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社会思维导图
基于文都比邻的背诵手册,社会,即是由生物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动物或其他生物社会行为也属于社会范畴。
编辑于2021-06-29 04:18:29第七编
社会思维
自尊
含义
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 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拥有自尊是人格成熟的重要标志。
确立
内 - 让个体获得控制环境的成功经验
外 - 获得积极的评价。
社会知觉偏差
社会知觉
社会心理学把对人的知觉称为社会知觉。
人们在知觉他人时并不仅仅停留在对被知觉者的外部行为的知觉上, 而是要根据外部行为了解他的动机、观点、信念、情感和性格等内部心理状态。
社会知觉偏差
在知觉他人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偏差(bias), 人们可以降低其影响,但无法避免他的存在。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是由于第一印象导致的。(适用于不熟悉的人)
近因效应是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理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适用于熟人)
晕轮效应
又叫成见效应、光圈效应。 我们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他的其他特质的判断, 人们会习惯以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自我实现的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对一种情景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变成了现实。
认知启发
表征性启发
代表性启发
(关注典型性,忽略其发生的概率)
可用性启发
可得性启发
(印象深刻,容易回忆)
锚定调整启发
锚定点
归因理论
含义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 或依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罗特 - 控制点理论
罗塔把个体对于强化的偶然性程度所形成的普遍信念称为控制点。 内控强调结果由个体的自身行为造成或由个体的稳定的个性特质决定。 外控强调事情是由个体之外的因素导致的。
海德的归因理论
事情的原因由两种
内因
比如情绪、态度、人格、能力等。
外因
比如外界压力、天气、情景等。
归因常使用两个原则
共变原则
指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的结果相联系。 若该原因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人们就可能把结果归因于该原因。
排除原则
指如果内外因中某一方面的原因足以解释事件,人们就可以排除另一方面的归因。
同时海德还指出
若把成败归因于能力、努力等自身的原因,称为“内控型”; 若把成败归因于环境、运气、任务困难等外部原因,称为“外控型”。
维纳的归因理论
三维度
内外性维度
影响个体对成败的情绪体验
稳定性维度
影响个体对未来成败的预期
可控性维度
影响个体今后努力学习的行为
六因素
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身心状态、其他因素
(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环境、运气是不稳定因素)
若新的结果和过去的结果不同,常归因于不稳定的因素,若一致则归因于稳定的因素。
维纳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人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
凯莉 - 三维归因理论
凯莉借鉴了海德的共变原则,提出了自己的三维归因理论
任何事件的原因最终可以归为三个方面
行动者
刺激物
背景环境
归因时要使用的三种信息
一致性信息
其他人也如此吗?
一贯性信息
这个人经常这样吗?
独特性信息
这是否是此人对这个刺激或方式的特殊反应,或者是对其他刺激的通常反应。
凯莉还指出,在归因过程中,人们会使用的另外一个原则, 折扣原则:特定原因产生特定结果,这一作用将会由于其他可能的原因而削弱。
琼斯和戴维斯 - 对应推论理论
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对应推论理论, 试图解释在什么条件下人们可以把事情归因于他人的内在特质,即人格、态度、心情等
把行为归因为内在品质,需要两个条件
行为的非期望性和非顺从性
行为的自由选择性
如果一个人是在自由选择的,而不是外界强大的压力之下做出的行为, 人们就会认为他的行为代表了他的内心。
阿伯拉姆森 - 归因风格理论
阿伯拉姆森提出抑郁型和乐观型两种认知风格,并将它们同日常生活练习起来。
抑郁型把消极的事情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和整体的因素, 把积极的事情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和局部的因素。 所以他们经常从消极的方面去解释生活和理解他人。 而乐观型归因风格者正好相反。
归因偏差
基本归因偏差
定义
又称主要归因偏差。 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将行为归因于内部稳定的个性特征,低估了情境的作用。
原因
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 所以更对地从内因去评价结果,而忽略外因对行为的影响。
