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 战略实施
这是一篇关于第四章 战略实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四、公司战略与数字化技术,三、战略控制,二、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一、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编辑于2024-08-21 09:19:36第四章 战略实施
一、公司战略与组织结构
纵横向分工结构
纵向分工
形式
高长型“38” 控制强、反应慢
扁平型“14” 控制弱、反应快
内部管理
集权
优点
易于协调各职能间的决策
易于对上下沟通的形式进行规范
能与企业的目标达成一致
危急情况下能够做出快速决策(日常较慢)
有助于实现规模经济
适用于由外部机构实施密切监控的企业,因为所有的决策都能得以协调
缺点
高级管理层可能不会重视个别部门的要求
决策时间过长
对级别较低的管理者而言,其职业发展有限
企业战略难以实施
分权
优点
减少信息沟通障碍
对员工产生激励
提高了企业反应能力,及时反应市场变化
缺点
易造成管理失控
横向分工
创业型组织结构
直接控制;缺乏分工
职能制组织结构
专业化、规模经济、提高效率;产品盈亏难以确定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灵活、决策快;管理成本重复、有冲突、难协调
M型组织结构
减轻总部工作量、降低总部跨度、有助于比较各BU绩效;管理成本较高、有冲突 提示:组织基本单元为“1个事业部+N个产品线”
战略业务单位组织结构(SBU)
减轻总部工作量、有助于比较各SBU绩效;更疏远、有冲突 提示:组织基本单元为“1个SBU+N个事业部+M个产品线”
矩阵制组织结构
项目团队、职能+产品/项目;双重权力有冲突、决策成本高且耗时长
H型结构
控股企业、下属企业是独立法人、独立经营、总部干预少
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组织结构
协调机制
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关系
战略前导性
结构滞后性
原因 新、旧结构交替有一定的时间过程、管理人员的抵制
企业发展阶段与结构
市场渗透战略 创业型组织结构
市场开发战略 职能制组织结构
纵向一体化战略(市场整合)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多元化经营战略(多元经营) SBU、矩阵制组织结构或H型组织结构
题目要求 才这么答
组织的战略类型(即组织结构适应内外部环境及战略变化的四种方式)
防御型组织(一般为成熟期企业)
特点
追求稳定和成本效率
竞争性定价或高质量产品
机械式组织
生产与成本专家主导
风险 不能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化
开拓型组织(一般为导入或成长期企业)
特点
寻求和开发产品与市场机会
有机的机制
市场和研究专家主导
风险 缺乏效率、利润较低
分析型组织
特点
寻求新产品和市场同时保持传统产品和市场
技术的灵活性与稳定性相平衡
矩阵结构
风险 既无效能又无效率
反应型组织(失败战略)
特点
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动荡不定
永远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失败原因
决策层没有明文表达企业战略
管理层次中没有形成适用的组织结构
只注重保持现有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忽视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
二、公司战略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类型
权力导向型 绝对控制、中心权力 初创、家族企业
角色导向型 理性逻辑、规章制度、权力上层 国企、公务员机构
任务导向型 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矩阵式(项目团队)、专长 新兴企业、科技企业
人员导向型 企业是员工的下属 俱乐部、协会、小型咨询公司
文化与绩效
战略稳定性与文化适应性
组织要素包括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生产作业程序等 潜在一致性大/小:企业实施了某项新制度,得到了员工的支持/反对
三、战略控制
战略失效
原因
类型
早期失效
偶然失效
晚期失效
战略控制
过程
设定目标
选择方法
实施措施
反馈效果
方法
预算
优缺辨析
企业业绩衡量
财务衡量指标(信息获取困难)
非财务衡量指标
ESG衡量指标(看第二页导图)
平衡计分卡
衡量角度
财务角度 营业收入、销售增长率(也可是顾客角度)、利润增长率、资产回报率、股东回报率、现金流量、经济增加值等
顾客角度 顾客满意度、顾客投诉率、投诉解决率、准时交货率、市场份额、客户保留率、新客户开发率、客户收益率
内部流程角度 数字化信息系统覆盖率(也可是学习角度)、计划准确率、设备利用率、(内部)订单准时交付率、采购成本和周期、项目进度及完成率、废物减排及利用 率、安全事故率、接待客户的时间和次数、对客户诉求的反应时间以及员工建议采纳率和员工收入
创新与学习角度 研发费用占销售额的比例、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专利等级和数量、数字化技术采用率、员工流动率、员工培训费用及次数、员工满意度
五方面平衡
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平衡
长(创新)短期(财务)目标的平衡
结果性(财务)与动因性(内部、创新)指标的平衡
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平衡
预期性(领先)与结果性(滞后)指标的平衡
四、公司战略与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历程
信息化
数字化
智能化
数字化技术应用领域(巧记ABCDMI)
人工智能
区块链
云计算
大数据 特征
大量性
多样性
高速性
价值性
移动互联网
物联网
数字化技术对公司战略的影响
对组织结构的影响
组织结构向平台化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组织形态趋于柔性化、扁平化和网络化,并呈现出大平台、小前端的特征
构建传统与数字的融合结构 融合结构是过渡性的,需包含传统和新兴两类人才
以新型组织结构为主要形式
团队结构
虚拟组织
对经营模式的影响
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构建了...形成了...等举措”
多元化经营的影响——“全渠道布局、上下游整合、合作伙伴共赢”
消费者参与的影响——“消费者”
对产品和服务的影响(巧记“生个智连”)
个性化——“偏好信息、隐性/个性化需求”
智能化
连接性
生态化
对业务流程的影响
数字化战略转型
主要方面(巧记“技管组织”)
技术变革(巧记“投1000w研发做基建”)
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化研发
数字化投入
组织变革(巧记“成立组织聘请人才”)
组织架构
数字化人才
管理变革(巧记“业营生财”)
业务数字化管理 eg.数据可视化率
生产数字化管理
财务数字化管理 eg.ERP系统覆盖率
营销数字化管理
困难
网络安全与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数据容量问题
“数据孤岛”问题
核心数字技术问题
技术伦理与道德问题:算法偏见与歧视、学术伦理规范、技术的误用滥用 法律问题:侵犯知识产权、泄露用户隐私、新型侵财类行为(如虚拟货币)
巧记:安陵容无心无德无法无天,孤苦伶仃
主要任务
利用新兴技术,提升公司网络安全水平
打破“数据孤岛”,打造企业数字化生态体系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夯实技术基础
重视数字伦理,提升数字素养
构建数字化组织设计,转变经营管理模式
加快企业数字文化建设
巧记:困难+组织、文化
新增知识点
ESG 绩效衡量
披露标准
GRI 标准:可持续发展报告
ISO 26000 标准:社会责任
SASB 标准:可持续性会计准则
CDP 标准:碳排放
TCFD 标准:气候
评价体系
评价原则“独在异乡为异客”
客观性
独立性
一致性
适宜性
评价指标体系
环境维度
社会维度
治理维度
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