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内容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意义与原则、研究方式与方法、产生与发展等相关知识要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人际关系处理
人际交往思维导图
人生导航
处理人际关系6项原则
进行头脑风暴的准则的思维导图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I. 研究对象
广义:婴儿期(1~12月), 先学前期(1~3岁), 学前期(三至六七岁) 狭义:三至六七岁儿童
心理和心理的发展
心理具有物质基础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物质环境与社会环境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对客观事物主观色彩
心理具有发展过程
量的增加,质的变化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主题
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心理发展的总趋势是上升的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是有次序的,是不可逾越的或倒退的
普遍性和差异性
遵循客观规律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
生物性和社会性
强调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决定作用
是受社会条件制约的,现实的,具体的过程
机械论和机体论
心理发展受制于力学的原则
内在的活动和自我调节功能,对环境适应
心理学就是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过程
知
情
意
人格
人格倾向性
人格心理特征
II. 研究的意义与原则
客观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
系统性原则
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序列
伦理性原则
阿尔伯特实验
尊重研究对象的意愿
研究对象具有知情权
研究对象不受任何伤害
研究对象的隐私权
III. 研究方式与方法
观察法
有目的,有计划
最基本,最普遍
访谈法
口头交谈
与学前儿童相互作用和影响
问卷法
标准,避免盲目和主观
目的性,内容完整,设计缜密
测验法
对比研究
实验法
控制变量
揭示因果关系
IV. 产生与发展
准备阶段
夸美纽斯
“自然适应性原则”
1658年《世界图解》
洛克
“白板说”
卢梭
“自然教育论”
裴斯泰洛齐
“教育心理化”
福禄倍尔
“恩物”
达尔文
《一个婴儿的传略》
产生阶段
1882年 普莱尔 《儿童心理》 创始人
美国
霍尔的复演说
在美国创办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鲍德温
《心理学评论》融合理论
杜威
“儿童中心主义”
德国
施太伦
《六岁以前早期儿童心理学》
把对儿童心理研究从3岁扩充到6岁
法国
比纳
和西蒙1905年制成标准量表
《儿童智力的发展》
分化与发展阶段
推动
演变与增进阶段
创新
西方研究新进展
促进
我国研究概况
陈鹤琴
《儿童心理之研究》中国第一部儿童心理学教科书
“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