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玩木头
国标红木5属8类33种材延伸图,可以了解到各种红木的基本信息、分布范围、外观特征、木材性质、主要用途、保护现状等内容。
编辑于2024-11-13 20:37:01玩木头
国标红木5属8类33种材延伸图
豆科
蝶形花亚科
紫檀属
紫檀木类
檀香紫檀(小叶紫檀)
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是紫檀属植物,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原始森林,以印度紫檀最优。它是紫檀木中的精品,也是市场上较为常见的红木品种。 小叶紫檀的木材坚硬致密,心材呈红色或紫红色,具光泽,纹理交错,结构均匀,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它的木材具有很高的价值,被广泛用于制作高档家具、乐器、工艺品等。
花梨木类
越柬紫檀
越柬紫檀属于花梨木类,主要分布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它的木材颜色多为红褐至紫红褐色,有深色的条纹。在纹理方面,它有比较明显的花纹,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其材质坚硬,气干密度在0.94 - 1.01g/cm³之间,木材有光泽。 越柬紫檀是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的优质材料。在红木家具市场中占有一定地位,不过由于过度采伐等原因,它的资源也在逐渐减少。而且它与其他一些紫檀属木材在外观等方面较为相似,购买相关制品时要注意仔细甄别。
安达曼紫檀
安达曼紫檀主产于印度安达曼群岛。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呈红褐至紫红褐色,常带有黑色条纹,色彩较为鲜艳且具有独特的纹理美感。 - 生长轮:生长轮颇为明显,这是其外观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木材的识别和鉴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荧光反应:水浸出液黄褐色,有荧光,这也是在鉴别该木材时的一个重要依据。 2.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为0.69 - 0.87g/cm³,属于中等密度的木材。由于其密度没有超过1g/cm³,所以部分安达曼紫檀木材放在水中是不会沉水的,但密度较高的可能会接近水的密度而悬浮在水中。 - 结构:结构细,木纤维壁薄至厚,木材的质地相对较为均匀。 - 纹理:纹理典型交错,呈现出鹿斑花纹,具有较高的装饰性。 3. 其他特性: - 香气:香气十分微弱,不易闻到,选购的时候需打开抽屉或柜门等密闭空间才能闻到,摆放时间较久则基本无香气。 - 加工性能:该木材比较坚硬,耐久性好,容易加工,上漆或上蜡性能良好,适合制作桌椅、床柜、沙发、餐桌等高级红木家具,还可以用来制作一些动植物工艺品等。 由于安达曼紫檀资源较为稀少,且其生长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在市场上的供应量有限。在使用和选购安达曼紫檀制品时,需要注意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木材资源。
刺猬紫檀
刺猬紫檀主要产于热带非洲。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颜色多为桔红、砖红或紫红色,常带有深色条纹。 - 纹理:纹理交错,有明显的山形纹,还有些如同刺猬的尖刺形状般的纹理,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之一。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约为0.85g/cm³,这种密度使得它不会轻易沉水。 - 耐久性:材质较硬,耐久性好,抗腐抗虫蛀能力较强,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恶劣环境的侵蚀。 用途 - 家具制作:是制作家具的优质材料,常用于制作床、沙发、餐桌椅等,其颜色和纹理能为家具增添自然美感。 - 工艺品制作:也用于制作木雕等工艺品,由于它的纹理特点,制作出的工艺品很有观赏价值。 刺猬紫檀属于国标红木,市场上较为受欢迎,但要注意防止一些不良商家用非国标木材冒充刺猬紫檀。
印度紫檀
印度紫檀是豆科紫檀属的半常绿乔木。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分布范围: - 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北澳以及西太平洋的岛屿上,如柬埔寨、中国南部、东帝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所罗门群岛、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2. 外观特征: - 树干:可高达15-25米,胸径约40厘米,树皮呈灰色。 - 叶子:奇数羽状复叶,长15-30厘米;托叶早落;小叶卵形,3-5对,长6-11厘米,宽4-5厘米,端部渐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叶脉纤细。 - 花朵: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多花,被褐色短柔毛;花梗长7-10毫米,顶端有2枚线形小苞片,易脱落;花萼钟状,微弯,长约5毫米,有黄色疏柔毛,萼齿阔三角形,长约1毫米,先端圆,被褐色丝毛;花冠黄色,花瓣具长柄,边缘皱波状,旗瓣宽10-13毫米;雄蕊10枚,单体,最后分为5+5的二体。 - 果实:荚果圆形,扁平,偏斜,宽约5厘米,对种子部分略被毛且有网纹,周围具宽翅,翅宽可达2厘米,有种子1-2粒。 3.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差异较大,低的只有0.53g/cm³,高的可达0.94g/cm³,通常密度超过0.76g/cm³才算达到印度紫檀国家标准。 - 木材特性:木材坚硬,纹理美观,心材颜色丰富,有红褐色、深红褐色、金黄色等,其纹路与大果紫檀相似,也有树瘤花纹等。 4. 价值用途: - 经济价值:是优良的建筑、乐器、家具、雕刻品等用材。其含硅量少,易加工,车旋和雕刻性能佳,胶黏、砂光和抛光性能优异,木材表面的涂饰性能好,树脂树皮可提取鞣质,树叶可提制香精剂。 - 观赏价值:因其繁殖成活率较高、易移栽、荫生能力强、树冠幅大等特点,常被用作景观树种栽培于庭园、楼堂馆所,也可种植在路边、岸边作行道树。 - 药用价值:药材紫檀为其心材,性味咸,平,归肝经,具有消肿解毒、祛淤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风毒痈肿、恶露凝结、金疮出血、心腹痛、头痛等疾病。 5. 保护现状:印度紫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保护级别为濒危。由于过度的非法采伐和交易,其数量不断减少。
大果紫檀
