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小岛经济学》思维导图
虽然书的噱头号称能让9-90岁的读者都能通过一本书东西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但看完发现不适合经济学小白做入门读物,还是要先对哈耶克和凯恩斯两派有基本了解之后更容易理解一些。不过这本书好适合做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01-03 16:05:58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在世界文明存在与变化的剧烈大潮中,中国如何自处?如何看待自身的历史与文化?中国从何处来,中国文化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万古江河》就是许倬云先生为今天中国人撰写的历史,为中国文化的成长发展作的一部传记。
1、一个好点子出炉了
【章节概括】:在小岛上,三个人每人每天手抓一条鱼维持生命。其中的艾伯不满足于现状,决定饿一天肚子织鱼网,成功的一天捕获两条鱼
小岛
没有存款、没有借贷、没有投资
通过自我牺牲(挨饿)编织渔网,创造资本
消费不足,敢于冒险
经济学原理
工具使经济的出现成为可能
生产力提高,导致生产大于消费,出现剩余商品
使有限资源产生最大效益满足人类需要就是经济
找到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2、把财富分享给别人
【章节概括】:其余二人看到艾伯的成功,寻求帮助,经过思考艾伯决定有偿借鱼使二人有时间结网捕鱼
小岛
金融思维产生
追求更多是人类本性
分享的前提是自身获得收益
处理储蓄的方式
1、存起来
2、消费掉
3、借出去
4、进行投资
扩大生产是资本最佳用途
经济学原理
致富前提是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至少开始时)
利己主义得到发展,生产力会迅速提高
需求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生产力提高是刺激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
3、信用卡的多种用途
【章节概括】:艾伯的储蓄用商业、消费、应急贷款的不同模式产生的不同效果
小岛
三种贷款形式
商业贷款——扩大生产,是资本最佳用途
消费贷款——为还款而降低生活水平
应急贷款——社会生死攸关时的储备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影响贷款的唯一要素应是贷款人的财务状况,盈利好的公司应该更容易得到贷款。政府干预借贷借贷配置将极大降低储蓄的分配效率,削弱整体经济。
4、经济是如何发展的
【章节概括】:三人为过上更好生活,冒险赌上所有储蓄制造巨型捕鱼器并成功
小岛
为发明巨型捕鱼器集合所有存款创立公司
只有生产出额外的食物,才有时间做其他事情
经济学原理
储蓄不仅提高消费能力,还是经济遇到意外因素的缓冲器
消费不能超过产能,借款不能超过存款
储蓄创造资本,资本是生产扩大成为可能
5、鱼被指定为货币之后
【章节概括】:生产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之后带来多样化的经济,催生货币的诞生
小岛
多元化经济催生新的职业,服务业应运而生
社会发展和商业服务业的延伸,需要新的交换媒介代替物物交换
价格体系和一般等价物的固有价格相关
出现就业
劳动者的选择
省吃俭用资质渔网——存钱创业
贷款购买渔网——贷款创业
为有渔网的人工作——打工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对通缩的完全妖魔化和对通胀的相对接受是当今经济学最成功的宣传策略,推迟购买商品是理性考虑并对社会有益,刺激需求最好的办法是让物价降到更合理的水平
就业
资本越优化,劳动的价值就越大
员工的价值体现
需求:雇主是否需要该员工掌握的技能
供应:多少人具备此技能
生产力:员工完成度
6、为什么会有储蓄
【章节概括】:由于个人管理储蓄不变,且多数人不具备使储蓄增值的能力,因此银行诞生
小岛
银行产生
经济学原理
贷款:保证盈利,甄别合适的借款人
储蓄:定期向储户支付利息,并吸引更多储户
利率
周期性利率机制
储蓄充足-降低利率-抑制储蓄-提高借贷
储蓄不足-提高利率-促进储蓄-抑制借贷
【作者观点】:美联储对利率控制的致命缺陷为
1、美联储作为第三方机构不参与借贷过程,因此参与低效;
2、美联储的决定通常基于政治而非经济考量。
7、基础设施与贸易
【章节概括】:为解决旱灾,岛民向银行贷款建立自来水厂(基础设施),间接提高生产效率,催生新行业,使产品具备出口能力。
