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1 行政管理
公共基础知识全方位思维导图,包含哲学、法律、文史、公文等,对照文超教育马克的教学视频,视频可在哔哩哔哩观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上岸!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3.1 行政管理
含义
行政管理即公共行政,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自身内部事务的组织活动。
五大要素
行政管理的基础是公共行政权力
行政管理主体在我国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类行政机构
行政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管理的方式是依法行政
行政管理的实质是行政管理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政府的职能
政治职能,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对内维持社会秩序。
对外,军事保卫,外交
内,治安,民主政治
经济职能,政府为了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管理的职能。三大经济职能:宏观调控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职能、市场监督的职能。
文化职能,政府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依法对文化事业所实施的管理。
社会职能,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主要由:调节社会分配和组织社会保障的职能、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职能、促进社会服务体系建立的职能,提高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的职能。
政府职能的转变: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2 行政组织
从广义上说,行政组织是指为执行一定事务而将从事共同工作的人们通过权责和任务分配结成系统协调的组织机构。
从狭义上说,为执行国家的政务所结成的有系统的组织机构。
分类
首脑机关: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统辖全局的领导机关
职能机关:亦称运作机构或实作机构,是隶属于领导机关或行政首长,执掌一定专业行政事务,由本身或督率其所属机构实际实施的机关
辅助机关:办公机关
咨询机关:亦称智能机关或参谋机关,是一种现代政府的组织形态,通常指汇集专家学者和有实际经验的政府官员的专门为政府出谋划策、提供论证和较佳政策方案的行政机关。
派出机关:是一级政府根据政务管理需要,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关。
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
按管理者所处的管理层次区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及基层管理者
管理层次:亦称组织层次,组织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目。
管理幅度:亦称管理跨度,指一个人或组织直接管理的下属人员或机构的数目。
组织规模=管理层次*管理幅度
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管理层次,管理者的能力,被管理者的能力,管理技术和手段,工作的内容和性质,计划的详尽程度,管理环境的稳定
组织结构的具体类型
直线型组织结构,即单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使用、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类型。
职能型组织结构,即多线性组织结构,是当参谋部门有权向直线型经理直接下达指令时所形成的组织结构。
优点:专业化分工
缺点:专业分散化,没有人为项目具体负责,对整体目标有影响
主要适用于中小型企业
矩阵型结构,在组织结构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花粉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结构,称为矩阵型组织结构。
优点:加强了横向的联系,
适用于大型的组织结构
缺点:个人的责任心可能不强。有双重领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强。
行政决策
概念,国家行政机关及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做决定的活动。行政管理具有多种智能,其中行政决策时最重要的、主导性的一项职能。行政决策时行政活动的先导,一切行政管理过程和行政行为都离不开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时行政管理成败的保证,因为它在行政管理中占据核心地位。
行政决策的分类
根据行政决策地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国家决策和地方决策
依据行政决策设计问题的规模和影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问题的重复程度不同,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常规性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非常规性决策)
依据决策条件和结果的不同,分分为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决策。
确定型决策:指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能够确定,决策目标也非常明确,对决策实施的结果也能够确定。
不确定型决策: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都不清楚,决策目标也不够明确,对决策结果也不能控制和预测。
风险型决策:指决策者对决策对象的自然状态和客观条件比较清楚,也有比较明确的决策目标,但是实现决策目标结果必须冒一定风险。
依据决策目标要求,可分为最优决策和满意决策。
根据决策主体不同,可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按照使用的决策方法的先进程度,可分为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行政决策的过程
发现问题、确定目标——起点
分析矛盾、拟定方案——基础
综合评价、优选方案——关键
决策实施、追踪反馈——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执行
含义,政府机关即公务人员实施法律、贯彻落实国家权力机关的决策(包括执行党的政策、方针和政策),执行国家政务和执行行政决策,以达到预期行政目标的过程。行政执行时评价行政管理工作好坏的最主要的依据。
行政执行的层级。一般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不同层级的政府机关及其工作部门、只为不同,行政执行的内容、重点、手段也不同。一般而言,越是上层,执行越宏观、越综合化;越是下层,执行越微观、越专业化。
行政执行的手段
法律手段
行政手段,强制性
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行政执行的阶段
准备阶段
具体实施阶段
评估阶段
行政沟通
按沟通渠道划分: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沟通的路线划分: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按信息流向划分:下行沟通、上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按信息沟通的结构模式划分:单联式、聚联式沟通、互联式沟通
行政监督
含义:指各类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所实施的检查、监督、督导活动。这实际上是对行政的监督,而不是行政对“老百姓”的监督,更不是仅指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的作用
预防作用
矫正作用
反馈作用
行政监督的类型
依行政监督的主体划分:
政党监督,即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权力机关的监督,即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司法机关的监督,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即社会团体、新闻媒介、人民群众对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行政机关对自身的监督。
依据行政监督的性质划分:
一般监督,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上、下级行政隶属关系上产生的一种相互监督的关系和活动。
日常监督、主管监督、职能监督
专门监督,指担负专门监督职能的行政机关对监督对象的监督。
依据实施监督的时间划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公共危机管理
含义: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处理原则
时间原则性、效率性原则、协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公共危机的分级:一级:特别重大,红色,需要国家、省级、市级、县级共同处理;二级,重大,橙色;三级,较重,黄色;四级,一般,蓝色,县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