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级财管第四章:筹资管理
筹资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和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本(金)市场,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本(金)的财务行为。
编辑于2020-12-09 16:45:422023年税务师涉税法律共19章思维导图,讲议90%内容归纳总结。 行政法是指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3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整本19章内容90%,1元1章,一共19章内容。筹资与服务分配、投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财务分析,破产清算、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等。
“ 第一章 导论 ” 主要考点 1 、涉税专业服务的范围; 2 、实名制管理和业务信息采集; 3 、机构信用评价和人员信用记录的有关规定; 4 、违规的法律责任; 5 、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及质量控制。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2023年税务师涉税法律共19章思维导图,讲议90%内容归纳总结。 行政法是指关于行政权力的授予、行使以及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控制和对其消极后果予以补救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023年税务师财务与会计整本19章内容90%,1元1章,一共19章内容。筹资与服务分配、投资管理、运营资金管理,财务分析,破产清算、非流动负债、流动负债、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等。
“ 第一章 导论 ” 主要考点 1 、涉税专业服务的范围; 2 、实名制管理和业务信息采集; 3 、机构信用评价和人员信用记录的有关规定; 4 、违规的法律责任; 5 、税务师事务所行政登记及质量控制。
中级财管第一章 总论
企业的组织形式
个人独资企业
优点
创立容易、经营管理自由灵活、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局限性
无限责任、难以融资、所有权转移困难、寿命有限
合伙企业
>=2
优点
创立容易、经营灵活、不缴纳企业所得税
缺点
无限连带责任(普通合伙人)、难以融资、所有权转移困难
公司制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1人或50人以下
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
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优点
容易转让所有权、有限债务责任、可以无限存续、容易融资
缺点
组建公司的成本高、存在代理问题、双重课税
国有独资公司
内容
筹资管理
筹资是基础,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同时制约投资活动
投资管理
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
营运资金管理
通过企业资金的营运,才能实现投资和筹资的成果
成本管理
控制成本耗费,增加企业收益
贯穿于投资、筹资和营运活动的全过程,渗透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
收入与分配管理
影响上述各个方面
财务管理目标
利润最大化
优点
有利于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
有利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缺点
没有考虑利润实现时间和资金时间价值
没有考虑风险问题
没有反映创造的利润与投入资本之间的关系
可能导致企业短期行为倾向,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每股收益最大化是利润最大化的另一种表现方式
股东财富最大化
已上市的股份公司
股票
股票价格
优点
考虑了风险因素;
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业的短期行为;
对上市公司而言,容易量化,便于考核
缺点
(1)通常只适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难以应用;
(2)股价受众多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管理状况
(3)更多强调股东利益,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重视不够
基础
企业价值最大化
优点
(1)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
(2)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3)克服了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4)用价值代替价格,有效地规避了企业的短期行为
缺点
过于理论化,不易操作;
非上市公司必须进行专门评估,难以客观和准确
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的市场价值
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优点
(1)有利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2)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有利于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多元化、多层次的目标体系,较好地兼顾了各利益主体的利益;
(4)体现了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缺点
过于理想化,难以完美实施
强调股东的首要地位
债权人、企业经营者、客户、供应商、员工、政府
利益冲突与协调
所有者和经营者
解聘、接收、激励:如股票期权、绩效股
所有者和债权人
(1)限制性借债;
(2)收回借款或停止借款
企业的社会责任
员工、债权人、消费者、社会公益、环境和资源
财务管理环节
计划与预算
财务预测
财务计划
财务预算
决定与控制
财务决策(核心)
财务控制
分析与考核
财务分析
财务考核
财务管理体制
模式
集权型
所有财务管理决策都进行集中统一
优点
(1)可以充分展现一体化管理优势
(2)有利于优化配置资源
(3)有利于实行内部调拨价格
(4)有利于内部采取避税措施
(5)有利于防范汇率风险
缺点
(1)所属单位缺乏积极性、丧失活力
(2)容易失去适应市场的弹性,丧失市场机会
分权型
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完全下放到各所属单位
优点
有利于所属企业及时做出有效决策
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
缺点
所属单位缺乏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
可能导致资金管理分散、资金成本加大、费用失控、利润分配无序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
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处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各所属单位则对日常经营活动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吸收了集权型与分权型的优点,避免了两者的缺点
凡需要由企业总部决定的事项,在规定时间内,企业总部应明确答复,否则,各所属单位有权自行处置
体制
U型
高度集权
职能化管理为核心,没有中间管理层,子公司的自主权较小
M型(事业部制)
比H型组织集权程度更高
事业部是总部设立的中间管理组织,不是独立法人,不能独立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H型(控股公司体制)
高度分权
各子公司保持较大的独立性,总部缺乏有效的监控约束力度
实践
应集中的权力
制度制定权;筹资、融资权;投资权;用资、担保权;固定资产购置权;财务机构设置权;收益分配权
应分散的权力
经营自主权;人员管理、权业务定价权;费用开支审批权
财务管理环境
技术环境
技术手段和技术条件,它决定着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在企业内部——管理层决策使用;而在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
法律环境
筹资
公司法、证券法、金融法、证券交易法、合同法
投资
证券交易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
收益
税法、公司法、企业财务通则
通货膨胀水平
影响
(1)引起资金占用的大量增加,从而增加企业的资金需求;
(2)引起企业利润虚增,造成企业资金由于利润分配而流失;
(3)引起利率上升,加大企业筹资成本;
(4)引起有价证券价格下降,增加企业的筹资难度;
(5)引起资金供应紧张,增加企业的筹资困难
初期
①进行投资可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
②签订长期购货合同,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
③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
持续期
①采用比较严格的信用条件,减少企业债权;
②调整财务政策,防止和减少企业资本流失等等
金融环境
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的分类
期限
货币市场
<1
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大额定期存单市场和短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
>1
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
功能
发行市场
一级市场。处理金融工具的发行和最初购买者之间的交易
流通市场
二级市场。处理现有金融工具转让和变现的交易
融资对象
资本市场
以货币和资本为交易
外汇市场
各种外汇金融工具为交易
黄金市场
黄金买卖和金币兑换
所交易金融工具属性
基础性金融市场
商业票据、企业债券、企业股票的交易市场
金融衍生品市场
远期、期货、掉期(互换)、期权的交易市场等
地理范围
地方性、全国性、国际性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货币市场 (短期金融市场)
期限短
流动性强、价格平稳、风险较小
不超过1年
拆借市场
票据市场
大额定期存单市场
短期债券市场
资本市场(长期金融市场)
1年以上,最长可达10年甚至10年以上
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
资本借贷量大、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
机构
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工具
基本
货币、票据、债券、股票
衍生
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和期权合同
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
第二章财务管理基础
货币时间价值
含义
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纯粹利率=
单利计息
It= P× i单
复利计息
It =I × Ft-1
复利终值和现值
复利的终值(已知P,求F)
F=P×(1+i)n=P×(F/P,i,n)
复利的现值(已知F,求P)
P=F(1+i)-n=F(P/F,i,n)
普通年金终值与现值
间隔期相等的系列等额收付款项
间隔期固定、金额相等的分期付款赊购(销)、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分期支付工程款
普通年金
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的年金
n期普通年金,n指等额收付的次数,即A的个数(下同)
普通年金终值(已知A,求F)
F=A×(F/A,i,n)
普通年金现值(已知A,求P)
P=A×(P/A,i,n)
年偿债基金(已知F,求A)
已知普通年金终值F,求普通年金A。与普通年金终值互为逆运算
A=F×(A/F,i,n)
年资本回收额(已知P,求A)
资本回收系数是年金现值系数的倒数
A=P×(A/P,i,n)
预付年金终值与现值
从第一期开始每期期初等额收(付)款的年金。也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
预付年金终值(已知A,求F)
预付年金终值与普通年金终值相比,每一个A都多一个计息期
F=A×(F/A,i,n)×(1+i)
预付年金现值(已知A,求P)
P=A×(P/A,i,n)×(1+i)
递延年金终值与现值
在第二期期末及以后开始收付的年金。递延年金由普通年金递延而成,递延的期数称为递延期,一般用m表示递延期
建议将递延年金理解为“递延m期的n期普通年金”,n指等额收付的次数,即A的个数
递延年金终值(已知A,求F)
递延期为m期、等额收付n次的递延年金
递延年金的终值与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与递延期无关
F=A(F/A,i,n)
递延年金现值(已知A,求P)
P=A×(P/A,i,n)×(P/F,i,m)
P=A×[(P/A,i,m+n)-(P/A,i,m)]
间隔一定时期后每期期末收付的系列等额款项的现时价值
永续年金现值(已知A,求P)
永续年金:无限期的普通年金(即收付次数为无穷大的普通年金)
永续年金没有到期日,因此没有终值
P=A/i
利率的计算
插 值 法(内插法)

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一年内多次计息
实际利率推算:i=(1+r/m)m-1
其中:r为名义利率,m为每年复利计息次数
计息期利率=名义利率/计息次数
在一年多次计息时,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并且在名义利率相同的情况下,一年计息次数越多,实际利率越大。
通货膨胀情况下
实际利率=(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1
公式表明,如果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则实际利率<0
风险与收益
资产的收益与收益率
资产收益
资产的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增值
以金额表示,称为资产的收益额
百分比表示,称为资产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资产收益率的类型
实际收益率
已经实现的或者确定可以实现的资产收益率,也即已实现或确定可以实现的利息(股息)率与资本利得收益率之和
预期收益率
“期望收益率”,是指在不确定的条件下,预测的某资产未来可能实现的收益率

Pi表示情况i可能出现的概率,Ri表示情况i出现时的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
最低报酬率或最低要求的收益率,表示投资者对某项资产合理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纯粹利率(资金的时间价值)+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通常短期国债的利率近似地代替无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
一是风险的大小;二是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
资产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收益率越高,投资者越厌恶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收益率越高;资产风险越小,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收益率越低,投资者越喜好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收益率越低。
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项目可行
预期收益率<必要收益率,项目不可行
资产的风险及其衡量
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收益的不确定性
对企业的战略及经营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
风险衡量
期望值
用以衡量资产的平均收益,也称预期收益率、收益率的期望值、期望收益率

