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理-第7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病理-第7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思维导图 心血之作!!!包括了需要掌握的所有内容,无需翻书! 注释内包含有对比表格
编辑于2019-05-15 02:03:17心血管系统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AS
概述
动脉硬化
特征
动脉壁增厚、变硬和弹性减退
类型*3
动脉粥样硬化
主要累及
大动脉(弹力型动脉)和中动脉(弹力肌型动脉)
病变特征
血浆内脂质(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沉积于大、中动脉内膜,引起内膜纤维性斑块及粥样斑块形成,使动脉壁变硬,管腔狭窄。
动脉中层钙化
少见,老年人中等肌型动脉,中膜钙盐沉积→可骨化
细动脉硬化症
细小动脉玻璃样变←糖尿病、高血压
好发部位
腹主动脉>冠状动脉>降主动脉>颈动脉>脑底动脉Willis环
分叉或分支开口处和血管弯曲凸面
病因和发病机制
危险因素*6
1.高脂血症
血浆LDL、VLDL水平的持续升高和HDL水平的降低与AS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2.高血压
对血管壁冲击强、内皮损伤、改变管壁代谢
3.吸烟
内皮损伤、血Co浓度(刺激中膜SMC迁入内膜)、LDL氧化
4.糖尿病和高胰岛素血症
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
5.遗传因素
6.其它:性别、年龄、体重、感染等
绝经前女性HDL多,患病率低
发病机制
p
脂质的作用
内皮细胞损伤
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
平滑肌细胞迁移并增生
病理 变化
脂纹
肉眼
黄色小斑点或条纹,平坦或微隆起于内膜表面,在血管分支开口处明显
镜下
脂纹处内皮下有大量泡沫细胞FC聚集,胞质空泡状; 可见较多基质、合成型SMC、少量淋巴c、中性粒c
FC来源: 单核细胞; 动脉中膜的平滑肌细胞SMC
纤维斑块
肉眼
初为隆起于内膜的灰黄色斑块;后因表层胶原增多及玻璃样变呈瓷白色,如蜡滴状
镜下*3
纤维帽
内皮下和坏死中心之间,密集胶原+散在SMC+巨噬细胞+少量弹力纤维和蛋白聚糖;
脂质区
FC+细胞外脂质+坏死碎片
基底部
增生的SMC+结缔组织+炎细胞
粥样斑块/粥瘤
主要成分*3
细胞(SMC、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ECM、胞内外脂质
肉眼
明显隆起于内膜表面的灰黄-灰白色斑块。表层为纤维帽,深部为黄色粥糜样物质
镜下
纤维帽玻璃样变
纤维帽下为大量坏死物质,其中可见针形或裂隙状胆固醇结晶和钙化, 坏死物底部和周边见肉芽组织、少量FC、淋巴c;病灶处中膜SMC受压变薄萎缩
外膜毛细血管、CT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继发性病变*6
斑块内出血
斑块内新生毛细血管破裂/纤维帽破裂血液流入→斑块内血肿→斑块体积↑→堵塞管腔→供血中断→梗死
斑块破裂和溃疡形成
周边部常破裂→遗留粥瘤性溃疡→血栓
血栓形成
内皮受损、粥瘤性溃疡→管壁胶原暴露→血小板黏附、聚集→血栓
钙化
陈旧病灶;变硬变脆
动脉瘤形成
严重粥样斑块→中膜SMC萎缩,弹性↓→血流压力使管壁局限性扩张→动脉瘤
血管腔狭窄
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
主动脉
多发生于主动脉后壁及其分支开口,以腹主动脉病变最严重,易导致动脉瘤形成
冠状动脉
好发部位
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最常见,其次为右冠状动脉主干
按照血管管腔狭窄程度分为4级
I级:≤25% Ⅱ级:26%~50% Ⅲ级:51%~75% Ⅳ级:≥76%
颈动脉及脑动脉
最常见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和Willis环, 脑动脉AS可致脑菱缩、脑梗死及脑出血
肾动脉
AS型固缩肾
四肢动脉
下肢动脉多见;间歇性跛行;干性坏疸
肠系膜动脉
肠梗死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冠心病) /缺血性心脏病IHD
冠心病心机缺血的原因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痉挛
冠状动脉炎症
心肌耗氧量剧增
临床表现
心绞痛AP
概念
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剧增致使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体表或内脏的牵涉痛)
机制
冠脉供血不足/心肌耗氧量↑→心肌急性暂时性缺血缺氧→ 代谢产物堆积→刺激自主神经传入神经→痛觉
类型
稳定型心绞痛
轻型,不伴心肌坏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脉粥样硬化并发血栓形成
变异型心绞痛
发生于休息或梦醒时;冠脉痉挛引起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梗死MI
概念
