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思维导图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已步入信息社会,信息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而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加速了这一变革的进程。
编辑于2021-07-30 11:42:41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文化
1.1信息与信息技术
1.1.1信息与数据
信息的定义:一般认为,信息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切物质和事物的属性。
数据的定义:所谓数据,就是指存储在某种媒体上可以加以鉴别的符号资料。
符号资料:包括文字、字母数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
信息与数据的关系
1、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2、信息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后的结果,是数据的逻辑意义。
3、信息的符号化就是数据。
1.1.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
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中,传感即使、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主导技术。
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
1.1.3信息社会
信息高速公路
定义:从20c90s主要是指高速度、大容量多媒体信息传输干线。最早由美国提出。
信息社会也称信息化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以信息活动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活动的新型社会形态。
1.1.4“计算机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社会的持有现象。
文化具有的基本属性
1、广泛性
2、传递性
3、教育性
4、深刻性
计算机文化定义:计算机文化就是以计算机为核心,集网络文化、信息文化、多媒体文化为一体,并对社会生活和人类行为产生广泛深远影响的新型文化。
1.2计算机技术概论
1.2.1计算机的起源与发展
1、计算机的起源
1642年,布莱斯帕斯卡发明了机械计算机。
19c,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最先提出通用数字计算机的基本设计思想。被称为“计算机之父”
1946年,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投入运行。
1、ENIAC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
2、它采用的是十进制。
为什么采用十进制?思维惯性、十进制更常用、查尔斯巴贝奇是数学家
3、当时它的运行速度是最快的,代表着人类计算技术的最高成就。
第一台数字计算机是冯诺依曼发明的。
1949年,世界上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具有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EDSAC。
2、计算机的发展
按照采用的主要元器件的不同分为四代
第一代计算机 1946~1956 电子管计算机 电子管
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
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 1957~1964 晶体管计算机 晶体管
出现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第三代计算机 1964~1971 集成电路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 路
计算机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在此时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出现了操作系统和会话式语言
第四代计算机 1971~ 超大规模集成电大规模或超大规 路计算机 模集成电路
微型机在家庭中普及
开始了计算机网络时代
拓展:第五代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
1.22计算机的特点及分类
1、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取决于计算机的字长,而非取决于它所使用的电子器件的精度程度
3、存储容量大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工作自动化
6、通用性强
通用性是计算机能够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基础
2、计算机的分类
根据处理的对象
1、模拟计算机
参与运算的数值用不间断的连续量表示,运算过程是连续的。
受元器件质量影响
2、数字计算机
3、混合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划分
1、通用计算机
2、专用计算机
根据计算机规模划分
1、巨型机
2、大型机
3、小型机
4、微型机
5、工作站
1.2.3计算机的应用
1、科学计算
定义:科学计算是指科学和工程中的数值计算,是计算机应用最早的领域。
应用:航天工程、气象
2、信息管理
定义:一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大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有用的信息,是非数值形式的信息处理。
应用: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事务处理、情报检索、企业管理
3、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定义:用计算机及时采集检测数据,按最佳值迅速对控制对象进行自动控制或者自动调节
应用:冶金、石油、化工、纺织、水电、机械和航天部门。如:嫦娥奔月
4、计算机辅助系统
定义:通过人机对话,使计算机辅助人们进行设计、加工、计划和学习等工作
