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总结了植物学的主要内容,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了。
编辑于2020-12-19 19:00:30植物学
绪论
一、植物的基本特征和植物界的划分
掌握:植物的基本特征
p
了解:植物六界系统
了解:目前公认的九界系统
p
了解:魏泰克四界五界系统的特点
五界系统
p
四界五界系统的特点
p
二、植物的多样性和我国的植物资源(略)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略)
四、植物学发展简史
★植物学之父
提奥夫拉斯图【特奥弗拉斯特】【古希腊学者(Theophrastus, 371-286 BC)(简称泰奥) 英国植物学之父William Yurner 德国植物学之父 Otto Brunfels Jerome Bock Valerius Cordus Leonard Fuchs
▲植物分类学之父
林奈
五、植物学分科概述(略)
六、学习植物学的要求和方法(略)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
1、 细胞学说
2、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
3、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4、后含物(略)
5、植物细胞的增殖
细胞分裂的3种方式?
6、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略)
第二节 植物组织(★★重点掌握)
前言
1、分生组织
2、成熟组织(★重点掌握)
1.掌握概念:成熟组织是指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的细胞,结果生长,分化,细胞逐渐失去分生能力、形成具有各种形态、结构、功能的组织。 2.掌握组成:↓ p
3、组织系统(★重点掌握)
第二章 种子和幼苗
一、种子形态和类型
种子的结构(★重点掌握)
★组成
★各自由什么发育而来
二、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形成(略)
种子萌发的外在条件
幼苗的类型及成因
第三章 根
第一节根的生理功能和经济价值(略)
生理功能
经济价值
第二节根和根系
一、根的类型(★掌握)
p
二、根系的类型(略)
三、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和分布(略)
第三节根尖的结构与发育(★ 重点掌握)
一、根冠
二、分生区
三、伸长区
四、根毛区(根的初生结构)
第四节根的初生结构(重点掌握)
p 重点掌握:外始式,内始式,外起源,内起源的概念以及其对应的组织
分生组织的分裂方向图示(熟悉)
一、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重点掌握)
初生结构的三要素 表皮 皮层【外中内】【★重点掌握凯氏带的概念,加厚的壁】 维管柱(中柱)【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的发育方式都为外始式】【木质部与韧皮部排列方式为:相间排列;形成维管束的类型为:辐射维管束
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了解)
第五节根的分枝——侧根原基及侧根的形成(了解)
一、侧根原基的发生
掌握起源方式:★内起源
掌握起源位置:★中柱鞘
二、侧根的形成过程(略)
第六节不定根的发生与功能(略)
一、成为须根系的主体
二、参与直根系的组成
三、作为正常根系外的辅助根群
四、组成再生根系或形成替代根
第七节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掌握)
根的次生分生组织包括哪两部分? P144,P145 维管形成层—不断向侧方添加次生维管组织 木栓形成层—在根的外围形成周皮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三、根的次生结构(熟悉)
熟悉过程: p
第八节 根瘤与菌根(★重点掌握)
1.是一种共生关系 2. 根瘤——细菌 3. 菌根——真菌(包括外生菌根和内生菌根两种类型)
一、根瘤(细菌)★
二、菌根(真菌)★
第四章 茎
第一节茎的生理功能和经济价值(略)
一、茎的主要生理功能(略)
二、茎的经济价值(略)
第二节茎的基本形态(部分熟悉,个别掌握)
一、茎的外部形态(略)
二、芽及其类型(熟悉)
P78 p
三、茎的生长习性
四、茎的分枝类型(掌握)
P114:★掌握分枝类型 掌握各类型的概念【★分蘖】 p
第三节茎的初生生长和初生结构(掌握)
一、茎尖分区及其生长动态
分区(3个,掌握)
分成三个区: 分生区 伸长区 成熟区 思考:根尖(4部分)和茎尖(3部分)的区别。
二、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掌握)
p
p
三、单子叶植物茎的解剖结构(略)
维管束鞘
四、裸子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略)
第四节茎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掌握)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 ★年轮概念【也称为生长轮或生产层,在生长季节内,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环层,代表着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不少植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每年形成一轮,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 ★树皮的概念(树皮包含韧皮部) ?双子叶植物根和茎的初生结构的区别? 表皮,气孔有无,根毛有无,角质层薄厚 皮层:内皮层有无,凯氏带有无 微管柱:排列方式,发育方式,髓有无
一、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掌握)★
P200 P201
二、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及活动(掌握)★
