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太阳病思维导图
太阳病为《伤寒论》六经病之一,是太阳所主肤表与经络感受外邪,正邪交争于体表,营卫功能失调而发生的疾病,分太阳伤寒,太阳中风,太阳温病三大类。太阳病变证最多,是太阳病篇的特点之一,也最能体现辨证论治精髓的内容,包括太阳病本证、兼证、变证、类似证等四大病证。
编辑于2020-12-06 11:08:00太阳病
辨证纲要
提纲
脉浮:外邪袭表,正邪相争,气血浮盛于外
头项强痛:风寒袭表,太阳经气运行不畅
恶寒:风寒外束,卫阳被遏
分类
中风
发热
正邪相争
汗出
卫不外固,营不内守
恶风
卫阳不固,腠理疏松,不胜风袭
脉缓
汗出营弱,脉气不充
伤寒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风寒袭表,卫阳及时达表抗邪。 卫阳郁闭较重,未及时达表抗邪
恶寒
风寒束表,卫阳被郁,肌肤失煦
体痛
寒邪束表,卫闭营郁,经气运行不畅
呕逆
风寒外束,卫郁不宣,影响胃失和降
脉阴阳俱紧
此指浮紧,浮为邪气在表,紧为 寒邪所致
温病
发热
正邪相争
口渴
邪热灼伤津液
不恶寒
当为微恶寒,风热伤卫
鉴别
1. 主症
同
发热恶寒脉浮
异
中风:恶寒重、发热轻、头痛、 汗出、脉缓
伤寒:恶寒发热皆重、头痛、 无汗、脉紧
温病:发热重、恶寒轻、口渴、 脉数
2. 病机
营卫不调
卫闭营郁
风热外袭
3. 治法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辛温发汗 宣肺平喘
辛凉清解 疏风清热
初起辨阴阳
发于阳
发热恶寒
七日愈
发于阴
无热恶寒
六日愈
是否传变及预后
不传
脉若静
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
传
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
针阳明/其他经
本证
经证
中风表虚
桂枝汤证
主症:发热,汗出,恶风,头痛,脉浮缓
病机:风寒外袭,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失调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初服反烦不解
先刺风池、风府
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兼经气不利)
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兼肺气不利)
微喘,表未解
桂枝加附子汤(发汗过阳虚漏汗)
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桂枝去芍药汤(误下胸膈不振)
脉促胸满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误下胸阳损伤)
若微寒
桂枝新加汤(汗后营气不足)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
桂枝汤禁忌
太阳伤寒(正气不足可用)
宜用麻黄汤辛温发汗
酒客(湿热内蕴者,风热外感也不可用)
里热壅盛
伤寒表实
麻黄汤证
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方解
麻黄三两
辛温发汗,宣肺平喘
桂枝二两
通阳解肌,助麻黄发汗
杏仁七十个
宣降肺气,助麻黄平喘
甘草一两
调和诸药
兼证
葛根汤(兼经输不利)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病机:风寒束表,内犯阳明
治法:发汗解表,升清止利
方解
桂枝汤麻黄——发汗解表
葛根——升阳止利
大青龙汤(兼阳郁内热)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
病机:风寒外束,兼阳郁内热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方解
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杏仁四十枚——辛散表邪
石膏如鸡子大——清解郁热
大枣十枚炙草二两——和中以资汗源
小青龙汤 (兼水饮内停)
主症:恶寒发热,咳嗽气喘,呕恶,脉浮紧(或脉滑),或兼见其他水饮内停的症状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解
麻黄桂枝芍药各三两
解表通阳散寒
发汗平喘利水
破阴利水助桂枝调和营卫
细辛干姜各三两
散寒化饮
甘草三两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肺止咳;防麻、辛、姜辛散太过
化痰降逆止呕
麻黄汤禁忌
咽喉干燥(多属阴虚内热)
滋阴解表
淋家(内有湿热)
养阴清热兼解表
疮家(气血两虚)
养血益气解表
衄家(阴血不足)
滋阴养血解表
亡血家(阴血极亏)
益气补血兼解表
汗家(阳气必虚,误汗则阴阳两伤)
敛阴止汗,重镇固涩
中焦虚寒(误汗则阳更甚,中阳益虚)
温中解表
表郁轻症
桂枝麻黄各半汤
主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赤,身痒无汗
病机:表郁日久,邪轻证轻
治法:辛温解表,小发其汗
桂枝二麻黄一汤
主症: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身痒
病机:表郁日久,证微邪微
治法:辛温轻剂,微发其汗
桂枝二越婢一汤
主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心烦,口渴
病机:表郁邪轻,外寒内热
治法:微发其汗,兼清郁热
腑证
蓄水证
五苓散
