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长大就是边走边选 个人想法版 2024.2.20
愿你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要有清晰的目标和规划,以便在人生的旅途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编辑于2024-02-20 11:13:491)找个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必须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2)他人如何度过休息时间、如何花钱、如何生活与你无关。聪明人会专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管别人选择了什么路线。盯着你要去的地方,不去理会别人在做什么。不去理会,你就更容易不去评判。一旦评判,你就会对自己进行分类,这就使你更难做到灵活,更难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评判别人反过来也会让你把自己关进鸽子笼——这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3)得有一条线,你不能超越它。你得知道那条线画在哪里。别人不需要知道,但当他们要求你越过这条线时,你就可以告知他们它的存在。
1)历史上各种悲剧的源泉,不外混淆了别人的“无条件”与“有条件”。 2)只有当拒绝收下一笔钱比收下这笔钱让你感觉更好时,你才算是富有。 3)不要太过大声地抱怨别人对你的不公,你可能会提醒那些缺乏想象力的敌人该怎么做。
1)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2)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 3)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找个爱好,过好自己的生活。你必须为生活而工作,而不是为工作而生活。 2)他人如何度过休息时间、如何花钱、如何生活与你无关。聪明人会专心走自己的路,不去管别人选择了什么路线。盯着你要去的地方,不去理会别人在做什么。不去理会,你就更容易不去评判。一旦评判,你就会对自己进行分类,这就使你更难做到灵活,更难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评判别人反过来也会让你把自己关进鸽子笼——这可不是一个好地方。 3)得有一条线,你不能超越它。你得知道那条线画在哪里。别人不需要知道,但当他们要求你越过这条线时,你就可以告知他们它的存在。
1)历史上各种悲剧的源泉,不外混淆了别人的“无条件”与“有条件”。 2)只有当拒绝收下一笔钱比收下这笔钱让你感觉更好时,你才算是富有。 3)不要太过大声地抱怨别人对你的不公,你可能会提醒那些缺乏想象力的敌人该怎么做。
1)揭示我们共通的人性,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 2)拯救我们的不再是任何道理或技巧,只有直面的勇气。 3)承认本身,就是最隐蔽也最关键的改变。
书名:长大就是边走边选 作者:李尚龙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23-04-01 ISBN:9787521753639
1
原文摘录
在大学,自学很重要
个人思考
是的,大学的时间相对而言比较充裕,自由安排的部分会很多。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发挥我们的自学能力了
不光是在大学,在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离开学校步入工作后,自学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记得小学数学老师布置的暑假寒假作业,有一部分就是要求去借下一学期要上的课本,去预习课本。开学来会进行一次下一学期知识的测验。提前预习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我的自学能力。而提前预习课本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就能更有针对性地去听那些在预习时困惑的问题了
还记得初中的时候,有一些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利用时间,如果要求的题目做完了,就可以再去做其他的学习或题目。注意是课上。而还有一些老师,会根据一些学生的情况,如果学生一些题目已经会了,上课就不用听了。果真是重里不重表的老师哈!一点都不在乎学生没有认真地听他的课,也不会因此而不满,反而鼓励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去做更难的题,主动说让他们不用听
不过不要飘,不要因为觉得自己已经预习过了,所以老师上课就可以不用怎么听了。当然这是针对新课或者新知识点而言。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就有一点飘了,觉得自己已经预习过了,都懂了,上课的时候老师好像也没讲什么,对我来说有点像念教案。所以那段时间没怎么听,后来好像发现不对劲了,有一些题目好像不大会做。后面就调整了策略,即使预习过了,也还是要听一遍新课,增加印象,巩固记忆,(而且听过老师的课之后心里更有底一点)
有一些老师说我的自学能力很强。我也不大清楚。不过,我确实没怎么补课。我大概算是班上没补课的学生里成绩最好的了,所以老师才这么说吧。初中的时候一度怀疑老师只喜欢那些在老师那里补课的学生,不怎么喜欢我们这些不补课的学生。(不过确实有一些老师可能是这样的,听到其他学生对这位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的时候,心里好受多了,而后来有幸这门课换了另一位老师,不是初中哈)