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用硝酸酯类制剂或休息后症状不能完全缓解 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
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原因*3
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血栓形成,粥样斑块内出血
②冠状动脉痉挛
③过度负荷,心肌供血不足
好发部位和范围
左冠状动动脉前降支供血区
累及左心室前壁、心尖部、室间隔前2/3
右冠状动脉供血区
累及右心室大部、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
类型*2
透壁性(区域性)心肌梗死
病灶大,累及心室壁全层;常见
厚壁梗死:梗死达心室壁2/3以上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坏死累及心室壁内层1/3,波及肉柱及乳头肌
病理 变化
动态演变过程
肉眼
不规则形地图状,灰黄色(一般在梗死发生6小时后才出现)
镜下
凝固性坏死;液化性肌溶解,横纹消失;中性粒c浸润;肉芽组织(10天后)
并发症*8
心功能不全(心衰);心脏破裂;室壁瘤;附壁血栓;急性心包炎(绒毛心); 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肌纤维化
机制
心肌持续/反复缺血缺氧→心脏纤维增生
病理 变化
肉眼
心脏增大、心腔扩张;心壁有多灶性白色纤维条块,甚至透壁性癜痕; 心内膜增厚失去光泽,可见附壁血栓
镜下
多灶性纤维化,邻近心肌萎缩或肥大;癜痕形成
冠状动脉性猝死
常由室颤所致
高血压
标准
成人收缩压≥140mmHg/18.4kPa或舒张压≥90mmHg/12.0kPa
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特发性高血压/高血压病
以全身性细小动脉硬化为基本病变的全身性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症状性高血压
病因
遗传;饮食(高钠;钾与血压负相关);社会心理(紧张);其他(肥胖、吸烟等)
发病机制*3(P94)
长期精神不良刺激
皮质下血管收缩中枢占优势
交感神经兴奋
肾血管收缩一肾缺血一RAAS→血容量↑→血压↑
钠水潴留
细胞外液↑、CO↑、小动脉壁含水量↑、外周阻力↑、动脉平滑肌收缩性↑→血压↑
类型和病理变化
良性高血压/缓进型高血压
分期
功能紊乱期
基本病变为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无器质性病变;清晨头痛
动脉系统病变期
细动脉硬化
细动脉的玻璃样变,为高血压的特征性形态学改变;见于全身各器官的细动脉。
病因
反复痉挛→内皮受损→血浆蛋白渗入内皮下&内皮、中膜SMC分泌ECM↑→ SMC凋亡→管壁玻璃样变
镜下
管壁均质红染,管壁增厚,管腔变小甚至闭塞
小动脉硬化
内膜纤维性增厚,中膜SMC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
大动脉病变
可伴AS病变
内脏病变期
心脏(高血压性心脏病
主要表现为左心室肥大
代偿期——向心性肥大 失代偿期——离心性肥大,心衰
肾
入球、肌型小A硬化→肾单位缺血→萎缩纤维化一颗粒性固缩肾(晚期)
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细动脉性肾硬化
肉眼
双侧肾对称性体积缩小,质量减轻,质地变硬
表面均匀弥漫细小颗粒状(缺血的萎缩,健全的代偿性肥大)
皮质变薄,皮髓分界模糊
肾盂周围脂肪组织↑
镜下
肾入球动脉玻璃样变、肌型小A硬化;肾小球因缺血萎缩、纤维化、玻璃样变; 间质CT增生、淋巴细胞浸润
周围相对健存的肾小球代偿性肥大
脑
脑水肿
高血压脑病
脑软化
脑出血/脑卒中/中风
常发生在基底节、内囊(此处豆纹动脉易破裂)
视网膜
视网膜中央A发生细A硬化
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视盘水肿
恶性高血压/急进性高血压
多见于青壮年,起病急,较早出现肾衰竭,1年内死于心衰、尿毒症、脑出血; 血压可超过230/130mmHg
病变特点
坏死性细动脉炎
细动脉管壁纤维素样坏死
增生性小动脉硬化
内膜增厚(胶原纤维及SMC增生),血管壁同心层状增厚如洋葱呈洋葱皮样
病变以肾、脑动脉最明显
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肥厚型心肌病
限制型心肌病
克山病
心肌炎
心瓣膜病(P104)
常见病理类型
二尖瓣狭窄
类型*3
隔膜型
瓣叶粘连较轻,仅累及瓣叶交界处,瓣叶轻度纤维性增厚,仍有弹性
p
病因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p
病因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增厚型
瓣叶间完全粘连,瓣叶高度增厚,瓣膜口缩小,形如鱼口状
p
病因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漏斗型
p
病因
血流动力学变化
临床病理联系
二尖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瓣狭窄
联合瓣膜病
获得性心瓣膜病
先天性心瓣膜病
二尖瓣脱垂
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