分类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 计算机辅助制造
CBE 计算机辅助教育
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 计算机辅助测试
CIMS 计算机集成系统
5、人工智能AI
定义:人工智能是研究怎样让计算机做一些通常认为需要智能才能做得事情,又称机器智能。
6、计算机网络和通信
信息资源共享
一线连五洲
7、多媒体技术应用系统
多媒体技术
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综合起来,使之建立逻辑关系并加工处理的技术
多媒体系统构成
计算机
多媒体设备
多媒体应用软件
多媒体技术应用
通讯、医疗、教育、设计、出版、影视娱乐、商业广告和旅游等
8、嵌入式系统
1.2.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1、巨型化
定义:不断研制速度跟快、存储量更大和功能性更强大的超级计算机。
2、微型化
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价格进一步降低
3、网络化
网络化是将计算机和相关装置连接起来,形成网络
云计算
4、智能化
使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
1.3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3.1信息表示
1.3.2数值及其转换
数制
定义:为仅为的原则进行计数称之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
数码
定义: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基数
定义: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位权
定义:指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权值
注意
处于不同数位的数码代表的数值不同
1、常用的进位计数制
十进制D
二进制B
八进制O
十六进制H
A10 B11 C12 D13 E14 F15
2、数制的转换
按权展开
其它进制转十进制
除基求余(从下到上)
十进制转其它进制
小数部分是乘基取整,从上到下
二进制转化八进制
原点开始、三位成组、不足补位、按权展开
八进制转化二进制
原点开始、一分为三、除基求余、不足补位
421法进行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
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原点开始、四位成组、不足补位、按权展开
不足补位,补的数是0,小数点为参照,左前右后
十六进制转二进制
原点开始、一分为四、除基求余、不足补位
不足补位,补的数是0,小数点为参照,左后右前
8421法进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四位一组,不足补位,分别与8421对应,将与1对应的数相加,按组写好,即可得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
先转二进制
3、二进制的运算规则
在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可以非常方便的实现各种算数运算和逻辑运算
加减乘除运算
逻辑运算
与AND
或OR
非NOT
1非=0 0非=1
异或XOR
相同为0不同为1
1.3.3信息的编码
1、计算机中数据的单位
1、位
定义:位 bit 简记b 计算机存储的最小单位
2、字节
定义:字节 byte 简记B 是存储信息的基本单位1B=8bit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1TB=1024GB
3、字
定义: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
字长:计算机的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字长是计算机一次所能处理的实际位数长度,所以字长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数值的表示
一个数的最高位作为符号位,0代表正,1代表负(一般都是8位,把最高位拿来当符号位)
机器数(机器码)
采用二进制表示形式的连同数符一起码化了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统称为机器数或机器码
正整数的原码、反码、补码完全一样,即符号位固定为0,数值位相同
原码
+1原码=00000001
-1的原码=10000001
如果不带符号位的八位数可以表示的范围是
0-11111111
255
带符号位的八位数可以表示的十进制范围是
11111111
-127
01111111
127
反码
对于负数,数值符号位为1,其余位取反
-1反=11111110
补码
对于负数,数值符号为1,数值位为反码+1
-1的补码=11111111
真值
与机器数对应用正负符号加绝对值来表示的实际数值称之为真值
BCD码又称8421码
3、文字信息的表示
数值数据
定义:具有数值大小和正负特征的数据
BCD码
非数值数据
ASCII码
又称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是一种西文机内码
分类
7位
标准码
7位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并规定最高位位0,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字符
8位
扩展码
大小判断
小写字母>大写字母>数字
同一个字母的ASCII码,小写字母比大写字母大32(20H)
常用ASCII码数值
space:36
零:48
A:65
a:97
汉字编码
区位码
分为区号和位号两个部分
人与人交换信息
国标码
国标码又称汉字交换码。
一般用连续的两个字节(分高低字节)来表示一个汉字GB2312-80
人与人交换
国标码每个字节最高位为0
机内码
内部存储
定义:把国标码两个字节的最高位改为1,称之为机内码
机内码中两个字节的的最高位均为1
区位码与国标码之间的计算
如何得到一个汉字的国标码?前提条件是知道汉字的区位码
国别码高字节=区码+20H
国标码低字节=位码+20H
高前低后组合成国标码
国标码与内码之间的计算
内码高字节=国标码高字节+80H
内码低字节=国标码低字节+80H
高低字节组成内码
区位码与内码之间的计算
内码高字节=区码+A0
内码低字节=位码+A0
高低字节组成内码
字形码
定义:将汉字显示到屏幕上或者打印到纸上所需要的图形数据称之为汉字字形码
打印输出
类型
点阵码
点阵码缩放困难,容易失真。
一点为一位,1字节为8位
矢量码
