外包物流,利于集中精力解决其他业务,但受他人牵制。2.信息流:交易平台 3.资金流:支付宝的结算系统。
制定采购策略,从源头掌握供应链
采购战略(计划,人才、资源、供应商、风险等)≠战略采购(流程:行为、动作,供应商选择管理,实现长期目标)
采购战略:1.需求量的确定与物料分类。2.供应商评估与抉择 3.具体的采购战略。(集中采购、建立物流循环、信息系统)
避免“牛鞭效应”:1.信息及时共享,避免猜疑。2.分摊库存至每供应商。3.共同指定策略。4.缩短回款期限,根据回款速度判断订单货量虚高。
规避质量问题的方法
三步计划健全采购品质
1.完善来料检查
2.明确采购品质目标
3.派驻验收人员
设计计划采购(分析市场、决策、计划执行)
案例:华为(1.坚持互利共赢长期合作。2.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3.信息共享。4.随着华为发展,带动供应商发展以及吸引更多专业度高的供应商,培养一批核心供应商。)
供应商监督与评估
QCDS评分(quality、cost、delivery、service)
供应商分类
长期
短期
战略联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信息透明(通常此类供应商有极强专业性,在价格谈判中有极强的能力)
纵向集成:将供应链的成员进行整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决策,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做带头大哥,将有潜力或者厉害的供应商整合)
稳定关键供应商且长期合作
寻找或培养本土长期供应链有助于降低成本,避免延迟交货
案例:丰田(JTI管理模式:1.整合供应商,让其目标一致利益一致。2.对零部件进行分类。3.对不同供应商不同管理方式:非战略性的使用传统竞标,争取性价比。对核心供应商,将核心业务外包给专业厂家,并且对供应商进行投资。
供应链系统与模式
供应链系统(将企业外的供应链结合,依托网络数据库为核心)
覆盖“需求预测”,“物料采购”,“设计生产”,“销售”
供应链模型SCOR(是思路指南,不是参考模板)
企业有企业的运营,供应商也有自己的运营
企业区
供应商区
客户区
ERP与CRM系统
均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CRM更为先进
WMS系统
仓库管理系统
JIT模式(0库存,小单量、高频率)、JIS(在JIT基础上加上有序性,按生产顺序到达)
VMI供应商管理库存:企业不设仓库,让供应商负责仓管。
有利
降低成本
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关系
整合订单
共同对库存的核实
简化流程与资金流
考虑因素
要严格符合公司要求的供应商
需要有相应库存管理要求的供应商
资金流较充足的供应商
案例:屈臣氏(为了解决与供应商之间的零和游戏以及部门间的信息不透明性,对物流系统优化。【1.自动补货订货,每日系统自动结算,清算。2.仓管系统【对场地、库存、货位的管理】。3.物流配送【外包,制定最优路线】
标准化管理
订货标准化
收货标准化
退货标准化
废弃物资处理标准化
各环节协同
供应链协同
组成
订单协同:企业发布的订单供应商可及时看到且做出反应,供应商生产时也不隐瞒进度
账务协同:资金账单一致以及配合发票与付款计划
计划协同:需求方提前计划,让供应商提前准备物料生产
生产与库存协同:共享库存与物料状态,确保库存充足
物流协同:物流提前准备计划的行程
优势(加强合作、提高效率)
提高供应链协同方法
信息平台
价值观与方向的互相认同
战略伙伴
维持信任(法律、声誉、感情)
三大协同+重要管理
业务协同
战略协同
文化协同
集成管理:将三股流组织(与供应商利益的纠纷是难以达到的原因)
案例:晶链通平台做到了1采销协同、2物流协同、3对账协同
仓储仓管、物流
精细化管理
5S【整理(腾出空间)、整顿(分类标识)、清扫、清洁(定期排查)、素养】
1划分存储区域:(大企业:高层存储且机器取货,小企业:中低层存储,人工取货)
2合理规划货位与记录:对货物标识,顺序摆放,做到动态库存
盘点库存方法
永续盘点法:入库同时做盘点数量与QC检查。设定一个警戒线,若低于该数量,则补充库存。
循环盘点法:根据备件的重要性以及周期性,规定一个周期内盘点的数量(有利于有规律的且省人力的盘点数量)
重点盘点法:高频率、易损品
定期盘点法:按照消耗周期性物资设定
承运商kpi评估(也需给与承运商评分反馈)
SMART准则评估
四个阶段评估
发货
及时反馈、准确、价格
运输
丢件破损,信息反馈、驾驶安全
到货
延误、质检
结算
文件归档
规范制造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外包
四大优势
降低资金风险且可承接更多订单
通过外包商寻找到更多招聘人才渠道
通过外包商优化生产规模
聚焦核心业务
外包的难题
信息不透明(企业与外包商互相的不了解与对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外包的费用较高
外包时需跟进外包商的业务效率
制作的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过剩、交货期、售后)的处理方式
外包驻场管理
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监督产品数量、质量标准
保持信息对称沟通
协助供应商更改不合理环节
5M1E
[MAN、MACHINE、MATERIAL、METHOD、MEASURE、ENVIRONMENT]五个因素参考供应商
案例:联合利华(1.贴近每个地区寻找合适的供应商抱团。2.利用科技分析消费者行为、库存备量、供应商产量等。3.成立供应链部门,并且细分部门,做到职能的细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