表示第i种情况可能出现的结果,表示第i种情况可能出现的概率
方差

标准差

预期收益率相同时,指标越大,风险越大,不适合比较预期收益率不同的资产的风险大小
标准差率
标准差率=标准差/期望
该指标越大,风险越大,既适用于比较预期收益率相同的资产的风险,也适用于比较预期收益率不同的资产的风险
衡量资产风险的大小
无风险资产的方差、标准差、标准差率都为0
风险矩阵
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发生后果的严重程度,将风险绘制在矩阵图中
风险矩阵适用于表示企业各类风险重要性等级,也适用于各类风险的分析评价和沟通报吿
纵坐标:风险后果严重程度
横坐标: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优点
为企业确定各项风险重要性等级提供了可视化的工具
缺点
影响使用的准确性
因而无法将列示的个别风险重要性等级通过数学运算得到总体风险的重要性等级
风险管理原则
融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平衡性原则
风险对策
规避风险
拒绝与不守信用的厂商业务往来;放弃明显导致亏损的投资项目。
减少风险
准确预测;多方案优选;及时沟通获取信息;充分进行市场调研;分散经营或投资以分散风险
转移风险
投保;采取合资、联营、联合开发;通过技术转让、租赁经营和业务外包等实现风险转移。
接受风险
风险自保:有计划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
风险自担: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或费用,或冲减利润。
证券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
预期收益率
证券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是组成证券资产组合的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数

E(Rp):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Wi:第i项资产所占比重
E(Ri):第i项资产预期收益率
资产组合预期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有两个:投资比例、单项投资的预期收益率
两项证券资产组合收益率的方差

W表示权重;σ表示标准差;ρ表示两项资产收益率的相关系数,介于[-1,1]之间
ρ1,2等于1
完全正相关的关系
组合不能抵消任何风险
ρ1,2等于-1
完全负相关的关系
最大程度地抵消风险,甚至完全消除
ρ1,2通常介于(-1,1)之间
不完全的相关关系
能够分散风险,但不能完全消除风险
类别
非系统风险(可分散风险)
发生于个别公司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
可以通过证券资产组合而分散掉
系统风险(不可分散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影响所有资产的、不能通过资产组合而消除的风险
系统风险及其衡量(β系数)
单项资产的β系数
不同资产的系统风险不同,度量一项资产的系统风险的指标是β系数
绝大多数资产的β系数是大于0的
证券资产组合的β系数(系统风险)

合的β系数就是构成组合的各单项资产β系数的加权平均数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资本资产主要指股票资产
只考虑系统风险,不考虑非系统风险
R=Rf+β×(Rm-Rf)
自变量β:系统风险系数
因变量R:必要收益率
Rf:无风险收益率
Rm:市场组合收益率
(Rm-Rf)市场风险溢酬
局限性
β值难以估
缺乏历史数据的新兴行业
只能大体描绘出证券市场风险与收益的基本情况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分类
固定成本
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一定期间的总额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成本,但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的增减呈反向变动
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经营能力成本)
保险费、房屋租金、固定的设备折旧、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
短期经营决策行动不能改变
酌量性固定成本
广告费、职工培训费、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
期经营决策行动能改
变动成本
特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呈正比例变动,单位变动成本不变
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 (约束性变动成本)
技术或设计关系决定的变动成本
生产一台汽车需要耗用一台引擎、一个底盘和若干轮胎
酌量性变动成本
最高管理层决定
销售佣金、新产品研制费、技术转让费
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固定电话费
半固定成本(阶梯式变动成本)
企业的管理员、运货员、检验员的工资
延期变动成本
手机流量费
曲线变动成本
递增
累进计件工资、违约金
递减
有价格折扣或优惠条件下的水、电消费成本、“费用封顶”的通信服务费
兼有固定与变动两种性质,可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期变动成本与曲线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解
高低点法
过去某一会计期间的总成本和业务量资料为依据,从中选取业务量最高点和业务量最低点,将总成本进行分解

代表性较差。
回归分析法
业务量和混合成本的历史资料
最小二乘法原理
为精确的方法
账户分析法
成本账户及其明细账的内容
比较粗糙且带有主观判断
技术测定法
各种材料和人工成本消耗量
只适用于投入成本与产出数量之间有规律性联系的成本分解
合同确认法
要配合账户分析法使用
总成本模型
总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概述
数量和金额以表格的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
数量化和可执行性两大特征
分类与预算体系
经营预算 (业务预算)
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人力资源预算等。
辅助预算或分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
融资决策预算(资本支出预算
财务预算
资金预算;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
总预算
长期预算
短期预算
一年为限

起点是销售预算,终点是预计资产负债表
生产预算只涉及到实物量指标,而不涉及到价值量指标
产品成本预算虽然涉及到价值量指标,但不涉及现金的流入与流出
专门决策预算虽然属于长期预算,但仍会影响短期预算
原则
战略导向
标和业务计划有序开展, 引导各预算责任主体聚焦战略、专注执行、达成绩效
过程控制
及时监控、分析等把握预算目标的实现进度并实施有效评价, 对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融合性
业务为先导、以财务为协同, 将预算管理嵌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层次、环节
平衡管理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收入与支出、结果与动因等关系,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权变性
刚性与柔性相结合, 强调预算对经营管理的刚性约束, 又可根据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调整预算, 并针对例外事项进行特殊处理
组织
管理层
预算委员会 (财务管理部门)
审批预算制度、政策, 审议预算草案, 监控考核执行情况
考核层
财务管理部门
跟踪管理, 监督执行, 找出差异, 分析原因, 提出意见与建议
执行层
企业职能部门(基层单位)
本部门(或单位)涉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配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程序

增量预算法
历史期经济活动及预算为基础
缺点:可能导致无效费用开支项目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不必要开支合理化,造成预算上的浪费
零基预算法
以零为起点,从实际需要出发
优点:不受历史期数据影响,可根据内外环境变化进行分析,更贴合企业实际;增加编制预算透明度,有利于控制预算
缺点:工作量大,成本高;受管理水平及预测准确度影响
固定预算法
静态预算法,是指以预算期内正常的、最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的预算编制方法
缺点:(1)适应性差;(2)可比性差
弹性预算法
动态预算法,是指企业在分析业务量与预算项目之间数量依存关系的基础上,分别确定不同业务量及其相应预算项目所消耗资源的预算编制方法
优点
考虑了预算期可能的不同业务量水平,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
缺点
编制工作量大;市场及其变动趋势预测的准确性、预算项目与业务量之间依存关系的判断水平等会对弹性预算的合理性造成较大影响
公式法
要求按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线性假定
y=a+bx
优点
可比性和适应性强,编制预算的工作量相对较小
缺点
工作量大
列表法
业务量范围内将业务量分为若干个水平
直接、简便、计算麻烦
『提示』相近容易精确难
定期预算
以不变的固定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优点
使预算期间与会计期间相对应,有利于实际和预算比较,有利于分析评价
缺点
缺乏长远打算,导致一些短期行为的出现
滚动预算
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持为一个固定长度(如1年)
优点
动态反映市场、建立跨期综合平衡, 有效指导企业营运; 强化预算的决策与控制职能
缺点
工作量大; 增加管理层的不稳定感
预算编制
销售预算

是整个预算的编制起点,其他预算的编制都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生产相关预算
期初数+本期增加数(生产量)-本期减少数(销售量)=期末数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产成品存货-预计期初产成品存货
期末产成品存货=下期预计销售量×一定百分比;预算年末产成品存货根据长期销售趋势确定。
期初产成品存货=上期期末产成品存货=本期销售量×一定百分比;预算年初产成品存货在编制预算时预计。
中唯一只使用实物量计量单位
直接材料
某种材料耗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直接人工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预计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该种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由于工资一般都要全部支付现金,因此直接人工预算表中预计直接人工成本总额就是资金预算中的直接人工工资支付额
制造费用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
变动制造费用预算以生产预算为依据来编制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通常与本期产量无关,按实际需要的支付额预计
全部制造费用扣除折旧费后,参与资金预算的编制
产品成本

销售及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以销售预算为基础
管理费用
多属于固定成本预算,以过去实际开支为基础,按预算期的可预见变化来调整
全部费用扣除折旧费等非付现费用后,
专门决策预算
长期投资预算(又称资本支出预算),通常是指与项目投资决策相关的专门预算
周期长,金额大
资金预算的编制

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
预计利润表
依据是各经营预算表、专门决策预算表和资金预算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执行
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调整
一般不予调整。但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分析与考核
建立预算分析制度,由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分析掌握存在问题,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
中级财管筹资管理上
概述
企业筹资的动机
创立性
企业在设立时对资本金进行筹措
盖厂房、买设备、加装生产线、安排辅底流动资金
支付性
为了满足经营业务活动的正常波动所形成的支付需要
原材料的购买、工资的发放、股利的支付、所得税的上缴
扩张性
因扩大经营规模或对外投资需要
企业扩大再生产、经营规模扩张、开展对外投资
调整性
调整资本结构
调整长短期借款比例,资产负债比率
混合性
目的可能不是单纯和唯一的,通过追加筹资,既满足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的资金需要
分类
资金权益特性
股权筹资
吸收直接投资
留存收益
发行股票
债务筹资
发行债券
向金融机构借款
融资租赁
商业信用
衍生工具筹资
混合筹资(可转换债券)、其他衍生工具筹资(认股权证)
是否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是:间接筹资
银行借款、融资租赁
否:直接筹资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吸收直接投资
资金的来源
外部筹资
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
内部筹资
留存收益(无筹资费,但有成本)
期限长短
长期筹资
筹集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金
短期筹资
筹集使用期限在1年以内的资金
原则
筹措合法 企业筹资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合法筹措资金
规模适当 要根据生产经营及其发展的需要,合理安排资金需求
取得及时 要合理安排筹资时间,适时取得资金
来源经济 要充分利用各种筹资渠道,选择资金成本相对较低的资金来源
结构合理 筹资管理要综合考虑各种筹资方式,优化资本结构
债务筹资
银行借款
种类
提供贷款机构
政策性银行贷款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信贷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商业银行贷款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
其他金融机构贷款
信托公司、保险公司
有无担保要求
无:信用贷款
银行风险高,筹资者承担的利息高,还附加限制条件
有:担保贷款
降低银行风险,提高贷款安全性。具体有保证贷款、抵押贷款(不转移抵押物)和质押贷款(转移质押物)
贷款用途
基本建设贷款、专项贷款、流动资金贷款
保护性条款
例行性
①定期提交财务报表②保持存货储备量;③及时清偿债务;④不准以资产作其他承诺的担保或抵押;⑤不准贴现应收票据或出售应收账款,以避免或有负债等
一般性
保持
资产流动性
限制
非经营性支出、资本支出的规模、长期投资、再举债规模
目的:保持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特殊性
①要求公司的主要领导人购买人身保险;②借款的用途不得改变;③违约惩罚条款
优点
筹资速度快;资本成本较低;筹资弹性较大
缺点
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额有限
发行公司债券
种类
是否记名
是:记名债券;否:不记名债券
是否能转换成公司股权
可:可转换债券;否:不可转换债
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主体是股份有限公司中的上市公司
是否公开发行
公开发行
符合规定标准,可以向社会公众发行,也可以向合格投资者发行;不符合规定标准的,只能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非公开发行
应当向合格投资者发行
有无特定财产担保
有:担保债券
抵押债券
偿还
提前偿还
只有在发行债券的契约中明确规定了有关允许提前偿还的条款,才能进行此项操作
到期分批偿还
发行时对同一债券规定了不同的到期日
到期一次偿还
债券到期日,一次性归还本金利息
优点
一次筹资数额大;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募集资金的使用限制条件少
与银行借款相比,债券筹资募集资金的使用具有相对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缺点
资本成本较高
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发行债券的利息负担和筹资费用都比较高
融资租赁
通过签订资产出让合同的方式,使用资产的一方(承租方)通过支付租金,向出让资产的一方(出租方)取得资产使用权的一种交易行为
分类
经营租赁
(1)出租的设备由租赁公司选定;(2)租赁期较短;(3)租赁设备的维修、保养由租赁公司负责;(4)租赁期满或合同中止以后,出租资产由租赁公司收回
融资租赁
(1)设备根据承租企业提出的要求购买,或由承租企业直接从制造商或销售商那里选定;(2)租赁期较长;(3)由承租企业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4)租赁期满,按事先约定的方法处理设备。包括退还租赁公司,或继续租赁,或企业留购。通常采用企业留购办法
形式
直接租赁
出租人向承租人直接租出自己的资产并收取租金,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人
售后回租
根据协议,企业将某资产卖给出租人,再将其租回使用
杠杆租赁
出租方只投入部分资金,其余资金以该资产做抵押向第三方筹资解决,涉及到三方主体:出租人、承租人、资金出借者,标的资产既是租赁物又是抵押物
总结

