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2024年新教材初中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包括物质的构成、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点,内容丰富,要点梳理,结构清晰,非常值得学习!
编辑于2024-11-28 16:34:14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构成
分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原子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结构
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排布
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离子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
阳离子
带正电
原子失去电子得到
阴离子
带负电
原子得到电子得到
同种元素原子或离子关系
电子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
符号和意义
一个X离子带n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
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表达式
注意
它是个比值
单位是“1”,一般不写
Ar≈质子数+中子数
Ar与m成正比
物质的组成
元素
元素周期表
绘制
门捷列夫
结构
周期(7个)
电子层数相同
族(16个)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
本质区别
质子数不同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化学变化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存在
空气中
N、O
生物体中
O、C、H、N、Ca
地壳中
O、Si、Al、Fe
元素符号
书写
一大二小
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意义
宏观
表示某元素
有的还可以表示某物质
微观
表示一个某原子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构成
分子
概念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性质
质量体积都很小
不断运动
分子间有间隔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
概念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即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结构
原子核
质子
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排布
规律
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第一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
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
最外层电子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
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
表达式
注意
它是个比值
单位是“1”,一般不写
Ar≈质子数+中子数
Ar与m成正比
离子
定义
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
阳离子
带正电
原子失去电子得到
阴离子
带负电
原子得到电子得到
同种元素原子或离子关系
电子数不同
质子数相同
符号和意义
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和电性,标法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一个X离子带n个单位的正(负)电荷
物质的组成
元素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
本质区别
质子数不同
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化学变化
分子种类改变
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元素种类不变
存在
空气中
N、O
生物体中
O、C、H、N、Ca
地壳中
O、Si、Al、Fe
元素符号
书写
一大二小
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意义
宏观
表示某元素
有的还可以表示某物质
微观
表示一个某原子
元素周期表
绘制
门捷列夫
原子序数
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号
结构
周期(7个)
电子层数相同
族(16个)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等量关系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