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兴脑图导图社区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思维导图
这是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的开篇之作,也是堪称毛泽东思想萌芽的一篇光辉文献。这是一篇光辉文献,可选题并不独特。只是毛泽东对党内一个“热门话题”发表的见解。就像今天热门的“碳中和”“房地产税”“电动汽车”一样。一个普普通通的选题,如何能载入史册?答案必须穿越回1925年去寻找。
编辑于2021-06-27 20:41:08《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毛泽东)和那个1925年
社会背景
中国共产党
重要会议:1925年1月在上海 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进步之处
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
明确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
强调了工农联盟问题的重要性
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果不发动农民起来斗争, 中国革命的成功和无产阶级领导地位是不可能取得的
不足之处
对怎样取得领导权+怎样实现工农联盟的问题, 缺乏具体明确的主张
没有认识到解决农民土地问题、革命武装和革命政权的重要性
党内共识:共产党太弱小,必须要找帮手!
1925年初只有不足1000人,1925年底1万人
认识分歧
右派陈独秀:只注意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
1923年《资产阶级的革命与革命的资产阶级》 《中国国民革命与社会各阶级》
在资产阶级不发达的中国,无产阶级不是独立的革命势力。
农民阶级私有观念牢固,居处散漫势力不易集中。
必须支持资产阶级先取得胜利,才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为1924年1月国共合作打理论前站
左派张国焘:同样忘记农民,只注意工人运动。
尊崇正统的共产主义理论,明确反对共产党加入国民党, 并在三大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产生争执。
三大落选中央局和中央委员
毛泽东: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 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动摇的阶级的毛泽东
大会结合湖南工人运动经验,发言支持加入国民党
三大接替张国焘在党内的位置, 任中央局秘书(2014年5月兼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建立党直接领导的 第一支正规部队
1925年11月,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这个团的骨干是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
团里建立了共产党的支部
国民党
国民党内对与共产党合作 的三种态度
左派:廖仲恺赞成联俄联共,认为既然联俄,必须联共
右派:汪精卫同意联俄,反对联共
中间派:胡汉民建议先对共产党人有条件地收容,再有依据地淘汰
孙中山:采纳胡汉民建议
有条件联共,不实行党外合作
采取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党内合作
新成立的中央监察委员会10人中无共产党人 (纪律执行机构不允许共产党人插手)
对共产党人的态度, 一直是国民党内部右派和作派的分歧点
右派反共势力增长
孙中山在北京病逝(1925年3月12日)
新右派戴季陶出版《孙文主义之哲学的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 要求已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脱离一切党派,作单纯的国民党党员”
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在广州被暗杀
11月,国民党内老右派邹鲁、谢持等在 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自行召开 所谓“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
非法宣布取消共产党员的国民党党籍
分别开除共产党人谭平山、李大钊、毛泽东等的 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候补中央执行委员职务
解除鲍罗廷的顾问职务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明确反对和斥责
五卅运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
显示工人阶级的领导力量和革命统一战线的作用
大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逼迫大资产阶级勾引整个资产阶级退出统一战线
大资产阶级的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首先提出“单独对英”、“缩小范围”的口号,将原工商学联合会提出的17项交涉条件改为13条,删去了几项核心条款。
总商会又以停发罢工救济费的办法挟制工人复工(各地支援罢工的捐款由总商会经管)
民族资产阶级
由动摇而妥协,于6月26日无条件结束总罢市
工人阶级
一直坚持到9月初取得部分经济要求的胜利后陆续复工
约50万工人成了反帝运动的主力
北洋政府
北京政府派邢士廉率军到上海镇压。
解散总工会,通缉该会领袖李立三
限令各工会一律取消
国际势力
苏联
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都希望得到苏联的支持
苏联更看重国民党的力量,扶持孙中山,后来是汪精卫
决定中共和国民党初期重大事务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初期政策
共产党内领导层的人事变动
国共合作
孙中山改组国民党
建立黄埔军校
英美
先选中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
发现并扶持掌握军队的蒋介石
会同江浙财阀挤走汪精卫, 扶持蒋介石取得国民党领导权
蒋介石必然反苏和反共(英美的意思)
那时的旧中国,就像现在的中东地区。 俄罗斯、美国分别寻找代理人, 取舍和看中的只有“国家利益”这个标准。 哪里有所谓的真正的共产主义同志感情。
文章内容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
极端反革命
我们的敌人
中产阶级
有革命的一面,既恨帝国主义和军阀
也有发动的一面,怕无产阶级的威胁
以民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独立革命思想不现实; 他们可能是敌人,可能是朋友。
小资产阶级
除自给外,每年有剩余的中产阶级(右派)
在经济上大体上可以自给的。 不反对革命,但不肯贸然参加(中派)
生活逐年下降的(负债渐多)。 较倾向于革命的(左派)
到革命潮流高涨、 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 左派+中派都可参加革命, 右派分子被裹挟, 也会附和革命。
半无产阶级
绝大部分半自耕农和贫农
所谓农民问题,主要就是他们的问题
对于革命宣传极易接受
我们最接近的朋友
无产阶级
约200万人,主要为铁路、矿山、 海运、纺织、造船五种产业的工人
而其中很大一个数量是在外资产业的奴役下
是中国新的生产力的代表者+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 +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这是革命领导力量
游民无产者
主要是失了土地的农民和失了工作机会的手工业工人
人类生活中最不安定者,有秘密组织(青帮、大刀会、哥老会等)
很能勇敢奋斗,但有破坏性
如引导得法,可变成一种革命力量
文章发表
写信给陈独秀投稿被否
12月1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政治部编辑 《革命》第四期刊登
1926年2月,国民党农民部主办的 《中国农民》第二期全文转载
1926年3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机关刊物 《中国青年》发表了毛泽东修改后的此文
1926年5月,农民运动讲习所重印了 1926年2月出版的文章做学员课本
毛泽东
待过的地方
湖南
1925年1至8月, 韶山开展农民运动
广州
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电令逮捕回 赴国民政府任代理宣传部长
途经长沙橘子洲,写了《沁园春·长沙》: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在共产党内
三大时得陈独秀支持,成为第二号人物
四大离开中央领导层
1925年2月6日,偕夫人杨开慧以养病为名回到韶山
韶山期间访亲问友,了解韶山农村情况,办农民夜校, 组织农民协会、“雪耻会”,创建中共韶山特别支部
在国民党内
被国民党右派排挤,不发薪酬,工作难以开展
1925年9月,到广州任国民党宣传部代理部长(替汪精卫)
1926年,任第六届农讲所所长,讲授“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地理”课程
组织工人运动
总共十多次
指挥的安源路矿罢工运动是极少数成功的
感觉到这件事风险大、成本高、无法持续
dyn
牛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