计算
决定租金因素
设备原价及预计残值
设备原价(买价、运杂费、安装调试费、保险费等)及预计残值
利息
租赁公司购置设备垫付资金所应支付的利息
租赁手续费
租赁公司承办租赁设备发生的业务费用和必要的利润
方式
间隔期长短
年付、半年付、季付和月付
期初和期末
分为先付和后付
每次
等额支付和不等额支付
计算
等额年金法下,折现率=租费率=利率+租赁手续费率
(1)若租金在期末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P/F,i,n)]/(P/A,i,n)
(2)若租金在期初支付:租金=[设备原价-残值×(P/F,i,n)]/[(P/A,i,n)×(1+i)]
折现率=利率+租赁手续费率
优点
无需大量资金就能迅速获得资产;财务风险小,财务优势明显;筹资的限制条件较少;能延长资金融通的期限
缺点
资本成本负担较高
优点
1.筹资速度较快;2.筹资弹性大;3.资本成本负担较轻;4.可以利用财务杠杆;5.稳定公司的控制权
缺点
1.不能形成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2.财务风险较大;3.筹资数额有限
股权筹资
吸收直接投资
种类
吸收国家投资、吸收法人投资、(中外)合资经营、吸收社会公众投资
方式
(1)以货币资产出资:吸收直接投资中最重要的出资方式
(2)以实物资产出资:评估作价
(3)以土地使用权出资:作价要公平合理
(4)以工业产权出资:作价要公平合理,且具有强烈的时效性
(5)以特定债权出资(债转股)
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优点
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容易进行信息沟通
缺点
资本成本较高(相对于股票筹资);公司控制权集中,不利于公司治理;不易进行产权交易
发行普通股股票
特点
永久性 企业的长期自有资金,无需归还
流通性 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性很强,能方便快捷地在不同主体之间流通
风险性 价格的波动性、红利的不确定性、破产清算时股东处于剩余财产分配的最后顺序等
参与性 持股股东拥有公司的决策权
权利
公司管理权
主要体现在重大决策参与权、经营者选择权、财务监控权、公司经营的建议和质询权、股东大会召集权等方面
收益分享权
股东有权通过股利方式获取公司的税后利润,利润分配方案由董事会提出并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股份转让权
股东有权将其所持有的股票出售或转让
优先认股权
原有股东拥有优先认购本公司增发股票的权利
剩余财产要求权
当公司解散、清算时,股东有对清偿债务、清偿优先股股东以后的剩余财产索取的权利
种类
股东权利和义务
普通股
代表着股东享有平等的权利、义务,不加特别限制的,股利不固定的股票
优先股
相对于普通股具有一定优先权的股票。其优先权利主要表现在股利分配优先权和分取剩余财产优先权上
票面是否记名
记名股票
股票票面上记载有股东姓名或将名称记入公司股东名册的股票
无记名股票
不登记股东名称,公司只记载股票数量、编号及发行日期
发行对象和上市地点
A股
境内公司发行、境内上市交易,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
B股
境内公司发行,境内上市交易,以人民币标明面值,以外币认购和交易
H股
注册地在内地,在香港上市的股票
N股
在纽约上市
S股
在新加坡上市
股票的发行与上市
发行方式
公开间接发行
通过中介机构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范围广,对象多,易于足额筹集资本,同时还有利于提高知名度。但审批手续严格,成本高
非公开直接发行
只向少数特定对象直接发行股票
弹性大,能控制发行过程,节省费用。但范围小,不易及时足额筹集资本,发行后股票的变现性差
上市交易
目的
便于筹措新资金;促进股权流通和转让;便于确定公司价值
缺点
上市成本较高,手续复杂严格;公司将负担较高的信息披露成本;信息公开的要求可能会暴露公司商业机密;股价有时会歪曲公司的实际情况,影响公司声誉;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
公开发行
首次上市公开发行
上市公开发行股票,包括增发和配股两种方式
非公开发行
定向增发
①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②有利于利用上市公司的市场化估值溢价,将母公司资产通过资本市场放大,从而提升母公司的资产价值;③定向增发是一种主要的并购手段,特别是资产并购型定向增发,有利于集团企业整体上市,并同时减轻并购的现金流压力
引入战略投资者
要求 要与公司的经营业务联系紧密;2.要出于长期投资目的而较长时期地持有股票;3.要有相当的资金实力,且持股数量较多
作用 1.提升公司形象,提高资本市场认同度;2.优化股权结构,健全公司法人治理;3.提高公司资源整合能力,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4.达到阶段性的融资目标,如加快实现公司上市融资的进程
优点
两权分离,有利于公司自主经营管理;能增强公司的社会声誉,促进股权流通和转让
缺点
资本成本较高;不易及时形成生产能力
留存收益
途径
提取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特点
不用发生筹资费用;维持公司的控制权分布;筹资数额有限
优点
股权筹资是企业稳定的资本基础;股权筹资是企业良好的信誉基础;企业的财务风险较小
缺点
资本成本负担较重;控制权变更可能影响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信息沟通与披露成本较大
衍生工具筹资
可转换债券
分类
普通债券和证券期权的组合体
不可分离
股权与债券不可分离,持有者直接按照债券面额和约定的转股价格,在约定的期限内将债券转换为股票
可分离
发行时附有认股权证,是认股权证和公司债券的组合
性质
证券期权性
实质上是一种未来的买入期权
资本转换性
在正常持有期,属于债权性质;转换成股票后,属于股权性质
赎回与回售
一般会有赎回条款和回售条款
基本要素
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
转换价格
转换价格一般比发售日股票市场价格高出一定比例
赎回条款
发债公司按事先约定的价格买回未转股债券的条件规定
回售条款
债券持有人有权按照事先约定的价格将债券卖回给发债公司的条件规定
强制性转换条款
在某些条件具备之后,债券持有人必须将可转换债券转换为股票,无权要求偿还债券本金的条件规定
优点
筹资灵活
资本成本较低
筹资效率高
缺点
存在一定的财务压力
认股权证
认股权证是一种由上市公司发行的证明文件,持有人有权在一定时间内以约定价格认购该公司发行的一定数量的股票
性质
期权性
认股权证本质上是一种股票期权,属于衍生金融工具,具有实现融资和股票期权激励的双重功能
投资工具
投资者可以通过购买认股权证获得市场价与认购价之间的股票差价收益,因此它是一种具有内在价值的投资工具
特点
融资促进工具
能保证公司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股票发行计划,顺利实现融资
有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认股权证能够约束上市公司的败德行为,并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提升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
有利于推进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机制
通过给予管理者和重要员工一定的认股权证,可以把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与企业价值成长紧密联系在一起
优先股
基本性质
约定股息
股利收益是事先约定的,相对固定。固定股息率各年可以不同,优先股也可以采用浮动股息率分配利润
权利优先
优先股可以先于普通股获得股息;在剩余财产方面,优先股的清偿顺序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债权人
权利范围小
优先股股东仅在股东大会表决与优先股股东自身利益直接相关的特定事项时,具有有限表决权,如修改公司章程中与优先股股东利益相关的事项条款
种类
股息率是否固定
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和浮动股息率优先股
分红是否强制
强制分红优先股与非强制分红优先股
股息是否累积
累积优先股和非累积优先股
分红的范围权限
参与优先股和非参与优先股
是否可以转换
可转换优先股和不可转换优先股
是否可以回购
可回购优先股和不可回购优先股
特点
有利于丰富资本市场的投资结构;
股份公司股权资本结构的调整
保障普通股收益和控制权
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可能给股份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压力
筹资实务创新
商业票据融资
融资成本较低、灵活方便
中期票据融资
发行机制灵活;用款方式灵活;融资额度大;使用期限长;成本较低;无须担保抵押
股权众筹融资
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业务由证监会负责监管
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
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作为管理人,通过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以企业应收账款债权为基础资产或基础资产现金流来源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融资租赁债权资产证券化
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作为管理人,通过设立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以融资租赁债权为基础资产或基础资产现金流来源所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商圈融资
商圈担保融资、供应链融资、商铺经营权、租赁权质押、仓单质押、存货质押、动产质押、企业集合债券
供应链融资
将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配套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根据供应链中相关企业的交易关系和行业特点制定基于货权和现金流控制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绿色信贷
可持续融资或环境融资。它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环保产业、倡导绿色文明、发展绿色经济而提供的信贷融资
能效信贷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支持用能单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而提供的信贷融资
资本成本由低到高顺序为:银行借款、发行公司债券、融资租赁、可转换债券、优先股、留存收益、发行普通股、吸收直接投资。
第五章 筹资管理下
资金需要量预测
因素分析法
以基期年度的合理资金需求量为基础,结合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主要体现为销售收入)和资金管理水平(主要体现为资金周转率)
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用额-不合理资金占用额)×(1+预测期销售增长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
特点
计算简便,容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
适用
品种繁多、规格复杂、资金用量较小的项目
销售增长率>0,每实现一定的销售额所需要的资金量增加,反之,所需要资金量减少
资金周转速度增长率>0,意味着资金周转加速,每1元资金所带动的销售额增加,即每实现一定的销售额所需要的资金量减少,反之,所需要资金量增加
销售百分比法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需要增加的资金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负债
这部分增加的资金需求,一部分来自预测期的收益留存,另一部分通过外部筹资取得
某些资产(敏感性资产)和负债(敏感性负债)与销售额存在稳定的百分比关系,随着销售额的增长,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相应增加,从而增加企业未来的资金需求
公式计算
敏感性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正常经营中的流动资产
敏感性负债
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项目,不包括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长期负债等筹资性负债
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基期敏感资产×销售收入增长率
增加的敏感性负债=增量收入×基期敏感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基期敏感负债×销售收入增长率
外部融资需求量=敏感性资产总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销售收入增长额+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如果有)-敏感性负债总额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销售收入增长额-预计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资金习性预测法
含义
根据资金习性预测未来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按照资金同产销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可以把资金区分为不变资金、变动资金和半变动资金
分类
不变资金
在一定的产销量范围内,不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那部分资金
变动资金
随产销量的变动而同比例变动的那部分资金
半变动资金
受产销量变化的影响,但不呈同比例变动的资金,可划分为不变资金和变动资金两部分
资金占用总额与产销量的关系预测
Y=a+bX
Y代表资金占用额;X代表产销量;a代表不变资金;b代表单位变动资金
回归直线法