小岛
公共基础设施出现,生产力提升
产品出口能力增强,贸易出现
经济学原理
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观点】: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增加就业和提振经济的直接手段。只有收益>支出,投资才有效果。
贸易
【作者观点】:贸易的本质就是用自己多余或擅长生产的产品换取缺乏或不擅长生产的。
经济的目的
【作者观点】:经济的目的是不断提高生产力而不是提供就业岗位。
8、共和国诞生
【章节概括】:随着简单社会发展为复杂社会,人们必然需要某些政府机构
小岛
需要领导者
【作者观点】:交出权力是冒险的。人们一旦拥有权力,往往就会滥用。
纳税供养权力机关,纳税人决定税款如何画并有权利投票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自由本身存在风险。如果政府有责任消除一切苦难,则没有人事自由的。无法自由的失败,就无法自由的成功。
9、政府职能转变
【章节概括】:随着经济增长,政府开始发行纸币并逐步稀释储户的资产。
小岛
出现纸币代替鱼作为真鱼作为一般等价物
政府开始“稀释”储户的存款,通胀出现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美联储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产生足够的通胀从而使政府支出>税收收入
10、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章节概括】:部门冗余、效率低下、超发货币等多种因素导致货币不断贬值,通胀愈发严重
小岛
通货膨胀
1、抑制储蓄
2、贷款困难
3、公司削减成本、裁减员工
4、失业率上升,政府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和限制裁员
5、企业发展进一步受限
6、退休人员成为最大受害者
通胀本质是货币供应量增加,物价上涨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经济学原理
通货膨胀膨胀的不是价格而是货币供应
超发货币会同时带来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导致“经济停滞型通胀”
11、中岛帝国:远方生命线
【章节概括】:中岛帝国为了融入贸易,选择用鱼换取“鱼邦储备券”,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他们继而做出选择成为岛际生产环节中的一环。
小岛
中岛帝国
1、用鱼换取鱼邦储备券
2、所有制改革,多劳多得
3、积累储蓄,扩大再生产
美索尼亚国
1、贷款增加
2、通胀消失
3、物价稳定
4、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美国的低利率很大程度上是有国外的高储蓄率造成的,美元是美国的王牌。对靠贷款推动经济的美国而言,利率偏高和信贷吃紧是致命组合。
12、服务业崛起
【章节概括】:随着中岛储蓄涌入,美索尼亚贷款利率降低,企业家投资热情高涨;在岛际分工成型的前提下,企业家更愿意投资服务型(低投入高产出)并将制造业外包降低成本。
小岛
中岛帝国
只生产不消费,相信最后可依靠储蓄度日
美索尼亚国
宣称中岛生产美索尼亚消费是经济分工的典范
经济学原理
强势的贸易地位会使一国货币坚挺,反之则该国货币疲软
用货币贬值的方式推动出口会提高进口成本。弱化本国货币让人们更努力地工作来补偿进口商品这意味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下降。
【作者观点】: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不正确的,生产才是。
13、“鱼本位”破灭
【章节概括】:鱼邦储备券的不断流出使他国开始质疑兑换能力,为避免挤兑,鱼联邦政府对外国储蓄者关闭兑换窗口并宣布鱼邦储备券价值不取决于能否兑换真鱼,而取决于国际市场上对方想交换商品的价值。“鱼本位”的破灭在经过迅速贬值后,因其仍为常见货币形式,价格最终稳定下来。
小岛
”鱼本位“破灭
经济学原理
纸币只有在足够多的人愿意使用其交换产品和服务时才有价值
我们正在进行有史以来最大的货币实验
14、棚屋价格上涨
【章节概括】:随着经济发展利率降低以及人们购房需求增强,银行和贷款机构将房地产贷款市场作为低风险贷款的理想对象,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繁荣
小岛
美索尼亚国
银行向岛上信誉良好的人提供棚屋贷款
半官方机构为贷款提供担保方便银行降低贷款利率和放贷标准