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所以人们把原因归于行动者,而忽略情境背景因素。
活动者-观察者效应
定义
行动者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将失败归因于情境, 观察者则会更多地将成功归因于情境,将失败归因于个人的特质
原因
两者的着眼点不同
行动者很难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深入的,直接的观察, 而由于外在情境因素很容易观察到,它们就成为了知觉的对象。
观察者则相反。
两者的信息来源不同
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当时的情绪状态、态度和能力非常清楚, 于是行动者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某些短暂的因素。
而观察者对行动者当时的状态和过去的行为方式不了解, 他们就会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和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因而会归因为内在因素。
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和动机,我们总是试图从大量信息中迅速找到良好解释。
自我服务偏差
定义
人趋向于把别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 而把别人的失败和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
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 而对不好的、欠妥的行为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也称自利偏差。
原因
自己在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更容易被注意。
回忆自己的作用和贡献比回忆别人的要容易,因此会觉得自己做的比别人多。
接受信息的差异可能导致我们认为自己的作用大。
某些动力因素的存在促进了自我服务偏差。
印象管理理论
人们总是试图创造一个特殊的、良好的印象是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评价。
自我贬损
自我贬损是指为了解释自己的失败,行为者可能用各种消极的方式来逃避个人的责任。 自我贬损可以使失败者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征的难题。
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认为,习得性无助是指在不断地受到挫折后, 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 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
态度改变
海德 - 平衡理论
海德从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出发,提出了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 这种趋向平衡的要来促使不平衡状态向平衡过渡。
海德用 P-O-X模型来说明这一理论, 其中P代表一个人,O代表另一个人,X代表一件事物。 从人际关系的适应来看,P、O、X之间的关系又8种组合。
态度改变遵循最少付出原则, 即为了恢复平衡状态,哪个方向的态度改变最少,就改变哪里的态度。
费斯廷格 - 认知失调理论
定义
认知失调理论是认知一致性理论的一种,最早由费斯廷格提出。 认知失调就是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 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并且无法对自己的行为找出外部原因时, 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 为了克服这种由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可能会改变态度以减少自己的认知失调。
出现条件
违背逻辑
文化价值有冲突
观念层次有冲突
新旧经验有矛盾
减少和消除
改变行为
改变态度
引进新的认知因素
偏见
概念
是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 偏见包含的认知成分较少,情感成分较多,因而较大地受到情感因素地影响。
偏见的形成
认知理论
认知理论用分类、图式和认知建构等解释偏见的产生, 认为人们对陌生人的恐惧、对内团体与外团体的不同对待方式以及基于歧视的许多假相关等都助长了我们对他人的偏见。
心理动力理论
偏见是由个体内部发生、发展的动机性紧张状态引起的。 它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形式把偏见看成是一种替代性的攻击; 另一种形式则将偏见视为一种人格的反常,一种人格病变。
社会学习理论
认为偏见是偏见持有者的学习经验所致, 在偏见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和新闻媒体宣传效果最为重要。
团体冲突理论
为了争夺稀有资源,团体之间会有偏见的产生。
偏见的消除
受教育
有时候偏见更多地来源于知识地缺乏和狭隘
社会化
儿童、青少年的偏见主要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 因而通过对这一过程的控制可以减少或消除偏见, 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父母与周围环境以及媒体的影响。
直接接触
接触假设认为,在某些条件下, 对立团体之间的直接接触能够减少他们之间存在的偏见。
这里所指的条件包括