大果紫檀属于蝶形花科紫檀属,是一种优质的木材。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颜色多为桔红、砖红、紫红色,颜色比较鲜艳,并且色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深。 - 纹理:纹理清晰,有明显的虎皮纹、水波纹等,这些纹理美观且富有层次感,使它成为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的理想材料。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在0.80 - 0.86g/cm³之间,密度适中,不会轻易沉水,而且木材重量也比较适宜加工和搬运。 - 硬度和耐久性:质地坚硬,强度较高,耐磨性也不错,具有良好的抗腐性和抗虫蛀能力,这意味着它制成的家具和制品能够长时间保存。 用途 - 家具制作:是制作中式、欧式古典家具和新中式家具的重要材料,常用于制作床、衣柜、沙发、餐桌椅等。其美观的颜色和纹理可以为家具增添高贵典雅的气质。 - 工艺品制作:可以制作木雕、文房四宝等工艺品,因为它的纹理和色泽在雕刻后能够展现出极佳的艺术效果。 大果紫檀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但要注意鉴别真伪,避免买到以次充好的产品。
囊状紫檀
囊状紫檀是豆科紫檀属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信息: 1. 形态特征: - 整体外观:高大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可达2.5米。树皮呈灰褐色、粗糙、纵裂成鳞状剥落,小枝无毛。 - 叶片:叶长圆形或卵圆形,长5-12.5厘米,先端钝尖,基部圆,上面无毛,下面疏被细毛。 - 花果:总状花序,花暗黄色。果为翅状荚果,圆形,种子藏于翅荚中部,不易剥落。果成熟前因风吹而相互磨擦会呈现褐色伤痕,这是该树种在果期特有的重要特征。花期5-6月,果期10-11月。 2. 分布范围:原产于印度和斯里兰卡,在孟加拉国则趋于常绿,海拔高可达1100米,但在350-500米最为常见。中国海南、广西及台湾有栽培。 3. 木材特性: - 颜色:边材灰黄色,稍软,心材赤褐色,常带深色条纹。 - 密度:气干密度为0.75-0.80g/cm³,密度相对较低,木材较轻,在水中不下沉。 - 其他特性:有光泽,耐腐力强,具有花梨木独有的香味,新切面香味尤其明显,木屑水浸出液红褐色,有荧光。 4. 用途:可作环境绿化树种或荒山造林;其木质优异,适合制作椅类、床类、顶箱柜、沙发、餐桌、书桌等高级古典工艺家具。 5. 保护现状:在印度当地的保护级别为濒危级。 在市场上,囊状紫檀被称为“马拉巴紫檀”“草花梨”“香红木”“红花梨”等。需要注意的是,红木资源日益稀缺,对囊状紫檀等红木树种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鸟足紫檀
鸟足紫檀是一种主产于东南亚中南半岛的木材。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形态特征: - 宏观特征: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至紫红褐色,具深浅相间条纹,边材浅黄白色。木材具光泽,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均匀。波痕明显。其散孔材,有半环孔材倾向,轴向薄壁组织带状及翼状。 - 微观特征:单管孔及少数2-3个径列复管孔,部分管孔内含树胶。导管分子、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线均叠生。导管分子单穿孔,管间纹孔式互列,系附物纹孔。带状轴向薄壁组织带宽1-3细胞。木射线叠生;单列射线(稀对列或2列),高2-9细胞。射线组织同形单列。 2. 物理特性:气干密度为0.96-1.01g/cm³,属于密度较高的木材。硬度大,强度高,耐腐,切面光滑。 3. 主要价值: - 家具用材:鸟足紫檀是打造红木家具的深色名贵硬木的上等好料,其制作的家具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耐用性强。 - 医学功效:中医学指出鸟足紫檀的香气有平心静气、杀菌止痒之功效。 4. 鉴别要点: - 颜色纹理:心材为红褐至紫红褐色,带有少许不规则深色条纹,纹理错综复杂。 - 比重手感:在花梨木中比重较大,手感细腻润滑,深褐色中带有极有规律的花纹。 - “鬼脸纹”:木材上活节留下的“鬼脸纹”跟海南黄花梨的鬼脸十分近似。 需要注意的是,在2018年新版红木国标修订后,将鸟足紫檀并入了大果紫檀。市场上对于这两种木材的区分可能会因不同的认知和标准而有所差异。
黄檀属
香枝木类
降香黄檀(黄花梨)
黄花梨主要是指降香黄檀,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颜色多为红褐色、深褐色,常带有黑褐色条纹。其颜色会随着时间而加深,形成一种古朴的美感。 - 纹理:纹理清晰美观,有山水纹、鬼脸纹、虎皮纹等多种纹理。鬼脸纹是黄花梨特有的纹理,形状像人脸或动物脸,是其标志性特征之一。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在0.82 - 0.94g/cm³之间,密度适中,木材较为坚韧。 - 香气:有浓郁的降香气味,这种香气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并且能长时间散发,使室内充满自然的香气。 生长环境和分布 - 主要生长在海南等地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苛刻,生长速度缓慢。 用途 - 家具制作:是制作高端古典和中式家具的绝佳材料,用其制作的床、桌椅、橱柜等家具价格昂贵,并且极具收藏价值。 - 工艺品制作:适合制作文房四宝、雕刻摆件等工艺品,其纹理和香气在工艺品制作中能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由于黄花梨的珍稀性,市场上存在很多假冒伪劣产品,购买时要注意仔细甄别。
黑酸枝木类
刀状黑黄檀
刀状黑黄檀是豆科黄檀属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新切面为紫黑或紫红褐,常带有深褐或栗褐色条纹,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黑。这种颜色变化使得刀状黑黄檀制成的家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呈现出独特的墨黑色,具有庄重、肃穆的感觉。 - 纹理:纹理颇直,部分弯曲,有类似鸡翅纹的纹理,这是其比较显著的特征,这种纹理美观且具有较高的装饰性,与非洲鸡翅木的纹理有明显区别。 - 光泽:具有一定的光泽度,经过打磨等处理后,表面光滑亮丽,质感较好。 2. 气味:新切面带有微微的酸香气,这种气味有助于心情平静,也可作为判断刀状黑黄檀的辅助依据之一。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其气味类似于墨汁。 3.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为0.89 - 1.14g/cm³,密度较高,材质重硬,这使得它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不易变形、开裂。在红木中属于较为坚硬的木材,因此加工起来相对较困难,但也正因如此,适合雕刻精细的花纹,并且雕刻的花纹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存在。 - 结构: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或略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较多,在肉眼下明显,主为同心层式波浪形,傍管带状及细线状。木纤维壁厚。 - 其他:木射线在肉眼下不见;波痕在放大镜下可见;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数2 - 3列)。 4. 产地分布: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中北部及东北部、老挝、柬埔寨、越南南部以及中国云南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的原始森林。不过,目前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地的刀状黑黄檀原材已被砍伐一空,所有原材只能依靠进口。 在市场上,刀状黑黄檀是国标红木中的黑酸枝木类木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但由于其原材料较为稀缺,出材率低等原因,家具市场上的刀状黑黄檀家具相对较少。
