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关于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概述思维导图,包含心理现象、研究方法、研究取向、七大经典流派等。
编辑于2024-02-27 16:25:01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现象
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和无意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包括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
心理过程(知情意)
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研究方法
背!
1. 观察法
定义: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示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而发现心理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优点:范围大/简便易行/第一手资料/资料真实
缺点:难重复难检验/不精确/未出现/各取所需
2. 实验法
含义: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目的在于寻找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分类: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优点:可揭示因果关系/可重复可检验/数量化指标明确
缺点:主试效应/被试效应
3. 测验法
含义: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
基本要求:测试的信度和效度
优点:简易便行/种类多/有常模/结果处理方便/严谨可靠
缺点:经验文化影响//结果难精确/只反映结果/施策者要求高
4. 调查法
就某一问题,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向被调查者提问,通过对他的回答进行分析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
优点:不受时空限制/运用方便
缺点:不严谨/无因果/主观效应/依赖回答者合作
5. 个案法
含义:对某人进行深入、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即搜集和分析某人过去和现在有关方面的资料,从而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个人资料丰富/获得某种假设
缺点:安利推广需谨慎
6. 相关法
含义:通过测量来发现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相关:不同变量间相随变动的关系
优点:方向性/可预测/反映程度/可验证/其他研究方法的基础
缺点:无因果
研究取向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行为主义的研究、精神分析的研究、认真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进化心理学的研究
七大经典流派
背背背!
1. 构造主义
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内容:意识的结构和成分
方法:实验内省法(即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依靠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
观点(意识+3元素)
I.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
II. 意识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要素,即人的经验(意识)可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元素,所有复杂的心理现象都是由这些元素构成的
2. 机能主义
代表人物:詹姆斯、杜威、安吉尔
内容: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方法:内省法、观察法
观点(意识流)
心理学要研究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即意识的功能;意识是一个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整体,即“意识流”
3. 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班杜拉
内容:环境对人和动物的外显行为的影响
方法:反对内省,主张实验(强调科学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提出刺激-反应(s-r)模式)
观点(反意识主行为+反内省主实验)
I. 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而不是意识的科学
II. 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 格式塔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苛勒、考夫卡
内容:整体观
方法:实验法
观点
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总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5. 精神分析
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
内容: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
方法:精神分析方法(催眠、释梦、自由联想、生活史法)
观点(无意识+儿童)
I. 肯定“无意识”的存在
II. 认为儿童时期的无意识经验是人格特征与心理障碍的根源
6. 人本主义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内容:以人为本
方法:整体分析·个案研究
观点(人善论+需要层次)
I. 心理学应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强调自我实现
II. 需要理论:需要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7. 认知心理学
代表人物:皮亚杰、奈塞尔、西蒙、纽厄尔
内容:信息加工过程
方法: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
观点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结构。将人看作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知过程就是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信息输入、编码、存储和提取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