地位平等
有亲密接触
团体内部有合作并且有成功机会
团体内部有支持平等的规范
自我检控
人们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表现出自己好的一面,以使他人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印象。
社会关系
人际吸引的影响因素
个人特质
个性品质
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定和持久;
能力
人们往往喜欢有能力的人;
外表吸引力
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漂亮的人更招人喜欢。
相似性
人们倾向于喜欢在态度、价值观、兴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与自己相似的人
互补性
在恋爱与婚姻关系中,人们有时候喜欢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反的人
熟悉性
最常见的现象即曝光效应, 某个人只要经常出现在你的眼前,就能增加你对他的喜欢程度。
接近性
与他人住的近。也包括心理距离。
互惠性
相互喜欢
斯滕伯格 - 爱情三角理论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成分构成,可组成7种形式的爱情。
爱情的成分
亲密
心理上喜欢的感觉
激情
情绪(生理)上的着迷
承诺
心里或口头的预期
爱情的形式
喜欢之爱
亲密
迷恋之爱
激情
空洞之爱
承诺
浪漫之爱
亲密-激情
荒唐之爱
激情-承诺
伴侣之爱
亲密-承诺
完美之爱
激情-亲密-承诺
利他行为
定义
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特性
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
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
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
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
理论
学习理论
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关助人行为的规范的掌握 是学习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强化和模仿很重要。
社会生物学观点
E.Wilson认为,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生存价值, 即有助于个体维持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
R.Trivers从相互性的角度阐述: 只有双向的或者相互的利他行为才能作为生物学上的基础。
社会交换理论
人们在助人行为中也试图追求最大的收益和最小的付出。 助人行为的收益可以有多重形式,得到赞扬,受到奖励, 甚至对将来可能的回报的预期等都可以看作是助人的收益。
社会进化论观点
社会责任规范
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纳西依赖自己并需要帮助的人。
相互性规范
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 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即那些帮助过我的人。 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社会公平规范
是指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移情与利他主义
C.Batson认为人们的动机有时候是纯粹的利他主义, 人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其他人,即使做这些事会使自己付出某些代价。
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
当有他人存在的事后,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也越长。
环境因素
比如天气条件、社区大小记忆环境中的噪音等都对人们的助人行为产生着影响。
时间压力
在没有时间压力的情境中,人们会有更多的助人行为。
助人者的特点
①助人者的人格因素
的确存在一些人格特质,能使得一个人在一些情境下表现出较大的助人与利他倾向。 例如:对社会赞许性需求高的人,更有可能给慈善机构捐款。
②助人者的心情
当一个人心情很好时,比较乐于帮助他人。
③助人者的内疚感
内疚感是指当人们做了一件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时所唤起的一种不愉快情绪。 为了降低这种情绪,人们常常会选择帮助他人。
④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
个人困扰是指人们面对他人受难时所产生的个人反应,(移情) 它会促使一个仍设法去降低自己不舒服的感觉,而帮助他人就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同情性关怀是指同情心即对他人关心等情绪, 尤其是指替代性的间接的分担他人的苦难, 这种关怀也只能通过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他人而降低。
⑤宗教信仰
有宗教信仰的人在帮助他人方面所花的时间更多。
⑥性别影响
不同性别参与助人的项目或对象不同。
求助者的特点
①是否受到他人喜爱
人们经常会帮助自己喜爱的人, 很多情况下,长相漂亮的人更可能活动他人的帮助。
②是否值得他人帮助
如果一个人能够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某项任务,人们便倾向于不去帮助他,