黑黄檀
黑黄檀是豆科黄檀属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外观特征: - 树干:黑黄檀为高大乔木,枝较纤细,薄被伏贴状绒毛,后渐渐脱落,具皮孔。 - 叶子:羽状复叶长10~15厘米;托叶早脱落;小叶革质(3~)5~6对,呈卵形或椭圆形,长为2~4厘米,宽为1.2~2厘米,先端圆或凹缺,具有凸尖,基部钝或圆;叶上面无毛,下面被伏贴柔毛。 - 花朵:圆锥花序腋生或腋下生,长4~5厘米;分枝长2~3厘米,被毛;小苞片线形,先端急尖,长约1毫米;花梗长约2毫米,被毛;花萼钟状,萼齿5;花冠为白色,花瓣具长柄;雄蕊10或9枚,单体。 - 果实:荚果为长圆形至带状,长6~10厘米,宽9~15毫米,两端钝,果瓣为薄革质;有1~2粒肾形扁平状种子,长约10毫米,宽约6毫米。 2.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主要分布在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中国等国家。 - 中国分布: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的景洪、勐海、勐腊,普洱市的思茅、墨江、澜沧、孟连、江城、景谷等区县,在玉溪市的元江县及红河州的绿春县也有零星分布。 3. 生长习性: - 黑黄檀生于海拔600~1600m的范围,且在海拔800~1100m地段分布较为集中。它是阳性树种,性喜干热向阳,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多生长在砂岩、花岗岩形成的红壤或砖红壤上,pH 值为5.5~6.5。常生长于山地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出现的草丛和灌丛中,有时也混生于思茅松林内。 4. 价值: - 经济价值:黑黄檀是珍贵的红木树种,木材为暗红色,心材呈黑褐色。材质坚硬致密,纹理呈斜行交错,结构细致而均匀,切面光滑油润,心材极重、极硬、极耐腐、耐浸湿,且干缩性较小,干燥后不会开裂,也不变形,是制作高档家具、乐器及工艺品的优质原料。它也是优良的紫胶虫寄主树,其木材还可用于提炼香精油。 - 生态价值:黑黄檀是中国云南地区珍贵的硬木类阔叶树种,根系发达,耐贫瘠土壤,抗病虫害、抗风和抗火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生态稳定性,是热带、亚热带荒山绿化的理想树种,还可以起到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作用。 5. 保护现状:由于乱砍滥伐和毁林开荒,原生境破碎化和散失,加上天然更新速度慢,黑黄檀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现存林分多为小面积的稀疏块状或点状分布,已处于易危状态。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级,NT),也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阔叶黄檀
阔叶黄檀是豆科黄檀属植物,具有以下特点: 1. 外观特征: - 树干:通常为落叶乔木,在潮湿地区也可常绿,树高可达20-40米,胸径1.5-2.0米,树皮灰色。树多弯曲,多分杈,树表常见1-5厘米长、1厘米宽小死结,被形象地称为“老虎抓”;部分树木存在空心现象。 - 叶子:叶互生,奇数羽状,每枝5-7片,叶片宽而钝(这也是其名称中“阔叶”的由来),暗绿色。 - 花朵:花白色,大小为0.5-1.0厘米。 - 果实:荚果褐色,成熟时开裂,内含1-4粒种子,种子亦为褐色。 2.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雨林中,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家,以及非洲的一些地区如尼日利亚、肯尼亚、乌干达、坦桑尼亚等。 3. 木材特性: - 颜色:心材多紫褐色、紫红色,少量有黄色、黑色或紫色条纹、墨绿色条纹。原木砍伐后,端头如未及时封蜡,常温下会由两端向内颜色变深;木材在阳光下暴晒,颜色可变淡。 - 气味:新切面有酸香气。 - 结构:结构略细,纹理交错,具生长轮花纹。木材有光泽。气干密度0.75~1.04g/cm³,多数0.82~0.86g/cm³。 - 物理性能:木材坚硬,弯曲强度、抗压强度高,抗震性能中等,耐用性好,蒸汽弯曲性能好。 4. 用途: - 家具:是制作传统和现代家具的优质材料,其纹理美观、色泽深沉,所制作的家具高端大气,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 地板:高耐久性使其适合用于制作高级木地板。 - 工艺品:可用于制作精细工艺品和乐器等。 在市场上,阔叶黄檀属于国标红木中的黑酸枝木类。由于其具有较高的价值和美观的外观,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也面临着过度采伐和资源逐渐减少的问题。在选购阔叶黄檀制品时,建议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以确保木材的来源合法和品质可靠。
卢氏黑黄檀
卢氏黑黄檀是一种豆科黄檀属植物,具有多方面特点: 1. 外观特征: - 整体形态:树高可达20米,树皮浅灰色,幼枝有短毛。 - 叶子:叶螺旋状排列,单列复叶9-15枚;托叶通常小且早落;叶柄、叶轴曾被刚毛但后脱落;小叶柄长1-2.5毫米;小叶互生,呈卵形或椭圆形,长(1)2-4厘米,宽0.5-1.5厘米,薄革质,通常两面有毛。 - 花朵:花序腋生,总花序短于叶,有毛。花两性,蝶形,长12-15(18)毫米;花梗长2-10毫米,有节;花萼钟状,长7-10毫米,萼齿约与萼筒等长,下部萼齿较长,上部萼齿愈合;花冠带白色;雄蕊10,愈合成萼筒,但在上半部分离生;子房具柄,花柱纤细,长2.5-3.5毫米。 - 果实:荚果为扁平、长圆状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1.5厘米,细柄长1-1.5厘米,红褐色,略具网状脉,不开裂,通常有1-2粒种子,种子肾形,13毫米×6毫米,红棕色。 2.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北部、东北部,是马达加斯加东部的特有种。 3. 生长环境: - 卢氏黑黄檀喜欢炎热潮湿的夏季和适度寒冷的冬季,耐寒,休眠时可耐受低至-10至-15摄氏度的温度。 - 生长在铁质或沙质土壤上。 4. 木材特性: - 颜色: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白色(带黄褐或青灰)至浅红褐色;心材黑色(沌黑色或略带褐色)及不规则黑色心材(其深浅相间排列条纹),新切面为桔红色,久转为深紫或黑紫。 - 纹理:纹理黑紫相间,直至浅交错,结构缅而匀。 - 气味:开锯时有酸香味。 - 物理性能:木材结构极致密,木材硬重而均匀,气干密度高,材质细腻,耐腐、耐久性强。 5. 价值与用途: - 经济价值:卢氏黑黄檀是一种红木(马达加斯加红木),在橱柜制造、家具、镶嵌和镶木地板方面需求量很大,也是制作乐器的首选木材之一,还可用于制造榨油机、辐条、工具手柄等。 - 收藏价值:其材质优良、纹理美观、色泽深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6. 保护现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1998 年 ver 2.3)——濒危(EN)。该物种被出口市场选择性采伐,其低地常绿林和滨海的栖息地大大减少,数量急剧减少、种群严重分散。 在市场上曾一度将其称为“大叶紫檀”。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购买卢氏黑黄檀制品时,要确保来源合法合规。