采用逐项分析法预测(高低点法)
最高收入期资金占用量=a+b×最高销售收入
最低收入期资金占用量=a+b×最低销售收入
将高点和低点的数据代入直线方程y=a+bx就可以求出a和b
资本成本
概述
含义
指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
占用费
使用过程中因占用资本而付出的代价
利息
筹资费
资本筹措过程中为获取资本而付出的代价,视为筹资数额的一项扣除
一次性
作用
资本成本是比较筹资方式、选择筹资方案的依据
成本率最低的方式
平均资本成本是衡量资本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
平均资本成本最小时,企业价值最大,此时的资本结构是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
资本成本是评价投资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标准
投资收益率的最低标准
资本成本是评价企业整体业绩的重要依据
税后收益率应高于其平均资本成本率,这样才能带来剩余收益
因素
总体经济环境
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通货膨胀率低,投资风险小,投资者所要求必要收益率就低,筹资者的资本成本就低;反之,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持续居高不下,投资风险大,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收益率就高,筹资者的资本成本就高
资本市场条件
本市场有效,证券流动性好,投资风险小,资本成本低;资本市场缺乏效率,证券流动性差,投资风险大,资本成本高
经营状况和融资状况
若企业总体风险高,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高,资本成本较高,反之,资本成本较低
筹资规模和时限
筹资规模大、占用时间长,资本成本较高;反之则较低
资本成本计算
个别资本成本率计算
一般模式
资本成本率=
贴现模式
适用于金额大、时间超过1年的长期资本
筹资净额现值(现金流入量现值)-未来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0
银行借款
债务资金(银行借款、公司债券等)利息费用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以便与权益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
一般模式:K=
贴现模式
名义借款额×(1-手续费率)=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n)+名义借款额×(P/F,K,n)
公司债券
一般模式
贴现模式
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年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n)+债券面值×(P/F,K,n)
优先股
一般模式
固定股息率优先股,如果各期股利相等,资本成本按一般模式计算
Ks= 
折现模式
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折现率
普通股
股利增长模型法
D0,下一期的股利为D1,其后未来各期股利按g速度增长,股票目前市场价格为P0,发行费用率为f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无风险收益率为Rf,市场平均收益率为Rm,某股票贝塔系数β,则普通股资本成本为
留存收益
表现为股东追加投资所要求的收益率
也分为股利增长模型法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不同点在于不考虑筹资费用(采用股利增长模型法时)
平均资本成本
用于衡量企业资本成本水平,确立企业理想的资本结构
各项个别资本成本率进行加权平均
计算

KW表示平均资本成本;Kj表示第j种个别资本成本率;Wj表示第j种个别资本在全部资本中的比重
账面价值权数
反映过去。资料容易取得,计算结果比较稳定。不适合评价现时的资本结构
市场价值权数
反映现在。能够反映现时的资本成本水平,有利于进行资本结构决策。不适用于未来的筹资决策
目标价值权数
反映未来。能适用于未来的筹资决策;目标价值的确定难免具有主观性
边际资本成本
追加筹资的加权平均成本。边际资本成本,是企业进行追加筹资的决策依据
筹资方案组合时,边际资本成本的权数采用目标价值权数
杠杆效应
基础关系式
由于特定固定支出或费用的存在,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
变动成本率
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普通股收益
TE=税前利润×(1-所得税率)-优先股股利
=(EBIT-I)×(1-T)-D
T表示所得税率;D表示优先股股利
每股收益EPS

经营杠杆效应
固定性经营成本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资产收益(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
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息税前利润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
息税前利润=边际贡献总额-固定经营成本
在息税前利润为正的前提下,经营杠杆系数最低为1;只要有固定性经营成本存在,经营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即存在杠杆效应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表明息税前利润受产销量变动的影响程度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前产销量水平越低(其他因素不变,即当前息税前利润水平越低),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影响
固定成本比重(同向)、销售数量(反向)、销售单价(反向)、单位变动成本(同向)
财务杠杆效应
固定性资本成本(固定利息、优先股股利、固定融资租赁费)的存在,而使得企业的普通股收益(或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
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风险越大
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是大于1
影响财务杠杆的因素:债务资本比重;普通股盈余水平;所得税税率水平(优先股)
公式
DFL=
不考虑优先股
DFL=
在企业有正的税后利润(利润总额)的前提下,财务杠杆系数最低为1;只要有固定性资本成本存在,财务杠杆系数总大于1。
总杠杆效应
固定经营成本和固定资本成本的存在,导致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业务量的变动率的现象

=M/(M-F-I) =DOL×DFL
不考虑优先股



总杠杆与公司风险
固定资产比重较大
资本密集型
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
主要依靠权益资本,保持较小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变动成本比重较大
劳动密集型
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
主要依靠债务资本,保持较大的财务杠杆系数和财务风险
发展阶段
初创阶段
市场占有率低,产销业务量小
杠杆系数高,经营风险大
主要依靠权益资本,在较低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扩张成熟
市场占有率高,产销业务量大
杠杆系数低,经营风险小
可扩大债务资本比重,在较高程度上使用财务杠杆
资本结构
基础知识
广义
全部债务与股东权益的构成比例
狭义
长期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构成比例
最优标准
①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②企业价值最大
决策
①降低平均资本成本率(提高企业价值);②提高普通股每股收益
理论
MM理论
无税的MM理论
修正的MM理论
权衡理论
考虑税收、财务困境成本
有负债企业的价值=无负债企业的价值+税赋节约现值-财务困境成本现值
代理理论
债务筹资能减少两权分离而产生的代理成本;但债务筹资会导致因为“接受债权人监督”而产生的成本
优序融资理论
优化
每股收益分析法
息税前利润平衡点
每股收益 = 归属于普通股的净利润 ÷ 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决策
①对负债筹资方式和权益筹资方式比较
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负债筹资方式;
如果预期的息税前利润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则运用权益筹资方式
②对于组合筹资方式进行比较时,需要画图进行分析
平均资本成本比较法
计算和比较各种可能的筹资组合方案的平均资本成本,选择平均资本成本率最低的方案
公司价值分析法
企业价值V的计算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税前税务资本成本×(1-税率)×债务资本比重+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比重
投资管理
概述
意义
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前提;获取利润的基本前提;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管理特点
企业的战略性决策;企业的非程序化管理;投资价值的波动性大
作用
通过投资,可以将资金投向企业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配套、平衡、协调。通过投资,还可以实现多元化经营
原则
可行性分析(环境、技术、市场和财务四方面);结构平衡;动态监控
分类
按投资活动与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方式性)
直接投资
将资金直接投放于形成生产经营能力的实体性资产,直接谋取经营利润的企业投资
间接投资
将资金投放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权益性资产上的企业投资
投资对象的存在形态和性质(对象性)
项目投资
购买具有实质内涵的经营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形成具体的生产经营能力,开展实质性的生产经营活动,谋取经营利润。属于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通过证券资产上所赋予的权利,间接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投资收益,即购买属于综合生产要素的权益性权利资产的企业投资。属于间接投资
按对企业生产经营前景的影响
发展性投资
对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发展全局有重大影响的企业投资,也称为战略性投资
维持性投资
为了维持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正常顺利进行,不会改变企业未来生产经营发展全局的企业投资,也称为战术性投资
按投资的方向
对内投资
是在本企业范围内部的资金投放,用于购买和配置各种生产经营所需要的经营性资产。都是直接投资
对外投资
向本企业范围以外的其他单位的资金投放。主要是间接投资,也可以是直接投资
按投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
独立投资
各个投资项目互不关联、互不影响,可以同时并存
互斥投资
非相容性投资,各个投资项目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替代,不能同时并存
投资项目财务评价指标
项目现金流量

由一项长期投资方案所引起的未来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现金收支。包括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
项目现金流量是指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增量,即由于该项目的实施而导致的企业现金净流量的增加量
寿命期
投资期 (建设期)
长期资产投资
购置成本、运输费、安装费等
垫支营运资金
追加的流动资产扩大量与结算性流动负债扩大量的净差额
营运资金的垫支一般都是在投资期期末、营业期期初垫支
对于投资实施后导致固定资产性能改进而发生的改良支出,属于固定资产的后期投资,影响后续各期现金流量的计算,不纳入这里的原始投资
筹建费较高,也可作为投资期的现金流出量计入递延资产
投资期垫支的营运资金都假定在终结期时一次性收回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业期
非付现成本主要是固定资产年折旧费用、长期资产摊销费用、资产减值准备等。长期资产摊销费用主要有跨年的大修理费用、改良工程折旧摊销费用、筹建费摊销费用等。
公式
营业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现金净流量=税后营业利润+非付现成本
营业现金净流量=收入×(1-所得税税率)-付现成本×(1-所得税税率)+非付现成本×所得税税率
终结期
涉及的现金流量:固定资产变价净收入;垫支营运资金的收回;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失抵税;固定资产变现净收益纳税
公式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变价净收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残值收入”是指预计项目终结时的实际可变现的收入
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值-按照税法规定计提的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变现净损益对现金净流量的影响=(账面价值-变价净收入)×所得税税率
项目评价指标
净现值(NPV)
未来现金净流量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现金净流量总现值

i指折现率
判定标准
正:方案可行,实际收益率高于所要求的收益率
负:方案不可取,实际投资收益率低于所要求的收益率
其他条件相同时,净现值越大,方案越好
优点
适用性强;能灵活地考虑投资风险
缺点
贴现率不易确定;不适用于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决策;有时也不能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进行直接决策
适用年限相同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年金净流量(ANCF)

