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网络CH1概述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知识点梳理,下图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互联网概述、互联网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类别、计算机网络的性能、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CH1 概述
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三大网络
电信网络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
互联网与互连网
Internet互联网即因特网,使用TCP/IP协议
特点
连通性
共享
internet互连网,通用名词
两者都是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概述
网络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互连网(网络的网络):许多网络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1、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
2、三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
3、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主干ISP、地区ISP、本地ISP
互联网的标准化工作
互联网工程部IETE
互联网研究部IRTE
互联网草案->建议标准(RFC文档)->互联网标准(分配编号STDxx)
互联网的组成
边缘部分
组成
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的
通信方式
含义
主机A上的某个进程(程序)和主机B上的另一个进程(程序)进行通信
分类
C/S:客户发生请求(需要知道服务器地址),服务器才提供服务(不需要知道客户地址,原路返回即可)
P2P:并不区分服务请求方和服务提供方,微观上看仍是C/S
核心部分
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
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过程
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
面向连接
从始至终占用通信资源
由于数据的突发性,线路传输效率很低
报文交换
整个到达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
每个分组独立传输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超照转发表,再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分组交换是无连接的说法是错误的
高效
动态分配、逐段占用
灵活
迅速
可以不先建立连接
可靠
一些时间点
我国1994年用64kbit/s专线正式接入互联网
1977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
语法
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
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河中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
事件事先顺序的详细说明
网络体系结构
OSI的七层协议
7应用层,6表示层,5会话层,4运输层,3网络层,2数据链路层,1物理层
TCP/IP的四层协议
765应用层,4运输层,3网际层IP,21网络接口层
当今普遍采用这个结构
五层协议
765应用层(应用层PDU),4运输层(报文),3网络层(IP数据报/分组),2数据链路层(帧),1物理层(比特流)
是OSI和TCP/IP的折中
运输层:TCP,UDP;网络层:IP协议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速率
定义
数据的传送速率,也称为数据率,比特率
注意事项
我们所说的速率指的是额定速率或标称速率而非实际速率
速率当中的K=10^3,M=10^6,G=10^9;而数据当中的K=2^10,M=2^20,G=2^30
带宽
两种意义
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即频率范围,单位HZ
指单位时间内网络中的信道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单位是bis/s
吞吐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实际的数据量
时延
发送时延
从第一个比特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时间,等于数据帧长度、发送速率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花费的时间,等于信道长度、传播速率
排队时延
处理时延
时延带宽积
表示这样的链路可容纳多少个比特,等于传播时延*带宽。不一定越大(小)就好,因为传播时延是越小越好,带宽是越大越好
往返时间RTT
利用率
D当前时延=D0空闲时延/(1-U利用率),当利用率很高时,时延会非常长,因此一般信道利用率不超过50%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
费用、质量、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易于管理和维护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按照作用范围划分
广域网WAN
几十到几千公里
城域网MAN
5~50公里
局域网LAN
1公里
个人区域网PAN
10米
按照使用者划分
公用网
专用网
把用户接入到互联网的网络
接入网AN
既不是核心部分。也不是边缘部分,只是起到桥梁作用
但两者本质是相同的,带宽越高,最高数据率越高。它相当于马路上的最高限速而非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