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洞见》读书笔记
《洞见》也译作《为什么佛学是对的》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了冥想为何有效以及如何提升冥想效果。一本超凡脱俗、让人头脑清醒、颠覆认知的书,以进化心理学的角度,从科学到哲学细致地阐述人的认知误区。
编辑于2020-12-05 15:45:40洞见
序
讨论范围
包含自然主义部分,不包含超自然和形而上部分
不细究流派分支,只针对共通点
TRUE的含义很微妙
哲学、心理学对“真”的探讨
佛教对“真”的看法也有探讨余地
认同佛学核心思想≠否认其他宗教
选择红色药丸
美好的幻觉-蓝色药丸 or 痛苦的真实-红色药丸(《黑客帝国》)
痛苦来源于不满足:出于本能的快感是饮鸩止渴,会造成更多的欲望,最终无法满足成为痛苦。
本能:人类的本能是生存、繁衍,大脑会影响人们按照本能需求行为
本能遵循以下原则:
快感提供行动的意愿
快感快速消退以驱动下一次行动
动物性的本能更聚焦快感带来意愿而不是快速消退。
引出正念冥想
没有痛感的痛
冥想时不去追求成功反而更容易成功
冥想不应该以成功与失败来评价,若用成败来评价冥想,就会阻碍成功,也偏离了冥想的意义。
但冥想确实能带来一些好处,所以人们才会去做。
作者本人的体验
背景
内部因素:
暴躁是不利因素,慈心是冥想要求的心态;暴躁并不意味着敌意,有时候只是批判性态度带来对他人的严苛评判。
注意力缺陷是不利因素
外部环境:
引人分心的科技、文化或政治,多重作用,使得人们变得易怒,而且尖酸刻薄
矛盾1:最难成为冥想者的人反而更需要冥想带来的益处。
矛盾2:冥想将要帮你对抗的那些东西,往往也是在一开始令你难以进入冥想的阻碍因素
成功体验:接受→剥离意识超脱审视→反复体验直到没有正面或负面情绪
作者真正想解答的问题-我所谓的“科学基础”,是指利用现代心理学的工具去探究下述一类问题:
人类天性为什么会容易被蒙蔽,以及具体是怎样被蒙蔽的?
幻觉到底是如何蒙蔽我们的?
幻觉如何使我们遭受痛苦?
幻觉如何使我们害他人遭受痛苦?
为什么佛教驱散幻觉的方法(特别是冥想法)有效?
怎样才算充分达到了冥想的效果?换言之,据称在冥想道路的顶峰存在那种难以捉摸的状态(有人称之为“开悟”),确实存在吗?
彻底看清世界会是怎样的状态?
感觉何时为幻觉
生物为何要有感觉?
自然选择中生物识别危险得以存活下来
这种感觉到了文明社会,在高度发展的技术背景中显得滞后,反而造成困扰
哪些感觉是幻觉?
受环境影响而失效的条件反射
阻碍现代社会生活的本能-不敢演讲
极乐、狂喜,以及内观的更重要原因
对自我的察觉
察觉到自己开小差——洞见到“我”不能控制“我所想”
正定冥想和正念冥想-并没有很懂
正定:沉浸、专注
正念:抽离、超脱观察
开悟
三法印:
无常:没有永恒
苦:挫折及相关的概念
无我:很难理解,下一章展开
所谓无我
佛陀反证五蕴都不是我:
五蕴
“色身”(开示中称作“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
基本的“感觉”;
“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
“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
“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
“自我”应该具备哪些特质?
控制
五蕴不能控制其他
五蕴不能受控
讨论“你”、“他”的时候,“我”的概念从何而来
在终极意义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传统意义上是存在的。
把哲学意义和语言意义分开理解
相信“无我”之后的几个问题:
“解脱”之后的“自我”与原来“自我”的关系?
解脱是停止纠缠
日常生活中怎么看待“我”
作者建议:保持开放心态
你的首席执行官已失踪
心理学家们几乎一致认同:“意识自我”(the conscous self)并非无所不能的行政当局。事实上,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意识自我”的权力很弱。
如果“意识自我”没有控制权,那么哪部分自我有控制权呢?
