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房屋建筑学:建筑剖面设计
土木工程房屋建筑学第三章复习思维导图图解,建筑剖面设计是指立体空间的平面化表达, 平面图表现了空间的长度与深度或宽度的关系。空间的第三纬度(即高度)同样也是由平面视图来表现的,这就是剖面图的设计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房屋建筑学 七 (墙体1)的思维导图,基础与地下室,包括全地下室,半地下室,使用性质,建筑类型,防水等级。防水做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基础与地下室第二部分,基础与地下室,包括全地下室,半地下室,使用性质,建筑类型,防水等级。防水做法,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收藏哦!
基础与地下室第一部分,基础和地下室知识点总结,基础类型分为浅基础,深基础,材料分类。传力情况,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建筑学建筑材料思维导图
建筑光学基本知识
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经济
混凝土
BIM建模
中国古代建筑史之潘谷西
外国古代建筑史梳理
建筑实务
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消防设施
建筑剖面设计
基本内容
确定房间剖面形状、尺寸、比例关系
确定层数、各部分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标高等
剖面图
整体剖面图
一般不少于两个(横、纵各一个)
局部剖面图
位置
平面组合中较为复杂、不易清楚表达的部位(主要有:入口处、大厅、门厅、楼梯、构造复杂处、高差变化处)
剖切符号
一律画在首层平面图上,用粗黑线,视线从无数字看向数字方向
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
总平面图采用绝对标高,其他视图以内首层地面为基准面
建筑标高
建筑装修面处标高;如楼地面、屋顶、女儿墙等
结构标高
装修面完成前的标高;如窗台、窗顶、梁底等
解决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确定建筑构造方案
确定主体结构与围护结构方案
进行建筑竖向空间组合,研究建筑空间的利用
高度划分
净高(房间的有效使用高度)
连接楼顶构件最低处到楼地面的高度
层高
上下相邻两层楼面或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总高
内首层地面到屋面面层的高度;多种形式屋面时,取最大值
结构层高度
楼板(屋面板)、梁、屋架的高度
一般类型的高度
通常满足活动、家居设备、通风、采光、经济效果和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房间一般不低于2.2m;教室净高一般为3.3~3.6m;商店底层层高常取4.2~6.0m;学生宿舍内设双层床时,净高不低于3.0m,层高常取3.3m;手术室净高不低于3.0m
单侧采光:窗上沿高度到地面高度>房间进深的1/2
双侧采光:高度>进深的1/4
窗台高度
一般工作台高度为0.8m,窗台高度高出工作台0.1m左右,常为0.9m
住宅窗台低于0.9m时应设不低于0.9m的防护措施
民用建筑(除住宅外)窗台高度低于0.8m时应设不低于0.8m的防护措施
特殊房间需设高侧窗或天窗的,高度不受限制(满足使用要求即可)
托儿所、幼儿园窗台高度常取0.6~0.7m
室内外地面高度差:常为0.45m(三阶台阶),一般不低于0.15m
门厅高度的处理
增加一层层高(全通);将一二层做成通高(部分打通);将门厅凸出主体另设高度;降低门厅处内地面高度
空间组合及利用
原则
功能合理
结构合理
方法
高度相近或相同空间组合
以大空间为主体
以小空间为主体
将小空间组合成主体,大空间依附于小空间一旁
大小空间上下叠合,将大空间布置在建筑上部(结构受力从上至下传递)
综合性空间组合
由大小、高低、形状各不相同的空间构成
错层式空间组合
降低或抬高某些空间的地面高度
竖向空间的利用
夹层空间
房间上部空间
结构空间
走道及楼梯空间
剖面形状
矩形空间
阶梯空间(满足视线要求)
使后排视线无遮挡,高度一般为120mm
异形空间(满足视听要求)
可通过降低台口处高度、增加反射板、采用阶梯状顶棚等方式满足视听要求
采光、通风要求
侧窗
天窗
进风窗与出风窗高度差越大、通风效果越好
层数确定
建筑功能
使用要求
根据用途、对象、人数等
如幼儿园层数不应超过3层;小学、中学教学楼在4、5层以内;医院门诊部层数不宜超过3层
防火要求
耐火等级为一、二级时,不受限制; 耐火等级为三级时,不超过三层; 耐火等级为四级时,不超过二层
建筑结构、材料及施工要求
如不同建筑结构有不同的受力极限和荷载上
经济性要求
如一栋四层、四栋单层建筑
建筑造型
跨度
钢筋混凝土平屋面
自重较大,跨度一般为6~9m
钢屋架、绗架
自重较轻,可获得较大跨度
网架结构、壳体结构、悬索结构等空间结构体系
可获得更大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