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13:泌尿系统疾病
泌尿系统各器官(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都可发生疾病,并波及整个系统。泌尿系统的疾病既可由身体其他系统病变引起,又可影响其他系统甚至全身。其主要表现在泌尿系统本身,如排尿改变、尿的改变、肿块、疼痛等,但亦可表现在其他方面,如高血压、水肿、贫血等。
血液在心泵的作用下循一定方向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流动。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并互相联接,构成完整的循环系统。来源小亮课程与笔记,完全同步,部分内容较难输入采取图片格式插入。
免疫性疾病是免疫调节失去平衡影响机体的免疫应答而引起的疾病 。广义的免疫性疾病还包括先天或后天性原因导致的免疫系统结构上或功能上的异常。
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病理13 泌尿系统疾病
肾小球疾病
病因
1电子致密物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的肾小球肾炎
大分子被巨噬细胞吞噬
小分子
带正电
在上皮下沉积
带负电
内皮下沉积
电中性
沉积在系膜区
2原位免疫复合物
抗肾小球基膜抗体
免疫荧光
=免疫复合物
3细胞免疫性肾小球肾炎
无免疫复合物
无电子致密物
无免疫荧光
分类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
感染后性肾炎
与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感染有关
免疫复合物沉积
肉眼
大红肾
蚤咬肾
镜下观
又称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有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
可见驼峰状电子致密物沉积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肾炎)
发病
I型
线性荧光
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 pasture)
II 型超敏反应
II型
免疫复合物型
III型
免疫反应缺乏型
与ANCA抗体有关
无荧光
镜下
又称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
早期:
壁层上皮细胞
巨噬细胞
晚期:
纤维性新月体
基底膜缺损、断裂
肾病综合征
膜性肾病
成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
最常引起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
大白肾
免疫复合物沉积形成钉状突起呈锯齿状 沉积物溶解可形成虫蚀状空隙
基底膜增厚 不增生
足突消失
电子致密物沉积在基膜和上皮之间(上皮下)
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沉积在基膜
C3
又称致密物沉积病
双轨征
肾小球基膜增厚、肾小球细胞增生和系膜基质增多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系膜细胞 基质 增生
我国 系膜区IgG C3沉积
IgM肾病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纤维化=玻璃样变
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脂性肾病)
儿童
光镜下基本正常
电镜可见肾小管脂质沉积
与致病的T淋巴细胞有关
IgA肾病
共性
系膜区有IgA沉积
个性
系膜增生性病变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新月体形成
慢性肾炎
双肾纤维化
体积缩小
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
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AS性固缩肾(大瘢痕性性固缩肾
动脉粥样硬化
累及大中动脉导致 范围较颗粒性固缩肾大
大凹陷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高血压引起
肾小管萎缩 间质纤维化
肾盂(间质)疾病
感染
下行性(血源性)
金葡菌
双侧肾受累
上行性(主要途径)
大肠杆菌
单/双侧 受累
急性肾盂肾炎
化脓性炎
慢性肾盂肾炎
一侧或双侧肾缩小
慢性炎症细胞
可累及肾小球和肾小管导致纤维化
不规则瘢痕肾
对比:动脉粥样硬化
肾脏大瘢痕性萎缩
肾脏多数瘢痕凹陷
瘢痕肾土豆肾
肾细胞癌
透明细胞癌(最常见 80%)
嫌色细胞癌
乳头状癌
膀胱癌
移行细胞癌
无痛性血尿
总结
两个急
急性肾炎
急进性肾炎
三个膜
膜性
膜增生性
系膜增生性
四个其他
微小
局部
I g A
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