哪一部分都没有。我们越了解大脑,就越会发现它是由许多不同的玩家组成的,不同的玩家之间有时合作,有时互相争夺控制权,获得胜利的是某种意义上最强的那一个。换言之,大脑好似一片丛林,你并非丛林的国王。有个很矛盾的好消息:意识到你不是国王,可能会成为你获得真正权力的第一步
裂脑实验:证明“意识自我”有能力使自己误以为是自我在发号施令
我们至少身处两种幻觉中。
一种是关乎“意识自我”的本质,我们以为自己对事物的掌控力比实际情况要强。
另一种幻觉关乎我们到底是怎样的人,即我们的能力和品德。
二者是协同作用的。第一种幻觉帮助我们说服世界认同我们是统一、始终如一的行为者:我们不会毫无来由地做一件事,而且我们做一件事的理由是讲得通的;如果我们的行为应该得到赞扬或遭受责备,那么得到这些评价的应该是一个内在的我。第二种幻觉帮助我们说服世界认同我们应该得到赞扬,不应遭受责备;我们的道德水平比一般人的更高,效率也比一般团队成员更强——我们有“益效”。
模块概念理解思维
模块并非一些物理隔间
不同的大脑模块之间的交互和重叠比瑞士军刀刀片之间的交互和重叠要多
自由与有组织
控制人生的大脑模块
模块会区分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时间贴现
模块的激活不仅不需要“意识自我”的作用,而且不需要“意识自我”了解激活过程背后的进化论逻辑。
七个次级自我,模块之间的边界模糊:
自我保护
吸引配偶
保住配偶
友好关系(交朋友,并保持朋友关系)
关爱亲属
社会地位
预防疾病
总结:在普通的人类生活中并没有掌控局势的唯一的自我,也没有意识的首席执行官,有的似乎是一系列自我,它们轮番上场,掌控着局势。如果它们是通过感觉掌控局势的,我们就有理由认为,改变感觉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就可以改变局势。据我了解,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正念冥想。
想法如何自我思考
分析思绪游荡的过程,得到的结论——想法俘获了你
思绪都是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没有关于现在的
产生这些思绪时,未专注现在
所有这些思绪都是关于你自己的
自然选择设计的大脑就是要关注我们自己的利益(从自然选择角度定义的我们的“利益”)
这些思绪大多数都牵扯到其他人
社会性动物
默认模式网络和大脑扫描识别的“心理理论网络”——大脑中思考他人在思考什么的部分——之间有相当多的重叠。——木有很懂
各模块夺取注意力:并非意识自我”选择了模块,而是模块通过竞争掌握了意识的控制权
审视想法的过程——想法无法俘获了你
不被拉进模块构建的剧情中,它们的活跃度就会降低
如同:看电影的时候意识到这只是投射在屏幕上的泡影,没有被其中的各种情绪俘获。
1和2的共同点:想法并非源自“你”,不是来自你的“意识自我”
驱动想法的是情感
感觉是大脑标记想法重要性的方法,重要性决定了想法进入意识的优先级
“自我”控制
理性只有通过影像感觉才能对最终决定起作用。
自控的原理:理性的作用并非直接抑制一种感觉,而是强化能够抑制这种感觉的另外一种感觉
模块有能力根据目标,找出理由
如何应对成瘾
某一个时间点,天平倒向了短期的满足感,随着时间的推移,获得满足的机会不断出现,你越来越少权衡。获得即时满足的驱动力越来越强,最终无法抵抗。
正念冥想:RAN 辨识recognze,接受accept,审视nvestgate,不认同或不执nonattachment
举例-你只是平静地审视这种感觉,身体的哪一部分感受到这种欲望?这种欲望的质感是怎样的?是锋利的还是枯燥无味的?你这样审视的时间越长那种欲望就越不像你的一部分,你利用了正念冥想的基本矛盾:从足够近的角度观察,能使你与这种感觉保持临界距离,感觉对你的控制放松了,如果放松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不再属于你
存在与内涵
无相、空——我们赋予生活太多相