主症:小便不利,少腹硬满,渴欲饮水,饮不解渴,甚则饮入即吐,苔白滑
病机:水蓄膀胱,气化不利,兼有表证未除
治法:通阳化气行水,兼以解表
方解
猪苓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茯苓十八铢——淡渗利水
白术十八铢——健脾利湿
桂枝半两——通阳化气,兼以解表
茯苓甘草汤
主症:心下胃脘部悸动不宁,推按之可闻及水声,口不渴,脉弦而舌苔白滑
病机:胃阳不足,水停中焦
治法:温胃阳,散水饮
方解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通阳化气行水
生姜三两——温胃散水
炙草一两——益气和中
蓄血证(局部、小腹、神志)
轻:核桃承气汤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少腹急结
病机:血热互结于下焦
治法: 泻下瘀热
方解
桃仁五十个——活血去瘀
桂枝 二两——温通血脉
炙草 二两——调药和中,且防伤正
大黄 四两——荡实除热,祛瘀生新
芒硝 二两——泻热软坚
服法:空腹服药
重:抵当汤
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
病机:瘀热互结下焦
治法:破血逐瘀,泻热除实
不下更服
重缓:抵当丸
脉沉结,少腹硬,其人如狂,小便自利,身黄
病机:瘀热内结,病势较缓
治法:破血逐瘀,泻热除实
以水煮丸,药汁药渣一并服下
变证
热证
栀子汤类证
栀子豉汤,栀子甘草豉汤,栀子生姜豉汤
主症: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恼,反复颠倒,或胸窒心结痛
病机:热郁胸膈
治法
清宣郁热。方用栀子汤。
兼中气不足短气用栀子甘草豉汤
兼热扰于胃呕吐用栀子生姜豉汤
栀子厚朴汤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
病机:邪热留扰胸膈,气机阻滞于腹
治法: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栀子干姜汤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
病机:胸膈有热,中焦有寒
治法:清上热,温中寒
栀子汤禁忌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者,不可与服之
麻杏甘石汤
汗出,喘,无大热vs无汗而喘(麻黄)、太阳中风恶寒
病机:邪热壅肺
治法:清热宣肺,降气平喘
方解
麻黄四两 石膏半斤—清宣肺热而平喘
杏仁五十个—降气定喘
甘草二两—调和诸药,和中缓急
白虎加人参汤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
病机:阳明热盛,气津两伤
治法:清热益气生津
葛根黄芩黄连汤
下利,脉促,喘,汗出
病机:热迫大肠,兼表邪未解
治法:清热止利,兼以解表
方解
葛根半斤—解肌发表升津止利
黄芩黄连各三两—清泄里热坚阴止利
甘草二两—和诸药
虚证
心阳虚
桂枝甘草汤
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
病机:心阳不足,心失所养
治法:温同心阳,以通为补
方解
桂枝四两 炙草二两—辛甘合化,温通心阳
服法:顿服—急复心阳而愈其悸动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
病机:心阳虚弱,心神不敛
治法:温补心阳,潜镇安神
方解
龙骨牡蛎各二两—潜敛心神,以防温通过度影响神志内敛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惊狂,卧起不安,心悸
病机:心阳亏虚,心神不敛,复被痰扰
治法:温通心阳,潜镇安神,兼以涤痰
方解
蜀漆三两—涤痰开结
桂枝加桂汤
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核起而赤,尚可见心悸、胸闷气促、恐怖欲死等症
病机:心阳亏虚,下焦阴寒,乘虚上逆(阳虚阴乘)
治法:温通心阳,平冲降逆(此为结果,先振心阳)
水气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病机:上焦心阳不足,下焦寒饮欲动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脾虚
气虚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主症: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翕翕发热,无汗,头项强痛
病机:脾虚水停,经气不利
治法:健脾利水,调和营卫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发汗后,腹胀满者
病机:脾虚失运,气机阻滞
治法:行气宽中,健脾温运
方解
厚朴半斤 生姜半斤 半夏半升—消补兼施
人参一两 炙草二两—益气健脾,和中补虚
小建中汤(心脾两虚)
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
病机:中焦虚寒,气血亏虚,复被邪扰
治法:温中补虚,调补气血
阳虚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水停心下
主症: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沉脉主水主里)
病机:脾虚水停,水饮内停
治法:温阳健脾,利水降冲
方解
茯苓四两—淡渗利水
桂枝三两—温阳化气,助茯苓淡渗利水
白术二两—健脾燥湿,引经
炙草二两—益气和中
桂枝人参汤 脾阳虚
协热而利 ,利下不止,心下痞硬
病机:脾阳不足,兼有表邪
治法:温中解表