初中的时候的想法还是有点算是奇怪的吧,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以及为什么会去想这些。但当时就是这么想的,而且也想去验证这一想法。而好在确实有去验证,也有一个温暖的结果
初中我知道有学生在那位老师那里补课,我也知道那位老师水平很高,我也很喜欢那位老师。验证方式大概是即使也想再另外补课,也没有选择去补课。而那位老师依然对我很好,甚至比对在他那里补课的学生还好。这或许也是我想要的状态吧,即使没有比其他学生多给老师钱,也不必担心老师因此而不喜欢自己(不必因此而自卑)。不必去委屈自己讨好(心甘情愿的示好除外),不必为了所谓的老师的喜欢,去做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以及一些违背自己内心的事情
而人生的一些模式确实又在重复着发生,希望日后的你不要忘了曾经验证过的答案
2
原文摘录
只要以不挂科为底线,以拿到学位证为保底,其他的时间与其浪费了,不如用来打磨另一技能,而这一技能,将会伴随你走得更远
个人思考
大学有一位老师也说了,有的学生有一些课成绩很好,有一些课成绩只是及格或者一般。跟那种所有课都差不多及格,以及那种门门课都高分的学生不同,他们会有他们自己的侧重点
而我后来拿过一次奖学金之后,对一部分课程也有一定程度的放弃,或者说没有投入可以投入的最大精力吧。为了拿到奖学金,肯定还是需要门门都尽可能高分的。奖学金也是丰富简历的一个亮点吧
而既然已经获得过一次奖学金了,后续就可以不必再执着于此了。(考研或保研的同学,或者其他对成绩有要求的同学除外)。让其他同学也能有获得奖学金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因此而获得一份更接近理想的工作岗位吧
对于我觉得重要的课程,还是会尽可能全力投入。而不太重要的课程可能会适当减少时间。有花很多时间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去在自己有一点感兴趣的地方去学习。以及考证,而在考证跟学业的时间有一定冲突的时候,在重要的课程临近考试的时候,是以学校的课程为优先。而考完之后,再转移重点在考证上,甚至对于当时可调节的时间进行了调节。比如当时学年论文的提交时间是可以延缓一点的,而且延缓的影响不大(不是毕业论文),就有和老师协商延缓(不同老师的论文提交时间有所不同,打听其他同学的提交时间,获取真正的最后时间,因为有一些老师会要求提前的时间多一点),等考证完了再集中精力完成学年论文
这里也是判断事物重要程度的能力,以及评估不良后果的能力。从而获取更大的自由度,在更大的可行域里找到对自己而言的最优解
3
原文摘录
别恋战,该撤就赶紧撤
如果你只学会官僚主义,学会争权夺利,学会不尊重人,学会只要权力而不要责任,那你还是不要当学生会干部了,因为你这一系列行为是愚蠢的
当你完成自己的使命,自己也获得了期待的锻炼,就抓紧撤离,别恋战。 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可以负责。 可惜有些人却在最该学习的日子里,陷入了无聊的争斗,毕业后,追悔莫及。 愿我们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
个人思考
陷入官僚主义了,该怎么办?
当讨好、欺诈、诡计成了必须,那或许便不必停留了。当你获得了期待的锻炼,就可以撤离了。不愿意陷入无聊的争斗,不愿意将青春年华浪费在讨好和虚无中,不愿意配合做无意义的表演,不愿意形式主义大于做实事
愿你始终知道自己是有选择的,不过是双向选择罢了(之前听到双向选择,还有些伤心,但现在反而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词,它代表着你是有选择权的),当环境的内耗太多,当违背内心的时刻太多,当潜意识已经意识到你不该这么虚耗时间,你不该这么对不起自己,那离开也没有什么吧
真正为我们人生负责的,是我们自己。每一天或许都是同样地度过,但你真的甘心吗?
而我不愿意讨好的原因之一,大概是一句话:“媚上者必欺下”。我也不确定这句话的正确性,但经历了一些之后,好像确实是这样的。之前没有发现的真面目,在某一时刻,尤其是利益相关的时刻,终究是显现了。我不愿意讨好的原因(心甘情愿、心悦诚服的除外),是不愿意某一天成为欺下的人
有一位老师说过,希望我们能有“对强者的敬佩,和对弱者的怜悯”。好像“人善被人欺”,但我不希望自己成为那个欺负良善之人的人(对付恶人除外)
而另一位老师说,希望我们有不被环境改变的能力。愿知世故而不世故
4
原文摘录
批判性阅读。好的阅读者不是处于被持续灌输的状态,而是和作者交锋的状态。你可能不同意作者的观点,也可能有自己想补充的话,把你的话写在旁边,进行独立思考。这样读到的书,就能成为自己的了
个人思考
是的,对阅读的内容保持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一味同意作者的观点。像一些影评出来,各种观点都有,其实都有各自的理由,不能绝对地去说好还是不好,正确还是不正确。只能说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每个人看到的角度不一样。那么,从别人的理解里看到一些自己之前看不到的一面,也是一种收获吧
5
原文摘录
在你的收入和零花钱里,至少应该有20%用于自我提升。少吃一顿饭,就能多走很远的路
个人思考
确实是需要留出一部分钱,用来做自我提升。有时候花钱可以买到别人的指导和经验,尤其是一些好的老师的,以及针对性强的指导。不花钱也可以提升,但适当花钱可以让这个提升的速度快一点吧
有时候花钱买了一些付费课程或者付费资源,会觉得亏,或者说是踩坑了,那么,至少是有过尝试,这次吃亏了,以后对类似的事情的识别就会更敏锐一些吧。适当早一点吃过一些小亏,也能防止以后吃更大的亏,不是吗?