人体构造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二维视角推测三维世界,通过声音推测环境;这导致了我们习惯下意识给事务强加自己想象出来的意义。
冥想时,要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声音就是声音。
举例:电锯噪声(负面含义)→一种声音(没有情绪了)
我们下意识就会把外界的事务归因到某种本质,然后决定喜欢或讨厌
"空"积极的一面
“本质”是佛教中“空”这个概念的核心
对于特别物品,情感内涵来自对这件物品历史的明确信念。只要消除这个信念,确信那只是无意识的思绪 即消除了本质
情感的抑制就是对事物的洞察
人的很多评判过程受进化影响是无意义的
从事物的“本相”来看,我们平常对这些事物的反应并不恰当
我们天生就要去评判事物,并将这些判断编码到情感中。
没有杂草的世界
有一种情境变量使我们对他人的评价总是存在一定的偏见
基于我们看见的内容进行评价不全面
在看不见的地方有内情
思考:达摩引导的方向到底是哪里?佛教劝人不执于物的思想,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鼓励减少传统意义上的爱?
如果你问一位普通的冥想老师这样一个问题,你听到的答案应该类似于这样:不,修习冥想不会否定、抑制你的爱,但有可能改变爱的性质。比如,父母之爱变得没有那么强的占有欲。或许这样一来父母不再那么焦虑,控制欲也有舒缓,结果父母和孩子都会变得更幸福。
思考:如果冥想并没有引导你重新公平分配同情心,而是使你变得缺乏同情心,对他人的幸福漠然无视,那该怎么办?毕竟,如果冥想可以剥夺仇恨和怨气的驱动力,为什么不能相称地抑制与之对立的情感影响呢?
精通冥想的这种双面特质,突显了以道德指导补充佛教冥想的重要性。这一点并非由我最早想到。佛陀铺平通往解放的道路时——在“四圣谛”最后揭开的“八正道”——道德戒律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佛陀认为,单靠高强度的冥想,本身并不能带来全方位的开悟。
喜欢、惊叹、万物归一(或为空)
“我”和“我的”
刺痛和鸟叫的案例——感知是否以皮肤为界区分我和外界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个人所谓的‘我’和‘我的’,二者之间的界限很难划定。”就此他观察到:“我们的近亲也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妻子和儿女都如我们的骨肉。他们死去时,我们的一部分也随之而去。”
我们对何为“我们”以及何为“我们的”的本能定义,是自然选择这种创造过程运转规则的产物。
很多信息涌入我的大脑中,我的大脑决定哪种信息可以被看作我的一部分,哪种信息不能被看作我的一部分,还有哪种信息——比如说子孙的哭声——介于二者之间。我理所当然地认为,关于何为“我”、何为“他人”是某种深层次的形而上真理,而上述这些决定完全符合这种真理。但我的大脑可能是以另一种不同的方式连接的,从而以不同的方式解读这些信息,使我对“我”和“他人”的区分产生很大变化。
“空”与同一性有什么不同
万物有缘起所以事物没有自性
缘起:一些看似可以独立于其他事物存在的事物,其存在和特性其实是依赖其他事物的
树木需要阳光和水,而且受它们所接触事物的影响,不断发生改变。
河流、湖泊和海洋需要雨水,雨水需要河流、湖泊和海洋。
人需要空气,如果人不呼吸,人周围的空气成分也不会是现在这样的。
任何事物都没有“自性”(任何事物都不具备维持自身持续存在的所有要素;任何事物都不是自给自足的。)→“空”的理念:一切事物都缺乏自性,都缺少独立存在性。
空与同一性有共性
上一部分表明空与互相依赖的关系
统一|同一性 与 互相依赖的关系: 一些互相高度依赖的体系,比起一些互不依赖的体系,更接近统一
经济体,经济全球化
生物体被看作统一的整体,原因之一就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依赖性太强