东非黑黄檀
东非黑黄檀是豆科黄檀属的一种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学名:Dalbergia melanoxylon Guill. & Perr. - 别名:黑檀、紫光檀、非洲黑檀、乌木等。 2. 形态特征: - 整体形态:多轴带刺的热带半落叶小乔木,树干短且表面凹凸不平,顶端分支较多,形成圆形树冠。撒哈拉以南的南非地区树高一般为 4 - 8 米,很少超过 10 米,偶尔有 15 米。 - 树皮:深褐色,受损时会流出深红色或紫色的树胶。 - 叶子:叶为椭圆形,9 - 13 枚小叶交替排列在叶柄两侧,小叶背面有稀疏的毛,正面光滑。 - 花朵:花白色,具有香味,着生在纤细的枝条上。 - 果实:果实为扁平状,颜色介于褐色与乳白色之间,无毛,两端有膜状荚,成熟时不会裂开,一枚果实最多有 4 粒种子。 3. 分布范围:原产于安哥拉、布基纳法索、乍得、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塞内加尔、苏丹、坦桑尼亚、津巴布韦等东非国家,后被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引入。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和广东曾引种小规模种植。 4. 生长环境:通常生长在平均降水量为 700 - 1200 毫米、海拔在 800 - 1300 米、气温 18℃ - 35℃的土壤贫瘠地区,其生长地的气候多为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土壤多为盐分较高且土质非常松散的砂质土。 5. 木材特性: - 颜色与纹理:木材黑褐至紫褐色,常带黑色条纹,纹理直,结构细致均匀。 - 密度与硬度:气干密度高,可达 1.25 - 1.33 克每立方厘米,堪称当今最硬的木材之一,加工难度大,对刀具损耗高。其材质重,棕眼极小,抛光后光泽度极佳,精加工的木材在视觉和触觉上有玉质或犀牛角的感觉。 - 耐久性:耐腐性佳,干后尺寸稳定,耐久性强。 6. 用途: - 家具制作:可用于制作与紫檀、乌木材质相近的官帽椅、皇宫椅、餐桌、书桌、博古架等高级仿古典工艺家具。 - 工艺品:适合制作乐器(如单簧管、双簧管、木笛等)、笔筒、人物或动物肖像等工艺品。 - 医学药用:根皮、茎皮及树叶提取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在抗炎、抑菌、抗氧化、神经保护、抗凝血活性、抗疟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目前未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 生态作用:叶子和豆荚可作为良好的覆盖物,植株可作为防风林和活动围栏用于保护土壤,其根系发达,可通过固氮改善土壤,避免土壤受到过度侵蚀。 7. 保护现状:2017 年,东非黑黄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而后又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在我国,未合法取得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等材料,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进口濒危野生植物及其制品。
巴西黑黄檀
巴西黑黄檀(学名:Dalbergia nigra),又名巴西玫瑰木,是豆科植物,特有于巴西东南部的森林。以下是关于巴西黑黄檀的一些主要信息: 1. 形态特征: - 木材结构:散孔材,生长轮明显。 - 颜色纹理:心材黑褐、巧克力色至紫褐色,常带有明显的黑色窄条纹;边材近白色,与心材区别明显。 - 其他特征:管孔在肉眼下颇明显,轴向薄壁组织放大镜下明显,木射线在放大镜下明显,波痕在放大镜下也明显。 2. 木材性质: - 物理性能:木材光泽度好,纹理直,有时为波状,结构细而均匀;木材重,气干密度在0.86~1.01g/cm³;干缩率大,强度高。 - 干燥性能:干燥性能良好,但干燥时宜慢,以防端裂和面裂。 - 耐腐性能:很耐腐,能抗虫害,但表面常有小蠹虫危害。 3. 分布范围:是巴西特有种,原产于巴伊亚内陆森林一带,特有于巴西东南部大西洋沿岸森林。目前只在巴西南方的巴伊亚州、圣埃斯皮里图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和里约热内卢州发现。 4. 主要价值: - 乐器制作:一直以来都是制作吉他等乐器的首选材料,许多国际名牌吉他曾使用巴西黑黄檀制作,其独特的音质和美观的纹理为乐器增色不少。在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艺术时期,巴西黑黄檀就已广泛被用于制造乐器,如鲁特琴的琴背与弦乐器的其他部分,以及木管乐器如低音管或笛等。 - 家具制作:其木材品质优良,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但因木材资源稀缺,市场上的巴西黑黄檀家具数量较少。 - 其他用途:巴西黑黄檀的叶子与木材可提炼制成“玫瑰木油”,曾是高级香水如香奈尔五号的关键原料。其木材也可用于制造木器装饰、刀柄与木旋艺品等。 5. 保护现状:由于栖息地破坏和种子被啮齿动物啃食,再生率极低,巴西黑黄檀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受到严格的贸易管制。
亚马孙黄檀
亚马逊黄檀(学名:Dalbergia spruceana)具有以下特点: 1. 植物属性: - 分类:属于豆科黄檀属植物,在国标红木中隶属于黑酸枝类。 - 产地:主产于巴西,也分布在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等地区。 2. 外观特征: - 整体形态:通常是散孔材,生长轮明显。 - 颜色纹理:心材呈红褐、深紫灰褐,常带有黑色条纹;边材颜色较浅,为淡黄色,与心材区别明显。 - 其他特征:管孔在肉眼下可见,轴向薄壁组织在放大镜下明显,呈细线状(宽多数为 1 细胞),环管束状也较为明显;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波痕不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及多列(多数为 2 列)。 3. 木材性质: - 密度:气干密度约为 0.90g/cm³,材质坚硬且重,可沉水,具有良好的防腐防蛀性能。 - 加工性能:加工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与油漆、胶进行融合。 4. 用途: - 家具制作:其纹理清晰流畅,外表美观,手感细腻舒适,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质材料。 - 乐器制作:木材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可用于制作吉他等乐器。 由于亚马逊黄檀资源较为稀缺,其供应量有限,价格相对较高。并且,该木材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管制,贸易受到严格限制。
伯利兹黄檀