感染性心内膜炎
概述
由细菌或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直接侵犯心内膜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以心瓣膜上形成含有细菌或其他病原微生物的赘生物为特征
发病机制
可发生在无心脏病基础的病人
90%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风湿心85%)
心血管器质性病变→心脏内血流状态改变→层流变涡流/喷射状→ 血流冲击处内膜受损→为病原微生物侵入创造条件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心脏
肉眼
原有病变的瓣膜或先天性病变的基础上形成赘生物,赘生物为污秽、灰黄色,质脆; 可出现心瓣膜病(瓣膜口狭窄和关闭不全)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镜下
赘生物主要由血小板、纤维素、细菌、炎细胞和坏死组织组成, 细菌菌落往往深埋在血栓内部;溃疡底部肉芽组织形成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血管
赘生物脱落引起动脉栓塞(多见于脑)→贫血性梗死,少有化脓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漏出性出血→皮肤、黏膜、眼底出血点
小动脉炎:皮下小动脉炎的Osler结节
肾
局灶性或弥漫性肾小球肾炎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败血症
发热、皮肤黏膜出血点、脾肿大、贫血
对比
p
临床过程
病原体
受累瓣膜
赘生物
栓塞表现
详细形态
与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的比较
p
病原菌
发病机制
赘生物形态
赘生物成分
赘生物性质
风湿病
概述
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
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及血管:主心脏、关节;次皮下、脑、血管
病变以风湿性肉芽肿形成为特征
病因
交叉反应
发病机制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机制
细菌细胞壁的M抗原、C抗原具有与体内多处结缔组织共同的抗原表位→ 产生的抗M、抗C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交叉反应→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产生活性物质→变态反应性损害(Ⅲ型超敏反应)
基本病变
变质渗出期
病变部位黏液样变、纤维素样坏死(胶原肿胀崩解)
伴少量淋巴、浆、中性粒、单核细胞浸润
增生期/肉芽肿期
特点
在变质渗出基础上形成特征性风湿小体(诊断意义)
风湿小体/Aschoff小体/风湿小结/风湿性肉芽肿
中央为纤维素样坏死物质,周围是风湿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
风湿细胞体积大,可单核或多核,核呈枭眼状或线虫状
风湿细胞来源于病灶邻近的巨噬细胞
风湿小体主要分布于心肌间质(小血管旁)、心内膜下、皮下CT
纤维化期/硬化期
纤维素样坏死物质被吸收;风湿c→纤维c→产生胶原一风湿小体纤维化→梭形瘢痕
各器官病变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内膜炎
部位
主要累及心瓣膜:主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同时
病变
急性期
肉眼
瓣膜肿胀增厚,失去光泽;瓣膜闭锁缘易受损→形成串珠状单行排列、如粟粒大、灰白半透明的疣状赘生物,与瓣膜粘连牢固不易脱落
镜下
瓣膜胶原肿胀、黏液样变、纤维素样坏死
赘生物是由血小板和纤维素构成的白色血栓,其基底部有许多炎症细胞浸润
典型风湿小体少见
病变后期
赘生物机化→癜痕→瓣膜增厚、硬化、卷曲、缩短,瓣叶粘连→心瓣膜病
风湿性心肌炎
主要累及心肌间质结缔组织,特别是小血管周围CT
病变
早期
心肌间质CT黏液样变、纤维素样坏死→风湿小体,灶性分布,梭形
后期
风湿小体纤维化→癜痕
风湿性心外膜炎
常伴前二者,渗出为主
浆液性渗出→心包积液
纤维素性渗出→绒毛心→大量纤维素无法吸收,机化粘连→缩窄性心包炎
风湿性关节炎
临床特征
常累及大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疼痛
镜下
浆液性炎,可有Aschoff body形成
一般无后遗症
风湿性动脉炎
可累及大小动脉
皮肤的风湿性病变
环形红斑
渗出性病变
皮下结节
增生性病变
脑的风湿性病变
累及脑/脑内小动脉
锥体外系→小舞蹈病
动脉瘤
病因
因中膜的薄弱、弹性减退导致动脉壁局限性、持久性扩张隆起 (最常见于弹性动脉及分支;主动脉、脑血管最常受累)
AS→腹主动脉瘤;梅毒性主动脉炎→升主动脉瘤
类型
真性动脉瘤
血管壁内、中、外膜3层一起向外扩张凸起
假性动脉瘤
局部血管破裂,血涌出形成血肿,仅由外膜或血管周围组织包绕
早期血肿内面与管腔相通;晚期血肿机化,内面有内皮覆盖
夹层动脉瘤
原因
血管内膜破裂,血流注入中层
中膜囊性变、坏死
滋养中膜的血管破裂一中膜分离形成假血管席及局部血肿
并发症
破裂出血(最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