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被忽视的孩子》读书笔记
《被忽视的孩子》这本书会帮助你意识到童年时那些“没有发生”的事、那些你“不记得”的事,向你展现未发生之事的后果:掌控你生命的无形之力。童年遭受的情感忽视,会长期损害你的自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世界顶尖学府高材生的K书指南,记录了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本书将全面剖析包括社交恐惧症、幽闭恐惧症、广场恐惧症、选择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等多种常见的恐惧症,并对恐惧症的病因、表现以及克服办法做深度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各类恐惧症人群,一起战胜恐惧症。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被忽视的孩子
造成情感忽视的12种类型的父母
自恋型父母
过分自行,自认为高人一等
专制型父母
推崇规则、限制和惩罚,用不灵活且强硬要求的方式抚养孩子
放纵型父母
对孩子几乎毫无约束,很多教养方式与专制型父母相反
离异/丧偶型父母
长期处在悲伤中,经常只是拼命地应付生活
成瘾型父母
上瘾是一种范围广泛的强迫性行为,如赌博、购物、网瘾等
经常表现得像两个不同的人,上瘾时忘了自己是父母
抑郁型父母
对养育子女的工作缺乏能量和热情
工作狂父母
长时间痴迷于工作,忽视了孩子真正的需求和感受
照顾伤病家属的父母
父母用大多的精力照顾伤病家属而疏于照顾孩子
成就/完美导向型父母
对孩子取得的成绩似乎从不满足
反社会型父母
没有内疚感,缺乏同情心
孩子即父母
允许、鼓励或强迫孩子表现得像成年的家长
“都是为你好”型父母
用意良好,但教养孩子的方式不正确
被忽视的孩子成年后的十个特征
空虚感
—种时有时无的、无法满足的缺失感
反依赖
恐惧依赖他人的倾向
不切实际的自我评价
对目己的才能、弱点等方面的认识不准确
对自己毫无同情,对他人满怀同情
对自己比对别人更严格
负罪感和羞耻感
无法针对自己的问题找到原因,只能责怪自己
对自己生气、自责
很容易且常对自己生气,对自己常感到厌恶
感到自己有致命缺陷
觉得如果人们和自己走得太近,就会讨厌自己
难以关爱自己和他人
不喜欢感到自己需要什么,不喜欢有人很需要自己的感觉
自我约束能力差
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是个拖延者
述情障碍
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容忍甚至感受任何情绪、情感
阻碍成功改变的因素
错误的期望
认为改变是直线进行的多数真正的改变是忽上忽下,进两步退—步
认为遇到挫折就是失败这会让人陷入自我恼怒
认为如果没法按计划进行就干脆放弃
无法按计划进行是改变发生的必经之路
逃避
想要改变会遇到的困难
要强迫自己做不熟悉的事
要强迫自己做困难的事
需要坚持不懈
要下很多工夫才能达成改变
不适
改变可能是一件吓人的事
开始感到自己和过去不一样
他人因你的改变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你
情绪的重要性及如何对待情绪
情绪的重要性
承载着身体想传达给人的信息
帮助人们适应、存活和茁壮成长
滋养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如何对待情绪
识别和命名练习
第一步:放空大脑,关注内心
第二步:问自己:现有我有什么感觉
第三步:仔细关注内心活动,集中于“第二步"的问题
第四步:试着辨识自己的感觉,并用文字描述它
第五步:如果难辨识出任何感觉,可查阅本书最后的感觉词汇表
第六步:找到比较准确描述自己感觉的词后,问自己:我现在为什么会感到____
lAAA四步骤
识别情绪
接纳情绪,不以对错来评断它
归因:试着察觉产生这个情绪的原因
行动:看看情绪是否对应某个行动,以合适的方法应对它
学习有效地表达感觉
不要消极、冲动地表达
要自信而平和、有同理心地表达
自我关怀
第一部分:学习关爱自己
4个步骤
将自己放在首位
调节饮食
锻炼身体
休息和放松
第二部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三件事计划
每天必须做三件不想做的事,或停止做想做但不该做的事
第三部分:自我安慰
健康的自我安慰策略
听音乐,或者某首特别的歌
烹饪或烘焙
和孩子—起玩
打扫卫生
自我对话
第四部分:同情自己
5个原则
反向黄金法则,即像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
觉察到破坏性的指向自我的愤怒
从自己的智慧和同情中获益
培养一个有爱而坚定的内心声音
允许自己做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