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近代史戊戌变法
对本次的历史事件进行了整体的梳理,发生时间是1898年6月11日 至 1898年9月21日,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叠代框架,主要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从夏朝到清朝的各个朝代的寿命和时间长度。通过条形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了每个朝代的寿命。
道德经下篇,讲述人生哲学,这些章节都体现了老子对道德和修身的深刻见解,以及对社会治理的独特思考。
合同的签订审批及付款的管理全流程管理,包含合同事项、 报支、履约保证金,退还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章节概要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近代史戊戌变法
简介
别称
百日维新
维新变法
维新运动
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
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时间
1898年6月11日 至 1898年9月21日
发生背景
国际背景
经济
19世纪下半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阶段,各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后
迅速强大起来
政治
各国通过议会改革建立了资本主义,给中国提供了示范
国内背景
政治形式
《马关条约》签订,民族危机加剧
经济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帝国主义的入侵所带来的刺激
洋务运动引起的引导和刺激
部分国人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抵制洋商洋厂看作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手段之一
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
思想基础
近代以来新思想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封建统治的危机一步步加深,国人开始考虑
如何挽救中国
林则徐、魏源等人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萌芽
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中的很多人亲身参加了洋务运动的实践
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康有为的思想在当时极具震撼力,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梁启超则将维新思想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严复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直接原因
《马关条约》的签订让众人上书光绪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
练兵、变法的主张,史称“公车上书”
上书因顽固派的阻挠,而没有送到光绪帝的手中
变法过程
舆论宣传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积极进行宣传和组织活动
1895年8月17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
1896年8月,为了宣传变法而制造舆论中心,《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
的重要阵地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唐才常与谭嗣同在浏阳兴办算学馆,提倡新学,在长沙办时
务学堂,编辑《湘学报》。次年又创办《湘报》,宣传变法维新
实施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
变法期间,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除旧布新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变法失败
戊戌六君子
谭嗣同
康广仁
林旭
杨深秀
杨锐
刘光
意义
戊戌变法是一次具有爱国救亡意义的变法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
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这次变法促进了思想解放,并且对思想文化 的发展和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失败原因
守旧派势力强大
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冒进措施
变法手段单一
变法内容
文教改革
废八股,兴西学
创办京师大学堂
设译书局,派留学生
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经济改革
康有为强调中国必须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
着重鼓励民办企业
设铁路矿务总局、农工商总局,并在各省设分局
在各地设立工厂
在各省设商务局、商会,保护商务,推广口岸商埠、开放八旗经商的禁令
倡办实业,促进生产
鼓励私人开办工矿企业
军事改革
改用西洋军事训练
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
筹设武备大学堂
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社会改革
将城乡许多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
政治改革
开放言路
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精减机构
任用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