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课本框架梳理与基础知识整理,汇总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性质宗旨
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坚持
解放思想:打破习惯,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探寻规律
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我规律性、创造性
求真务实:实际中认识正确面目,探寻规律,遵循规律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
政治领导:路线 方针 政策
思想领导:思想理论、意识形态
组织领导:各级组织、干部、党员
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确保党处于领导核心地位;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健全领导制度;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核心: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科学执政: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民主执政: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巩固群众基础
依法执政:执政的基本方式,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法治化,规范化
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国体:人民民主专政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可靠保障
对内: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
对外: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立法、决定、任免、监督
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地位和职权
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审议 表决 提案 质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民主集中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详见课本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首要前提、根本保证)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主题-团结与民主,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依法治国
7.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我国法制建设历程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特征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8.法治中国建设
法治国家
内涵: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坚持宪法法律之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运行
要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法治政府
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
如何建设-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制框架内运行
法治社会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
如何建设-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9.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