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汉字字体设计
字体笔记第三章汉字字体设计,汉字发展情况概述:汉字起源于原始绘画,慢慢地从原始绘画脱胎之后变成了表意的符号。如果从仓颉造字算起,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汉字无论是字形还是结构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但总算没有脱离方块状的基本结构,这就是我们的象形文字——汉字,一种被老外称为谜一样的古老文字。
编辑于2023-10-14 21:56:30第三章:汉字字体设计
第一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一,汉字发展情况概述:汉字起源于原始绘画,慢慢地从原始绘画脱胎之后变成了表意的符号。如果从仓颉造字算起,迄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汉字无论是字形还是结构在每个历史时期有很大的不同,但总算没有脱离方块状的基本结构,这就是我们的象形文字——汉字,一种被老外称为谜一样的古老文字。因此也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Eg:结绳记事,契刻记事,图文记事,仓颉记事.)
二,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商代前期的甲骨文遗存主要发现于郑州商城,商代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
三,金文: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
四,小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 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
五,隶书和行书:(1),隶书是由籀文的草率写法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2),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篆书发展而来。 隶书是篆书的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化弧为直。
行书: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六,楷书和草书:楷书,汉字的一种字体,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
草书: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的潦草的字都算作为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七,印刷字体的流变:印刷字体是指供排版印刷用的规范化文字形体。最初的印刷字体是雕版时用的字体。
第二节:汉子的设计与印刷字体:
一,宋字体:笔画有粗细变化,而且一般是横细竖粗,末端有装饰部分(即“字脚”或“衬线”),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属于衬线字体,常用于书籍、杂志、报纸印刷的正文排版。
二,黑体字:黑体字又称方体或哥特体,没有衬线装饰,字形端正,笔画横平竖直,笔迹全部一样粗细。
第三节:汉字设计的基本结构规律:
一,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是统一和规范字形的方法.(结构可分为:上下/上中下/左右/左中右/上下左右/里外(全包,半包)/穿插结构)
二,字体重心:字的重心就是整个字的分量的中心点。
三,字面大小:指字体所占字面框的比例大小。
第四节:创意字体设计:
一,创意字体的设计原则:可识别性/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性原则
二,创意字体的设计方法:(1),置换同构法,(2),图形表现法,(3),字图结合法.
三,创意字体的表现手法:(1),笔形变化,Eg:力量型-钢直装饰,锋利型-尖锐装饰,柔软型-圆角装饰,(2),断笔和连笔Eg:字内连接和字外连接,(3),结构和外形:外轮廓变化Eg:圆/方形/三角形(4),空心Eg:中间空白,正负形.(5)虚实:''虚虚实实'','虚中有实''.(6),字图结合,(7),对比Eg:字体变形,运用逆向思维,如''横曲竖弯'',''横细竖粗''为''横粗竖细'',(8)表意-(灵魂)根据字面意思进行巧妙而简洁的变化.(9),立体字,(10)书法字,(11),综合:综合强调多种方法的灵活运用,相互补充,不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