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静脉输液
全部为护理学基础书上整理,内容涵盖全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如何令自己更快乐
头脑风暴法四个原则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思维导图
静脉输液
原理及目的
原理
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将一定量的无菌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目的
补充水和电解质,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脱水
酸碱平衡失调者
增加血容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休克
大出血
严重烧伤
输注药物,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
补充营养物质,促进组织修复,维持正氮平衡。
慢性消耗性疾病
胃肠道吸收障碍者;不能经口进食
常用溶液及作用
临床补液原则
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晶体溶液(平衡溶液)--1h, 胶体分子量大,不易透过血管壁,扩容作用更持久。
先快后慢
开始4-8h内输入总量1/3-1/2,余量 24—48h内补足
宁少勿多
每小时尿量30—40ml 尿比重0.018,补液量恰当
补钾四不宜
不宜过早,见尿补钾,尿量>30ml/h
不宜过浓,浓度<0.3%
不宜过快,30-40滴/分,kcl不可静脉推注
不宜过多
成人:每天总量<5g
小儿:每天<0.1—0.3g/kg
输液途径和部位
周围浅静脉输液
上肢浅静脉
手背静脉网成人首选
下肢浅静脉
不作为首选
小儿头皮静脉
颞浅静脉,额静脉,耳后静脉及枕静脉
较长时间周围静脉输液
四肢远心端—近心端
中心静脉置管输液
PICC
首选贵要静脉
适用范围
高渗刺激性,如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
外周静脉输液受限者
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1.5kg
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
禁忌症
肘部静脉条件太差
穿刺部位有感染
乳癌手术后病人的患侧手臂
凝血障碍,免疫抑制者慎用
需反复输注血液制品
深静脉置管
首选锁骨下静脉,留置时间2—4周
输液速度调节
依据
患者年龄
成年人<5ml/min(40—60滴/分)
新生儿<1ml/min(20-40滴/分)
患者病情
心肺功能不良,严格控制速度<100ml/h
药物作用
脱水(20%甘露醇)10ml/min kcl滴速2ml/min(30-40滴/min)
输液速度与时间的计算
输液反应及防治
发热反应
原因
致热物质
症状
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1h。发热、寒战、发冷 轻者:38℃左右—自行恢复; 重者:40℃以上,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全身症状
护理措施
预防
认真检查药业质量,包装及其灭菌有效性;严格无菌操作
处理
减慢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注意观察体温变化,查找原因;
对症处理:寒战—保温;高热—物理降温; 观察生命体征; 遵医嘱给予抗过敏及激素治疗
循环负荷过重
输液速度过快
心肺功能不良,急性左心功能不全
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听诊肺部湿罗音,心率快而不齐
控制滴速,密切观察
立即停止输液,迅速通知医生,紧急处理
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腿下垂,以减轻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高流量氧气吸入(6-8L/min) 湿化瓶内盛20%-30%乙醇溶液
💊(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血管)
必要时四肢轮扎,每5-10min轮流放松—减轻回心血量
安慰患者,消除紧张
静脉炎
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药液
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大的留置导管或留置时间过长—化学炎性反应
无菌操作不严—感染
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发红发热,伴畏寒等全身症状
严格无菌
有计划更换输液部位
粗大静脉
充分稀释,减慢滴速
最短最细留置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停止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局部95%乙醇溶液或50%硫酸镁溶液湿敷,每天2次,每次20min
超短波理疗,每天1次,每次15-20min
中药外敷
合并感染使用抗生素
空气栓塞
空气未排尽,有气体进入导管
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拔除PICC时,穿刺点封闭不严密
突然胸部不适或胸骨后疼痛—呼吸困难—濒死感
心前区听诊响亮、持续水泡声 心电图—心肌缺血,急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改变,“肺型P波”
认真检查,排尽空气
加强巡视,专人守护
严密封闭穿刺点
立即置患者左侧头低足高位
优点:吸气时增加胸腔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 肺动脉处于右心室下部—气泡向上漂移至右心室,避开肺动脉入口
高流量氧气吸入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有条件者,可中心静脉导管抽出空气
药物渗出
刺破血管或滑出血管外
局部组织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不畅,可有组织坏死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患肢
非腐蚀性可局部热敷,蒽环类禁用热敷
输液故障的处理
液体输入不畅
针头滑出血管外
针头堵塞
压力过低
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
静脉痉挛
茂飞滴管内液面过高
滴管侧壁有调节孔
夹住上端输液管—打开调节孔—见到点滴漏出液面—关闭调节孔—松开输液管
滴管侧壁无调节孔
倾斜输液瓶—针头漏出液面 用手挤压输液导管上端
茂飞滴管内液面过低
有调节孔
夹住下端输液管—打开调节孔—升高—关闭调节孔—松开输液管
无调节孔
夹住下端输液管—用手挤压滴管—升高—停止挤压—松开输液管
茂飞滴管内液面自行下降
检查上段输液管和滴管衔接是否松动,漏气或裂隙,必要时更换输液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