冥想体验,会产生一种自我界限消解的感觉,进而产生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的感觉
“苦”的基本源头是贪爱
贪爱:实现愿望之后,我们总会感到不满足,渴求更多同样的或新的东西
你感觉自我是有界限的,贪爱在这里面起到了深刻的作用;贪爱维持并强化了界限感,而在外在无我体验时,又起到削弱界限的作用。
渴望某个事物时,我们会加强对得不到它的界限感
贪爱不仅增强了诱惑性事物的吸引力,还强化了恼人事物令人厌恶的程度
贪爱施加的影响:贪爱“不仅指示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感,同时还有助于创造和驱动这种感觉
如果你渴望摆脱某种事物,大脑就会设定目标,在你和这种事物之间制造更远的距离
想要在你和这种事物之间制造距离,就意味着要明确你的自我延伸至何处。
举例:不想被响尾蛇攻击=响尾蛇与你的举例不超过你的皮肤所在
不管贪爱驱动的是吸引还是嫌恶,都蕴含着自我疆域的概念
通过接受消除界限,把自己与憎恶对象视为一体,消除憎恶的体验
放弃贪爱和无我是和谐统一的观点
内心的自由与觉醒
涅槃 和 无为法
有为法:因缘之造作,因果循环,因➡️果(因)➡️果
无为法:脱离因果轮回。
人们未必能真正理解无为法,但正如飞机不能脱离引力也能飞,只要理解背后的机制也能进入无为法的状态
冥想的进阶之路主要在于意识到影响着你的因缘,注意到这些因缘控制你的方式——意识到控制的关键出现在感觉诱发贪爱,引导你渴求令人愉悦的感觉,逃避令人不悦的感觉。正念正是从这一步开始起到重要的干涉作用。
真相的抵达
修行过程是与自然选择抗争的过程,他为你决定响应的机制,现在你想自己做决定
开悟的条件
外在的无我体验,伴随着你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界限消解,你与其他所有生命之间的利益连为一体——要求摒弃自然选择植入人体的一种基本规则:我之为我便是特别的。这便是反抗。
在内在无我体验中,你不再“拥有”自己的想法和感觉,也是对自然选择价值观的否定。
无我
去掉任何特定的视角,众生平等
“无源之见”或许都是对佛教开悟最精辟的描述: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抑或是其他任何物种的视角。这种洞察切实藐视了自然选择的权威,因为自然选择全都在于特定的视角。自然选择就是要创造许许多多种不同的视角,每一种的成形从根本上讲都遵从一种原则:它比与之相抵触的视角更真实,没有另一种视角天然具备对这种真相的意识,而对其荒谬性的意识则更淡漠。佛教开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这些视角。
发现世界原本之美
为何要冥想:
因为有一个认识很重要:虽然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彻底的开悟非常遥远,但部分的开悟是可以实现的。虽然我们不能理解所有现实的真相,并一生保持这种理解力,但我们可以理解一些现实的边角真相,并短暂保持这种理解力。
体会重要真相的时刻。如果我感觉到焦虑、恐惧或仇恨,通过冥想就能达到一种状态,只去审视这种感觉,而不会与之产生交集,这便是体会到真相的时刻。
清明的智慧,保持大脑平静,冷静处理好事物
体会道德真相的时刻
及时干预
如何冥想 冥想的注意点
坚持,日积月累
痛苦可以带来收获,只要坚持住。
这条路上有阻碍,可能会令人非常沮丧,而冥想也可能变成一种痛苦。好消息是痛苦可以带来收获,只要你能坚持住只要你在焦虑或沮丧面前不退缩,而是正念审视这些感觉,只要你在面对百无聊赖的感觉时不放弃每天早上的静坐冥想,而是正念观察它——很奇怪,有时正念审视无聊反而比审视焦虑或沮丧更难。
而且,依我个人的经验,每天三十分钟冥想和每天五十分钟带来的效果差异很大。根据一些与我有过交流的人所说,每天三十分钟冥想和每天九十分钟带来的效果差异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