各年现金流量中的超额投资报酬额
判定标准
大于零,说明每年平均的现金流入能抵补现金流出,项目净现值(或净终值)大于零,方案可行。
寿命期不同的投资方案比较时,年金净流量越大,方案越好
适用于期限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不便于对原始投资额现值不相等的独立投资方案进行决策
期限不同互斥投资方案决策
现值指数(PVI)
公式

现值指数=1+净现值/原始投资额现值
判定标准
大于等于1(即净现值大于等于0),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现值指数越大,方案越好
优点
该指标克服了净现值指标不便于对原始投资额现值不同的独立投资方案进行比较和评价的缺点
缺点
不能用于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投资方案进行直接决策
内含收益率(IRR)
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即项目实际可能达到的投资收益率(预期收益率
公式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年金现值系数-原始投资额现值=0(插值法)
未来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采用逐次测试法+插值法
判定标准
如果内含收益率≥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项目可行,否则,项目不可行
优点
内含收益率反映了投资项目可能达到的投资收益率,易于被高层决策人员所理解。
(2)对于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决策,如果各方案原始投资额现值不同,可以通过计算各方案的内含收益率,反映各独立投资方案的获利水平。
缺点
计算复杂,不易直接考虑投资风险大小。
在互斥投资方案决策时,如果各方案的原始投资额现值不相等,有时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
独立投资方案的比较决策
回收期(PP)
含义
静态
未来现金净流量累计到原始投资数额时所经历的时间
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
原始投资额÷每年现金净流量
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
静态回收期=M+第M年的尚未收回额/第(M+1)年的现金净流量
动态
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
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
令:原始投资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P/A,i,n),利用插值法求解期数n
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
动态回收期=M+第M年的尚未收回额的现值/第(M+1)年的现金净流量现
判定
用回收期指标评价方案时,回收期越短越好
优点
计算简便,易于理解
缺点
没有考虑回收期以后的现金流量
项目投资管理
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
对于单个投资项目
独立投资方案的决策属于筛分决策,评价各方案本身是否可行,即方案本身是否达到某种要求的可行性标准
对于多个投资项目
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确定各种可行方案的投资顺序,即各独立方案之间的优先次序
决策标准
一般采用内含收益率法进行比较决策
互斥投资方案的决策
项目的寿命期相等时
不论方案的原始投资额大小如何,能够获得更大的获利数额即净现值的,即为最优方案
项目的寿命期不相等时
共同年限法
将两项目转化成同样的投资期限,才具有可比性,可以找出各项目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期数,选择净现值大的项目
年金净流量法
两个项目资本成本相同
则直接计算两个项目原始年限的年金净流量,选择年金净流量较大的项目
两个项目资本成本不同
则先计算两个项目原始年限的年金净流量,再计算两个项目的永续净现值,选择永续净现值较大的项目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决策方法:属于互斥方案,决策方法是净现值法和年金净流量法
两个互斥方案:(1)继续使用旧设备;(2)买入新设备。注意不要被“更新”所迷惑,两个方案彼此并不相关
重置决策
寿命期相同
标准:选择现金流出总现值小的方案
寿命期不同
标准:选择年金成本小的方案


应考虑的现金流量
新旧设备目前市场价值
新旧设备残值变价收入
残值变价收入应作为现金流出的抵减
新旧设备的年营运成本
即年付现成本
证券投资管理
证券投资
特点
价值虚拟性
证券资产的价值取决于契约性权利所能带来的未来现金流量,是一种未来现金流量折现的资本化价值
可分割性
证券资产可以分割为一个最小的投资单位
持有目的多元性
为未来变现;为获得资本利得;为控制其他企业
强流动性
变现能力强; 持有目的可以相互转换
高风险性
受公司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
目的
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
利用闲置资金,增加企业收益;
稳定客户关系,保障生产经营
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偿债能力
风险
系统性风险
价格风险
市场利率上升,使证券资产价格普遍下跌可能性
再投资风险
市场利率下降,造成的无法通过再投资而实现预期收益的可能性
购买力风险
由于通货膨胀而使货币购买力下降的可能性
非系统性风险
违约风险
证券资产发行者无法按时兑付证券资产利息和偿还本金的可能性
变现风险
证券资产持有者无法在市场上以正常的价格平仓出货的可能性
破产风险
证券资产发行者破产清算时投资者无法收回应得权益的可能性
用购买价格来再投资;变现违约导致破产
债券投资
要素
债券面值
债券票面利率
债券到期日
价值
将未来在债券投资上收取的利息和收回的本金折为现值,即可得到债券的内在价值

It表示债券各期的利息,M指债券的面值,R表示折现率(必要收益率)

『结论1』只有溢价债券或折价债券,才产生不同期限下债券价值有所不同的现象。 『结论2』债券期限越短,债券票面利率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小。 『结论3』债券期限越长,债券价值越偏离于债券面值。 『结论4』对于非平价发行的分期付息、到期归还本金的债券来说,超长期债券的期限差异,对债券价值的影响不大
对债券利率的敏感性
市场利率是决定债券价值的贴现率,市场利率的变化会造成系统性的利率风险
市场利率与债券价值呈反向变动关系
长期债券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会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低时(与票面利率相比),长期债券的价值远高于短期债券,在市场利率较高时,长期债券的价值远低于短期债券。
收益率
义利息收益、利息再投资收益和价差收益
债券投资项目的内部收益率,即未来的现金流入量现值等于购买价格的折现率

I表示利息,B表示债券面值,P表示债券当前购买价格,N表示债券持有期限
股票投资
价值
投资于股票预期获得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即为股票的价值或内在价值、理论价格
股票估价基本模型

为未来各期股利,为必要收益率
优先股的价值(固定股利优先股)

常用的股票估价模式
固定增长模式

必要收益率RS通常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确定
股利增长率g指的是自D1开始以后的股利增长率,即D2在D1的基础上增长g,D3在D2的基础上增长g,依此类推。至于D1是在D0的基础上增长率是多少,可能等于这个g,也可能不等于
零增长模式

未来各期股利相等并且投资者准备永久持有
阶段性增长模式
收益率
来源
股利收益、股利再投资收益、转让价差收
内部收益率

股票的购买价格P0代替内在价值VS
投资者不打算长期持有股票

求折现率R即为股票的内部收益率
基金投资
特点
集合理财,实现专业化管理。
通过组合投资实现分散风险的目的。
投资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权力隔离的运作机制。
严格的监管制度。
分类
法律形式
契约型基金
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之间签署的基金合同设立
公司型基金
独立法人,依据基金公司章程设立
运作方式
封闭式基金
不得在基金约定的运作期内赎回基金
适合长期投资的投资者
开放式基金
同约定的时间和场所对基金进行申购或赎回
适合短期投资的投资者
投资对象
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和混合基金等
80% 以上
投资目标
风险收益表现:增长型基金 > 平衡型基金 > 收入型基金
投资理念
主动型基金
基金经理主动操盘寻找超越基准组合表现的投资组合进行投资
被动(指数)型基金
期望通过复制指数的表现,选取特定的指数成分股作为投资对象,不期望能够超越基准组合,只求能够与所复制的指数表现同步
募集方式
私募基金
非公开方式发售,面向特定的投资者
金额高、承受风险大
公募基金
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售,募集对象不确定
适合小众、投资金额小
业绩评价
影响因素
投资目标与范围
风险水平
基金规模
时间区间
指标
绝对收益
持有期间收益率

现金流和时间加权收益率
平均收益率
算术平均

Rt表期收益率;n表示期数
几何平均

Ri表示第i期收益率;n表示期数
相对收益
基金相对于一定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
营运资金管理概述
营运资金
概述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
1年以内或超过1年
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
流动负债
1年或者超过1年的
有成本低、偿还期短
分类
流动资产
占用形态不同
现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处的环节不同
生产领域、流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中的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应付金额是否确定
应付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应付金额不确定的流动负债
是否支付利息
有息流动负债、无息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的形成
自然性流动负债
不需要正式安排,由于结算程序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等原因而自然形成的流动负债;
人为性流动负债
财务人员根据企业对短期资金的需求情况,通过人为安排所形成的流动负债
来源多样性;数量波动性;周转短期性;实物形态变动性和易变现性
原则
满足正常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约资金使用成本;维持短期偿债能力
策略
流动资产的投资策略
类型
紧缩 维持低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高风险、高收益。
宽松 维持高水平的流动资产与销售收入比率;低风险、低收益。
如何制定
影响因素
权衡收益与风险
增加流动资产投资
减少流动资产投资
最优的流动资产投资应该是使流动资产的持有成本和短缺成本之和最低
融资能力
许多企业由于上市和短期借贷较困难,常采用紧缩的投资策略
产业因素
销售边际毛利较高的产业
影响企业政策的决策者
运营经理
销售经理
财务管理人员
流动资产的融资策略
永久性流动资产和波动性流动资产
长期资金多,低风险低收益;短期资金多,高风险高收益
期限匹配融资策略
长期融资=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风险收益适中
保守融资策略
长期融资>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风险收益较低
激进融资策略
长期融资<非流动资产+永久性流动资产
短期融资>波动性流动资产
风险收益较高
现金管理
持有现金的动机
交易性需求
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
预防性需求
企业需要维持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
(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投机性需求
企业持有一定量的现金以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
预计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的多少
目标现金余额的确定
成本模型
最佳现金持有量=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对应的现金持有量
类别
机会成本
持有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正相关
管理成本
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固定成本
短缺成本
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所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负相关
三项成本相加形成总成本线,其最低点对应的现金持有量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交易成本(转换成本)
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用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
负相关
存货模型
交易成本((转换成本))和机会成本之和最小的每次现金转换量,就是最佳现金持有量

T表示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总量;C表示现金持有量;F表示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K表示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率
C*应当满足:机会成本=交易成本, (C*/2)×K=(T/C*)×F,可知:

随机模型

b 表示证券转换为现金或现金转换为证券的成本;δ表示企业每日现金流量变动的标准差;i表示以日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机会成本
只能对现金持有量确定一个控制区域,定出上限和下限
现金持有量比较保守
资金管理模式
收支两条线管
目的
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构建
资金流向
设置两个账户(收入户和支出户),收入进收入户,由企业资金管理部门(内部银行或财务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支出须从支出户里支付,由收入户划拨而来,严禁现金坐支
资金流量
确保所有收入的资金都进入收入户,加快资金的结算速度,缩资金在结算环节的沉淀量;在调度环节上通过动态的现金流量预算和资金收支计划实现对资金的精确调度;在支出环节上,根据“以收定支”和“最低限额资金占用”的原则从收入户按照支出预算安排将资金定期划拨到支出户
资金流程
①关于账户管理、货币资金安全性等规定;②收入资金管理与控制;③支出资金管理与控制;④资金内部结算与信贷管理与控制;⑤收支两条线的组织保障等
资金集中管理模式
统收统支模式
集中在集团总部的财务部门,各分支机构或子企业不单独设立账号
优点
有利于企业集团实现全面收支平衡、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减少资金沉淀、降低资金成本;
缺点
影响成员企业经营的灵活性、降低经营效率、工作量大
适用
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准权高度集中
拨付备用金模式
一定的期限统拨给所有所属分支机构或子企业备其使用的一定数额的现金。各分支机构或子企业发生现金支出后,持有关凭证到集团财务部门报销以补足备用金。
优点
比统收统支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适用
经营规模比较小的企业
结算中心模式
集团内部设立结算中心,办理内部各成员现金收付和往来结算业务
结算中心设立于财务部门内,为独立运行的职能机构
结算中心帮助企业集中管理
各分子公司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分子公司收到现金后就直接转账存入结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的账户
当需要资金的时候,再进行统一的拨付,有助于企业监控资金的流向
内部银行模式
企业内部职能部门,将“企业管理”、“金融信贷”和“财务管理”三者融为一体。一般适用于具有较多责任中心的企事业单位
财务公司模式
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一般是集团公司发展到一定水平后,需要经过人民银行审核批准才能设立
其主要职责是开展集团内部资金集中结算,同时为集团成员企业提供包括存贷款、融资租赁、担保、信用鉴证、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在内的全方位金融服务
集团公司经营者{或最髙决策机构)不再直接干预子公司的现金使用和取得
现金收支日常管理
现金周转期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
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收到销货款)为止的时期
现金周转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企业支付现金至收到现金这止之间的时间段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期=存货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成本
收到原材料,加工原材料,形成产成品,到将产成品卖出的这一时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销货收入
产品卖出后收到顾客支付货款的这一时期
应付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平均余额/每天的购货成本
取得存货到支付购货款的时间段
加快制造与销售产成品来减少存货周转期;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来减少应收账款周转期;减缓支付应付账款来延长应付账款周转期
收款管理
收款成本包括浮动期成本,管理收款系统的相关费用(例如银行手续费)及第三方处理费用或清算相关费用
收款系统
一个高效率的收款系统能够使收款成本和收款浮动期达到最小,同时能够保证与客户汇款及其他现金流入来源相关的信息的质量
收款成本
收款浮动期
邮寄浮动期
从付款人寄出支票到收款人或收款人的处理系统收到支票的时间间隔
处理浮动期
指支票的接受方处理支票和将支票存入银行以收回现金所花的时间
结算浮动期
指通过银行系统进行支票结算所需的时间
方式的改善
电子支付方式对纸基支付方式是一种改进
结算时间和资金可用性可以预计;
向任何一个账户或任何金融机构的支付具有灵活性,不受人工干扰;
客户的汇款信息可与支付同时传送,更容易更新应收账款;
减少或消除了收款浮动期,降低了收款成本,收款过程更容易控制,并且提高了预测精度。
付款管理
使用现金浮游量
企业提高收款效率和延长付款时间所产生的企业账户上的现金余额和银行账户上的企业存款余额之间的差额
推迟应付款的支付
充分运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尽可能地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
汇票代替支票
支票是见票即付票据,汇票不是
改进员工工资支付模式
企业要合理预测开出支付工资的支票到职工去银行兑现的具体时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工资账户的存款余额
透支
企业开出支票的金额大于活期存款余额。它实际上是银行向企业提供的信用。透支的限额,由银行和企业共同确定
争取现金流出与现金流入同步
可以降低交易性现金余额,同时可以减少有价证券转换为现金的次数,提髙现金的利用效率,节约转换成本
使用零余额账户
企业与银行合作,保持一个主账户和一系列子账户。企业只在主账户保持一定的安全储备
应收账款管理
功能
增加销售
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增加的固定成本 =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增加的固定成本
提供赊销所增加的产品一般不增加固定成本,因此: 增加的收益=增加的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减少存货
成本
机会成本
因投放于应收账款而放弃其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平均收现期的计算
若信用条件不附带现金折扣,则平均收现期即为“信用期限”。
若信用条件附带现金折扣,则平均收到期为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若题干直接给明各客户的付款时间,则平均收现期为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也可结合财务分析指标计算,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收现期)=360/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公式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
=新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原信用政策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管理成本
查顾客信用状况的费用、收集各种信息的费用、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费用、管理人员成本和第三方购买信用信息的成本等
坏账成本
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无力偿还债务而发生的损失
应收账款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信用政策
用标准
是指信用申请者获得企业提供信用所必须达到的最低信用水平,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作为判别标准
定性分析
品质
个人申请人或企业申请人管理者的诚实和正直表现,反映了个人或企业在过去的还款中所体现的还款意图和愿望
能力
指申请人的偿债能力
资本
如果申请人当期的现金流不足以还债,在短期和长期内可以使用的财务资源,反映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抵押
当申请人不能满足还款条件时,可以用作债务担保的资产或其他担保物
条件
影响申请人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的各种外在因素
5C信用评价系统
定量分析
进行商业信用的定量分析可以从考察信用申请人的财务报表开始
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销货企业要求赊购客户支付货款的条件,由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三个要素构成
考虑的问题
信用期限
延长信用期:增加利润,但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相应增加(减少利润)
缩短信用期:减少利润,但机会成本、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相应减少(增加利润)
折扣期限
现金折扣
若:现金折扣能扩大销售 销售额增加、应收款机会成本减少(增加利润),但少收货款(减少利润) 若:现金折扣不能增加销售 缩短平均收现期从而减少机会成本(增加利润),但少收货款(减少利润)
决策程序

收账政策
积极的收账政策
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要增加收账成本
消极的收账政策
可能会增加应收账款投资,增加坏账损失,但会减少收账费用
监控
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企业整体的收款效率,不能明确表现出个别账款的拖欠情况,而且可能会被销售量的变动趋势和剧烈的销售季节性所破坏
账龄分析表
账龄分析表将应收账款划分为未到信用期的应收账款和以30天为间隔的逾期应收账款,这是衡量应收账款管理状况的另外一种方法
当各个月之间的销售额变化很大时,账龄分析表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都可能发出类似的错误信号
应收账款账户余额的模式
反映一定期间的赊销额,在发生赊销的当月月末及随后的各月仍未偿还的百分比
进行应收账款金额水平的计划,衡量应收账款的收账效率以及预测未来的现金流
ABC分析法
A类:逾期金额比重大,占客户数量的比例低 C类:逾期金额比重小,占客户数量的比例高 B类:介于AC之间 对这三类不同的客户,应采取不同的收款策略
日常管理
调查客户信用
直接调查
通过当面采访、询问、观看
间接调查
源于财务报表、信用评估机构、银行及财税部门、工商部门等其他途径。
收款的日常管理
通过比较各收账方案成本的大小对其予以选择
保理
企业将赊销形成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转让给保理商,以获得流动资金,加快资金的周转
保理的分类
有无追索权
有追索权保理(非买断型)
指供应商将债权转让给保理商,供应商向保理商融通货币资金后,如果购货商拒绝付款或无力付款,保理商有权向供应商要求偿还预付的货币资金
无追索权保理(买断型)
保理商将销售合同完全买断,并承担全部的收款风险
转让应收账款是否告知购货商
明保理
保理商和供应商需要将销售合同被转让的情况通知购货商,并签订保理商、供应商、购货商之间的三方合同
暗保理
供应商为了避免让客户知道自己因流动资金不足而转让应收账款,并不将债权转让情况通知客户
保理是否提前预付款
折扣(融资)保理
般不超过全部合同额的70~90%
到期保理
不管货款是否收到,保理商都必须向销售商支付货款
作用
融资功能
减轻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负担
减少坏账损失、降低经营风险
改善企业的财务结构
存货管理
目标及存货的成本
目标
在保证生产或销售经营需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存货成本
成本
取得成本
订货成本
取得订单的成本,如:办公费、差旅费、邮资、电话费、运输费等

D为全年需要量;Q为每次订货批量;K为每次订货变动成本;F1为固定订货成本
购置成本(年需要量×采购单价)
购置成本
购买存货本身所支出的成本,即存货本身的价值
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价=DU
U为单价

储存成本
保持存货而发生的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所应计的利息、仓库费用、保险费用、存货破损和变质损失等
固定储存成本
与存货数量无关,如仓库折旧、仓库职工的固定工资
变动储存成本
与存货数量(平均库存量)成正比,如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机会成本)、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

缺货成本
材料供应中断造成的停工损失、产成品库存缺货造成的拖欠发货损失和丧失销售机会的损失及造成的商誉损失等
如果生产企业以紧急采购代用材料解决库存材料中断之急,那么缺货成本表现为紧急额外购入成本。 缺货成本用TCS表示
储备存货的总成本