伯利兹黄檀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具有多方面特点: 1. 基本信息: - 学名:Dalbergia stevensonii。 - 类别:属于豆科黄檀属黑酸枝木类,是红木的一种。 - 别名:大叶黄花梨。 2.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中美洲,主产于伯利兹,也产于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的亚热带潮湿森林中。 3.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浅红褐色,具深浅相间条纹;边材色浅。 - 纹理:纹理直至略交错,其纹理美观,部分纹理与黄花梨有相似之处,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 其他:生长轮明显。 4. 木材性质: - 密度:甚重,基本密度0.75~0.88g/cm³,气干密度0.93~1.19g/cm³。 - 强度:强度高,材质坚硬,具有较好的耐久性。 - 气味:新鲜切面略具香气,久则消失;滋味不明显或略苦。 - 加工性能:木材锯、刨加工性能中等,工具易钝,但车旋及精加工好。不过,其木材气干有明显开裂倾向,建议进行窑干处理。 5. 主要用途:可用于制作高级家具、细木工、装饰单板、乐器部件、刷背、刀柄等。 6. 保护现状:由于过度砍伐等原因,伯利兹黄檀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受到《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的保护,贸易受到严格管制。
红酸枝木类
巴里黄檀
巴里黄檀是一种重要的红木材料,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学名:Dalbergia bariensis。属于豆科、黄檀属。 - 别名:在中国北方被称为“老红木”,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在原木市场上多俗称为“花枝”或“花酸枝”。 2. 分布范围: - 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的北纬18°-10°、东经100°-109°范围内。包括老挝的波里坎塞、沙湾拿吉、沙拉湾等地区;柬埔寨的桔井、上丁、柏威夏等地区;泰国东北部以及越南南方的部分地区。 3. 植物特征: - 外观:为中至大乔木,成熟个体高度在9-25米,大者可近35米高,胸径一般为50-60厘米。叶长15-18厘米,复合羽状;小叶8-13片,小叶长3-5厘米,宽1-2厘米。具有突出的伞形花序,花期在每年3月底至6月初,果期在6月底至11月,果实为豆荚状,蕴含1-2枚种子,种子黑褐色。 - 生长特性:幼树耐荫,生长过程中会逐渐变为喜光,生长速率慢,自然更新能力差。 4. 木材特征: - 颜色纹理:心边材区别极明显,边材灰白至灰褐色,宽2-3厘米;心材显现玫瑰黄色、红褐色、灰紫褐色,常有宽窄不等的黑色或紫黄色带状条纹。纹理直或斜,径面具交错纹理,由于轴向薄壁组织与木射线构成明显网状,因而在木材表面常显现出类似于鸡翅木的纹理,也会形成鱼鳞状纹理。 - 密度与硬度:材质重,气干密度0.94-1.15克/立方厘米,硬度中等大。 - 气味:新切面微有酸香气,久则无特殊滋味。 - 其他特征:木材为散孔材,纵剖面上管孔槽不甚明显,生长轮略明显,晚材带色深。管孔宏观在肉眼下可见,微观下可见多数单独及少数短径列复管孔。 5. 价值与用途: - 家具制作:巴里黄檀材质优良,结构细而均匀,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是制作高档家具的优质材料,其在红木家具市场上较为常见,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 工艺制品:可用于制作工艺品、雕刻品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巴里黄檀作为一种珍贵的木材资源,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其
赛州黄檀
是豆科黄檀属的一种小至中乔木。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名称由来: - 学名:拉丁学名是Dalbergia cearensis Ducke。 - 别名:又称巴西国王木、国王木、bois de violette(法语)、violetwood(英语),在国内市场常被称为“紫罗兰酸枝”。之所以叫“国王木”,是因为其在18世纪的法国王室家具中被较多使用,从此声名远扬。 2. 植物特征: - 外观形态:树干较直,树高可达30米,但一般18米以上的较少,胸径可达60厘米,通常为25-40厘米。树皮、树枝和树叶均光滑。托叶易脱落,叶为复合状,小叶5-7片,长3.5-4.5厘米,宽2.0-3.5厘米,呈浅绿色,小叶为倒卵形,光洁无毛。 - 花朵特征:花浅黄色至白色,花冠长4.5厘米。花序聚伞状,不集中于叶轴上,排列紧密,常顶生或腋生。花瓣有圆形、倒卵形、长椭圆形直至过渡到方形,花萼无毛,萼齿大小不一。 果实形态:荚果长5-7厘米,宽1.5厘米,内含一枚种子。未成熟的荚果为绿色,成熟后变成褐色。 3.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巴西联邦共和国东北部,具体范围在南纬5-15°、西经38-45°的地带。主要产地包括塞阿腊州,其次皮奥伊山区(包括伯南布哥和帕拉伊巴两州的西部及皮奥伊州南部),再向南分布到巴伊亚州内地沿圣弗朗西斯科河流域延伸至米纳斯吉拉斯州北部。 4.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木材颜色鲜艳,常带有紫色调,纹理美观,黑色直纹明显。 - 密度硬度:气干密度较高,约为1.195g/cm³,密度大,材质坚硬,手感沉重。不过油性相对不足,木材易裂。 - 气味:气味较淡,有淡淡的普
交趾黄檀
交趾黄檀是豆科黄檀属的树种,又名大红酸枝。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详细信息: 1. 植物特征: - 外观形态:交趾黄檀为半落叶大乔木,在泰国和越南部分地区为常绿乔木,胸径可达1.2米,树高可达30米。树皮光滑,浅黄色至灰褐色,呈鳞片状纵向开裂,后期会脱离。 - 叶子:为羽状复叶,多为7片小叶,叶序互生或半对生,当年生新枝条表皮青灰色。 - 花朵:花白色,顶生、半顶生或腋生,呈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花冠蝶形,花萼五片凹进顶端,合生。 - 果实:果实为荚果,成熟时暗褐色,不开裂,每荚1-2粒种籽,籽粒外皮蜡质坚硬。 2. 分布范围:主要天然分布于中南半岛北纬10°-22°的地区,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西部)和新加坡等国家。在中国没有天然分布,但在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有引种栽培。 3.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颜色通常为红褐色、紫红褐色或黑褐色,几种颜色常常相互交错和变化,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的条纹,纹理丰富且具有变化,富有美感。在强光下,木材上会有金色的荧光浮动。 - 密度硬度:木材结构细而密,棕眼很小,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可沉于水,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气味:气味相对比较清淡。 4. 主要用途:在2017年的《红木》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红酸枝木类,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被广泛用于制作高档红木家具、乐器、雕刻、高级车厢、钢琴外壳、缝纫机、体育器材、工具、装饰单板等。 5. 保护现状:由于天然分布区域狭窄且多处于散生状态,自然更新能力差,再加上长期的过度利用和乱采滥伐等原因,资源已严重枯竭。2013年,交趾黄檀被列入新修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附录Ⅱ,严格限制该树种天然林的采伐与原木出口。
