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摄影
摄影入门思维导图,内容包括:相机基础知识、拍摄原理、按键功能、曝光三要素、构图原理、色彩原理、后期调色。
编辑于2020-11-15 19:56:17学习摄影
熟悉器材
机身结构
单反
单反相机采用光学取景器取景。镜头摄取的影像投射到反光板上,然后折射到相机顶部的五棱镜,经过五棱镜多次反射形成正像。最后出现在取景器中。
优点:实时取景,取景速度快。耗电低 缺点:体积大,结构复杂。
微单
微单相机采用电子取景器取景。取景时镜头直接将影像投射到图像传感器中。然后通过导线将图像传送到取景器
优点: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缺点:取景时,图像传感器需要始终处于工作状态,持续消耗相机电能
感光元件
CMOS感光元件
基本原理为把相机镜头所捕捉的影像,投影在拥有上百万上千万的感光二极管的电子感光元件上。这个感光二极管是以三原色红绿蓝的感光二极管所组成的“矩阵”
机身、镜头各个按键功能
机身按键作用、相机菜单栏
镜头上按键作用
对焦模式
AF自动对焦
MF手动对焦
光学防抖功能开关(STABILIZER ON/OFF)
摄影理论
曝光三要素
光圈
光圈控制进光量,由镜头内部光圈叶片组成。一般用“f+数字”的形式表示。比如:f/1.2、f/1.4、f/10…字母“f”后面数值越大表示光圈越小,后面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
光圈控制进光量: 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大,画面越亮 光圈越小进光量越小,画面越暗
光圈影响画面景深: 光圈越大,画面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 光圈越小,画面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
快门
快门是控制光线照射感光元件时间的装置。 控制曝光时间长短。
快门速度单位是“秒”。一般用:1s、1/2s、1/4s、1/8s…来表示。分母越小快门越慢,分母越大快门越快。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画面越暗。快门越慢进光量越多,画面越亮。
快门影响画面效果: 高速快门能够定格快速运动的物体,拍摄的画面越清晰。 慢速快门能够把运动物体运动轨迹拍摄出来,比如光轨,车轨,思装瀑布
感光度
感光度/iso 指相机处理器对光线的敏感程度。感光度数值越高,对光线敏感程度越强,感光度数值越低,对光线敏感程度越弱。 一般用数字:100、200、400、800…表示。数值越小表示感光度越低。相反同理
感光度对画面影响: 感光度数值越高,画面越亮,噪点越多 感光度数值越低,画面越暗,噪点越少
总曝光量=光圈➕快门➕感光度
胶片时代中的“倒易律”
是为了在同一光照条件下,获得不同景深/动态效果而互易光圈系数和快门速度,最终达到准确的曝光技术方法
比如: 拍摄一张正确的曝光照片曝光组合参数为F/8、1/125s,为求景深效果,突出主体,将光圈系数调整为F/5.6(增大),那么快门速度则相应的减少,调整为1/250s。为求照片动态效果,快门速度调整为1/30s,则光圈系数将调整为F/16 曝光组合虽然不同,但是得到都是正确曝光的照片
拍摄模式
快门优先(S/Tv)
特点:根据自己设定的快门速度,相机根据测光值自动设定光圈值
适用于体育运动、野生动物、流水风景…
光圈优先(A/Av)
特点:根据自己设定的光圈大小,相机根据测光值自动设定快门速度
适用于自然风光、人像写真、微距花卉…
自动模式(P)
特点:根据周围的环境自动进行测光,然后给出光圈值,快门值,所有设定都是有相机自动设定。
适用于旅游,快速捕捉画面,光线比较复杂的情况,新手入门。
手动模式(M)
特点:快门速度、光圈值都由自己的想法来设定,相机给出的测光数据只作为参考。
适用于大多情况,相对于有一定的难度。长时间曝光、星轨、车轨,室内静物,商业拍摄。
对焦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
测光
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
评价测光也被称为平均测光,是对整个画面进行智能分析。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值、取平均值作为拍摄画面的曝光参考。评价测光方法简单而智能,可以精确地测出拍摄画面的正常曝光,适用于拍摄大场景画面特别是主体分散的情况下。
中央重点测光
中央重点平均测光顾名思义就是对画面中央的1/3区域进行平均测光,适用于拍摄主体集中在画面中央的画面。同时也会兼顾测光区域边缘的亮度测量。可在主体比较集中,不分散的情况下使用。
点测光