企业存货的最优化,就是使企业存货总成本即TC最小
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
假设条件
1.存货总需求量是已知常数(D已知且不变);
2.订货提前期是常数;
3.货物是一次性入库(不存在陆续供应的情况);
4.单位货物成本为常数,无批量折扣(单价U固定不变);
5.库存储存成本与库存水平呈线性关系(单位变动储存成本Kc固定不变);
6.货物是一种独立需求的物品,不受其他货物影响;
7.不允许缺货,即无缺货成本(经济订货基本模型不考虑缺货成本)
最优存货量(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最优存货量)
使变动储存成本与变动订货成本之和达到最小值,或是使二者相等的订货批量
由,可得出
经济订货批量(EOQ)=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
= 12D<0"/>Q'>
最佳订货周期(年)=
与经济订货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最小相关总成本)=
=2×变动订货成本=2×变动储存成本
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
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的扩展
再订货点
订货提前期(平均交货时间):自企业发出订单到收到货物为止的时间间隔
再订货点:企业再次发出订单时应保持的存货库存量
再订货点R=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量=平均交货时间L×每日平均需要量d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假设每批订货数为Q,每日送货量为P,则该批货全部送达所需日数即送货期为
送货期=
假设每日耗用量为d,则送货期内的全部耗用量为
送货期耗用量=
由于零件边送边用,所以每批送完时
送货期内平均库存量为=
与批量相关的总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变动储存成本=×K
与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相比,只是平均库存量发生变化,原理不变×Kc,可得出
经济订货批量(EOQ)=
经济订货批量相关总成本=
=2×变动订货成本=2×变动储存成本
保险储备
在交货期内,如果对存货的需求量很大,或交货时间由于某种原因被延误,企业可能发生缺货
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决策原理: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之和达到最低
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变动储存成本
相关总成本=保险储备的储存成本+缺货损失
缺货成本=一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年订货次数×单位缺货损失
缺货损失=每年订货次数×缺货数量×缺货概率×单位缺货损失
存货的控制系统

优点:库存持有水平大大下降,提高企业运营管理效率
适用条件:稳定而标准的生产程序以及诚信的供应商,否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导致整个生产线的停止
流动负债管理
短期借款
信用条件
信贷额度(贷款限额)
企业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
周转信贷协定
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
企业通常要对贷款限额的未使用部分付给银行一笔承诺费用。
补偿性余额
补偿性余额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100%
借款抵押
银行根据抵押品面值的30%-90%发放贷款,具体比例取决于抵押品的变现能力和银行对风险的态度
偿还条件
企业不希望采用后一种偿还方式,银行不希望采用前一种偿还方式
其他承诺
成本
收款法(利随本清)
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名义利率
贴现法(折价法)
指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部分,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
实际利率高于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
加息法
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将贷款的本息和在贷款期内分期偿付
实际利率大约=名义利率×2
高低主要取决于贷款利率的高低和利息的支付方式
短期融资券
种类
发行人
金融企业的融资券和非金融企业的融资券
发行方式
经纪人承销的融资券和直接销售的融资券
特点
相对于公司债券,筹资成本较低
相对于银行借款,筹资数额比较大
发行条件比较严格
商业信用
自动性筹资
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方式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是企业之间的直接信用行为,也是企业短期资金的重要来源
应付账款
目的主要在于加速资金回收。企业在决定是否享受现金折扣时,应仔细考虑。通常,放弃现金折扣的成本是很高的

有信用期,但无现金折扣。如“N/30”表示30天内按发票金额全数支付
有信用期和现金折扣,如“2/10,N/30”表示10天内付款享受现金折扣2%,若买方放弃折扣,30天内必须付清款项
应付票据
在商品购销活动和对工程价款进行结算中,因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而产生的商业信用
预收货款
按照合同和协议规定,在发出货物之前向购货单位预先收取部分或全部货款的信用行为
应计未付款
应计未付款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利润分配过程中已经计提但尚未以货币支付的款项。主要包括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
优点
商业信用容易获得
企业一般不用提供担保
企业有较大的机动权(还款和延期方便)
缺点
商业信用筹资成本高
容易恶化企业的信用水平(期限短,还款压力大)
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受商品和资金市场的影响)
流动负债的利弊利弊
经营优势
容易获得、具有灵活性,能够有效满足企业季节性信贷需求、短期借款一般比长期借款具有更少的约束性条款
经营劣势
需要持续地重新谈判或滚动安排负债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
企业在营运过程中实施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意义
1.降低成本,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创造条件;
2.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帮助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目标
总体目标
服从于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依据企业竞争战略制定
成本领先战略中
总体目标是追求成本水平的绝对降低
差异化战略中
总体目标是在保证实现产品、服务等方面差异化的前提下,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进行管理,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
具体目标
成本计算的目标
为所有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成本信息
成本控制的目标
降低成本水平
原则
融合性原则
应以企业业务模式为基础,将成本管理嵌入业务的各领域、各层次、各环节,实现成本管理责任到人、控制到位、考核严格、目标落实
适应性原则
应与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目标相适应,尤其要与企业发展战略或竞争战略相适应
成本效益原则
应用相关工具方法时,应权衡带来的收益和付出的成本
重要性原则
应重点关注对成本具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对于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可以适当简化处理
内容
成本预测
进行成本管理的第一步,也是组织成本决策和编制成本计划的前提
成本决策
不仅是成本管理的重要职能,还是企业营运决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计划
成本计划属于成本的事前管理,是企业营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控制
关键是选取适用于本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它决定着成本控制的效果
成本核算
分为财务成本核算和管理成本核算,前者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后者则既可以用历史成本,又可以用现在成本或未来成本。成本核算的关键是核算方法的选择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连环替代法和相关分析法
成本考核
关键是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和评价结果与约束激励机制的衔接
本量利分析及应用
概述
以成本性态分析和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运用数学模型和图式,对成本、利润、业务量与单价等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发现变动的规律性,为企业进行预测、决策、计划和控制等活动提供支持的一种方法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盈亏平衡分析
单一产品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点
又称保本点,是指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状态的业务量或销售额,即企业一定时期的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利润为零时的业务量或销售额
表现形式
(1)盈亏平衡点的业务量(保本销售量);(2)盈亏平衡点的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盈亏平衡点越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就越小; 途径:一是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二是降低单位变动成本、三是提高销售单价
盈亏平衡点作业率
又称保本作业率,该指标可以提供企业在盈亏平衡状态下对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要求

安全边际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与分析
分类
理想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
作业成本与责任成本
收入与分配管理
收入与分配管理
意义
(1)集中体现了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2)是企业维持简单再生产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条件;(3)是企业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的重要措施;(4)是国家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
原则
(1)依法分配;(2)分配与积累并重;(3)兼顾各方利益;(4)投资与收入对等
收入管理
销售预测分析
定性
营销员判断法、专家判断法和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定量
趋势预测分析法,因果预测分析法
销售定价管理
基于成本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目标利润法等
基于市场需求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边际分析定价法
纳税管理
筹资纳税管理
确定相对安全的资本结构,保证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大于债务利息率
投资纳税管理
直接对外投资纳税管理主要是对投资地区、行业、组织形式和收益回收方式的筹划;直接对内投资和间接投资主要通过利用企业所享有的税收优惠政策来筹划
营运纳税管理
对企业日常活动中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管理
利润分配纳税管理
分为所得税纳税管理和股利分配纳税管理两部分
重组纳税管理
过重组,降低企业的各项纳税义务;在支付方式等方面进行策划以达到企业重组的特殊性纳税处理条件
分配管理
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五年之内
2.提取法定公积金
10%
累积额已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不得低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25%
3.提取任意公积金
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
4.向股东(投资者)分配股利(利润)
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
收入管理
销售预测分析
定性分析法
非数量分析法
测对象的历史资料不完备或无法进行定量分析
方法
营销员判断法(意见汇集法)
由企业熟悉市场情况及相关变化信息的营销人员对市场进行预测,再将各种判断意见加以综合分析、整理,并得出预测结论的方法
优点:用时短、成本低、比较实用
缺点:单纯靠营销人员的主观判断,具有较多的主观因素和较大的片面性
专家判断法
由专家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对特定产品的未来销售量进行判断和预测的方法
其主要有个别专家意见汇集法、专家小组法、德尔菲法等等方法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
推广期:销售增长率不稳定→历史资料缺乏(定性分析法)
成长期:销售增长率最大→回归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成熟期:销售增长率稳定→趋势预测分析法(定量分析法)
衰退期:销售增长率为负数,分析方法教材未提及
定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
预测对象有关资料完备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学模型,建立预测模型,作出预测
方法
趋势预测分析法
算术平均法

每月销售量波动不大的产品
若干历史时期的实际销售量或销售额作为样本值
加权平均法

各个样本值按照一定的权数计算得出加权平均数,并将该平均数作为下期销售量的预测值。
考虑了不同时期的权数,现实中用得较多
移动平均法

销售量略有波动的产品预测
从n期的时间数列销售量中选取m期
移动平均法(修正)

指数平滑法

是以事先确定的平滑指数а及(1- а)作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预测销售量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运用比较灵活,适用范围较广,但在平滑指数的选择上具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为上期实际销售量;为上期预测量
X代表历史实际销售量,Y代表预测销售量
因果预测分析法
回归直线法y=a+bx

销售定价管理
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
价值因素
成本因素
市场供求因素
竞争因素
政策法规因素
目标
1.实现利润最大化;2.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3.稳定价格;
4.应付和避免竞争; 5.树立企业形象及产品品牌。
方法
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全部成本费用加成定价法
单价=单位成本+单位税金+单位利润=单位成本+单价×税率+单位利润
成本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定价

工业企业一般采用成本利润率定价,在商业企业一般采用销售利润率定价。
保本点定价法
按照刚好能够保本的原理来制定产品销售价格

目标利润法
根据预期目标利润和产品销售量、产品成本、适用税率等因素来确定产品销售价格。

变动成本定价法
企业在生产能力有剩余的情况下增加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这些增加的产品可以不负担企业的固定成本,只负担变动成本,在确定价格时产品成本仅以变动成本计算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定价方法
企业的成本状况而不考虑市场需求状况
产品价格不一定满足企业销售收入或利润最大化的要求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表示基期需求量, 表示需求变动量, 表示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表示价格变动量
该方法确定的产品销售价格
表示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表示基期销售数量,Q表示预计销售数量,E表示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边际分析定价法
利润=收入-成本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0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价格运用策略
折让定价策略
现金折扣
数量折扣
团购折扣
预购折扣
季节折扣
心理定价策略
声望定价
尾数定价
双位定价
高位定价
组合定价策略
有互补关系的相关产品
有配套关系的相关产品
寿命周期定价策略
推广期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纳税管理
分配管理
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
股利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
股利分配理论
股利无关论
该理论是建立在完全资本市场理论之上的
股利相关论
“手中鸟”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
所得税差异理论
代理理论
股利分配政策
剩余股利政策
公司在有良好投资机会时,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额,先从盈余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发放。
固定或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利润分配制约因素
法律因素
资本保全约束
资本积累约束
超额累积利润约束
偿债能力约束
公司因素
现金流量
资产的流动性
盈余的稳定性
投资机会
筹资因素
其他因素
股东因素
控制权
稳定的收入
避税
其他因素
债务契约
通货膨胀
股利支付形式与程序
股利支付形式
现金股利
财产股利
负债股利
股票股利
对股东的优点
对公司的优点
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
股票分割又称拆股
股票回购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模式
限制性股票模式
股票增值权模式
业绩股票激励模式
第十章
财务分析与评价概述
概述
意义
1.可以判断企业的财务实力。
2.可以评价和考核企业的经营业绩,揭示财务活动存在的问题。
3.可以挖掘企业潜力,寻求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途径。
4.可以评价企业的发展趋势。
内容
所有者
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较为重视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主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债权人
最关心的是企业的偿债能力—主要分析偿债能力,同时关注盈利能力
经营决策者
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全方位综合分析,并关注财务、经营风险
政府
具有多重身份,因所具身份不同对企业财务分析的关注点也不同
方法
比较分析法
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中的差异与问题。 根据比较对象的不同,比较分析法分为趋势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预算差异分析法
指标的比较