绒毛黄檀
绒毛黄檀是蝶形花科黄檀属的一种植物。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详细信息: 1. 植物特征: - 外观形态:乔木,高10-20米;树皮暗灰色,呈薄片状剥落;幼枝淡绿色,无毛。奇数一回羽状复叶,小叶3-5对,近革质,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形,叶基圆或阔楔形,叶尖钝、圆或急尖,叶缘全缘,上面绿色具光泽,下面苍白色,叶背无毛。 - 花朵: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短于复叶,花量多。花萼5,萼裂片条裂状,萼齿钝。花淡黄色至白色,花瓣琴状,旗瓣宽倒卵形,翼瓣长圆形,龙骨瓣半月形。 - 果实:荚果长圆形或阔舌状,顶端急尖,基部渐狭成果颈,果瓣薄革质,对种子部分有网纹,有1-2(-3)粒种子;种子肾形,褐色。 2.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浅褐色至栗褐色,常带深红褐或橙红褐色条纹。纹理密直通达,有部分类似鸡翅纹。 - 密度:木材甚重,气干密度在0.9-1.10克/立方厘米。 - 气味:通常有很微弱的酸香气或没有酸香气。结构细而匀,木材锯、刨等加工相对不难,切面光滑。 3. 分布范围:原产于巴西等热带南美洲国家。在我国国内红木家具市场属于相对冷门的木种。 4. 主要价值与用途:属于《红木》国标中黄檀属中的红酸枝木类,经常用来制作高级家具、各类艺术品、雕刻、室内装饰、地板、台球杆及各类乐器等。 5. 保护现状:绒毛黄檀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管制,严格限制砍伐出口。
中美洲黄檀
中美洲黄檀是蝶形花科黄檀属的一种木材,属于《红木》国标中黄檀属红酸枝木类。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分布范围: - 中美洲黄檀主产于墨西哥南部、中美洲地区,如萨尔瓦多等。其生长环境为热带低地,通常在海拔100米左右的地区,可在多种森林类型中生长,包括落叶橡树森林、松树林以及混合松橡树林等。 2. 植物特征: - 外观形态:是落叶乔木,高度可达20米。树皮有纵向的裂纹,颜色呈浅灰色至深灰色。叶子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为椭圆形或长圆形,颜色翠绿,叶边缘光滑。 - 花朵与果实:花朵为白色或淡黄色,呈蝶形,成簇生长在树枝的末端。果实为荚果,扁平状,内含种子,种子呈扁圆形。 3.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新切面呈暗红褐、桔红褐至深红褐,常带有黑色条纹。纹理通常直或交错,部分木材的纹理较为细腻。 - 密度:气干密度在0.98-1.22g/cm³,密度较高,材质坚硬,因此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气味:新切面气味辛辣,具有独特的气味特征。 4. 价值与用途: - 木材价值:中美洲黄檀因其颜色美观、纹理独特、质地坚硬以及耐久性好等特点,在木材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值,是一种优质的硬木材料。 - 用途:常被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乐器等。在家具制作方面,其可以制作桌椅、沙发、床等家具,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工艺品领域,可用于雕刻摆件、手把件等;在乐器制作方面,可用于制作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的部件。 5. 保护现状:由于过度的砍伐和非法采伐,中美洲黄檀的野生资源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目前,中美洲黄檀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中,受到国际法律的保护。
奥氏黄檀
奥氏黄檀属于豆科黄檀属植物,是一种比较珍贵的木材。 1.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颜色多为浅红色至深红褐色,常带有黑色条纹。颜色会因产地等因素有所差异,在光线下有一定的光泽。 - 纹理:纹理直或交错,有的纹理细腻,有的稍显粗犷,其结构细而匀,从外观上看比较美观,有一定的艺术感。 2.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约1.00g/cm³,木材较重,质地坚硬,强度较高,这使得它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压性,能够经久耐用。 - 加工性能:加工难度适中,在加工过程中,刀具的磨损程度一般。它的切面比较光滑,适合进行雕刻等精细加工,能够很好地展现出雕刻的细节。 3. 分布范围 - 主要分布在缅甸、泰国、老挝和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这些国家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中有一定的分布。 4. 主要用途 - 家具制作:是制作高档红木家具的重要材料之一。可以制作床、桌椅、橱柜等多种家具,其颜色和纹理能为家具增添自然的美感,而且由于其物理特性良好,制作出的家具坚固耐用。 - 工艺品制作:用于制作木雕等工艺品,在木雕艺术家的手中,奥氏黄檀能够被雕刻成各种精美的造型,展现出很高的艺术价值。 5. 市场情况与鉴别 - 在红木市场中,奥氏黄檀比较受欢迎,但也存在一些与其他黄檀属木材混淆的情况。在鉴别时可以从颜色、纹理、密度等多个方面综合判断,同时也要注意其来源是否合法,避免购买到非法采伐的木材制品。
微凹黄檀
微凹黄檀是一种高档硬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内容: 植物学特征 - 外观:微凹黄檀是一种中等大小的乔木,树高可达13 - 18米,树干直径约30 - 50厘米。树皮呈灰白色至褐色,薄且光滑,有纵向裂纹。叶子为羽状复叶,有小叶5 - 7片,小叶呈椭圆形,长3 - 6厘米,宽1.5 - 3厘米,叶色深绿,表面光亮。 - 分布:主要分布在中美洲和南美洲,包括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危地马拉、墨西哥等国家。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呈橙色或红褐色,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带有深色条纹。纹理清晰,有直纹和交错纹理,还会出现类似“牛毛纹”的纹理,外观上与交趾黄檀有相似之处,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整体美观大方。 - 密度硬度:气干密度在0.98 - 1.22g/cm³之间,木材坚硬且重,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不易变形。 - 气味:新切面有比较浓郁的酸香气味,这也是鉴别微凹黄檀的一个特点。 用途 - 家具制作:是制作高档古典家具和现代实木家具的优质材料。其颜色和纹理可以制作出具有独特美感的家具,如桌椅、床、橱柜等,而且质量上乘,经久耐用,很受市场欢迎。 - 乐器制作:由于其声学性能良好,可用于制作吉他、小提琴等乐器的共鸣箱等部件,能够为乐器提供出色的音质。 - 工艺品雕刻:在工艺品领域,微凹黄檀适合雕刻各种精美的造型,无论是传统的人物、花鸟雕刻,还是现代抽象的雕刻作品,都能很好地展现其艺术价值。 保护现状 - 微凹黄檀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受到国际贸易的严格监管,以保护其野生资源,避免过度采伐导致的灭绝风险。
