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发散风寒思维导图
发散风寒药味辛性温,发散作用较强,常用于外感风寒出现的恶寒,发热,身痛、颈项不舒、无汗、鼻塞、脉浮紧或浮缓、舌苔薄白等表寒症状者。
这是一篇关于辛凉解表剂的思维导图,讲述了银翘散、桑菊饮、麻杏石甘汤、柴葛解肌汤,感兴趣的朋友收藏下图学习吧!
这是一篇关于辛温解表剂的思维导图,介绍了麻黄汤、桂枝汤、止咳散、九味羌活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的组成和功效。
这是一篇关于清热燥湿药的思维导图,介绍了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和苦参的用法和主治病症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发散风寒
发汗解表
麻黄
宣肺平喘
喘咳
外感风寒表实所致之无汗而喘
麻黄汤
麻黄+杏仁一宣一降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之喘
麻杏石甘汤
麻黄+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清解肺热而不凉遏
痰热内蕴,外感风寒之哮喘
定喘汤
麻黄+白果,一散一收,散收配伍
散寒通滞
阴疽
阳和汤
麻黄开皮毛散寒凝
利水消肿
香薷
香薷和麻黄均可发汗解表、利水消肿
化湿和中
阴暑证(夏月麻黄)
香薷散
桂枝
发汗解肌
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证
麻黄汤(麻黄+桂枝)
外感风寒表虚有汗证
桂枝汤(桂枝+芍药)
温通经脉
寒凝血瘀疼痛证
温经汤(吴茱萸、桂枝为君药,来温经散寒)
助阳化气
助阳
中焦虚寒、肝脾失调、阴阳不和
小建中汤(桂枝温阳散寒)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虚劳肺痿
炙甘草汤(桂枝温心阳、通血脉-通阳复脉)
蓄水
五苓散(桂枝助阳化气,兼散表邪)
痰饮
苓桂术甘汤(桂枝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平冲降逆
心悸、奔豚气
祛风解表(表寒、表热均可)
荆芥
祛风解表
透疹消疮
消风散
君药: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
止血(炒炭)
防风
外感表证
风疹瘙痒
止痉
破伤风
胜湿止痛
风湿痹证
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羌活
胜湿
外感风寒湿,里有郁热
九味羌活汤
风湿在表之痹证
羌活胜湿汤
两方共同组成羌活、防风、川芎
止痛
太阳头痛
藁本
巅顶头痛
细辛
温肺化饮
寒饮咳喘
外寒里饮
小青龙汤
注意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的区别。大青龙汤主治外寒里热证;方子组成为麻黄汤加石膏。麻黄汤解表寒,石膏清里热。
寒饮咳嗽
苓甘五味姜辛汤
两方共同核心配伍为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少阴头痛
通鼻窍
白芷
止带
阳明头痛
苍耳子
鼻渊良药
辛夷
鼻渊要药
解鱼蟹中毒
紫苏
解表散寒
参苏饮
行气宽中(行气安胎)
生姜
风寒感冒
温肺止咳
肺寒咳嗽
注意风寒感冒+喘咳为麻黄;风寒感冒+肺寒咳嗽用生姜
温中止呕
胃寒呕吐
吴茱萸汤(主治肝寒上逆,胃寒呕吐,少阴吐利)
旋覆代赭汤(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
两方用生姜止呕,且生姜用量最大,均非君药
吴茱萸汤君药为吴茱萸,温胃暖肝温肾,降逆止呕
旋覆代赭汤君药为旋覆花
苓桂术甘汤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病,症见胸胁支满、短气而咳、心悸
通鼻窍四药: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