不过,有一些也不能算吃亏吧,至少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的,那么,只要有一点点的收获,就都算是值得的了吧
毕竟,哪怕什么也没有得到,至少帮你验证了什么路好像行不通,什么路不大适合你,以及还有什么地方是需要加强的
毕竟也算是投资,肯定是要允许一定程度的浪费的,也正是这种一定程度的浪费,区分了一些人吧。而总会遇到值得的学习内容,这一部分的提升,会带来更接近理想的生活状态吧,虽然过程可能会有曲折,但总体而言依然是向上的,也是打开新的可能的一个方向哈
而有一些曾经学习过的课程或者购买过的资源,在某一天条件满足的时候(比如你的状态变化了),你之前觉得没有用的东西或者用不了的东西,竟然发挥作用了。所以,有些事情还是有时机的,之前储备过的资源,或许就是某一天的法宝
6
原文摘录
我当老师的几年里,见到了许多来自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有些人的英语四六级成绩比一本学校的学生还高
后来一问,原因很简单:他们丢掉了手中的杯子,去找了一个桶,然后把桶越装越满
个人思考
可能有一些条件我们确实不如别人,但我们可以再去寻找其他的东西。就像某一个例子,当大多数人争着去抢地上的财宝,而有少数人去往前走,捡起了前方的钻石。而那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前方有钻石
可以适当去避开内卷,去寻找更稀缺的东西。而有些东西比不过别人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不好意思的,用其他的去弥补就好了。甚至主动去追求更重要的东西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当某一方面已经尽力了,但结果仍不如人意的时候,不妨看看别的地方有没有什么是属于你的东西。所有的鸟儿都会有食物,只不过这个食物不是送到它们嘴边的。我们也都会有自己的食物,只不过要自己去寻找。某一份不再适合了,那便再去找一份吧
7
原文摘录
在安全的职业环境中一定要居安思危,只有居安思危,有了一技之长去寻找另一技之长,这样不停进步,才不会被淘汰
个人思考
我个人也是,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某一个职业上,而是会去寻找第二曲线,当然,这是在第一曲线已经比较稳定的情况下。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来?没有人能保证
专一地做某一份工作,固然很好,但终究于我而言,还是抗风险能力低了。不过,在做的当下,依然是专注的。为另外的路径布局,一个好处是,当主路径塌了的时候,可以有备用资源
只是,有一些第二曲线的建设时间和建设成本并不低,所以要有心理准备
依然是有好处的,不会因为失去主路径就觉得天塌下来了,就觉得失去了全世界。爱好也是一样,你还有你的爱好,还有其他可以做的事情,甚至,它们会反哺你。你投入过的一些东西,会在某一时刻滋养你
8
原文摘录
成为斜杠青年时,建议你收费
收费代表着客户、外人对你的认可,进入圈子代表内部人士对你的认同
个人思考
是啊,建议收费。免费我就要的东西,不见得是真的好。愿意付费购买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认可吧,或者说是需要。哪怕只是象征性地收费,哪怕只收1元。都可以筛选出哪些是真正愿意和需要的
而且,收费之后,会更有动力去继续投入
有些免费的东西也很好
比如,能力的提升是可以节省成本的,在可以的范围内,通过能力的提升,降低一些事情的成本,也是提升的一种。开源节流,不过,不该省的,也不要省。该花的还是要花
希望,你是有定价权的。可以免费,可以提价,可以降价,只要你愿意
而有些确实成本比较高,所以收费也会比较高。收费高的一个好处是,你可以有更多的资金去继续投入到研发中,从而产出更优质的产品。而且,对方付费购买的东西,也会更珍惜和更重视。就像我,免费的资料和付费的资料,可能当需要删除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会优先删除免费的;而付费的,我会再考虑考虑
9
原文摘录
我开始给生活埋彩蛋。不要小瞧这些彩蛋,所谓幸福,无非是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彩蛋,就是每周的期待,而这些期待能提高生活的质量
后来,我决定不给自己安排得这么满
个人思考
是啊,不要小瞧这些彩蛋。这些都是你继续的动力,都是你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动力。就像小学的时候,有同学说她是绝对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的,因为还有这么多好吃的没有吃,还有这么多好玩的没有玩,还有这么多好看的风景没有看(还有好看的电视剧,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
完成了一件事情之后,就可以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感谢辛苦的自己,感谢这么努力的你,虽然好像也不是很努力哈
不给自己安排得太满,而是以一种更放松、更从容的姿态,去做一些事情吧。这样对健康也更有益,紧张还是会带来压力,以及身体姿势的不适的。比如,做事的时候,最好不要耸肩,如果有练习过瑜伽的话,可能对肩膀的状态会更有觉察一些,会发现当比较紧张的时候,是会不自然地耸肩的
最后,愿你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
10
原文摘录
放弃无用的社交,避免无效的争论
当被别人误解时,聪明的方法是不辩解,默默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当然,如果误解你的人是你最亲的人,花些时间不让他们感到伤心还是有必要的;如果误解你的是法院,你是一定要解释的
面对懂你的人,你不必解释太多;面对不懂你的人,解释像掩饰,没必要
我们都要学会避免无效的争论,毕竟,我们没有责任和义务去花自己宝贵的时间改变别人的想法,替别人操心
个人思考
有时候,确实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和解释了。有些人,要的从来不是是非对错,甚至,他们比谁都更清楚是非对错,而在那个时候,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颠倒黑白又如何?对错重要吗?不重要。对他们有利的,哪怕是错的,才重要
所以,解释了又怎样呢?
