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七年级下册历史之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知识梳理,包括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文学)、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史学)三部分。
初中历史8上第4课修正版:洋务运动的兴起(1861,同治元年);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同治年间);建立新式海陆军(光绪年间)。
初中历史 9下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笔记包括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妇女地位的提高、生态与人口问题等等。
多极化趋势出现后,世界各种力量仍在进行新的分化和组合,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定型,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7下 12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繁华的都市生活
繁华大都市
代表
北宋——开封
南宋——临安
元——大都
开封的繁华
开封的大相国寺,最为繁华
庙会时
寺庙内外,人流如潮,各种商品和表演
元宵节时
寺庙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队演奏
文娱活动
“瓦子”
开封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勾栏
瓦子中圈出专供演出的圈子
南宋临安,文娱更为发达, 城中有大瓦、中瓦、下瓦、南瓦等,城外还有很多瓦子
杂剧表演
杂剧
包含了说唱、杂技、歌舞、傀儡等技艺
在大城市、地方集市、繁华市区、勾栏瓦舍,进行表演
发展
形成于宋代
元朝以后,元杂剧在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
元朝南北统一后,传入南方演出活动遍及城乡
节日习俗
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受到重视
各种习俗,流传至今
春节放炮、拜年
元宵节挂彩灯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
宋词和元曲 (文学)
宋词
概述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词在唐代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
在宋代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
苏轼
北宋,文学家
改进词的创作,扩大词的境界,提高词的格调
他的词风,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议论,结合一起, 激发情感,引人入胜
李清照
女词人,词风委婉、细腻、清秀
前期作品,描写真挚的夫妇情感
后期作品,通过对个人流离不定的生活描写,反映当时战乱带来的灾难,抒发深沉的忧患情怀
辛弃疾
南宋词人,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 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达
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元曲
包括 散曲、杂剧、南戏 等
综合性艺术
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
关汉卿
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窦娥冤》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史学)
司马光
北宋,史学家,政治家
《资治通鉴》
编年体通史
以历史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统治
记述 战国--五代 的1300多年历史
史学两司马
司马光——《资治通鉴》
司马迁——《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