助学贷款的出现使教育费用大幅提高甚至超过通胀率
中岛帝国
中岛帝国的投资流入住房贷款市场增加信贷供给量,进一步压低利率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
1、住房和助学贷款扰乱信贷市场
2、鼓励住房和助学贷款并非因为这是使用储蓄的最佳方式,只是因为帮助人们获得住房和教育机会能够转化为政治资本。
15、棚屋市场崩溃
【章节概括】:突然的抛售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雪崩。政府采取的措施是收购房贷机构、降低利率、增加房贷以促进消费的方式试图挽救房地产市场
小岛
美索尼亚国
投资者们同时抛售,供大于求很快变为价格大跌
借款人拖欠还贷
相关机构宣告破产
相关产业陷入困境,大批从业者失业
小岛陷入经济危机
经济援助计划-政府干预资源正确的再分配
继续放宽信贷,提高市场对住宅的需求阻止价格下跌
降低利率、减少购置税,重新产生贷款需求
为新一轮危机埋下伏笔
中岛帝国
提供新一轮贷款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
1、政府引导使得产能逐渐偏移到房地产行业,但生产力并未提升。继而形成泡沫。
2、市场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阻碍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16、情形如此糟糕
【章节概括】:面对经济下行危机,新政府对内采取刺激消费、扩大基建等策略,对外则要求中岛帝国减持鱼联邦储备券使其贬值,另鱼联邦产品更有竞争力
小岛
美索尼亚国对内政策
1、将刺激计划扩大到原来的三倍
2、提高政府为购买住房者的援助金额,并两次调低贷款利率
3、增加对学校的援助,放款助学贷款条件
4、大力发展基建
5、开发替代能源
美索尼亚国对外政策
追加贷款,希望继续保持现有消费水平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如果外国政府拒绝购买美国债务,美国要么拒绝还款要么通货膨胀,但无论哪一个,由于购买力下降和利率升高,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都会急剧下降。
17、缓兵之计
【章节概括】:朱特尼亚群岛(欧洲)面临同样危机,成立IMF从鱼联邦借钱缓解危机,岛际投资为了规避风险也进入鱼联邦市场。但随着经济不断下行,消费者购买欲望不断降低,政府为了促进消费,发行定量鱼券刺激经济。
小岛
朱特尼亚群岛
1、成立IMF
2、IMF向鱼联邦借款
美索尼亚国
1、因朱特尼亚群岛危机分散了国内矛盾,大量投资涌入
2、岛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依然很高,降低消费,重新储蓄
3、发行“定量鱼券”刺激需求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
1、量化宽松就是通货膨胀的委婉表达,也成为了美联储将政府债务货币化的隐秘手段。
2、想用量化宽松修复萎靡的经济,就好比企图用汽油去救火。
3、增加货币供应量固然会鼓励消费,但对扩大需求毫无裨益。而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18、占领华孚街
【章节概括】:为了维持房地产价格,政府出台一系列举措,但这些做法本质上只拯救了房地产市场。因此由失业工人、房地产投资者等组成的临时联盟开展了“占领孚华街”活动
小岛
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只惠及华孚街,其他岛民举行“占领华孚街”活动
经济学原理
【作者观点】:量化宽松的本质上是延长经济衰退的方法,而不是促进经济复苏的良方
19、无鱼不起浪
【章节概括】:面对鱼联邦的货币增发,中岛帝国最终选择面对已持货币贬值的风险,对鱼联邦储备券进行减持,带来了国际货币贬值,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的局面。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用以发展利润空间更大的产业。而由于鱼联邦储备券的不断贬值,使得中岛帝国购买力增强,供求关系发生转变。
小岛
经济学原理
政府入不敷出陷入困境后的选择
1、提高税收增加收入-不受人民欢迎
2、削减政府支出-比提高税收更困难
3、拒绝还债-颜面尽失
4、超发货币,引发通胀,使债务贬值
通货膨胀是把财富从以某种货币储蓄的人手中转移到以同种货币负债的人那里
浮动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