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学一个领域全指南
手把手教你从0基础小白通过自学进阶,从知识体系框架搭建,到如何进行知识迁移,以及最终创造自己的方法论,都在这张图里,点击下图来看看。
这是一个关于目标10倍成交额展会规划表(1)的思维导图,展会结束后,对收集到的客户资料进行整理,制定跟进计划,进行电话或邮件联系,促成合作。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思维导图
第二职业规划书
记一篇有颜又有料的笔记-by babe
伯赞学习技巧
自学一个领域全指南
一、 如何搭建框架
博观约取
1、搜寻领域相关的3-5本经典教材,翻一遍、通读一遍
心理学
《心理学与生活》《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
1.读一下前两章,对起源初步了解
2.大致翻一下其他章节,了解心理学有哪些分支、分别研究什么、目前有了哪些主要成果
3.着重看加粗的、或是章末拎出来的术语,大致理解它们的意思
哲学
《大问题》《西方哲学导论》
1.整体通读一遍,了解哲学的起源是人对自然的怀疑
2.主要关注的问题是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
3.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古希腊哲学、经院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4.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图式(Schema):
认知和理解事物的基础
2、思考、回答三个问题
What:
这个领域研究的对象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流派和分支?有哪些常用的术语?
Why:
这个领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现在进展到哪里?
How:
这个领域的主要方法是什么?有哪些被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基本成果?
3、把自己的框架「显式化」,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二、如何把框架精细化补充完善
广泛地搜索概念
1、找到存在 疑惑的概念
2、翻相关的资料,尝试理解准确内涵
3、碰到新的概念,继续顺藤摸瓜把相关的概念都纳入进来,一起理解清楚
4、直到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概念解释清楚,并且不涉及新的概念
5、放回到框架里,试着用自己的话去解释它,看是否通顺、合理
6、继续寻找下一个概念
三、如何搭建知识体系
联系构建出网络
学习的核心:
知识的本质永远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之间的联系。
学习观
1、始终带着「联系」的思想,时时刻刻思考:
我学到了一个什么知识点?它可以跟别的什么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何构建这种联系?
2、如何思考「联系」
每个知识点看作一个「知识元」
What:话题,结构,类别
Why:原理,原因,起源
How:应用,解释,结果
自我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
解释自我
丹尼尔·丹内特的「多重草稿模型」
脑科学角度
后者是在反驳前者,提出了一种非实体的、分布式的「自我」
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他们的观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笛卡尔
宗教和本体论找到思想根基:身心二元论,本质上是一种对宗教和科学的调和
丹尼尔·丹内特
延伸到脑科学、认知科学
四、主题
如何构建局部网络
主题种类
围绕一个主题,把一个复杂的、抽象的过程提炼出来,变成一个新的节点
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按照内在的相似点和共性,总结出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结论
构建方法,思考以下问题
1、围绕着主题,不同的人、不同的观点,能够如何整合起来?
2、发展脉络是什么样的?彼此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点和共同点?
聚焦「自我」概念
我思故我在
多重草稿
休谟:自我不过是一连串印象的集合
五、如何进行知识的迁移
核心:
理解和拆解外部情境的能力
迁移步骤:
1、在前四步积累知识时,为知识预留出「接口」(参考第四点的 how突触)
2、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通过对问题进行拆解,找出它背后的核心
3、把问题核心跟「接口」做对比,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应用到新问题上面
迁移的方法:
1、类比
思考这个问题跟哪些旧的问题、我们已知的问题相似,可以进行模仿和类推。
2、黑箱
把这个问题视为一个黑箱,去思考:它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
3、抽象
去掉具体情境,试着把它泛化、抽象化,提炼出它的结构和骨架,思考,它本质上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主要为找到事物联系,从而实现创造知识,理解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从而知道怎么做,知道知识是信息间联系才知道这样做可以做到知识迁移和创造新知识。
博物馆着火了,你应该救一幅名画还是救一只猫?
实质是两难选择
一端是价值(名画),一端是道德(生命)
本质是「电车难题」的变体
当面临道德和价值的两难抉择时,可求助于伦理学
伦理学的目的论和义务论
目的论:
着眼于事物的「效用」和「价值」
义务论:
着眼于行为的动机和行为本身,只要出发点是善的,行为就是善的
反思自己的立场和观念
学习编程
对想实现的效果「拆解」
例如,环游世界,拆解成关键要素,钱(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欣赏自然),语言(体验人文)
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流程、模式,描述出来
对应到自己积累的编程知识,去「调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如何创造自己的方法论
创造模型
模型的意义:
当面对新问题,可以快速进行拆解,并调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
从解决问题的经验中,进行高层次的总结归纳、抽象出「模型」
跟主题的区别
主题聚焦于「为什么」
对内,是围绕知识网络中某个节点所展开的一系列「解释」
模型聚焦于「怎么做」
对外,是将主题迁移到一系列情境上面的结果
七、如何保持知识网络的生命力
更新
只有开放的心态,能够让我们保持生命力
用碎片信息中最新的结论和观点,去覆盖和修正旧观点
整理归纳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
注意事项:
1、不同领域的学习,每一层次的比重有所不同
偏理论型的知识领域(比如哲学、历史、艺术)
偏实践、技能型的知识领域(比如编程)
2、不要只被动学习
3、我们要追求的,永远不是「绝对正确」,而是「比过去的自己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