点测光是对画面3%-5%左右的区域进行精确曝光,在拍摄极小主体时也可以保证曝光准确。在拍摄逆光照片时使用可以保证逆光主体的准确曝光。点测光具有确保主体曝光正常的优势。但是缺点也很明显。主体之外容易形成过曝或欠曝的情况。
局部测光
局部测光是对画面的10%~15%的区域大小进行测光,当拍摄主体较小并且主体于周围环境亮度差距明显时。选择局部测光会更能保证主体得到准确的曝光量。这样的情况下相对于其他测光模式更加精确,不容易失误
总结
评价测光更加智能化,适合拍摄大多数场景。中央重点平均测光,适合表现画面主体集中的情况。局部测光,适合拍摄主体较小且在画面的中间,不会被周围环境所影响。点测光更为精准,想测量哪里的光线就能保证哪个区域的曝光正常,但容易过曝或欠曝。在拍摄的时候,要根据拍摄画面来选择不同的测光模式。做到拍摄出来的照片没有死黑。死白。保留更多的亮暗部细节。给后期对照片做处理留出空间。
白平衡
色温
色温是光线在不同的能量下,人眼所感受到的颜色变化,以开尔文(K)为色温计算单位。简单来说就是光线的颜色。
色温越高,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冷色调 色温越低,光源发出的颜色就越偏暖色调
白平衡
相机分辨不出拍摄主体是否为其本来的色彩,还是被渲染过的色彩。白平衡的作用就是将不同色温值下的物体还原其真正的色彩
自动白平衡
相机内置场景:日光、阴天、钨丝灯、荧光灯
手动白平衡
相机内置选项“K”,手动调整色温
色彩
三原色
红、绿、蓝
红色➕蓝色=洋红 红色➕绿色=黄色 绿色➕蓝色=青色 红色➕绿色➕蓝色=白色
互补色
在三原色当中,任意两种颜色等量想加, 就变成三原色中另外一种颜色的互补颜色
红➕绿=黄色,互补于蓝色 红➕蓝=洋红,互补于绿色 绿➕蓝=青色,互补于红色
曝光补偿
曝光补偿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按照不同的相机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者1/3(0.3)的单位来调整
拍摄时候根据环境进行曝光补偿,如果拍摄照片过暗,可以选择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相反同理。
景深
影响景深的三要素
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高
光圈越小,景深越大,背景清晰程度越高
焦距
焦距越长,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高
焦距越广,景深越大。背景清晰度越高
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高
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背景清晰程度越高
景深就是对焦点前后的清晰成像范围。 景深越小,背景虚化程度越高 景深越大,背景清晰程度越高
合理运用景深
背景杂乱,利用小景深虚化背景
突出主体,小景深虚化背景,聚焦主体
风光、城市拍摄,大景深让背景更加清晰
直方图
图表划分五个区域
从左至右分别是: 黑色色阶、阴影、正常曝光、高光、白色色阶 由纯黑至纯白 255个色阶组成
图表主体大部分靠右,这意味着照片为“亮色调”的图像。如果右边边缘的峰值溢出,意味着照片曝光过度。相反同理。
摄影技巧
构图
九宫格构图
是黄金分割的一种形式,也称井字格构图。把画面平分为九块,用方块交叉的四个中心点的任一点,来安排拍摄主体的位置。还应考虑平衡、对比等因素。这种构图能呈现变化与动感,画面富有活力。这四个点也有不同的视觉感应,上方两点动感就比下方的强,左面比右强。下方两点更能凸显重力平衡感。还要注意的是视觉平衡问题
三角形构图
在画面中所表达的主体放在三角形中或影像本身形成三角形的态势,此构图是视觉感应方式,如有形态形成的也有阴影形成的三角形态,如果是自然形成的线形结构,这时可以把主体安排在三角形斜边中心位置上,以图有所突破。但只有在全景时使用,效果最好。三角形构图,产生稳定感,倒置则不稳定,突出紧张感。可用于不同景别如近景人物、特写等摄影。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让主体物处在对角线上,例如桥、塔、人物,汽车,用来表达动感的造型。这种构图适合运动感的画面,让画面有中种穿透力。表现出纵深的效果。其透视也会使拍摄对象变成了斜线,引导人们的视线到画面深处。在摄影画面构图中,除明显的斜线外,还有人视觉感应的斜线,表现在形态的形状、影调、光线等产生视觉抽象线。因此对线性的把握是摄影构图运用线的关键
S线构图
在画面中优美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首先体现在曲线的美感。S字形构图动感效果强,即动且稳。可通用于各种幅面的画面,这就根据题材的对象来选择。表现题材,远景俯拍效果最佳,如山川、河流、地域等自然的起伏变化,也可表现众多的人体、动物、物体的曲线排列变化以及各种自然、人工所形成的形态。
