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1.中医学基础-治则
这是一篇关于11.中医学基础-治则思维导图,中药学专业总结,包含治法定义、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等。
这是一篇该与中医学基础-7.病机思维导图,预防思维导图,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专业总结,包含病机定义、发病原理、基本病机等。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学基础-2. 藏象学说思维导图,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专业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中医学基础-3.精、气、血、津液思维导图,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专业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治则
治疗总则
治则定义
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指导下,制定的治疗疾病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临床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治法定义
治法是治疗疾病的方法
治病求本
标本先后
急则治标
缓则治本
标本兼治
正治和反治
简答题,详实
正治
定义
是指采用与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药物而治疗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方药的性质和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又称“逆治”。适用于本质与现象相一致的病证。
治法
寒者热之:是指寒性病证出现寒象,用温热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热者寒之:是指热性病证出现热象,用寒凉性质的方药进行治疗
虚则补之:是指虚性病证出现虚象,用补益扶正的方药进行治疗
实则泄之:是指实性病证出现实象,用攻逐祛邪的方药进行治疗
反治
是指顺从病证的外在假象而采取的一种治疗原则。由于采用的方药性质与病证之假象相一致,表面看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用药,故又称“从治”。适用于本质和现象不一致的病证。
热因热用:是指温热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热征象病证的治法。适用于阴盛格阳的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是指寒凉性质的方药治疗具有假寒征象病证的治法。适用于阳盛格阴的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是指用补益的方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之虚证的治法。适用于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是指用通利的方药治疗具有通泄症状之实证的治法。适用于因实邪内阻而致通泄症状的真实假虚证。
三因制宜
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基本治则
扶正祛邪
遵循的原则
虚证宜扶正;实证宜祛邪
当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时要根据主次缓急决定扶正和祛邪的先后和主次
扶正不留邪,祛邪勿伤正
运用方法
单独使用
扶正
祛邪
合并使用
扶正兼祛邪
祛邪兼扶正
先后使用
先祛邪后扶正
先扶正后祛邪
调整阴阳
损其有余
泄其阳盛
损其阴盛
补其不足
阴阳互制之补虚
阴阳互济之补虚
阴阳并补
调理精气血津液
调精
补精
固精
疏精
调气
补气
调理气机
调血
补血
调理血行
调津液
滋养津液
祛除水湿痰饮
调理气血
调理气与津液
调理气与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