输入码(又称外码)
流水码
音码
智能ABC、微软拼音
行码
五笔字型
音码和行码的对比
音码重码多,单子输入速度慢
行码重码少,单子输入较快,学习和掌握较困难
音形结合码
1.4计算机系统
1.4.1计算机工作原理
1、指令
定义:是指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的命令,由一串二进制数码组成
二进制数码
操作码
规定了操作类型
地址码
操作数据存放在什么地址中
指令系统
定义:所有指令的集合
常见的指令系统
复杂指令系统CISC
精简指令系统RISC
2、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计算机自动完成运算或处理过程的基础是“存储程序”工作原理
是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提出来的。
基本思想:存储程序与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定义:存储程序是指人们必须事先把计算机的执行步骤序列及运行中所需的数据,通过一定方式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的存储器中。
程序控制定义:是指计算机运行时能自动的逐一取出程序中的一条条指令,加以分析并执行规定的操作。
尽管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但其基本工作原理任然没有改变。
3、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1、取指令
2、分析指令
3、执行指令
4、上述步骤完成后,指令计数器加1,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
1.4.2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
定义: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由电子、机械和光电元件等组成的各种计算机部件和计算机设备
计算机硬件系统
这些部件和设备依据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要求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称之为计算机硬件系统
裸机
定义:未配置任何软件的计算机,他是计算机完成工作的物质基础
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决定了计算机硬件系统由5部分组成
输入设备
功能:把原始数据和处理数据的程序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代码
常用的输入设备
鼠标
键盘
扫描仪
数字化仪
数码摄像机
条形码阅读器
数码相机
A/D转换器
输出设备
定义:指从计算机中输出信息的设备
功能:是将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习惯接受的星系形式,然后输出。
常用的输出设备
显示器
打印机
音响
绘图仪
各种数/模转换器(D/A)
从信息输入角度来说,磁盘驱动器和磁带机即可以看作是输入设备也可以看作是输出设备
运算器
组成
算数逻辑运算单元
寄存器
定义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执行数据处理指令的器件
功能
负责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运算
它的速度决定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
控制器
控制器是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个部件进行工作的“神经中枢”
合称为中央处理器,简称cpu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定义: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由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存储信息。
存储器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位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单位是基本的存储单位。
分类
内存储器(内存)
又称:主存储器
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
ROM中的数据或程序一般是在将ROM装入计算机前是先写好的。
只能从ROM中读出实现存储的数据,但是不能改写
断电后任然可以长期保存
ROM的容量较小,一般存放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随机存储器RAM
既可以读出信息又可以写入信息
断电后会丢失
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RAM。
常用内存
SDRAM
DDR
SDRAM
DDR2
DDR3
高速缓存Cache
介于内存和cpu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称做高速缓冲存储器,一般简称缓存
可以与CPU直接交换数据
外存储器(外存)
又称:辅助存储器
外存是主机的外部设备,存取速度交内存慢的多,用来存储大量的暂时不参加运算或者处理的数据和程序,一旦需要,可以成批的与内存交换信息。
特点
存储容量大
可靠性较高,价格低
在断电后可以永久的保存信息
微机中的外存按存储介质的不同分类
磁表面存储器
磁盘
磁带
光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闪存)
光盘存储器
U盘
分类
软盘
容量:1.44MB,软盘上有写保护口
只能读写盘中信息不能够写入
硬盘
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混合硬盘
闪存
一种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制成的电子盘
电子盘又称u盘
光盘存储器
分类
只读光盘CD-ROM
追记型光盘CD-R
可改写型光盘CD-RW
特点
价格低
保存时间长
存储量大
怕划
外存储器是内存储器的后备和补充,不能和CPU直接交换数据
存储器读写速度排序:CPU>Cache>RAM>硬盘>软盘
1.4.3计算机软件系统
1、计算机软件基础
计算机软件分为两类
系统软件
