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免疫分子
细胞因子,抗体,HLDA,补体,黏附分子,HLA分子等免疫分子分类及作用。
编辑于2021-06-22 13:07:40免疫分子
抗体
IgG(主力军)
单体,血清和细胞外液中含量最高,抗感染、再次应答的主要抗体,唯一通过胎盘的抗体
IgM(先头部队)
五聚体,分子量最大,激活补体作用最强,个体发育中合成最早的Ig,单体IgM是细胞膜表面免疫球蛋白(mIgM)只表达mI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
IgA(边防军)
SIgA的分子结构中有J链和SP,SIgA是粘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
IgE
血清中含量最少,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固有层浆细胞产生对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有高亲和力,介导I型超敏反应 ,与机体抗寄生虫免疫有关
IgD
血清含量极低,铰链区长,对蛋白酶敏感,极易降解,膜型IgD (mIgD) 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
补体
补体固有成分
经典途径的C1q、C1r、CIs、C2 、C4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和备解素(P因子) 凝集素途径(MBL途径)的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MASP) 补体活化的共同组分C3、C5 、C6、C7、C8、C9。
补体调节蛋白
补体受体(CR)
HLA分子
I类分子
I类分子由重链(α链)和β2m组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Ⅱ类分子
由α链和β链组成,仅表达于淋巴组织中一些特定的细胞表面,如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的T细胞等。
相互作用
MHC的抗原结合槽与抗原肽互补结合,其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锚定位与抗原肽结合,MHC分子通过提呈抗原肽而激活T淋巴细胞,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黏附分子(CAM)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
CD4、CD8、CTLA-4等
整合素家族
VLA-4、LFA-1等
选择素家族
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等
钙黏蛋白家族
E-cadherin、N-cadherin、P-cadherin等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HLDA)
分化群(CD)
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种分化抗原归为同一个分化群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IL)
IL-1,IL-2等
集落刺激因子(CSF)
能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分化、增殖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粒细胞巨啦细胞集路刺激因子(C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红细胞生成素( EPO)、干细胞因子(SCF)和血小板生成素(TPO)等
干扰素(IFN)
干扰病毒复制的功能而得名,包括IFN-a、IFN-β、IFN-γ
肿瘤坏死因子(TNF)
因最初被发现其能造成肿瘤组织坏死而得名,包括TNF-α和INF-β等
生长因子(GF)
指一类可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其种类较多,包括TGF-B,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等
趋化因子(CCK)
结构相似,分子量约8 512kB,具有趋化功能的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