有时候,不想做某些事,为什么需要理由呢?当你真的解释了,给出了理由的时候,别人就有机会去根据你的理由来让你退步,如果你本来就决定了一定不做,那就还是不要解释了吧,就像一个复读机一样重复你的态度,拒绝就好了
对于想做但有顾虑的事,是可以解释的。这样或许别人能根据你的情况,适当进行一些调整。而你,也能去做想做的事了
11
原文摘录
当你被老师批评了,千万不要引申为“老师不喜欢我,同学也不喜欢我,谁都不喜欢我,我是个垃圾”;当你被女朋友甩了,千万不要乱推导为“我什么也不是,我是个废物,以后我都不会有真爱的”
很多观点,并不是别人怎么说,你就要怎么认为,你要有独立的思考模式,才不容易活成大多数人的样子
个人思考
有些东西,不需要引申。被老师批评,不代表老师不喜欢你,也不代表你不好,只是,在那件事情上,老师有老师的看法
别人说了,就是对的吗?我也可以说一个跟别人相反的,那是不是我说的也是对的呢?那别人说的,还是对的吗?
始终保持一个稳定的内核,对自己是谁,自己有什么优势,自己有什么价值,有一定的认识。不因别人的话而随意动摇这一点。就像一张100的钞票,就算被弄皱、就算被踩在脚下,它的价值依然不变
可以暂时怀疑,但愿你最终能拨开迷雾,看见那个真正的你
12
原文摘录
我遇到过很多内向的人,他们平时不太喜欢讲话,甚至喝了酒后,依旧不太愿意和人交流,只是静静地发呆
但是他们有个强大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喜欢独处,喜欢阅读,喜欢一个人看一部电影,喜欢一个人购物,喜欢一个人做饭。他们有无数种方式,度过独自一人的时光。
我遇到过很多“大神”,也是内向的。他们告诉我,自己之所以内向,是因为内心深处是无比多姿多彩,而这些东西,往往无法跟别人分享,就只能独处了
性格不需要被刻意改变,更没必要改变自己的模样。你需要做的,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技能。
比如,你虽然内向,但你可以多说两句话;你虽然社恐,但你可以装作不害怕;你虽然爱独处,但你在很多人面前能做到收放自如
个人思考
我本人也算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吧。不太喜欢说很多话,也惊异于外向的人怎么有那么多精力去讲话。不过,貌似对于外向的人来说,从事各种社交活动,简直就是获取能量的方式
可是,对我来说,真的好消耗能量啊。当然,如果遇到志趣相投的朋友,还是可以高谈阔论一番的。我也知道,即便是好朋友,也难以长时间交谈,还是需要休息和恢复的时间。不过,依然是开心的
而阅读对我来说,就是恢复能量的方式。独处也是,喜欢一个人。有些事情也不好跟别人分享,因为别人未必懂得,也未必理解,甚至可能反过来斥责你、打击你。既然承受不了真相,那便只好保留于心中吧
有时候,一个人真的挺好的,你不用去考虑别人的节奏,你可以想快就快,想慢就慢,可以想停就停。你可以不用活在别人的眼光里,不用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不用等别人,不用承担别人的课题。(真心不喜欢拒绝别人,但早一点拒绝是为了后续不需要更多的拒绝。)
有些时候,有人同行,也挺好的。你可以看到别人是怎么做的,你可以从别人那里获得不一样的经验和体验。有人陪伴、互相帮扶的感觉,也挺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