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科赛的冲突功能论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之科赛的冲突功能论,包括社会冲突的根源、社会冲突的类型、社会冲突的功能等内容。
编辑于2022-10-04 14:15:34 云南吉登斯的思维导图,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 学。 知识考古学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扑捉到它嬗 变的踪影。只有把当今世界那些被层层迷障所遮蔽的现存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去 考察,才能真实地理解积淀着十分丰富历史因素的现实存在。
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中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等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吉登斯的思维导图,吉登斯认为,社会科学家既是社会现象的研究者,也是社会世界中的行动者,因此社会科学家既要批判性地研究社会世界,又要反思自身,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在社会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福柯的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知识考古学、权力谱系学、自我伦理 学。 知识考古学 现实不过是历史的延续,现实中存在和变化着的事物在历史中能扑捉到它嬗 变的踪影。只有把当今世界那些被层层迷障所遮蔽的现存事物放到历史过程中去 考察,才能真实地理解积淀着十分丰富历史因素的现实存在。
福柯的后现代理论: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于指称文学、艺术、哲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中有类似倾向的思潮。后现代主义思等等
科赛的冲突功能论
对齐美尔冲突论思想的继承和阐释
科赛的社会冲突思想主要来自齐美尔
科赛继承了齐美尔的社会有机体论,肯定了社会冲突对于社会系统的正向作用,这点上于达伦多夫有所不同
社会冲突的根源
科塞认为社会冲突的起因来自物质性与非物质性两个层面。物质性层面根源指社会地位、权力与资源分配上的不均衡,非物质性层面根源是指价值信仰的不同。科塞非常重视非物质性根源。总体说来,科塞从宏观四个方面,分析了社会冲突的根源。
1.“不平等社会系统”:“不平等社会系统”是指不平等系统中的被统治者对自身的不平等地位的自觉意识。科塞认为,取消现存的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是冲突发生的前提,相互冲突的利益始终存在,但只有当其中的被剥夺者挑战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的时候,冲突才真正出现。社会秩序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对现存结构与制度的认同之上,当不平等系统的合法性遭到质疑之后,就会引发社会冲突甚至动乱。
不怀疑就没有冲突
2.“下层被剥夺状态”:“下层被剥夺状态”包括相对剥夺与绝对剥夺两个方面。绝对剥夺涉及社会下层成员的生存条件,相对剥夺则涉及社会成员发展条件的差别。科塞认为,较之绝对剥夺,相对剥夺更可能使被统治者产生不公平感,并更有可能引起被统治者的反抗。同时科塞还指出这一命题的两个子命题:被统治者受到的社会限制越少,就越会感受到相对剥夺;被统治者越是疏于自我约制,就越会感受到相对剥夺。
与达伦多夫不同
3.“对群体的忠诚”:科塞认为人们对自身所在群体的忠诚也是引发社会冲突的重要根源。劳资之间冲突的代表们之间一般并没有笼罩在相互敌对的情绪之中,但却发生着激烈的冲突,就是由他们代表并忠诚于各自群体的利益。
4.“亲密关系”:科塞认为,亲密关系包含着社会冲突的根源。他指出,之所以在初级群体中更容易引起敌对与冲突,而在次级群体中则相对较少,是由于人们越是以个人的全部情感投入相互关系,它就既会更多地产生友爱之情,也会在反目时更多地产生憎恨之意。
社会冲突的类型
1.现实和非现实
(1)现实冲突:为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达到目标就会消除冲突的根源。
①现实冲突的强烈程度同实现具体目标的可能性以及付出的成本相关,冲突各方越是就可能实现的目标相互冲突,他们就越倾向于寻求折中性的行动方案,而降低冲突的强烈程度
②现实冲突的强烈程度与关系的亲密程度成正比,冲突越是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它就越倾向于同人们的情感相连而越发激烈
③现实冲突的发生与引起冲突接近核心价值观的程度以及现实冲突的持久程度成正比,冲突越接近核心价值观,越可能发生,现实冲突越是持久,越可能变为非现实冲突。
④现实冲突的关键在于冲突的对象,冲突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它可以被同样能够实现目标的非冲突手段替代,经常以产生某种结果而告终