③性别的影响
Eagly等人发现,在危险出现时,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高的助人倾向, 但这种行为只针对女性求职者,尤其时漂亮的女性,而不是男性求助者。
如何增强利他行为
明确责任和增加互动
帮助人们正确解释事件,从而增加责任的明确性,增加人们的利他可能。
示范作用
现场的示范作用:树立利他行为榜样
媒体人物的示范作用
利他情感倾向的培养
共情能力的培养
动机提升:引导人们内在的动机,使人们以充分的内在理由来促使一种有意的行为。
利他技能的学习
训练个体的共情能力和实践如何利他的行为。
价值取向的教育
旁观者效应
含义
当其他人存在的时候,人们不大可能去帮助他人, 其他人越多,帮助的可能性越小,同时给予帮助前的延迟时间越长。
影响因素
责任扩散
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这种责任分担可以降低个人的助人行为。
情境的不明确性
从决策分析过程来看,人们有时无法确定某一情境是否真正处于紧急状态, 这时,其他旁观者的行为就会自然而然第影响到该个体对情境的定义, 进而影响到他的行为。
评价恐惧
如果人们知道别人正在注视着自己,就会去做一些他人期待自己去做的事情, 并以较受大家欢迎的方式表现自我, 也就是说,试图避免社会非难的心态抑制了人们的助人行为。
侵犯行为
含义
侵犯行为简称侵犯,有时也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 伤害行动、伤害意图和社会评价是侵犯概念的3个要素。
理论
生物学理论
弗洛伊德等人的本能论者指出,人类的攻击行为根源于一种自我破坏的冲动, 攻击行为把这种对死亡原始的强烈欲求所蕴含的能量转向他人。 洛伦兹认为攻击行为更多是适应的而非自我破坏。 但两种理论都认为,攻击性的能量来自本能,是非习得的和普通的。
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 而且,攻击的能量并非直接朝挫折源释放, 人们会学会克制地报复,会把自己的敌意转移到一些安全的目标上。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提出通过观察别人,人们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学习。 当看到别人表现攻击行为并没有受到惩罚时,我们会习得攻击性行为。 社会学习使家庭、亚文化和大众媒体都能对攻击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道奇认为,儿童受到挫折或挑衅后的反应不仅依赖情境中的社会线索, 还依赖个体对这种信息的加工或解释。
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A型人格
爱冒险
敌意归因偏差
归因于对方有敌意
性别差异
男性身体攻击,女性言语攻击
情境因素
高温
冬天治安好,夏天治安差,但使温度过高也可能降低攻击行为。
酒精和药物
唤醒水平
兴奋更容易打架
社会因素
去个性化
个人在群体当中容易从众做出破坏行为
媒体暴力
如 古惑仔
控制与减少
侵犯行为的控制
社会制约
避免去个性化
提高道德发展水平
减少方法与途径
建立社会公平
宣泄
培养移情能力
培养成熟的个性
社会影响
说服效果的影响因素
说服者的因素
说服者的可信度
专家资格和可靠性
说服者的吸引力
说服者的受欢迎程度
外表、可爱、相似性
说服信息的因素
说服信息中所提倡的态度与被说服者原来持有的态度之间的差距。
说服信息唤醒的恐惧感
说服信息的呈现方式
被说服者的因素
被说服者的心情
被说服者的卷入程度
卷入是一种动机状态,它指向与自我概念相联系的态度。 对原有态度卷入越深,态度改变越难。
被说服者自身的免疫情况
过多的预先说服会使被说服者产生免疫,从而使态度改变变得困难。
被说服者的人格特性
包括可说服性、智力、自尊等。
被说服者的个体差异
包括认知需求、自我监控、年龄差异等。
情境因素
预先警告
如果预先告诉或暗示被说服者他将受到与他立场相矛盾的信息, 此时这个人的态度将难以改变。
分散注意
分散注意能够减少抗拒,有利于改变态度。
自我
Simons 认为说服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说服者创造适当情境,以使他人愿意改变态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我起着主要的作用。
从众
含义
是指个人在社会团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影响因素
情境因素
群体一致性
个体在面对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 当群体中意见并不完全一致时,从众的数量会明显下降。
群体规模
规模越大,群体给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体越容易从众。 但如果超过一定数量(3~4),人数的增加不一定导致从众行为的增加。
群体凝聚力
即群体对其他成员的总吸引力水平,它取决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 群体凝聚力越强,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 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个体在全体中的地位
在群体结构中,居于较低地位的个体常感到来自高地位者施加给他们的压力, 人们往往愿意听从高地位者的意见,而忽视一般成员的观点。
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
如果群体中出现一个反对者,其他人的从众行为会大大减少。
(刺激物的内容、刺激物的清晰性)
个人因素
个体保持自身独立性的需求
许多研究证明,有时候人们不从众是为了保持自身独特的自我同一性。
个人的控制愿望
希望自控的人更少从众。
个体的社会地位、预先的承诺和性别
在群体中的社会地位越低,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对组织或他人的承诺越大,从众的可能性越大; 性别与从众的关系则比较复杂。
