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语音概说
整理自现代汉语·上册(增订第六版)第一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分支折叠比较多,共三个分支,内容为:语音的性质、语言单位、记音符号。
对整本书的阅读总结,有详细的步骤和具体内容,既有大量原文也有观点总结,有它跟有了整本书没有区别。
微课中的提问技能学习,介绍了提问的作用、教学目标、提问过程的构成、提问的要求的知识,喜欢的可以点个赞收藏一下哟~
利用课上学习资料,对微课中导入技能部分的内容进行提炼,内容有了解导入技能、导入作用及原则、导入类型、导入技能的构成要素、导入技能设计策略、导入技能评价标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第一节 语音概说
一、语音的性质
1.性质: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语义的表达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只有具有词句意义的声音才是语音。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物理属性(四要素)
(1)音高:是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影响音节的声调、句子的语调】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影响语言中的重音、轻音】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取决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3.生理属性(发音器官)
(1)呼吸器官:肺、气管、胸腔、横膈膜
(2)喉头和声带(嗓子)
(3)咽腔、鼻腔、口腔
4.社会属性(本质属性)
用什么声音表示什么意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随着社会、民族、地方不同而不同,是由使用一种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二、语音单位
(一)音素——辅音、元音
1.音素的概念: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它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音素可以分为辅音和元音两大类。
2.辅音:是气流经过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子音。如b、m、f、d、k、zh、s等。
3.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发出声音,经过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又叫母音。如a、o、e、i、u等。
4.辅音与元音的主要区别
(1)受阻与否(最主要区别):辅音受阻碍;元音不受阻碍
(2)紧张度: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元音反之
(3)气流强弱:辅音气流强;元音气流弱
(4)响亮度:辅音不响亮;元音响亮
(二)音节
1.概念:音节是由音素构成的语音片段,是听话时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2.一个音节可以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3.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儿化的两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1.声母:位于音节前段,主要由辅音构成。如hao;开头没有声母叫做零声母,如ai
2.韵母:位于音节的后段,由元音或元音加辅音构成。如hai、零声母音节中ou。【注意,元音只能作韵母或韵母的构成部分。但是元音不等于韵母,有的韵母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如ta、xia、guai;有的韵母由元音带辅音构成,如gan、geng、guan】
3.声调:依附在声韵结构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型式
(四)音位
概念: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辨义功能)划分出来的,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的语音单位。社会属性是决定音位的重要依据。
三、记音符号
(一)汉语拼音方案(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2.普通话的拼写工具
3.此外,可用来作为我国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用来帮助外国人学汉语,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以及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等等
(二)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学会为了记录和研究人类语言的语音而制定的一套记音符号。共有一百多个符号,符合“一个符合一个音素,一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
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
第一,发音体不同
第二,发音方法不同
第三,发音是共鸣器形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