崖豆属
白花崖豆木
鸡翅木类
非洲崖豆木
非洲崖豆木是崖豆藤属的一种植物,俗称非洲鸡翅木。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植物学特征: - 外观:是一种大乔木,高15-18米,胸径可达1米。树干的形状通常弯曲且多节,基部支撑较低。其原木平均高度可达20-25米,胸径在110-120厘米。 - 树皮:树皮厚0.5-1.0厘米,质地较硬,较为平滑,容易呈条状剥离。外皮呈灰白色,薄且呈纸片状剥落。内皮为黄白色至浅黄褐色,韧皮纤维较为发达,可撕成丝状,石细胞分层,在树皮断面呈网状。 2.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为黑褐色,常带有黑色条纹。纹理通常较直,因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其色泽度较强,具有独特的美观性。 - 密度硬度:气干密度约为0.8克/立方厘米,木材重,硬度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 其他特性:木材的加工难度相对较大,由于其质地的差异,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刀具变钝、打磨不均匀等情况。在使用过程中,非洲崖豆木具有较好的耐腐性和耐久性。 3.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尤其是刚果、喀麦隆等中非地区。 4. 用途:是一种名贵的红木木材,适用于制作高级家具、刨切微薄木、室内装修、地板、细木工、运动器材、雕刻等。 5. 保护现状:该木材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濒危物种,由于其天然分布范围的缩小以及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 在使用非洲崖豆木时,应注意合法来源,避免购买非法采伐的木材制品,以保护这种珍贵的植物资源。
白花崖豆木
白花崖豆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属于国标红木中的鸡翅木类。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点: 1. 植物学特征: - 外观:白花崖豆木是一种乔木,树高可达二三十米,胸径较大。其树干形状较为通直,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弯曲或分支。 - 分布:主要产于缅甸和泰国等东南亚地区。 2. 木材特性: - 颜色纹理:心材颜色初期为黄色,随着时间推移和氧化作用,会逐渐变成紫黑色或黑褐色,常带有黑色条纹,纹理独特且美观,与鸡翅的纹理相似,这也是鸡翅木名称的由来。 - 密度硬度:密度较大,沉于水,木材坚硬,强度高,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 其他特性:白花崖豆木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和硅等成分,因此它的润度较高,光泽度较好,具有一定的自发光效果。不过,树心部位可能存在沙石心,这是一种类似沙石的坚硬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增加一定的难度。 3. 用途:因其材质优良、纹理美观,常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如桌椅、床、橱柜等,也可用于制作工艺品、雕刻品以及室内装修等。
苏木亚科
铁刀木属
铁刀
铁力木
铁力木是一种珍贵的树种,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价值,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学名:Mesua ferrea L.。 - 别名:铁栗木、铁棱、埋波朗等。属于红厚壳科铁力木属(也有资料显示为藤黄科铁力木属)的热带常绿乔木。 2. 形态特征: - 树形:高20-30米,树冠呈塔形,树干端直,树枝茂密,整体形态较为优美。 - 树皮:树皮薄,呈灰褐色,含有粘稠的树脂,受伤后伤口处会渗出带香气的白色树脂。 - 叶子:叶对生,革质,嫩叶时黄色带红,老叶为深绿色,叶背被蜡纸白粉。幼嫩的枝叶在初生时为鲜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 花朵:花两性,1-2朵顶生或腋生,直径约5-8.5厘米。萼片覆瓦状排列,边缘膜质,具白色毛;花瓣白色,倒卵状楔形;雄蕊分离,花药长圆形,桔黄色;花丝纤细;子房圆锥形,花柱柱头盾形。花期为3-5月,花大且具有香气。 - 果实:果实为蒴果,果卵球形或扁球形,干后呈栗褐色,有纵皱纹,果柄较粗,果期8-10月。种子1-4粒,背面凸起,种皮褐色,坚硬有光泽,种壳易脱落。 3. 分布范围: - 原产于印度、缅甸、越南、老挝等亚洲热带地区,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均有分布。 - 在中国,目前只在云南南部、西部和西南部有零星栽培,在云南耿马县孟定保存有小面积的逸生林。 4. 生长习性: - 生长速度:萌发力强,但生长缓慢。 - 光照需求:喜光,但幼苗期需适当的荫蔽。 - 耐寒性:稍耐寒,能耐轻霜,但不耐严重霜冻,绝对低温2-3℃会出现寒害。 - 土壤要求:适宜生长在高温多雨的低谷、山麓、平缓丘陵以及坝子周围土层深厚、湿润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壤多为砂岩、石灰岩或花岗岩上发育的砖红壤、红色石灰土、砖红壤性红壤。 5. 价值用途: - 观赏价值:树形优美,花大香浓,嫩叶鲜红,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可孤植、群植、行植于草坪内
柿树科
柿树属
乌木类
乌木
乌木(阴沉木)是一种珍贵的木材,有以下特点: 定义与形成 - 乌木是由地震、洪水、泥石流等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炭化过程形成的。它是一种碳化木,不完全等同于木材的化石。 外观特征 - 颜色:颜色多为黑色、黑褐色或黄褐色,整体色泽较深。其颜色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炭化过程,使得木材内部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 纹理:纹理清晰,通常有顺纹、水波纹理等。有些乌木还能呈现出特殊的花纹,如虎皮纹、山水纹等,具有独特的美感。 物理特性 - 密度:乌木的密度较大,一般大于0.85g/cm³,这使得它比很多普通木材更重,质地紧密坚硬。 - 硬度:硬度高,用其制作的物品比较耐磨,并且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长时间保存而不易损坏。 分布范围 -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如四川的岷江流域、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在其他热带和亚热带国家也有发现,比如东南亚部分地区。 用途 - 工艺雕刻:由于其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工艺品和雕刻品的优质材料。雕刻艺术家可以利用乌木制作出精美的木雕,如人物、花鸟、佛像等。 - 家具制作:可用于制作高档家具,例如桌椅、橱柜等。其深沉的色泽和独特的纹理能为家具增添古朴典雅的气质。 - 乐器制作:部分乐器也会使用乌木,如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某些部件,利用其良好的声学性能来提升音质。 鉴别要点 - 可以从颜色是否自然、纹理是否清晰有层次、密度是否较大等方面来鉴别乌木。同时,要注意与染色木材区分,染色木材的颜色通常比较生硬,且纹理可能会被颜色掩盖而不够清晰。