自我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人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不太会从众。 公众自我意识强的人往往以他人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标准,更可能从众。
(年龄、性别、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文化差异)
依从
含义
依从也叫顺从,是指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的要求做的倾向, 即接受他人的请求,使他人的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技巧
登门槛技巧 / 得寸进尺效应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小要求,再向对方提出一个大要求, 那么对方接受大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低球技巧 / 虚报低价
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后马上提出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同时、有联系
门前技巧 / 留面子效应
先向对方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马上提出一个小要求, 那么对方接受小要求的可能性会增加。
折扣技巧
先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回应之前赶紧打折扣或者给对方其他好处。
引起注意技巧
采取新奇方式,可以干扰人们不经思考的“拒绝剧本”,使要求获得接受。
过度理由效应
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衍生出来的概念, 指附加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的支持力量, 从而使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从众-依从-服从
联系
三者都是由他人或群体影响而引发的, 属于个体或群体受到社会影响而行为向外在影响力方向靠拢的现象。
区别
核心区别是压力源和行为动机不同。
依从
行为的影响源是 有意对行为者施加直接的或隐含的影响。
从众
行为的影响源是 个体感受群体压力之下的自我跟从行为。
服从
行为的引发具有强制性, 命令与服从者之间通常有着规定性的或强迫性的社会角色联系, 人们服从的理由是外在的。
社会助长
含义
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 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人一起活动或者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 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理论解释
当他人出现时,会使人们的唤醒水平增强, 而这种生理唤醒水平的激起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表现。 但是这种激起对作业成绩起什么样的作用,还与作业的性质有关。 他人的出现对完成简单工作起促进作用(社会干扰), 而对完成复杂工作起损害作用(社会抑制)。
产生原因
唤醒水平增强
评价恐惧理论
在有他人存在的环境中,人们由于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引发了激起。
分心冲突理论
当一个人从事一项工作时,他人或新奇刺激的出现会是他分心, 这种分心使得个体在注意任务还是注意新奇刺激之间产生了一种冲突, 这种冲突使得激起增强,从而导致社会助长的产生。
仅仅是他人在场本身就会导致人们提高警惕和警觉,增强唤醒水平。
社会惰化
含义
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 是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产生原因
责任分散
在团体中,由于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努力会埋没在人群中, 所以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降低,从而不大去努力,致使作业水平下降。
情境因素
在团体成员完成成员外他人指定的作业时, 每一个个体仅仅是外人影响的目标之一,外人的社会影响会分散到每一个个体身上, 随之团体规模的增加,每一个个体感受到的压力随之降低。 克服社会惰化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人们感受到更多的参与及责任。
去个体化
含义
是指个体丧失了抵制从事与自己内在准则相矛盾行为的自我认同, 从而做出来一些平常自己不会做出的反社会行为, 包括个体责任感的丧失和对团体行为的敏感度增加。
产生原因
团体规模
规模越大,去个体化越明显。
匿名性
匿名性是引起去个体化现象的关键, 团体成员越是隐匿,他们就越觉得不需要对自我认同与行为负责。
自我意识
在某些情境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会失去控制功能,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群体的一部分, 这使得人们觉得没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顾及行为的严重后果, 从而做出不道德与反社会的行为。
群体极化
含义
