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政府绩效管理》之政府绩效管理概述
《政府绩效管理》之政府绩效管理概述笔记,包括绩效与政府绩效、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政府绩效管理系统、政府绩效管理机构四部分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党章建设思维导图
国考地理高频考点知识汇总
公考言语理解与表达-选词填空
公务员省考图形推理
法理学笔记
公考申论命题点
法理学
国考判断课总结【注意】
我的行测痛点
公务员考试:申论
概述
1.绩效与政府绩效
绩效
绩效的概念与层次
概念:工作的效果和效率 (组织期望的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能够被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层次
个人绩效
群益绩效
组织绩效
组织绩效管理的落脚点:个人
绩效结果观
要素:时间范围、产出、与目的可能具有相关性
评价:缺乏行为过程的有效监控和正确引导 不利于团队合作、组织协调、资源合理配置
绩效行为观(行为、态度)
拘泥于具体,难长远
绩效综合观(行为,产出,结果)
绩效与能力、行为、态度的关系
绩效的性质
多因性
内外因素,抓重点,对症下药
多维性
效果,效率,变革性
动态性
政府绩效
内涵(经济,政治,社会)
产出角度(效益,效率,公正等要素)
效率和效果分别属于工作的质和量两个方面
质和量不是绝对割裂,而是相互包容的
政府绩效是效率和效果的统一,不偏袒任何一方
管理能力角度
实现功能、体现意志时的管理能力
综合性角度(包括政治与经济,中央地方与个人)
结构
1.(根据管理层级)政府组织绩效,政府部门和项目绩效(交叉合作)以及公务员绩效(基本元素)
2.(根据职能和管理特点)政治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
3.(根据政府组织内外部的界限划分)外部职能绩效与内部运营绩效
外部:三大职能与环境的协调性(如何形成良性循化)
内部:组织效率,管理效率,工作效率
4.经济(资源消耗最小化),效率(西方具体化的方式),效果(最终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如公众满意度)
5.投入,过程,产出,结果
2.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的内涵(不定)
绩效评价弊端(仅评价,无影响),进而发展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强调从具体业务出发管理)
绩效管理是管理员工绩效的系统(员工核心,默认有共同认可的目标)
绩效管理是综合管理组织和员工绩效的系统
本书观点:指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用来确保下属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并通过不断改善其工作绩效,最终实现组织战略的手段及过程
绩效管理是所有管理者的事情
绩效管理是一种手段及过程(完整包括:计划,监控,评价,反馈)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组织的战略(与现目标动态协调一致)
绩效管理(PM)与绩效评价(PA)
对比(前M后A)
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注重信息的沟通与绩效目标的达成;注重考核和评估
伴随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只出现在特定的时期(结束时期)
战略性与前瞻性;滞后性
政府绩效管理
政府绩效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政府绩效强调自身的职责定位(公共性,公益性)
政府绩效管理凸显机制创新(管什么,怎么管?)
政府绩效管理重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技术
政府绩效管理的功能
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有助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各自为政,地方保护,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有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向对等关系发展,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发展)
有助于科学衡量和有效改善政府绩效(自我认知,问题解决,挖掘潜力,提高忠诚度,建立责任型政府)
政府绩效管理与企业绩效管理的异同
相同点
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对矛盾的认识)
委托代理理论(根本矛盾)
信息不对称(过程矛盾)
都强调公众作为评价主体的重要性
管理理念趋同
政府越来越注重投入产出比,财务预算等指标
企业越来越注重长期利润和公共形象以及社会责任
在技术和方法上具有相关性(平衡计分卡,目标管理,标本管理等)
不同点
价值取向不同(利润VS公共性,公益性)
绩效管理的动力不同(利润VS政治压力,社会需求和公共舆论)
绩效管理的目标不同(政府的多重绩效目标)
企对政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政府绩效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绩效管理中顾客至上的价值导向(以人为本)
政府绩效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政府绩效管理可以借鉴企业绩效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
3.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价标准
战略一致性(可预)
与组织发展战略一致
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个人绩效目标与组织部门的战略目标紧密结合
明确性
可接受性(可得)
程序公平(程序以及对应的奖惩机制机制是否在可接受域)
人际公平(尊重)
结果公平(结果可调整,可逆)
信度(被污染?)
指测量的一致性,决定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可应用性
效度(缺失?)
指是否评价了要评价的内容,是评价系统测量的与所要测量的工作和绩效的相关程度
有效的测量应该得到一致的(指可信)结论
政府绩效管理系统模型
政府绩效管理的五项关键决策
评价内容
明晰使命,设计整体绩效的评价指标,分解,根据公务员职位职责评价个人绩效(第二,第三章详细介绍管理工具和详细内容)
评价主体
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匹配性,信息有效性,公平性
评价周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长:专业技术类评价,高级管理职位评价,工业业绩指标
短:服务类职位评价,低级职位评价,态度类指标评价
评价方法(考虑成本,误差等因素)
相对比较:排序法,配对比较法
绝对比较:等级鉴定法,行为锚定量表法,混合标准量表法
结果应用
差距原因与改进
培训、晋升、福利的依据
政府绩效管理的四个环节
绩效计划
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主要以下属为第一语境)
主要工作内容和职责,以及需要达到的工作效果
如何分阶段实现各种目标?
拥有哪些权利?决策权限如何?
工作内容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第一性的是什么?
上级和下属如何进行沟通?如何防止出现偏差?
绩效监控(双向沟通)
绩效评价(核心环节,技术性最强)
绩效反馈(指出问题,进行激励和指导)
政府绩效管理的三个目的
战略目的
管理目的(奖惩与指导)
令人难做?
开发目的(潜能开发与缺点改进)
4.政府绩效管理机构
政府绩效管理机构的类型
内部管理机构(全面准确低成本,责任意识)
上级政府部门
专职管理机构
中国:政府绩效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监察部为牵头部门)
外部管理机构(科学,规范,权威性)
立法机构建立的绩效管理机构
社会中介评价机构(兰州大学)
社会精英
第三方,公信度
比政府组织有较强的成本意识和效率观念
政府绩效管理机构的职责
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选择,创新与流程设计
参与和指导政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政府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和培训(公正,合理,科学)
评价周期,评价方法及相关资源的协调安排(充分利用资源)
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的收集(问卷调查法最常用)
提高评价结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问卷内容设置主题明确,简单易懂,内容科学,题量适中,便于处理等原则
问卷通过严密的组织、负责的精神和采用送发,当场回收,个别访谈等方式来提高回收率
政府绩效评价结果的管理
对信度和效度检验
形成政府绩效评价报告并及时反馈给被评价对象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情况的公开范围和公开方式
将政府绩效评价结果和相关信息建成数据库,以备日后查询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