1、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OS是一组对计算机资源进行控制与管理的系统化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是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主要作用
管理计算机
操作系统管理控制和分配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使用计算机
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
2、语言处理程序
定义:用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源程序,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的,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执行,这些翻译程序就称为语言处理程序。
分类
对汇编语言程序
汇编
对高级语言源程序
编译或解释
基本功能
用面向用户的高级语言或者汇编语言编写的源程序翻译成机器可执行的二进制语言程序。
3、系统支撑和服务程序
又称工具软件
常见的工具软件
系统诊断程序
调试程序
排错程序
编辑程序
查杀病毒程序
作用:都是为维护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或支持系统开发所配置的软件系统。
4、数据库管理系统
定义:主要用来建立存储各种数据资料的数据库,并进行操作和维护。
常用的数据管理库系统
微机
FoxBASE+、FoxPro、Access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DB2、Sybase、SQL Server
应用软件
定义:为解决计算机各类应用问题而编写的软件成为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分类
办公类软件
Microsoft Office
WPS Office
谷歌在线办公系统
图形处理软件
Photoshop
Illustrator
三维动画软件
3DS MAX
Maya
即时通信软件
MSN
UC
SKype
注意
只为完成某一特定专业的任务,针对某行业、某用户的特定需求而专门开发的软件,都是应用软件
软件的构成
所需要的程序
数据
有关文档的总和
2、程序设计语言
1、程序设计基础
1、算法
定义:算法可以看作由有限个步骤组成的用来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实质:反映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性质
1、有穷性
解题过程必须是可以终止的
2、确定性
每一步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应该在理解时产生二义性
3、可行性
每个算法都可以有效地执行,并能得到确定的结果
2、数据结构
分类
逻辑上的数据结构
反映各数据项之间的逻辑关系
物理上的数据结构
反映成分数据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安排
典型的数据结构
线性表
堆栈
队列
2、程序设计语言
定义:是用户编写应用程序使用的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的工具。
三个阶段
1、机器语言
时间:1952年以前
是计算机唯一能识别的,直接供机器使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对程序员的要求很高,要求对计算机的硬件和指令系统都有着深入的了解。
2、汇编语言
汇编程序是机器语言的“符号化”
用助记符来代替操作码,用符号来表示操作符地址。
用助记符和符号地址来表示指令。
计算机不可以直接执行,需要翻译
优缺点
优点
比机器语言更直观
容易记忆和理解
更易读、易检查、易修改
程序质量高、执行速度快、占用内存少。
缺点
不同CPU的计算机,针对同一问题所编写的汇编语言程序是互不相通的。
依赖于具体的机器,很难在系统间移植,程序的编写仍然比较困难、程序的可读性也比较差。
注意: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都为低级语言
3、高级语言
1、解释程序
解释程序是对源程序一边翻译,一边执行,是直接执行源程序或源程序的内部形式的,并不产生目标程序。
2、编译程序
编译: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并产生目标程序,其翻译过程称之为编译。
优缺点对照
编译程序
执行速度较快
比较复杂
开发和维修费用成本高
解释程序
比较简单
可移植性好
执行速度慢
为提高编程效率,现在软件开发大都借助于Visual Basic++、JBuilder、Delphi、PowerBuilder、Visual Studio等可视化编程工具。
1.5微型计算机系统
1.5.1微型计算机分类
1、单片机
定义:将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存储器以及I/O接口电路集成在一个芯片上。
单片机具有计算机功能的集成电路芯片。
优缺点
优点
体积小
功耗低
使用方便
缺点
存储器容量较小
一般用于专用机器或控制仪表、家用电器
2、单板机
定义:将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电路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
构成
简易键盘
液晶
数码管显示器
外存存储器接口
优点
价格低廉
易于扩撒,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等
3、PC
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微机
pu配置
显示器
键盘
硬磁盘
打印机
光盘驱动器
一个紧凑的机箱
一些可以插接各种接口板卡的扩展插槽
4、便携式微机
笔记本计算机
个人数字助理PDA
智能手机
主机和主要的外部设备集成一个整体,可以用电池直接供电。
1.5.2微机的主要性指标
1、主频
指cpu在单位时间发出的脉冲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
单位:赫兹Hz
2、字长
定义:运算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计算机的字长越长,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效率就越高,计算机内部所存储的数值精度越高,计算机识别的指令越多,功能性也就越强。
字长决定了指令直接寻址的能力
3、内核数
内核:多任务处理性能
4、内存容量
定义:内存储器中能存储信息的总字节数。
内存容量越大,计算机的处理速度越快。
5、运算速度
运算速度是一项综合性的性能指标
单位:MIPS和BIPS