P202
三、裸子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四、植物茎的异常次生生长
第五章 叶
第一节 叶的生理功能和经济价值(略)
一、叶的生理功能
二、叶的经济价值
第二节叶的基本形态(整体熟悉,个别掌握)
一、叶的组成(掌握)
组成(★重点掌握)
完全叶和不完全叶的概念(▲重点掌握)
P28 台湾相思树 p
二、叶片的形态(略)
第三节叶的发生和结构(略)
一、叶的发生与生长(简单了解)
P118 外起源
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结构
异面叶的概念和组成
三、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
结构
等面叶的概念
四、裸子植物叶的结构(略)
第四节叶的生态类型(略)
一、旱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二、水生植物叶片的结构特点
三、阳生叶与阴生叶
第六章 根茎叶的维管组织之间关系及
第一节根茎叶间维管组织的关系(略)
一、根与茎维管系统的联系
二、茎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联系
第二节 根茎叶的变态(看书+ppt,掌握)
一、根的变态(★重点掌握)
二、茎的变态(★重点掌握)
三、叶的变态(熟悉)
★同源器官与同功器官(★重点掌握)
第七章 花
第一节 花的一般形态
一、花的概念及作用(略)
二、花的组成和发生(掌握)
花冠类型(个别重点掌握)
雄蕊类型(掌握)
单体(锦葵科——棉花、木槿、蜀葵) 二体(豆科) 多体(蓖麻) 聚药(菊科) 二强(4个,唇形科) 四强(6个,十字花科)
雌蕊类型
心皮: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
胎座类型(掌握)
三、花的类型(熟悉)
按花的组成状况:完全花和不完全花 p 按雄蕊和雌蕊状况P132 两性花、单性花、中性花、杂性花…… 按花瓣是离生还是合生P134 按花被 两被花、同被花、无被花、单性花、重瓣花…… 按花的对称性【辐射对称、 两侧对称、不对称】
四、花序及其类型(重点掌握)
概念
★重点掌握:掌握无限花序的概念及其类型
基本要求:看懂类型示意图 更高要求:画出类型示意图并列举物种 具体要求:掌握花序类型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掌握:有限花序及其类型
五、花程式和花图式(略)
六、花芽分化(略)
p
第二节 雄蕊的发育与结构(略)
一、花药壁的发育与结构(略)
二、花粉的发育与结构(略)
三、花粉粒的形态和结构(略)
四、雄蕊不育与利用(略)
第三节 雌蕊的发育和结构(掌握)
一、胎座的类型(重点掌握)
二、胚珠的类型和发育(了解)
三、胚囊的发育(重点掌握:蓼型胚囊的发育与成熟胚囊的结构
第四节 开花、传粉和受精
传粉的概念和类型(略)
双受精的概念过程和意义(重点掌握)
第八章 种子
二、种子的发育
双子叶植物胚的发育(荠菜)(掌握)
胚乳发育的类型(★重点掌握)
种皮的发育(略)
三、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略)
第九章 果实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掌握)
二、果实的类型(掌握)
概念(掌握)
重点掌握:真果和假果概念 熟悉:真果和假果的类型 熟悉:聚合果 熟悉:聚花果
类型(掌握)
三、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略)
四、果实与种子的传播(略)
五、被子植物生活史(熟悉概念)
第十章 植物分类学基础
一、植物分类的概念和意义(略)
植物分类的方法(略)
分类的各级单位(★重点掌握)
分类阶元(等级)
种的概念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或基本等级),它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生物类群。 同一种中的各个个体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彼此交配可以产生后代;但一般不与其他物种中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杂交不育)。 种是生物演化(进化)和自然选择的产物。
种下等级(亚种、变种、变型)(略)
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略)
植物的命名法(熟悉)
双名法概念(t+x+m)(熟悉)
第十一章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及演化
基本类群的组成
p
熟悉一些概念
低等植物 【哪几类】vs. 高等植物【哪几类】 有胚植物 vs. 无胚植物 颈卵器植物【苔藓、蕨类、裸子】 孢子植物【藻、菌、地衣、苔藓、蕨】 vs. 种子植物【裸子+被子】 维管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均有维管组织,他们合称为维管植物。 ★目前公认九界系统的组成(熟悉)
低等植物的特征
高等植物类群(4类)及特征
藻类
★重点掌握:常见藻类的分类地位
地皮菜、头发菜 →蓝藻门 水绵 →绿藻门 海带→褐藻门 鹿角菜→ 褐藻门 紫菜(海苔)→红藻门 石花菜→红藻门 硅藻→金藻门 赤潮、水华→甲藻门
菌类
类型(▲重点掌握)
真菌 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 粘菌
地衣
组成:藻菌共生体
形态3类(壳状、叶状、枝状)
苔藓(略)
类型(苔纲+藓纲)
蕨类
蕨类植物的特征
裸子
裸子植物的特征
被子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十二章 被子植物主要分科
双子叶植物纲
★▲重点掌握:唇形科的特征
★▲重点掌握十字花科的特征(芸薹)
豆科的特征(蝶形花冠【结构】,二体雄蕊【概念、数量】、荚果【心皮数目【单心皮】、胎座类型)
常见校园植物及所属科属(熟悉)
单子叶植物纲
禾本科花序的结构(掌握)
小麦为例: 麦穗是复穗状花序,有很多小穗(组成单位→穗状花序(不是花)组成 雄蕊数量:小麦3,水稻6
莎草科的特征
百合科的特征
兰科特征及进化意义(掌握)
主要的植物分类系统(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