(2)非现实冲突:为释放敌对情绪而发起的冲突
冲突是目的,而不是为了得到什么结果。憎恶什么人就找其他人发泄
①非现实冲突是现实性矛盾无法表达时发生的冲突转移,因而即使各方都实现了具体目标,也难以消除冲突的潜在原因
②非现实冲突的强烈程度与引起冲突的问题的不现实程度成正比,越是就不现实的问题发生冲突,感情的介入与激扬程度就越深、越强,非现实冲突就越强烈。
③非现实冲突的关键在于冲突本身,冲突的对象可以被替代,但冲突本身就是目标而无法用其他互动形式替代,经常以无结局而收场。
2.初级关系中的冲突与次级关系中的冲突
次级群体企业合作伙伴这类 初级群体指朋友
(1)初级关系中的冲突: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于投入全部人格与个性而极其紧密,敌对情感逐渐聚集而非随时释放,因而冲突不易爆发,但一经爆发就会异常强烈,并且往往由于冲突各方之间关系是一种全面关系而带有敌对色彩与攻击倾向。
(2)次级关系中的冲突: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于并未投入全部人格与个性而相对松弛,敌对情感能够随时得以释放,因而冲突虽易爆发,但强烈程度一般较低,并且由于冲突各方之间的紧密关系是一种片面的关系,大多并不带有敌对色彩与攻击倾向。
3.内部冲突与外部冲突
(1)内部冲突:发生在群体内部的冲突。在不涉及社会关系的根基时可重新导致群体的团结和平;内部冲突是一种社会群体的安全阀机制,可在一定压力状态下通过排除反对者来避免群体的解体。可使群体成员认同于规范所倡导的行为与价值,增强群体的认同感、凝聚力和稳定性
班级内选拔干部
(2)外部冲突:发生在群体之间的冲突,它能够使各个群体确立起对群体自身的认同和共同意识,意识到自己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独立存在,从而明确了群体间的界限。进而,科塞指出外部冲突还能促进群体的形成与发展。因为外部冲突为群体树立了敌对性的参考群体,通过促使群体成员意识到彼此间的同一性,引起同一群体成员的自我觉醒,而生成或强化群体的内部整合。
班级间篮球赛
社会冲突的功能
1.群体内冲突的功能
(1)从群体冲突的性质来看: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不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对社会结构发挥积极的功能;如果群体内冲突的双方涉及群体基本的、核心的价值观念,那么冲突就会造成社会结构的毁灭
(2)从群体内部结构来看:如果群体需要成员全部人格投入,且压制冲突,那么爆发冲突使群体有解体可能;如果群体只需要其成员部分人格的参与,且允许社会冲突的存在,那么爆发冲突能够消除成员对抗的紧张状态,从而使社会结构具有稳定和整合的作用
(3)群体内部的冲突于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不断消除成员之间非基本利益方面的分歧,使成员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协调一致、更为稳固
(4)多重交错的局部冲突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性。(如果在一个群体中,个人与多种更小的群体相关联,存在多重身份,个人之间或更小的群体之间发生的冲突就可能是分散和交叉的,分歧就不会沿着唯一的裂线发生,而会沿着多重交叉的裂网发生,这种裂网世界上分散了社会内部的第一和危险,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小程度。)
分化群众,让群众内讧而维持统治
2.外群体冲突的功能
(1)群体之间的冲突有助于地位相同的人形成自己有共同利益的、有自我意识的群体组织,并维持和加强它与周围其他群体之间的界限
(2)群体之间的冲突有助于加强各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统一和团结
3.冲突有助于群际关系的整合
(1)冲突能起一种激发器的作用,使冲突各方结合在一起。
(2)冲突有助于对抗双方的组织以及一种公共组织的建立
(3)冲突有助于在对抗各方之间建立并保持力量的平衡,从而有助于社会的巩固和维持
(4)冲突还通过创造联合和联盟的形式,从而把更多的个人或团体结合到一个群体中来。
4.安全阀制度
一种社会安全机制,在不毁坏结构的前提下使敌对情绪通过适当途径得以发泄释放,以防止这些敌意情绪积压到一旦爆发将瓦解整个群体的程度,从而维护社会整合制度。安全阀体制必须在社会结构当中加以制度化。安全阀制度是科塞用以证明冲突具有正功能的有力例证,他发现敌对情绪和冲突是有区别的,敌对情绪不等于冲突,如果敌对情绪通过适当途径的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从而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维持。
5.社会冲突和社会变迁
(1)社会冲突是社会变迁的主要促进因素,现实性冲突所造成的社会变迁有益于社会系统,它使社会系统更加关注个人的需求,增加社会系统的团结,更有效地适应环境变化
(2)暴力冲突可以提醒社会和上层决策人们注意人们的愤怒和苦难
(3)促进社会系统保持活力和生命力,防止群体蜕化为反对变迁的、对成员个人需求不闻不问的僵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