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能力
这是一个关于第九章:能力的思维导图,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这张脑图都将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编辑于2025-03-09 20:46:55能力概述
能力的概述
概念: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存在个体差异)
掌握知识形成技能,能力是前提,而知识的掌握又能促进人类的发展
能力和活动紧密联系,一方面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出来的;另一方面人从事某种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
才能:在完成某种活动,能把这些能力很好的结合起来,出色完成活动,就表明这个人具有从事这种活动的才能 天才:在良好的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加上个人实践中的主观努力发展起来的
掌握活动的速度和成果的质量,被认为是能力的重要标志,其影响因素还包括个人的知识和经验、活动动机和身体健康状况等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区别
①能力知识的区别: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是社会的财富。知识并不是个体的能力特征,而是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具有客观性,不存在个体差异,而只有掌握知识速度的快慢、理解,记忆知识的敏捷、持久、精准程度,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才能存在个体差异(概括化程度差异,即调节认识活动的能力差异)例如:学习和掌握某数据公式及推导过程,调节这个推导过程的分析、概括活动的能力特性就属于能力范畴
②能力技能的区别:技能是一种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活动方式,它以行动方式的形式被人所掌握(属于心理活动过程的范畴);能力是对心理活动的可能性和动作的可能性而言。二者都有概括性,但概括水平不同。 技能是动作和动作方式的具体概括,能力是调节技能行动方式的心理活动的概括(高水平概括)
联系
紧密联系,相辅相成。 首先知识掌握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其又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是高度概括化的调节认识活动和行动方式的心理现象,这种概括化的调节水平达到迁移程度并在个体身上巩固下来,就会促进个体的能力发展。(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也能掌握某些运算技能,这些有利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其次,人们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又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能力往往制约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灵活性和巩固程度。
能力的分类
按倾向性分类
①一般能力(普通能力):人完成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适用于广泛的活动范围) 一般能力与认识活动紧密联系,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是一般的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所说的智力
②特殊能力(专门能力):完成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只在特殊活动领域产生作用)例如: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绘画能力,写作能力等 同一种特殊能力包含多种成分,各种成分对完成活动的作用不同(音乐能力包括音乐感知能力、音乐记忆和想象能力、音乐情感能力和音乐动作能力)
一般能力是各种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一般能力的发展为特殊能力的发展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殊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一般能力的发展
按功能分类
①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知觉、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三种认知能力: ①言语信息: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的能力 ②操作能力: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能力 ③认知策略:有意识地调节与监控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能力
②操作能力:指操作、制作和运动的能力(劳动能力、艺术表现能力、体育运动、实验操作能力)认知能力中必然有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也一定有认知能力
③社交能力: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言语感染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按创造性程度能力分类:
①模仿能力:指效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学习绘画时的临摹,儿童效仿父母和教师说话、表情)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等人认为模仿是一种本能 相对立观点:社会学习观点(多拉德等人)模仿是通过强化习得 班
②创造能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成功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
包括两个基本特征: ①独创性②价值性 (人们对此有意见分歧)
创造能力是在模仿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模仿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创造又是模仿的发展
智力的概念和智力结构理论
智力的概念(智能、智慧):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
①国内学者对智力的解释:偏重于认识方面的心理特性;智力即人们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特别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
②国外学者:智力就是个体学习的能力,个体的学习成绩可以代表其智力水平;智力是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智力是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
智力的核心包括两种:解决问题能力和语言能力 研究人员认为:抽象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学习能力
智力结构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理论
瑟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三维智力结构理论.
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
智力的三元结构理论:成分亚理论、经验亚理论、情境亚理论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空间、音乐、言语、逻辑数学、人际、内省、身体运动智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遗传素质和营养状况
早期经验:儿童的智力有很大的潜力,有接受早期教育的可能
知识和技能
教育
社会实践
个人的主观努力
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能力
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引导学生正确自我评价、自我教育
能力的个别差异
一般能力的类型差异
1、知觉方面的类型差异 ①综合型:知觉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整体性,但分析方面较弱 ②分析型: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对细节感知清晰,但对整体的感知较差 ③分析-综合型:较多人具有这一点
2、记忆方面 ①视觉型:视觉识记的效果较好(画家) ②听觉型:听觉识记效果好(音乐家) ③运动型:有运动觉参加时识记的效果较好(运动员) ④混合型:应用多种表象时识记效果较好(大多数属于)
3、识记材料方面 ①直观形象的记忆型:识记物体、图像、颜色和声音较好(艺术家) ②词的抽象记忆型:识记词的材料、概念和数字较好(数学家) ③中间记忆:对上述两种材料的识记效果都好(大部分人都是)
4、言语和思维方面 ①生动的思维-言语类型:在思维和语言中有丰富的形象和情绪因素 ②逻辑联系的思维-言语型:思维和言语是概括性的,逻辑联系占优势 ③中间型:两个特点都有
特殊能力的类型差异: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不同的能力组合来保证
(三个同样是音乐成绩优异的儿童,第1个儿童可能具有强烈的曲调感,但节奏感较落;第2个儿童可能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但曲调感较弱;同理于第三个儿童)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
智力分级表、曲线图(请见课本p135)
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
一般认为,30~45岁是人的智力最佳年龄阶段
不同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
人的感知方面的能力发展最早且下降也较早,其次是记忆力,然后是思维能力
第九章:能力
第1节:能力概述
第2节:能力的个别差异
第3节:能力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