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简要的概述来了计算机系统结构,并将体系内的部分内容进行摘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全面覆盖了计算机硬件组成、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以及并行处理技术等关键领域。
本思维导图讲述软件测试基础,包含软件测试的定义、软件测试的核心目的与流程等知识点,软件测试是软件质量保证的一部分。早期引入软件测试有利于尽早发现缺陷和预防缺陷植入,并可以协助建立质量的文化。
分类速记英语单词应用思维导图,列出了一系列英文中常见的分类选项,譬如时间、季节、星期等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的记忆。
这是一个关于Oracle数据库的思维导图,全面覆盖了数据库架构、SQL语言、PL/SQL编程、数据库管理、性能优化及安全策略等关键领域。对部分数据库的内容进行摘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个人日常活动安排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西游记主要人物性格分析
17种头脑风暴法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控制器
概念:分析和执行指令的部件,依据机器指令, 统一指挥并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的中心部件
组成:
程序计数器PC
存储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
指令寄存器IR
存储即将执行的指令
指令译码器ID
对指令中的操作码字段进行分析解释
时序部件
提供时序控制信号
运算器
概念: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算术逻辑单元ALU
对数据的算术、逻辑运算
累加寄存器AC
通用寄存器,为ALU提供一个工作区,用于暂存数据
数据缓冲寄存器DR
写内存时,暂存指令或数据
状态条件寄存器PSW
存储状态标志与控制标志
主存
概念:用于存储运行中的指令和数据
辅存
概念:用于长期保存各种信息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存储程序的概念 (冯诺依曼型计算机)
现状:1946年由冯诺依曼提出,目前绝大多数计算机仍建立在这个概念的基础上
弱点:存储器访问时一个瓶颈,目前已经出现了如“数据驱动的数据流计算机”、 “需求驱动的归约计算机”、“模式匹配驱动的智能计算机”
要点:
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出设备、输入设备五大基本组件组成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表示数据和指令
(基本定义)编译好的程序事先存储在存储器中,然后再启动计算机进行工作
Flynn分类
概念:
Flynn针对计算机系统的指令流、数据流的多倍性特征的分类法
指令流:机器执行的指令序列
数据流:指令流调用的数据序列,包括输入数据和中间结果,但不包括输出数据
定义:
单指令流/单数据流
指令部件每次只对一条指令进行译码,并只对一个操作部件进行分配数据
单指令流/多数据流
(并行处理机)包括多个重复的处理单元,由单一指令部件控制,按照统一指令流的要求为他们分配各自所需的不同数据
多指令流/单数据流
具有N个处理单元,按N条不同指令的要求对同一数据流进行不同的处理
一个处理单元的输出又作为另一个处理单元的输入
多指令流/多数据流
实现作业、任务、指令等各级全面并行的多机系统(多核处理器、多处理机)
CISC/RISC
CISC:增强指令的功能, 把一些由软件实现的常用 功能由硬件的指令系统实现
特点
指令数量多
指令使用频率差异大
支持多种寻址方式
变长的指令
有指令可以对主存单元中的数据直接进行处理
以微程序控制为主
RISC:尽量精简指令, 只保留那些功能简单、能在 一个节拍内完成的指令, 而较复杂的功能则由一段 子程序来实现
指令数量少
指令长度固定
指令寻址方式少
寄存器寻址
立即数寻址
相对寻址
以硬布线逻辑(组合逻辑)控制为主
单周期指令执行,采用流水线技术
优化的编译器
CPU中的通用寄存器数量多
大部分RISC采用了cache方案,来提高取指速度
总线
概念:一组能为多个部件分时共享的公共信息传送线路
允许多个部件同时从总线上收数据,但只能一个同时发
总线位置
内部总线:CPU内部,寄存器之间和算术逻辑部件与控制部件之间传输数据所用的总线
外部总线:CPU与内存RAM/ROM、输入输出设备接口之间进行通信的通路
功能
地址总线
数据总线
控制总线
存储器系统
主存储器
技术
RAM
可读可写,断电后信息无法保存
DRAM
信息会随时间逐渐消失,需要定时对其进行刷新维持信息不丢失
优点:密度大,价格低
SRAM
不断电的情况下能够一直维持
优点:速度快,电路简单
缺点:容量小,价格高
ROM
存储器的内容只能随机读出而不能写入
编址方法
存储器中每个单元的位数是相同且固定的,称为存储器编址单位
辅助存储器
概念
用于存放当前不需要立即使用的信息,一旦需要,再和主机成批交换数据
是主机的外部设备,又称外存储器
特点:容量大,价格低,可靠性高
常见辅存
磁带
硬盘
记录面
圆柱面
概念:在磁盘的记录面组中,各记录面上相同编号(位置)的个磁道构成一个柱面
作用:当存储一个较大文件时,一条磁道不够,需要放在多条磁道上,可以放在一个柱面中,以提高磁盘的存储速度。
磁道
扇区
磁盘读写
先定位到目标磁道(寻道),通过移臂完成
在定位到目标扇区,通过盘面旋转完成
磁盘访问时间=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
磁盘阵列
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