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真核微生物思维导图
一张思维导图带你了解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包括真核微生物概述、酵母菌、霉菌、蕈菌等,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10-04 21:40:43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真核微生物概述
真核微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比较
子主题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p47
植物界
动物界
菌物界
是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表面吸收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有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
黏菌
假菌
真菌
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丝状真菌——霉菌
大型子实体真菌——蕈菌
特点
无叶绿素
一般具有发达的菌丝(酵母菌无菌丝)
细胞壁多数含几丁质
营养方式为异养吸收型
以产生大量无性和有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陆生性较强
真核微生物的细胞构造p47
细胞壁
真菌细胞壁
主要含有多糖,另有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质
低等真菌:纤维素 酵母菌:葡聚糖 高等陆生真菌:几丁质
藻类细胞壁
结构骨架多由纤维素组成,其余部分为间质多糖(杂多糖)所占
鞭毛与纤毛
某些真核微生物细胞表面长有或长或短的毛发状、具有运动功能的细胞器,其中形态较长、数量较少者称为鞭毛,形态较短数量较多者称为纤毛
鞭毛
鞭杆
9+2型,9个微管二联体
微管二联体内A亚纤维伸出动力蛋白臂,它是一种能被Ca2+和Mg2+激活的ATP合酶,可水解ATP释放供鞭毛运动的能量
基体
9+0型,9个三联体
过渡区
细胞质膜
细胞核
与原核的比较
细胞质和细胞器p50 P53表2-4
细胞基质和细胞骨架
细胞基质
真核细胞中,除细胞器外的胶状溶液,称细胞基质
细胞骨架
内质网和核糖体
内质网
糙面内质网
合成和运送外分泌蛋白
光面内质网
合成磷脂(与脂质和钙的代谢等密切相关)
核糖体
真核细胞内核糖体沉降系数为80S,由60S和40S两个小亚基组成 除了分布在内质网和细胞质中外还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与原核相同为70S
高尔基体
溶酶体
功能:细胞内的消化作用,消化自身死亡蛋白质和外来异物
微体
过氧化物酶体(含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微体),可使细胞免受H2O2毒害,并能氧化分解脂肪酸等
线粒体
内膜表面着生许多基粒,有四种脂蛋白复合物们都是电子传递链(呼吸链)的组成部分
叶绿体
叶绿体膜、类囊体、基质
都是双层结构,含有70S核糖体,可半自主复制
液泡
膜边体
几丁质酶体
氢化酶体
酵母菌
定义: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特点
个体一般以单细胞非菌丝状态存在
多数营出芽繁殖(芽殖)
能发酵糖类产能
细胞壁常含甘露聚糖(在外层)
常生活在含糖量较高、酸度较大的水生环境中
酵母菌分布与人类的关系
单细胞蛋白(Single-Cell-Protein,简称SCP)
定义:是生物化工高新技术产品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一般是指大规模培养系统中生长的酵母、非致病性细菌、微型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内所含蛋白质,其粗蛋白含量可达45%-70%(而作物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大豆仅达35%-45%),此外其中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
特点: 1.营养丰富 SCP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脂类、矿物质,以及丰富的酶类和生物活性物质。 2.生产速率高 微生物的倍增时间快,合成蛋白量大 3.可工业化生产 不受气候等影响,实现量产。 4.原料来源广泛: 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工农业生产的废水、城市的纤维性垃圾、石油化工产品原料和副产品.
酵母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p54
酿酒酵母(Sacchharomyces cerevisiae)
细胞壁
外到内:甘露聚糖—蛋白质—葡聚糖
葡聚糖
赋予细胞壁以机械强度的主要成分
可用Hwlix pomatia(玛瑙螺)胃液制成的蜗牛消化酶水解,形成酵母原生质体
细胞膜
含有维生素D的前体——麦角甾醇,经过紫外线照射后能转化成维生素D2
细胞核
用相差显微镜可观察
吉姆萨染色法进行染色
S.cerevisiae(酿酒酵母)
基因组由17条染色体
6500个基因
线粒体和2um质粒中也含有DNA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繁殖方式
无性 (“假酵母”或“拟酵母”)
芽殖(最常见)
真菌丝(横隔面积与细胞直径一致) 假菌丝(其间仅以狭小的面积相连)
芽体又称芽胞子
子细胞脱离在母细胞上留下芽痕(可以有多个),在子细胞上留下蒂痕(仅一个)
裂殖
产无性孢子
掷孢子
厚垣孢子
节孢子
有性 “真酵母”
酵母菌
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
通过质配、核配、减数分裂
生活史p56
营养体既能以单倍体存在也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只有特定条件下才会进行有性繁殖
S.cerevisiae的二倍体因其体积大、生活力强,故可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科学研究或遗传工程实践中
营养体只能以单倍体形式存在
八孢裂殖酵母
营养体只能以二倍体形式存在
路德类酵母
酵母菌的菌落
与细菌菌落类似,但一般较细菌菌落大且厚,表面湿润,粘稠,易被挑起,多为乳白色,少数呈红色。 散发悦人的酒香味
霉菌
定义:
丝状真菌的统称,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通常指那些菌丝体较发达而又不产生大型子实体的真菌。在营养基质上形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或絮状菌丝体的小型真菌。
霉菌分布与人类关系
可产生黄曲霉毒素
霉菌细胞的形态和构造
菌丝
无隔菌丝
毛霉属、根霉属
有隔菌丝
曲霉属、青霉属
菌丝体
营养菌丝体
特化形式
假根
低等真菌 具有固着和吸取养料等功能
匍匐菌丝
吸器
附着孢
附着枝
菌核
菌索
菌环和菌网
气生菌丝体
特化形式
子实体 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形状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
结构简单
分生孢子头(扫帚状)、孢子囊、单孢子、担子(有性)
结构复杂
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
能产有性孢子的、结构复杂的子实体称为子囊果
液体培养时往往会产生菌丝球的特殊构造
真菌的孢子
无性孢子
孢囊孢子
根霉、毛霉
分生孢子
曲霉、青霉
厚垣孢子
有性孢子
接合孢子
根霉、毛霉
霉菌的菌落p63
形态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菌落与培养基间紧密相连
四大类微生物的细胞形态 和菌落特征比较
蕈菌
定义
通常指那些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包括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子囊菌类
菌丝分化阶段
形成一级菌丝——形成二级菌丝——形成三级菌丝——形成子实体——产生担孢子
常见蕈菌
木耳、银耳、香菇、茶树菇、杏鲍菇、草菇
锁状联合
1、在细胞的两核之间生出一个喙状突起,双核中的一个移入喙状突起,另一个仍留在细胞下部。两异质核同时分裂,成为4个子核。 2、分裂完成后,原位于喙基部的一子核与原位于细胞中的一子核移至细胞上部配对;另外两子核,一个进入喙突中,一个留在细胞下。 3、此时细胞中部和喙基部均生出横隔,将原细胞分成三部分。上部是双核细胞,下部和喙突部暂为两单核细胞。 4、此后,喙突尖端继续下延与细胞下部接触并融通。同时喙突中的核进入下部细胞内,使细胞下部也成为双核。 经如上变化后,4个子核分成2对,一个双核细胞分裂为两个。此过程结束后,在两细胞分融处残留一个喙状结构,即锁状联合。
结构
顶部的菌盖——中部的菌柄——基部的菌丝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