厚瓣乌木
厚瓣乌木是红木国标中柿树属、乌木类的一种木材。以下是关于它的一些详细信息: 1. 分布区域:主要产于热带西非,如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赤道几内亚等国家。 2. 外观特征: - 颜色:成熟的心材色乌黑,有时会有深棕色条状纹路,是所有乌木树种中颜色较深的一种。 - 纹理:纹理通常平直至略交错,结构甚细。 - 其他:没有波痕和香气。 3. 物理特性: - 密度:密度极高,这使得它重量较大,质地坚硬。 - 加工性能:加工较为困难,对刀具的钝化效果明显,但含油量高,木孔细腻,可以磨光成高光泽。 4. 历史地位:在明清时期,厚瓣乌木与海黄、檀香紫檀、金丝楠木、交趾黄檀并称为最珍贵的五大贡木之一。 5. 用途:因其坚硬耐用、纹理细腻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作雕塑、雕刻品、拐杖、台球杆、门把手、工具和刀柄、枪托、钢琴黑键、管风琴音栓、吉他指板和琴桥,以及国际象棋棋子等。 6. 保护现状:厚瓣乌木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受到国际贸易的严格管制。 总之,厚瓣乌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其资源稀缺且受到保护,在使用和交易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毛药乌木
毛药乌木是柿树属植物,属于红木国标中的乌木类。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分布区域:主要产于菲律宾,在全球热带、亚热带及部分温带地区也有分布,如印度、印尼、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马达加斯加、刚果、加蓬等国。中国的台湾、海南、云南等地亦有出产,但产量较少。 2.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全部乌黑,色泽深邃且均匀。 - 纹理: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比较细腻美观。 - 其他:没有波痕,也无明显的香气。 3. 物理特性: - 密度:气干密度在0.90-0.97g/cm³之间,密度较高,材质坚硬,这使得它重量较大,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 - 加工性能:加工有一定难度,但经过打磨抛光等处理后,表面可呈现出镜面般的光泽。 4. 用途:因其材质优良、纹理美观、色泽独特,常被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乐器等。例如二胡等乐器的某些部件会用到毛药乌木。
蓬塞乌木
是柿树科、柿树属的一种木材,以下是它的一些主要特点: 1. 分布:主产于菲律宾。 2. 外观特征: - 颜色:心材全部乌黑,色泽均匀且深邃。 - 纹理:纹理通常比较直,直至略交错,整体相对细腻。 - 其他:没有波痕,也无明显的香气。 3. 木材结构: - 生长轮:生长轮不明显。 - 管孔:管孔在肉眼下略见,多数含深色树胶;弦向直径100-200μm,平均133μm;数量少,平均3-4个/mm²。 - 薄壁组织:轴向薄壁组织丰富,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细线状(多数宽1细胞),颇密,在放大镜下可见;疏环管状数少。 - 木纤维:木纤维壁厚。 - 木射线:木射线在放大镜下可见;射线组织异形单列。 4. 物理特性:气干密度为1.00g/cm³。 蓬塞乌木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属于红木中的柿树属、乌木类。由于其材质优良、纹理美观、色泽独特,具有较高的价值,常被用于制作高档家具、工艺品等。不过,由于其资源相对稀缺,且受到国际贸易的严格管制,市场上的蓬塞乌木制品相对较少。
条纹乌木类
苏拉威西乌木
苏拉威西乌木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木材,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信息 - 所属类别:属于柿树科、柿树属,在红木标准中被归为乌木类。 - 产地分布:主要产于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2. 木材特性 - 颜色与纹理 - 颜色:心材颜色漆黑,通常带有黑色或深褐色条纹,色泽光亮,如同镜面般的光泽是其显著特点之一。 - 纹理:纹理通常直,有的也会交错,结构细腻,这些纹理特点使得它具有很高的美观度,为制作高档工艺品和家具提供了优质的外观条件。 - 密度与硬度 - 密度:气干密度大于1.0g/cm³,密度很高,所以材质较重。 - 硬度:硬度也很高,在木材中属于比较坚硬的种类,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抗变形能力。 - 其他特性:没有特殊的气味,在耐久性方面表现出色,耐腐性强,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状态。 3. 用途 - 家具制作:其颜色深沉、质地坚硬、纹理美观,是制作高档中式古典家具和欧式古典家具的优质材料,如制作桌椅、床、橱柜等家具,能展现出华贵、古朴的风格。 - 工艺品雕刻:适合用于精细的工艺品雕刻,比如制作佛像、笔筒、文房四宝等工艺品,雕刻出来的作品细节清晰,质感上乘。 - 乐器制作:在乐器制作领域,也会被用于制作部分乐器的部件,例如古筝、二胡等乐器的琴身等部分,有助于提升乐器的品质和音色。 4. 保护现状:由于过度采伐,苏拉威西乌木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它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国际贸易受到严格管制,以保护这种珍贵的木材资源。
菲律宾乌木
菲律宾乌木具有以下特点: 1. 基本属性: - 植物学分类:属于柿树科、柿属的一种木材。 - 外观形态:小乔木,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 2. 木材特征: - 颜色与纹理:心材颜色为黑、乌黑或栗褐色,带有黑色及栗褐色条纹;纹理通常直至略交错,结构细腻。 - 物理特性:管孔在放大镜下可见,含黑或黑褐色树胶;弦向直径最大 182μm,平均 98μm;数量较少,每平方毫米 2 - 8 个。轴向薄壁组织主为同心层式离管细线状(多数宽 1 细胞),颇密,在放大镜下几不得见;波痕未见;射线组织主为异形单列,2 列稀见。木材有光泽,气干密度 0.78 - 1.09g/cm³,木材干缩大,无香气和特殊滋味。 3. 分布与产地:主要分布于菲律宾,在台湾南部和印度尼西亚的西里伯斯也有发现。 4. 用途:是一种非常适合雕刻的木材,常被用于制造家具、橱柜、拐杖、工具手柄、指板和小提琴等。它也是一种较好的遮荫树种。 由于过度开发,菲律宾乌木在野外已变得稀有,一些地方甚至禁止原木出口。在使用这种木材时,应注意对其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利用。
其他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