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 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产生原因
社会比较理论
这一理论强调在极化过程中规范性影响的作用。 因为人们希望他人能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 所以会采取更为极端的方式以与他人或社会的要求抑制, 最终也就造成了团体的决策趋于极端。
一致性
说服性辩论
这一思路认为,人们在团体的极化现象并非希望自己或他人对自己有一个积极的评价,而是认为人们期望获得有关问题的正确答案。 如果多数人支持这些观点,个体也会倾向于支持它, 并且更多的支持而不是反对的论点会出现,从而使得这种观点变得极端。
求正解
群体思维
含义
也叫小集团意识。 指的是一种群体决策是的倾向性思维方式。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 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行动路线的现实性评价受到压制。 群体思维往往导致错误的决策结果。
产生条件
决策团体是高凝聚力的团体
团体的领导是指导式的
团体与外界的影响隔离
外界压力太大,要找出一个比领导者所偏好的选择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机会很小
没有一个有效的程序保证团体对所有选择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考虑
克服方法
领导者应该鼓励每一个成员踊跃发言,并且对已经提出的主张加以质疑。 为此,领导者必须能够接受成员对自己的批评。
领导者在讨论中应该保持公平, 在团体所有成员表达观点之后,领导才能提出自己的期望。
最好先把团体分成若干个小组独立讨论,然后再一起讨论以找出差异。
邀请专家参与团体讨论,鼓励专家对成员的意见提出批评。
在每次讨论的时候,指定一个人扮演批评者角色,向团体的主张挑战。
冲突
含义
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采取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产生原因
社会不平等
主要是财产、权利和声望分配的不平等。
竞争
当不同的群体为稀缺的职位、住处和资源进行竞争时,敌意便产生了。 当利益相抵触时,冲突便产生了。
威胁
冲突情境中的潜在性威胁越大,冲突程度就越高, 达成一个合作性的解决方案就越困难。
知觉偏差
来自对对方动机和目的的误解, 刻板影响、偏见、群体极化、自我服务倾向等,都可能引起人们对其他群体的误解。
个人因素
个人的价值观体系和个性个性特征是引发冲突的一个潜在根源。
社会功能
结构功能主义对冲突采取否定态度,
冲突理论则强调冲突的正功能, 认为一个社会中存在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防止社会分裂和社会僵化。
平息
接触
接近性,包括互动,对互动的预取和曝光效应,都能增加喜爱的程度。
合作
共同的外部威胁能够建立内部的团结, 当面对相同的困难需要解决时,成功的合作会增强冲突两者之间的吸引力和好感。
沟通
群体间的冲突还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 可以直接谈判,可以请第三方通过提议或促进协商来调解, 或者将双方的分歧交由第三方进行研究并仲裁。
和解
某一方的一些小小的和解行动可以引发对方回报性的和解行动。 其中一种调和策略就是GRIT的行动,它致力于减少国家之间的紧张状态。
逐步(graduate)、 互惠(reciprocat)、 主动(initiative)地 减少紧张(tension reduction)
应用
胜任特征
胜任特征是指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深层次特征。
包括2个外显内容:技能、知识; 4类内隐内容:自我概念、特质、动机、社会角色。
涵盖了KSAO 4方面的结构
K - knowlege 知识;
S - skill 技能;
A - ability 能力;指完成工作所需要的认知能力,知识是这种认知能力的基础。
O - other characteristics 其他;包括个性、动机、态度等。
领导行为与风格理论
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员提出 双维领导理论,将领导方式分为体贴维度和组织维度。 体贴维度:领导信任和尊重下属的观念程度。 组织维度:为了达到组织的目标,领导者界定和构造自己与下属的角色的倾向程度。 可以用“领导行为描述问卷”来测量。
二维
密歇根大学研究员提出领导行为理论,将领导行为划分为员工导向和生产导向。 员工导向的领导者重视人际关系,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生产导向的领导更关心任务的完成,把员工看成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维
布莱克等提出管理方格理论, 认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员工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 存在着使两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
(1.1) 虚弱型领导
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员工;
(9.1) 任务型领导
领导者重点抓生产,不关心人际关系;
(1.9) 乡村俱乐部型领导
领导者重视保持与同事的良好人际关系,不关心生产效率;
(5.5) 中庸型领导
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总能保持平衡; 缺乏创新精神,只追求正常的效率;
(9.9) 团队管理型领导
领导者追求既是个人需求又是组织需求的目标,努力让人人视工作为享受。