肾阳虚
干姜附子汤
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
病机:阳气暴虚
治法:急救回阳
茯苓四逆汤
烦躁,尚可见畏寒肢厥、下利、脉沉微等症
病机:阴阳俱虚,水火失济
治法:回阳益阴
方药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破阴回阳
人参一两——补益气阴
茯苓四两——宁心安神
炙甘草二两——益气补虚
真武汤
主症: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
病机:少阴阳虚水范
治法:温阳利水
方解
炮附子一枚——温阳散寒
生姜三两——通阳散水
茯苓三两——淡渗利水
白术二两——健脾燥湿
芍药三两——活血脉,利小便;佐制附子之刚燥
阴阳两虚
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
病机:阴阳两虚之人,复感外邪
治法:扶阳益阴兼解表。
禁忌:不可发汗
芍药甘草附子汤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
病机:阴阳两虚
治法:扶阳益阴
方解
芍药三两 炙草三两—酸甘化阴,濡养筋脉
附子一枚——温经扶阳
炙甘草汤
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病机:心阴阳两虚/气阴两虚
治法:通阳复脉,滋阴养血
方解
炙甘草四两 人参二两—补中益气,以资脉之本源
大枣三十枚 —补气滋液益脾养心
生地一斤 阿胶二两 麦冬半斤 麻仁半斤—滋阴养血
桂枝三两 生姜三两 —宣通阳气,温通血脉
清酒—通经络,利血脉
结胸证
热实结胸
大陷胸汤
主症:心下硬痛拒按,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近手,伴见心烦,口渴,潮热,头汗出,不大便,脉沉紧
病机:水热互结于心下胸胁
治法:泻热逐水,峻下破结
方解
大黄六两—泻热荡实
芒硝一升—软坚散结
甘遂一钱匕—峻逐水饮
大陷胸丸
主症:结胸者(胸膈心下硬满疼痛)项亦强如柔痉状
病机:水热互结,病位偏上
治法:泻热逐水,破结缓下
小陷胸汤
主症: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
病机:痰热互结心下
治法:清热涤痰开结
方解
黄连一两—苦寒泄热
半夏半升—化痰散结
瓜蒌实大者一枚—清热涤痰而开结
寒实结胸
三物小白散
寒实结胸,无热证者
病机:寒水痰实,结于胸膈
治法:温下寒实,涤痰破结
方解
巴豆一分—攻逐寒实
贝母三分理气化痰开结
桔梗三分—化痰散结,且可载药上行
脏结证
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病机:脏虚阳衰,阴寒凝结,气血阻滞
痞证
热痞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主症:心下痞,按之濡,心烦,口渴,红苔黄,关脉浮。
病机:中焦有热,痞塞不通
治法:泻热消痞
附子泻心汤证
主症:心下痞,恶寒汗出
病机:中焦有热,气机痞塞兼卫阳不足
治法: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寒热错杂痞
半夏泻心汤
主症:心下痞满,呕恶,肠鸣下利,舌红苔腻
病机:寒热错杂,中焦痞塞
治法:和中降逆,消痞散结
方解
半夏半升 干姜三两—降逆止呕开结,温中散寒,辛开苦降法
黄连一两 黄芩三两 —泻热消痞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益脾胃
生姜泻心汤
主症: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中雷鸣,下利
病机:胃虚水停,气机痞塞
治法:和胃降逆,消水散痞
甘草泻心汤
主症: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不化,下利日数十行
病机:脾胃气虚,痞利俱甚
治法:补中和胃消痞
方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加重炙甘草(四两)补虚健脾,余义相同
痰气痞
旋覆代赭汤
主证:心下痞硬 ,噫气不除
病机:胃虚,痰阻,气逆
治法:和胃降逆,化痰下气
方解
旋覆花三两——下气消痰
代赭石一两——重镇降逆
生姜五两 半夏半升—和胃化痰降逆
人参二两 甘草三两 大枣十二枚—益气补中
水痞
五苓散
主症:心下痞满,烦渴,小便不利,口干舌燥
病机:水气内停,逆阻中焦,气机痞塞。
治法:化气行水
误下后下利(赤石脂禹余粮汤)
主症:久利滑脱
病机:下元不固,滑脱不禁
治法:涩肠固脱止利
方解
赤石脂一斤 禹余粮一斤——性皆重坠,直达下焦,收涩固脱
上热下寒证
黄连汤
主症:腹中痛,欲呕吐
病机:上热下寒
治法:清上温下,和胃降逆
方解
黄连三两 炙甘草三两 干姜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 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类似证
饮停胸胁 十枣汤
主症:胸胁满痛,咳唾引痛,心下痞硬满,干呕短气,下利。或兼头痛,汗出发作有时,但不恶寒
病机:水饮内停胸胁
治法:攻逐水饮
方解
芫花 甘遂 大戟—峻逐水饮
大枣—护胃气,缓峻毒,制水邪
胸膈痰实 瓜蒂散
主症:胸脘痞塞胀满,其上冲咽喉,呼吸急促,泛泛欲吐复不能吐,寸脉微浮。或有发热,恶风,汗出,但无头项强痛
病机:痰实阻滞胸膈,气机不利,而又上越之势
治法:涌吐痰实
方解
瓜蒂赤小豆各一分—酸苦涌泄
香豉一合——轻清宣泄,以助涌吐之功
依据脉症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