框架式构图
即用框架将画面主体框起来,框架作为陪体存在。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来作为框架的元素,比如:门窗,镜框,洞口,树枝、栅栏开口处等都可以作为天然的取景框架,甚至连阴影也可以作为框架。
框架式构图作用:突出主题、遮挡不必要的元素,增加画面层次、渲染画面氛围
光线
自然光
主要是指日光,这是摄影的主要光源。日光可分为直射光和漫射光。当阳光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时,称为直射光;当阳光被其他物体遮挡时,光线间接的照在被摄物体上,称为漫射光(阴、雨天、树荫、幔帐、房屋的阴影等)。 日光对地面的照度,随时间、季节、天气、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发生改变。利用自然光摄影,只要掌握它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就能达到满意的摄影效果。
人造光
主要是指人造灯光。常见的光源有LED等、白炽灯、日光灯、闪光……。蜡烛、烟花棒、电子显示屏幕所发出来光
光线特性
硬光
硬光照射下的主体受光面和阴影部分光比较大,明暗交界线清晰,画面反差强烈,立体感强。多用于表现硬朗、粗糙或质感强的物体或人物。在自然环境下,晴天光线就是硬光
使用硬光拍摄,人物的情绪有时候也可以透过照片强烈的被表达出来。一般使用在舞台上面的话剧,还有一些舞台光、人物情绪需要被放大的时候使用。获得硬光的办法一般就是在昏暗的空间里,使用裸灯直射在模特脸部,这时人脸被照亮这一面的亮度和他的另一侧暗面的亮度差异极大
软光
软光是一种漫散射性质的光,主体在软光的照射下,不仅明亮很多,且阴影不会过于明显,质感也会相对提升,层次变化细腻,纹理清晰可见,色调层次丰富,看起来柔和、光滑,电影中许多唯美的画面就是利用柔光拍摄而来。
软光容易造就一种虚无缥缈的意境。在拍摄风光照片时,由于软光不会强化景物原有的反差,假如被摄物是云雾缭绕的山景或水气浩淼的湖滨,摄影师在拍摄时,有意让曝光不足一点,就会使景物在画面中显得十分轻盈、恬静,产生一种虚幻的氛围。
光线方向
顺光
也叫“正面光”,指光线的投射方向和拍摄方向相同的光线。在这样的光线照射下,被摄体受光均匀,景物没有大面积的阴影,色彩饱和,能表现出丰富的色彩效果。但由于没有明显的明暗反差,所以对于层次和立体感的表现较差。不过用顺光拍摄女性、儿童题材时,可以将其娇嫩的皮肤表现得很好。
侧光
侧光是摄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光线,侧光光线的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所成的夹角大于0度而小于90度。采用侧光拍摄时,被摄体的明暗反差、立体感、色彩还原、影调层次都有较好的表现。其中又以45度角的侧光最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因此是一种最常用的光位。侧光很适合表现山脉、建筑、人像的立体感。
逆光
也叫背光,即光线照射方向与拍摄方向正好相反,因为能勾勒出被摄体的亮度轮廓,所以又被称为轮廓光。逆光常用来表现人像(拍摄时通常需要补光),山脉、建筑的剪影效果,采用这种光线拍摄有毛发或有半透明羽翼的昆虫时,能够形成好看的轮廓光,从而将被摄主体很好的衬托出来。
侧逆光
是指照射方向来自于被摄体的上方,与拍摄方向成90度角度的光线,是戏剧用光的一种。在摄影中单独使用的情况很少,尤其在拍摄人像时,会在被摄对象的眉弓、鼻底及下颌等处形成明显的阴影,不利于表现被摄人物的美感。指光线投射的方向与镜头光轴方向呈水平135度左右角度的光线。由于采用侧逆光拍摄时无需直视光源,因此拍摄时不需考虑眩光的出现,在侧逆光的照射下,影像往往会形成偏暗的影调效果,多用于强调被摄体外部轮廓的形态,同时也是表现物体立体感的理想光线。侧逆光常用来表现人像(拍摄时需要补光)、山脉、建筑等题材的轮廓
顶光
是指照射方向来自于被摄体的上方,与拍摄方向成90度角度的光线,是戏剧用光的一种。在摄影中单独使用的情况很少,尤其在拍摄人像时,会在被摄对象的眉弓、鼻底及下颌等处形成明显的阴影,不利于表现被摄人物的美感。
色彩
冷色调
蓝色是三原色之一,它是最冷的颜色,让人联想到海洋,冰雪,天空,宇宙等,所以它有纯净,空灵,幻想,抑郁等含义。
暖色调
红色是三原色之一,它具有活力的颜色,让人联想到血与红有力量,活跃进攻,爆发等含义,因为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人们对红色的感受有很大不同,东方是红色为高贵热情,而西方文化则是把红色定义为不吉祥的颜色
红色、黄色、橙色等被成为暖色,若画面大部分由暖色形成,整体颜色将偏向红色,此时,画面所呈现出的基调为暖色调。
对比色调