勒温等根据形式权利和发挥影响力的方式不同, 提出了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3种领导风格。
专制型领导
一切由领导决定,下属只能执行,由领导者去监督执行情况; 领导者只注重工作的目标,仅仅关心工作的任务和工作的效率, 对团队的成员不够关心,大多独断专行,对下属缺乏应有的尊重。
民主型领导
领导者鼓励群体讨论和决策,注重对团体成员的工作加以鼓励和协助, 关心并满足团体成员的需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社会心理距离较近。 团体成员决定工作的方式和进度,工作效率比较高。
放任型领导
领导只布置任务,既不监督任务执行也不检查完成情况,对下属放任自流或无为而治; 领导者对工作和团体成员的需要都不重视, 无规章、无要求、无评估,工作效率低,人际关系淡薄。
领导权变理论
研究领导者的特征、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以及环境如何影响领导行为的有效性的理论
情境领导理论
保罗·赫塞等人认为,在选择适当领导行为的时候,下属的成熟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他们也将领导行为分为任务和关系两个层面。 领导者表现出的任务和关系行为的适宜程度取决于下属的成熟水平。 下属的成熟水平可以从2个方面衡量: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 两者结合4种方式表面下属的准备情况。 下属的成熟度水平决定着有效的领导方式,因此出现四种领导风格。
指导型领导
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风格; 适宜在不成熟的下属R1中使用。
工人
支持型领导
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风格; 适宜中等成熟的下属R2(缺乏技能,但心甘情愿或由信心)。
新人白领
参与型领导
低任务、高关系的领导风格; 适宜中等成熟的下属R3(有技能,但不愿意或没信心)。
老油条
受权型领导
低任务、低关系的领导风格; 适宜高度成熟的下属R4。
工作狂
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属于躯体疾病,但其产生、发展、治疗与预防都和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对这些疾病的治疗也采取心理治疗的方法。
特点
它是由情绪和人格因素引发的疾病。
患者身上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患者躯体变化与正常情绪反应时的生理变化相同,但更为持久和强烈。
心身疾病不是神经症和精神病,后者没有器质上的异常。
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的产生是因为心理因素导致应激或情绪反应, 并进而出现身体器质性病变的过程。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人格特质
比如高血压的人常常比较容易发怒。
生理因素
比如战争或大的社会动荡,其中只有少数的人患身心疾病,而且所患的病也各不相同。
心理因素
人的心理与生理是相互适应的,心理紊乱必然会引发生理的不适。
社会文化因素
生活的环境,包括生活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环境、家庭环境、角色适应和变化、 社会制度、社会地位、文化传统和宗教习俗等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应对方式
含义
应对方式是指人们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反应方式, 在应激事件与健康之间,应对方式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影响因素
性别
“接受挑战”或者“逃跑反应”只在男性中存在, 女性的方式是“趋向和表现友好的反应”。
人格
乐观与悲观
乐观的人能够对压力做出较好的反应,而且也比悲观的人更健康。
A型人格和B型人格
A型人格比B型人格更容易患冠状动脉心脏病。
压力敏感性人格
根据个体的压力易感性可以把个体分为疾病倾向型和自我治疗型。 疾病倾向型的人往往对压力非常敏感, 常常以强烈的消极情绪和不健康的行为模式来对压力做出反应; 自我治疗型的人却可以很好地对压力进行控制, 他们保持健康的行为,避免生病,对生活充满热情,情绪稳定,关心他人。
积极的应对方式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增强积极的情绪和控制好自己
敞开心胸,倾吐心事。
寻求社会支持。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正确把握幸福人生的科学。 由塞利格曼等人在1998年提出。
主要内容
积极的主观体验
快乐
是最常见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人们关注此时此刻的快乐, 但同时也体验着过去(回忆)和未来(期望)带给我们的快乐。
心流(福流)
契克森米哈赖认为心流(flow)指人们高度参与某些活动时所伴随的一种心理状态。 处在心流状态的个体觉得时间过得非常快,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 作为社会角色的自我丧失了其本来的意义,个体觉得自己充满活力。
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的思维特质 -- 乐观
积极的人格:智慧与知识、勇气、人道、正义、节制、超越。
积极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一种偏好某些目标的持久信念。
积极的人际与社会关系
积极的人际关系
友谊、爱情等。
积极的社会关系
公平、好运、正义、耐心、远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