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高中政治 逻辑与思维,辩证思维是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和思考问题,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法律与生活,物权,包含所有权、 动产、不动产、 他物权等知识要点。希望此脑图对你有所帮助!
法律与生活,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这是一篇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维导图,包含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一.辩证思维
1. 含义
(1) 含义: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和思考问题
(2) 实质和核心:运用矛盾分析法
2. 特征
(1) 整体性
辩证思维强调整体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独立性;
(2) 动态性
辩证思维强调动态性,但不排斥相对的静态性
二.把握辩证分合
分析与综合
1. 区别
(1) 分析(认识部分)
1||| 优点:精确
2||| 缺点:片面,如果止于分析,就会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片面认识
(2) 综合(把握整体)
1||| 优点:整体性是综合方法的重要特征
2||| 缺点:只是对现实原型的近似描述(局限性)
2. 联系
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1||| 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离不开分析),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分析离不开综合)
2||| 分析为综合做准备,综合的结果指导人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3||| 在辩证思维中,分析与综合是方向相反却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理解质量互变
1. 质量互变规律
(1)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与量变的统一
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体现并保存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量变与质变的关系是辩证的,事物的矛盾运动表现为量变与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二者统一于事物发展过程之中;
(2) 事物发展过程中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联系
1|||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是相互区别又相互包含的。
2||| 正是因为有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积累,才产生了飞跃性与间断性,所以,飞跃性与间断性包含着渐进性与连续性。
3||| 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是对自己的破坏,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飞跃性与间断性。
(3) 方法论:以统一性的观念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2. 把握适度原则
遵循适度原则
a. 防止过犹不及
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把握好“分寸”,不犯极端化错误
b. 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
遵循适度原则,并不只是被动地适应事物的存在状态,而是包含着积极地认识和推动事物发展到最佳的状态。适度思维是“得中”而处之的思维
c. 积极创造条件,促成事物质变
要改变我们不需要的事物的特定的质,就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事物量的变化,并使其向度的边缘不断发展,使该物转化为他物
四.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
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扬弃。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其中积极合理的因素。不是简单的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
3. 特点
辩证的否定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4. 肯定方面与否定否定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1) 对立
肯定方面维持着事物的质的规定性,当肯定方面处于优势时,事物保持原有的性质和自身的存在
当否定方面在事物发展中取得支配地位时,事物就会改变自身的根本性质,实现对自身的否定
(2) 统一
a. 肯定中包含否定
b. 否定中包含肯定
5. 要求
作为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否定,是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的否定。
否定中所包含的肯定:对旧事物整体、旧矛盾统一体中合理因素的肯定与保留即使对合理因素的保留,也不是原封不动地将它照搬到新事物之中,而是经过改造,把它们包含在新事物之中。
6. 环节
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7. 方法论:坚持辩证否定观,不能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否则犯主观极端的形而上学的错误
五.体会认识发展的历程
1. 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基础)
(1)感性具体(起点)
1||| 含义:通过感官感知到认识对象的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
2||| 特点
认识的起点、初级阶段
局限性:停留在外部形象,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
(2)思维抽象(桥梁)
1||| 含义:对事物某一方面的本质的规定,从个性中抽取共性
认识的上升阶段
局限性: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不能把握事物整体的本质和规律
2. 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
(3)思维具体(终点)
1||| 含义:对事物各个方面的本质和规律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是对事物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是多样性统一的事物整体在思维中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