冷暖对比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对比色调,基于不同的色彩会带来不同的冷暖感受,这种感受对比鲜明,于是在对比色调中出现了冷暖对比色调。例如最常说的红与绿、橙与蓝,还有蓝与红、橙与绿、紫红与蓝等都属于冷暖对比色调。这里所说的冷暖是相对而言的,例如紫红色,它是由蓝色和红色构成的,而且红色成分较多。当它与蓝色在一起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时,便构成了冷暖对比色调,此时的紫红色会更多的起到暖色的作用;当紫红色和红色在一起时,并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时,它更多会呈现冷色的特性,与红色形成冷暖对比色调。因此色彩的冷暖性是相对而言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灵活的理解和运用。
色彩的轻重
色彩的明暗变化的程度,被称为明度。不同明度的色彩,往往给人以轻重不同的感觉。色彩越浅,明度就越强,它使人有上升感、轻感。色彩越深,明度就越弱,它使人有下垂感、重感。人们平日的着装,通常就讲究上浅下深。
色彩的软硬
色彩鲜艳明亮的程度,叫作纯度。色彩纯度越高,就越鲜艳纯粹,并给人以软的感觉。色彩纯度越低,就越为深、暗,并给人以硬的感觉。前者适用于喜庆场合的着装,后者则适用于庄重场合的着装。
色
红色系
红色是一个多面化的颜色,红色的注目性 和视认性都很高,具有非常强烈的刺激作用。 红色使人产生的心理特征是热的、活泼的、愉快的、吉庆的、健康的及引人注目。
红色与其它色彩搭配时,均能显露出自身的色彩特征。红色变暗具有深沉、古老及憔悴等感觉;红色变浊时具有寂寞、忧愁、哀伤、烦闷及阴森等感觉。
黄色系
黄色系是最为光亮的一系列色彩,它的明度很高,同红色一样特别引人注目,黄色系的纯度能使人产生前途光明、荣誉、快活、健康及光辉的心理特征 ; 同时也容易产生刺眼和警惕等心理反 应。 纯度高的黄色具有掩盖其它颜色的特点,由于清新明亮,用做点缀或标识很适合。
黄色变暗时具有多变、贫穷、秘密、犯罪、绝望及粗俗等感觉, 颜色变浊时具有陈旧、不健康和懒散的感觉。
绿色系
绿色是自然界的色彩,在大自然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最有代表性的是草绿色。绿色的刺激度和明度均不高,能使人产生草木、公园、田园、未成熟、涩涩的、平静、安心、舒服、有生命力及永远等心理特征
绿色系的颜色在变化时:变亮时具有细嫩、清爽、轻快、清新及透明的感觉;变暗时具有安稳、沉默和刻苦耐劳的感觉;变浊时具有湿气、倒霉、腐朽及中庸等感觉。
蓝色系
蓝色系的注目性和视认性较高,在自然界里天空和海洋占的面积相当大。蓝色系的性格冷静,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尤其受年龄大的人和知识阶层人的偏爱,因为蓝色系能使人产生年轻、自然、稳重 和值得信赖的感觉,也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象征。
蓝色系的纯色能使人产生天空、太空、海面、寒冷、自由、无限、冷淡和理智的感觉;变亮使人产生伶俐、淡薄、高雅、活泼和轻柔的感觉;变暗使人产生奥秘、悲观、幽深、变化莫测和硬冷的感觉 ;变浊使人产生笨拙、压力及沮丧的感觉。
棕色系
棕色系是中性色之一,也是土地的颜色,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值得信赖的颜色。棕色的感觉是大方、高雅、结实、稳定和成熟。 棕色系包括深浅褐色,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与其它颜色搭配时不论深浅明暗,都能得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白色系
白色在色彩中属于无彩色系的颜色,也是光的总和,同时也属于中性色,它的明视度和注目性显得非常活跃和醒目,给人以洁白、明快、圣洁、天使、自由、朴素及正直的心理感觉,在设计中一般起点缀或衬托的作用。
黑色系
黑色在色彩中属于无彩色系的颜色,它本身无特殊的刺激性,但它会配合其他色彩而起到增加刺激性的作用,黑色是消极色,单独很少使用,但在现代社会黑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流行的色彩元素,被广泛应用。黑色在不同的环境中使人产生高雅、悲伤、与众不同、葬礼、黑暗、结实及憨厚等感觉,黑色是一种非常有魅力的色彩,它是永远流行的颜色
根据色彩明度的高低,分别传达了不同的视觉感受: 高明度:轻快、纯洁、淡雅之感 中明度:含蓄、稳重、明确之感 低明度:浑厚、沉重、压抑之感
红色:热情、活力、危险... 橙色:温暖、欢喜、嫉妒... 黄色:光明、希望、快活... 绿色:和平、安全、新鲜... 蓝色:平静、悠久、理智... 紫色:优雅、高贵、神秘... 黑色:严肃、恐怖、死亡... 白色:纯洁、神圣、光明...
