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
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思维导图笔记总结,内容包括: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噪声的控制与声音的利用。
初三物理电学思维导图,内容包括:电能与电功、电功率、伏安法测电阻与伏安法测功率实验对比。
下列思维导图为初三物理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相关知识总结,内容包括:家庭电路组成、家庭电路仪器以及安全用电常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初中物理质量与密度课程导图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代数和几何思维导图汇总
初中数学(上)
初中生物蕨类植物
初中英语话题16之词汇
初中明清时代
初中化学考试知识点复习思维导图
道德与法治导图笔记
中国地理鲁教版初中七下地理部分知识思维导图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产生原因
物体的振动
一切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会立即停止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
实验:转换法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转换为乒乓球震动
放大法(是转换法中的一种特殊实验方法)
产见的发声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
乐器
打击乐:锣、鼓
弦乐:吉他、二胡、钢琴
管乐:长笛、军号
空气柱震动发声
动物
人:声带
鸟:鸣膜
蝉:鼓膜
蟋蟀:翅膀的摩擦
传播
介质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骨传导
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
贝多芬咬着音叉创作
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速度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软木例外)
15摄氏度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事340m/s
声音的特性
音调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频率
物理意义:振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
单位:赫兹(Hz)
音调的高低由频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划分
<20Hz(次声波)地震 (各种异常现象)
20Hz--20000Hz(人耳能听到的声音范围)
>20000Hz(超声波)蝙蝠、海豚
响度
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振幅: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响度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人耳听到响度影响因素
振幅
距离
音色
分辨各种声音的依据
影响因素
材料
结构
噪声的控制与声音的利用
概念
物理学:物体无规则振动
环境学:妨碍人们正常工作、休息、学习的声音
不适时、不适地引起的不适
等级
分贝
0--50dB 安静、休息
50--70dB 工作、学习
70-90dB 保护听力
控制
从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
从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
声音的利用
传递信息
铃声
回声
B超
传递能量
清洁
牙齿
眼镜
手表
首饰
碎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