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章: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内容包括:生物氧化概述、呼吸链、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细胞质NADH的氧化。
酶学习重点及课题讨论。酶促反应特点和机制,酶动力学,酶的调节方式。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生物氧化
概述
定义:糖、脂肪和蛋白质等,体内氧化分解,生成CO2和H2O并释放能量
二氧化碳由碳原子转化成羧基后发生脱羧反应生成;水来自呼吸链(线粒体内膜)递H电子体
生物氧化过程:糖、脂肪、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后二者通过各自代谢途径,①生成乙酰辅酶A,H原子(细胞质、线粒体)。*葡萄糖发生底物磷酸化,推动合成少量高能化合物ATP。②乙酰辅酶A的乙酰基,三羧酸循环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大量还原当量(H原子和电子),少量ATP(线粒体内)③氧化磷酸化:前两个阶段的还原当量,传递给氧,生成水,大量ATP(线粒体内)
呼吸链
定义:按一定顺序排列在“线粒体内膜”的“传递电子/氢”的反应链
呼吸链的组成:辅酶Q,细胞色素C和四种呼吸链复合物(复合体I:NADH脱氢酶、复合体Ⅱ:琥珀酸脱氢酶、复合体Ⅲ: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Ⅳ:细胞色素C氧化酶
只有复合体Ⅳ没有铁硫蛋白
呼吸链电子传递顺序:cytb→cytc1→cytc→cytaa₃→1/2O₂
两条呼吸链
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
高能磷酸化合物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氨甲酰磷酸、1,3-二磷酸甘油酸、磷酸肌酸、乙酰辅酶A、ATP
ATP合成方式
(主要)氧化磷酸化: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能量推动ADP→ATP
(次要)底物磷酸化:营养物质代谢的产物转移高能基团,H₂O,脱氢,使E在分子内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
1,3-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丙酮酸;琥珀酰CoA→琥珀酸
磷酸肌酸是高能磷酸基团储存形式和运输形式
细胞质NADH的氧化
3-磷酸甘油穿梭:NADH(还原剂)+磷酸二羟丙酮→3-磷酸甘油,电子和氢进入FAD复合体,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产生1.5个ATP。一般在脑细胞和骨骼肌中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膜间隙:NADH(还原剂)+草酰乙酸→苹果酸。线粒体内:分解变回NADH,传递电子和氢入NADH氧化呼吸链,产生2.5个A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