会计报表的比较
相同指标不同期间的增减变动金额(绝对额)和幅度(百分比)
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以会计报表中某个总体指标作为100%,再计算各项目占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比较其增减变化,判断变化趋势
(1)各个时期指标的计算口径必须一致;(2)剔除偶发性项目影响,以使数据反映正常生产经营状况;(3)用例外原则对显著变动的指标作重点分析
比率分析法
构成(结构)比率

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如资产构成比率、负债构成比率;
效率比率

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成本利润率、营业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
相关比率

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相互关系,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
①对比项目的相关性;②对比口径的一致性;③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因素分析法
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连环替代法
设某一财务指标N是由相互联系的A、B、C三个因素组成,计划(标准)指标和实际指标的公式是
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 实际指标N1=A1×B1×C1 该指标实际脱离计划(标准)的差异(N1-N0=D),可能同时是三因素变动的影响。在测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指标N的影响程度时可顺序计算如下:
计划(标准)指标N0=A0×B0×C0(1) 第一次替代N2=A1×B0×C0(2) 第二次替代N3=A1×B1×C0(3) 第三次替代实际指标N1=A1×B1×C1(4) 据此测定的结果: (2)-(1)N2-N0……………为A因素变动的影响 (3)-(2)N3-N2……………为B因素变动的影响 (4)-(3)N1-N3……………为C因素变动的影响 三因素影响合计: (N2-N0)+(N3-N2)+(N1-N3)=N1-N0
差额分析法
A因素变动的影响=(A1-A0)×B0×C0 B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B0)×C0 C因素变动的影响=A1×B1×(C1-C0)
计算某一个因素的影响时,必须把公式中的该因素替换为实际与计划(或标准)之差。在括号前的因素为实际值,在括号后的因素为计划值
①因素分解的关联性;②因素替代的顺序性;③顺序替代的连环性;④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局限性
资料来源
报表数据存在时效性、真实性、可靠性、可比性、完整性问题
财务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法要求比较的双方必须具有可比性;2.比率分析的综合程度较低,另外,比率指标提供的信息与决策之间的相关性不高;3.因素分析法的一些假定往往与事实不符;4.在进行财务分析时,分析者往往只注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得出的分析结论是不全面的
财务分析指标
财务指标体系不严密;2.财务指标存在所反映的情况具有相对性、评价标准不统一、比较基础不统一等问题
评价
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的总结、考核和评价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
营运资金>0
企业财务状况稳定,不能偿债的风险较小
营运资金<0
企业部分非流动资产以流动负债作为资金来源,企业不能偿债的风险很大
评价
营运资金为绝对数指标,不便于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
流动比率越大通常表明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评价
①流动比率高并不意味着短期偿债能力一定很强
②计算出来的流动比率,只有和同行业平均流动比率、本企业历史流动比率进行比较,才能知道这个比率是高还是低
③流动比率容易人为操纵,且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如大量的存货),只能大致反映企业流动资产的整体变现能力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
速动比率越大通常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速动资产
包括
货币资金、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各种应收款项
不包括
存货(变现速度比应收账款要慢的多;可能被抵押;成本与市价可能存在差异)、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评价
①速动比率过高虽然对短期负债偿还的保障能力增强,但同时机会成本增加
②应收账款变现能力是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
③速动比率受行业特征影响,大量使用现金结算的企业其速动比率大大低于1是正常现象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
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评价
该比率过高意味着企业过多资源占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现金资产上,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
资产负债率越低,表明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能力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强
评价
①利益主体不同,看待该指标的立场也不同
债权人
关心贷款风险。资产负债率越低越好
股东
关心举债的效益
经营者
考虑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在风险和收益平衡的情况下,负债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
②资产负债率分析应结合的因素
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短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资产构成
流动资产比重大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企业经营状况
兴旺期间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客观经济环境
利率较高时,应降低资产负债率
资产质量和会计政策
资产质量高时,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行业差异分析
不同行业资产负债率有较大差异
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
产权比率(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分析
比率越低,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保障程度越高
②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产权比率低,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
③权益乘数表明股东每股入1元钱可实际拥有和控制的金额。在企业存在负债的情况下,权益乘数大于1。企业负债比例越高,权益乘数越大
④产权比率和权益乘数是资产负债率的另外两种表现形式,是常用的反映财务杠杆水平的指标。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应付利息
全部应付利息,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应付利息
分析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支付利息的利润来源(息税前利润)与利息支出之间的关系,该比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
从长期看,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国际公认标准为3)
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
资产质量
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
经营租赁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指标是通过投入与产出(主要指收入)之间的关系反映
存货周转率=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外,其他指标均是一样的模式,均等于“营业收入/该项资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营业收入
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表明一定时期内应收账款平均收回的次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应收账款周转一次(从销售开始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周转次数多(或周转天数少)
①企业收账迅速、信用销售管理严格;②应收账款流动性强,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③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坏账损失,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④通过比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及企业信用期限,可评价客户的信用程度,调整企业信用政策。
注意
营业收入指的是扣除销售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应收账款余额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的可靠性问题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次数)=
存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平均余额÷营业成本
分析
一定时期内企业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资金占用额的比率;存货周转天数是指存货周转一次(即存货取得到存货销售)所需要的时间
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化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从而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注意
存货周转次数的高低与企业的经营特点有密切联系,应注意行业的可比性
该比率反映的是存货整体的周转情况,不能说明企业经营各环节的存货周转情况和管理水平
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和信用政策进行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平均余额÷营业收入净额
分析
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是一定时期营业收入净额与企业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之间的比率
周转次数越多
表明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额越多,流动资产利用效果越好;可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增强盈利能力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是指企业年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平均额的比率
周转次数多
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
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①如果企业各期资产总额比较稳定,波动不大,则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②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则:
月平均资产总额=(月初资产总额+月末资产总额)÷2 季平均占用额=(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3 年平均占用额=(1/2年初+第一季末+第二季末+第三季末+1/2年末)÷4
分析
总资产周转次数用来衡量企业资产整体的使用效率
总资产周转率的驱动因素是各项资产
盈利能力分析
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分析
营业毛利率越高,表明产品的盈利能力越强
将营业毛利率与行业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将不同行业的营业毛利率进行横向比较,也可以说明行业间盈利能力的差异
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分析
用于反映产品最终的盈利能力。将营业净利率按利润的扣除项目进行分解可以识别影响营业净利率的主要因素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
分析
总资产净利率衡量的是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
总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利用效果越好
影响总资产净利率的因素是营业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是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核心,也是杜邦财务指标体系的核心,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
反映权益资本经营的盈利能力
发展能力分析
营业收入增长率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分析
反映的是相对化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市场占有能力、 预测企业经营业务拓展趋势的重要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大于零,表明企业本年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该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营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分析
反映企业本期资产规模的增长情况
总资产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一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
关注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盲目扩张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反映企业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动情况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影响后的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这一指标的高低,除了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的影响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反映企业当年资本的积累能力。所有者权益增长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强
现金流量分析
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营业现金比率
营业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其数值越大越好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反映企业最大的分派股利能力,超过此限度,企业就要借款分红。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平均总资产×100%
反映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收益质量分析
会计收益能如实反映公司业绩,则其收益质量高;反之,则收益质量不高
净收益营运指数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净利润=经营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非经营净收益主要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财务费用、投资收益等
分析
(1)非经营收益不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及正常的收益能力,可持续性较低,所以,进行收益质量分析时要扣除
(2)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表明非经营收益所占比重越大,收益质量越差
现金营运指数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经营营运资本净增加
分析
小于1,说明营运资金增加了,反映企业为取得同样的收益占用了更多的营运资金,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每股收益
(1)每股收益越高,表明投资价值越大;(2)每股收益多并不意味着每股股利多;(3)每股收益不能反映股票的风险水平

当期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
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
稀释每股收益=
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
(1)潜在普通股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时
稀释每股收益=
(2)潜在普通股为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
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考虑稀释性
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行权增加的普通股股数=行权认购的股数×(1-)
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反映的是普通股股东每持有上市公司一股普通股获取的股利大小,是投资者股票投资收益的重要来源之一
受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大小影响外,还取决于企业的股利分配政策和投资机会
股利发放率
股利发放率反映每股股利和每股收益之间的关系,反映普通股股东的当期收益水平
市盈率
市盈率=
市盈率越高,意味着投资者对股票的收益预期越看好,投资价值越大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
(1)每股净资产是理论上股票的最低价值;(2)利用该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市净率
市净率=
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价值被低估)
有时较低的市净率反映的可能是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不良预期,而较高市净率则相反
在判断某只股票的投资价值时,除了市净率以外,还要综合考虑当时的市场环境以及公司经营情况、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等因素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与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
财务评价与考核
杜邦分析法
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关系式
净资产收益率(权益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沃尔评分法

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 税后净营业利润- 平均资本占用×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经济增加值为正,表明经营者在为企业创造价值;经济增加值为负,表明经营者在损毁企业价值
克服了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缺陷,能够真实地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是体现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绩效评价方法
优点
考虑了所有资本的成本,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创造,且实现了企业利益、经营者利益和员工利益的统一
缺点
(1)无法衡量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价值创造;
(2)该指标计算主要基于财务指标,无法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
(3)该指标的可比性较差;
(4)如何计算经济增加值尚存许多争议
综合绩效评价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两部分组成
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状况、资产质量状况、债务风险状况和经营增长状况等四个方面的基本指标和修正指标构成。
企业综合绩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30%

绩效改进度大于1,说明经营绩效上升,绩效改进度小于1,说明经营绩效下滑。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
盈利能力状况
资产质量状况
债务风险状况
经营增长状况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
战略管理
发展创新
经营决策
风险控制
基础管理
人力资源
行业影响
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