衡量一台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机器的兼容性
系统的可靠性
系统的可维护性
一般而言,主频越高,运算速度越快,字节越长,运算速度越快,内存容量越大,运算速度越快,存储周期越小,运算速度越快。
1.5.3常见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1、微处理器
为计算机的CPU也称微处理器,是将运算器,控制器,合法哦苏缓存集成在一起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定义:具有“记忆”功能的设备,由具有两种稳定状态的物理器件存储信息。
存储器由成千上万个存储单位构成,每个存储单元存放一定位数,(微机上8位)的二进制数,每个存储单元都有唯一的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
存储单位是基本的存储单位。
分类
内存储器(内存)
又称:主存储器
分类
只读存储器ROM
ROM中的数据或程序一般是在将ROM装入计算机前是先写好的。
只能从ROM中读出实现存储的数据,但是不能改写
断电后任然可以长期保存
ROM的容量较小,一般存放系统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等
随机存储器RAM
既可以读出信息又可以写入信息
断电后会丢失
微机中的内存一般指RAM。
常用内存
SDRAM
DDR
SDRAM
DDR2
DDR3
高速缓存Cache
介于内存和cpu之间的高速小容量存储器称做高速缓冲存储器,一般简称缓存
可以与CPU直接交换数据
外存储器(外存)
又称:辅助存储器
外存是主机的外部设备,存取速度交内存慢的多,用来存储大量的暂时不参加运算或者处理的数据和程序,一旦需要,可以成批的与内存交换信息。
特点
存储容量大
可靠性较高,价格低
在断电后可以永久的保存信息
微机中的外存按存储介质的不同分类
磁表面存储器
磁盘
磁带
光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闪存)
光盘存储器
U盘
分类
软盘
容量:1.44MB,软盘上有写保护口
只能读写盘中信息不能够写入
硬盘
固态硬盘
机械硬盘
混合硬盘
闪存
一种用闪存作为存储介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制成的电子盘
电子盘又称u盘
光盘存储器
分类
只读光盘CD-ROM
追记型光盘CD-R
可改写型光盘CD-RW
特点
价格低
保存时间长
存储量大
怕划
外存储器是内存储器的后备和补充,不能和CPU直接交换数据
存储器读写速度排序:CPU>Cache>RAM>硬盘>软盘
3、微机常见总线标准
总线
定义:计算机各功能部件之间传递信息的公共同新干线,它是由导线组成的传输线束。
分类
数据总线
传输数据
地址总线
数据地址
控制总线
控制信号
总线标准定义
各模板之间有的一种标准
1、PCI总线
定义了32位数据总线,可扩展为64位
是至今为止最成功的总线接口规范之一
与CPU没有直接连接,经过桥接芯片组电路连接
稳定性和匹配性出色
2、AGP总线
显卡专用的局部总线,使图形加速硬件与CPU和系统存储器之间直接连接
3、USB总线
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接口标准
4、PCI-Express总线
点对点串行连接
数据传输速率快,有很大发展潜力
4、主板
主板,又叫主机板(mainboard)、系统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是计算机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制造质量的高低,决定了硬件系统的稳定性。
主板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芯片组,芯片组是主板的灵魂,它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功能。
主板采用了开放式结构。主板上大都有6-15个扩展插槽,供PC机外围设备的控制卡(适配器)插接。
5、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是将原始信息转化为计算机能接受的二进制。
输入设备是用户和 计算机系统 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装置之一。
常见输入设备
键盘 , 鼠标 , 摄像头 , 扫描仪 , 光笔 ,手写输入板,游戏杆, 语音输入 装置等都属于输入设备。
键盘和鼠标
键盘和鼠标是微机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数码相机
6、输出设备
定义
是将计算机内部的信息以人们易于接受的形式传送出来的设备。
也是把各种计算结果数据或信息以数字、字符、图像、声音等形式表现出来。
显示系统
显示器
显示器(Display)又称监视器,是实现人机对话的主要工具.它既可以显示键盘输入的命令或数据,也可以显示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结果.
构成
显示器
显示配适器
按照显示器件分类
有阴极射线管CRT一般用于微型机
液晶显示器
无辐射、体积小、耗电量低、美观
像素间距已经固定
等离子显示器
显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显示分辨率
定义
屏幕每行每列的像素数
像素是显示器图像的最小单位
显示器的分辨率分为高中低三种.分辨率的指标是用屏幕上每行的像素数与每帧(每个屏幕画面)行数的乘积表示的.乘积越大,也就是像素点越小,数量越多,分辨率就越高,图形就越清晰美观。
颜色质量
是指某一分辨率下,每一个像素可以与多种色彩来描述
单位:位bit
8位所能表示的颜色数最多是256种
刷新速度
显示器适配器
显示器适配器又称显示器控制器,是显示器与主机的接口部件,以硬件插卡的形式插在主机板上.显示器的分辨率不仅决定於阴极射线管本身,也与显示器适配器的逻辑电路有关
常用适配器
CGA
EGA
VGA
中文显示配置器
打印机
打印机是微机系统中常用的输出设备之一,是可选件。
1、点阵打印机
点阵撞针撞击打印色带
2、喷墨打印机
3、激光打印机
是一种高速度、高精度、低噪音的非打击式打印机,也能实现彩色打印。
声音系统
音频信号
音频信号是连续的模拟信号,而电脑处理的只能是数字信号,所以要先进行模/数(A/D)的转换。
转换过程,就是对音频信号的采样和量化过程,即把时间上连续的模拟信号转变为时间上不连续的数字信号,只要在连续量上等间隔地取足都多的点,就能够逼真的模拟出原来的连续量。
“取点”的过程称为采样。采样精度越高,数字声音越逼真。
采样频率
指每秒对音频信号的采样次数。
采样次数越多,采样频率越高,数字信号就越接近尾声
常见的输出设备
打印机
绘图仪
影像输出系统
语音输出系统
磁记录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