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解构特稿DNA,好故事从何而来
1、解构特稿DNA,好故事从何而来
怎样找一个好选题
养你的故事,积累你的线人,等待一个故事的激活点和爆发点
如何说服编辑让一个选题反复出现
每一次写都有新的新闻点
故事是发展的
沉默的故事需要有激活点、爆发点
如何让报道的边际效益不递减
积累线人,积累人脉
加深理解,锤炼主题
专注某一个领域,成为专家型的写作者
专注某个领域,发现事物联系
一边学习,一边发现
将选题织成网,建立选题之间的联系
例子:“北京旧城改造”系列
《南池子之劫》:发现北京问题
《四合院,黎明时分》:建国初期面临争论公案,城市发展是进城还是出城
《经租房,半个世纪的纠葛》、《胡老太太的讨屋日记》、《回不去的南池子》:物权法缺失,私有财产无保护,而在这个时期中国出台《物权法》
《元大都活在胡同里》:北京如何陷入城市大饼越摊越大问题,中国城市建设的普遍问题
《车警官出前门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靠房地产支持的经济模式
小技巧:怎样找故事
从新闻事件中找故事
重新解读和发现故事
长期关注某个领域,发现独家故事
如何深度挖掘选题
故事五维度法,卡位并理解你的故事
时代
在时间中的位置、发生的时代
期限
在时间中的长度
地点
在空间中的位置
冲突
是哪方面引起的
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社会......
人性
深度开挖人性主题
人际冲突、内心冲突......
挖掘细节,展现“如何”
升上去俯瞰
理解故事的意义和主题
沉下去打捞
找到故事的细节和场景
采访的到位的标准:哪怕新闻现场已经消失,能通过对线人的准确细致提问使场景再现
对宏观和微观的掌握
把握到位的标准
真实性:细节100%精准
生动性:现场样貌、气氛、情绪让读者感受到
现场性:场景有当下和运动感活灵活现、人物有对话和互动
抽象阶梯法
顶端
宏观:故事的定位和意义
底部
微观:具体例子、场景、细节
如何做好特式采访
什么是特式采访
事先、事后被计划、故事经过选择的真实采访
采访前回答三个问题
为什么写这个故事?
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写?
为什么是我写?
长时间、大背景、大区域的关注
做特式采访的三个方法
在大事件里寻找没有被讲出来的细部
预想故事的关键点并排列出来
人物(是谁,几个,如何接近)、场景(几个,如何再现还原)、故事情节(走向)
检查处于“故事信息流”的位置,明确目标:清醒的头脑,事先规划、细致的行动方案
小技巧:搜集材料,做好特式采访
充分调研故事的背景
调研为故事设立背景框架和语境:社会、经济、政治、历史、人情、世俗
采访前中后收集所有能收集的资料和档案,迅速学习专业领域知识
制定采访计划:主要目标、怎么找到和达到目标、怎么找到联系人
如何写作:向戏剧和小说学习
强烈冲突
显性冲突(基本要求):轰轰烈烈的效果
隐性冲突:指向社会和生命的终极矛盾,激烈冲撞又完全无解
例子:《野马》系列
显性冲突线索:野马出现的一系列事件,野马回归中国、在故乡生了第一匹野马、第一匹野马又在故乡死亡、为了生存而放野......
隐性冲突线索
人类对野马的干预:人类对大自然过度索取导致野马种群在野外消亡、人类想让野马繁衍下去而给它更多干预
野马的艰难回归和养马人的努力
永恒要素
人类普遍体验和共鸣
满足人们的好奇和向往
小技巧:写好故事
好的开头,在前三段抓住读者
以情节带动故事展开,展现冲突性和戏剧性
冲突高度聚焦:集中的时间和空间
寻找触发点:戏剧性爆发点
人物性格化:防止刻板和格式化
饱和情感:注意不要煽情
语言生动:语言营造氛围
多描述少叙述:使情节、场景、细节更生动
设计好一个结尾
生动的场景或细节:反复回味
悬空:引发思考
总结:阐明并回扣主题
循环:首尾互相呼应
反转: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