后期
修图软件
ps、lr、Snapseed、vsco
初步了解
照片格式
JPEG格式是英文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的缩写。它文件后辍名为".jpg"或".jpeg",是目前互联网上、相机中应用最多的图像存储格式。 JPEG格式只支持有损压缩,图像数据存储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照片质量。具有文件小、存储下载速度快、兼容性强的优势。更适合用于日常生活、旅行记录等。 JPEG细分为多种画质:大尺寸L、中尺寸M、小尺寸M。尺寸越大、保留的原始数据越多,质量越好。
RAW在英文中是“原料”的意思。 RAW文件包含了原图片文件在传感器产生后,进入照相机图像处理器之前的一切照片信息。我们可用电脑的某些特定软件对RAW格式的图片进行后期处理。 RAW为原始图像信息存储格式,有利于后期调整,是最大画幅和无损存储,但有处理麻烦费时、文件大占用空间的缺点。适用于专业摄影领域或高画质要求的场合
色彩调整理解
修图逻辑
一般是将调色分为三级:
一级调色:基础校正
校正照片曝光,反差,色温,饱和度
二级调色:色彩构成
二级调色是一个配色的过程 过于真实的颜色比较难打动客户,我们平常看到很多图片都是各种色调的调整,而高级的色调调色其实就是色彩搭配的过程 将画面按照元素的不同进行分类,然后从各元素中找到起决定性色调的元素并经常配色尝试,确定好主体色再将其他元素往主色调上靠
三级调色:色调强化
三级调色是将画面各元素的高光阴影中间调放一起归类分区,肤色的高光,背景的高光,服装的高光是一类。按照黑白灰三区的分类可以使各区颜色更和谐。常见的三级调色就是暗部偏蓝高光偏黄,或者暗部偏青高光偏红。因为人物的肤色是暖色所有一般暗部偏冷高光偏暖比较容易保护肤色
色调分离
分离色调就是将画面的色调区分调节。而被分离的色调则是画面的高光和阴影部分,只针对画面的亮度,而不针对颜色。简单的理解,就是我们可以为画面的亮灰部或者暗灰部增加某一种颜色(而且可以控制这个颜色的色相和饱和度)。
灵活运用,可以单独为亮部添加某个颜色,也可以单独为暗部添加某种颜色,也可以同时为亮部和暗部添加某种颜色(但是这不代表着,色调分离就可以调色一步到位,调色是多种工具多次调整的过程
HSL
色彩有三个属性,分别是“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取这三个属性的首字母即“HSL”
H
色相:色相即色彩的相貌,也就是色彩的名称,比如:红色、绿色、青色之类的就称之为色相。
S
饱和度:饱和度即色彩的纯度,饱和度越高色彩越浓,饱和度越低色彩越淡
L
明度:明度即色彩的明亮程度,亮度值越高,色彩越白,亮度越低,色彩越黑
H=色相决定是什么颜色; S=纯度决定颜色浓淡; L=明度决定照射在颜色上的白光有多亮。
曲线调整
曲线工具是一个图形。在X轴上代表输入级别,在Y轴上代表输出级别。每个轴的值都在0到255之间。 从左到右,从下到上: 在图中左下角的位置代表阴影区域。 曲线的中间位置代表图片中的中间色调区域。 右上方是高光区域。 右上角的值为255,是纯白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