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马克思主义绪论考点与知识点梳理
快速理解马克思的框架构成,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基本主义框架与绪论考试重点,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补充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马克思基本主义
整体框架
版块1.哲学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认识论
辩证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历史
唯物主义
版块2.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制度形成与本质
资本主义的发展与趋势
版块3.科学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替代资本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什么时间, 怎么产生(3个核心来源), 如何发展形成,问世,实践,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之间的矛盾
生成资料属于私人老板所有, 但需要全社会配合生产,但私人老板认为什么赚钱赚什么,不考虑社会需求,出现矛盾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19世纪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31法国里昂
1836英国人民宪章
1844德国西里西亚
为了说明起义合理性,为了凝聚工人力量,马克思主义产生
二、马克思主义的组成补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
整合前人的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理论
基本形成
1845年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1846年
德意志意识形态
时间线
公开问世
1847年
哲学的贫困
旧哲学的瓶颈
1848年
共产党宣言
宣传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实践
列宁建立了俄国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补充发展的, 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说明:三部分内在联系的科学体系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
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社会主义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
根本理论特征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经得住实践和验证
革命性
彻底的批判精神
不仅批判别人,也批判自己
鲜明的政治立场
始终代表无产阶级的立场,代表工人阶级
科学性
揭示客观规律
深刻独到发现
经受实践检验
不仅发现了客观规律,还经得起实践检验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出发点和归宿
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与时俱进
含义
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意义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思想路线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
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1、含义
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是全部理想的核心
2、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最高理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国建设成: 富强,明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关系: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基础, 实现共同理想必须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
必须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能从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出发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方法
一、目的
树立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二、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以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
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