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初中地理新教材第八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 楚汉战争的相关内容,展现刘邦、项羽的精彩故事,这一历史事件不仅决定了汉王朝的诞生,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相关内容,展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不易,以前前建立的中央集权统治对我国的深远影响。
本思维导图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中国通史 秦国崛起的相关内容,展示秦从子非养马,到秦孝公建国,秦穆公称霸,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介绍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桃花源记思维导图
第八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日本
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位置和范围
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
经纬度位置
纬度:30ºN-45ºN,经度:130ºE-145ºE
相对位置
隔日本海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范围组成
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及周围一些邻近的小岛组成
地形
以山地、丘陵为主,沿海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是一座活火山。
海岸线特点
特点:日本是一个岛国,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因此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区(主要)
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海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主要工业城市:东京、横滨、名古屋、神户、大阪、北九州
多火山、地震
现状:日本平均每天约发生4次地震,全球有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因此日本被称为“地震之国”; 日本全国约有大小火山270座,其中约有80座是活火山,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因此日本又称“火山之国”。
原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活跃。
人口老龄化社会
日本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居全球第一。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时,这个国家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对。或者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0%。
问题:劳动力短缺,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措施:鼓励生育、推迟领取养老金。
对外依赖的经济
特点: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国内供给严重不足,对外依赖十分严重。
模式: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利用科学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优势,加工成工业产品并大量出口。
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消费需求减少。
措施: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建立海外生产、销售基地。
现状:海外投资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东南亚
“十字路口”的位置
组成: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
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具体位置参见亚洲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该“十字路口”的“咽喉”)
位置: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
联系的地区:欧洲,非洲与亚洲,太平洋和印度洋
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
作物:水稻🌾气候适宜,单产高,利于当地众多人口的粮食需求。种植历史悠久
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蕉麻纤维、芒果、榴莲
世界主要的稻米出口地区 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基地之一
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
整体特点
中南半岛
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河流
特点
特点:河流自北向南,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沿岸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 交通便利。
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
主要河流及流经国家、发源地、注入的海洋
注入:太平洋
红河(中国:元江)流经河内(越南)
湄公河(中国:澜沧江)流经万象(老挝)、金边(柬埔寨)
昭披耶河(中文俗称:湄南河)流经曼谷(泰国)
注入:印度洋
萨尔温江(中国:怒江)流经缅甸
伊洛瓦底江(中国:独龙江)流经仰光(缅甸)
印度
世界人口大国
位置
南亚,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北临中国、尼泊尔、不丹,东与孟加拉国、缅甸接壤,西北与巴基斯坦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马尔代夫隔海相望。
纬度:10ºN-30ºN,低纬度地区,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海陆: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东临孟加拉湾。
范围: 印度半岛(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部的恒河平原,南部的德干高原。
恒河:印度第一大河,“圣河”“印度母亲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印度洋)。
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的雅鲁藏布江
人口
14亿,世界人口大国,劳动人口比重大,数量多。
密度:人口密度较高,2020年平均人口密度463人/平方千米。
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恒河平原及沿海地区。新德里、孟买、加尔格达等城市人口数超过1000万。
拓展说明:大部分属于白种人,国语为印地语,主要使用英语,多信奉印度教。
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气候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一年明显地分为旱、雨两季。 10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盛行东北风(冷干)。6月至9月为雨季,盛行西南风(暖湿)。
不足:易造成洪涝灾害,使粮食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解决措施:发展水利工程,改良品种
粮食生产
水稻
恒河中下游平原,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平原。
水稻喜温喜湿,需水量大。
小麦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中上游平原。
小麦喜温凉,耐旱。
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原因有下: 适宜耕种的土地多; 饮食结构中酒、肉占比小,用于酿酒和饲养动物的粮食少; 吃口粮食换取外汇。
发展迅速的服务外包产业
背景
发达国家很多跨国公司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将软件设计、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流程管理等方面的业务,外包给国外的专业团队。
优势:印度信息技术发展早、英语普及、劳动力成本低。
涉及领域:信息技术、会计、金融、保险、制药、工业设计等领域。
作用:创造了就业机会,赚取了大量外汇,促进印度经济的快速发展。
问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
俄罗斯
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
面积最大,邻国众多
北亚,位于北半球,横跨东、西半球。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和寒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
适合作物生长的时间短
耕地主要位于西南和南面,居世界前列
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河湖
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伏尔加河(母亲河)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能源大国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种类:石油、天然气、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以及森林的蓄积量、淡水资源的存储量均居世界前列。
俄罗斯通过出口大量石油天然气获得丰厚的收入(主要出口:欧洲、中国、日本)
现状:改变过度依赖能源和原材料的情况,增加对高技术产业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使经济稳定增长。
西密东疏的铁路和管道运输线
铁路运输线
概况
铁路通车里程仅次于我国,居世界第二
主要运输:煤炭,石油,金属矿产
分布
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亚洲部分铁路稀疏
西西伯利亚大铁路“亚欧大陆桥”
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莫斯科
管道运输
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的基本方式,“俄罗斯的生命性线”
分布:西密东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