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有毒动植物中毒
这是一篇关于有毒动植物病毒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重点速记表,棉酚中毒(粗制棉籽油),氰苷中毒(苦杏仁/木薯),毒蕈中毒(毒蘑菇),麻痹性贝类中毒,组胺中毒(青皮红肉鱼),河豚毒素中毒。
这是一篇关于小肠内消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肠液分泌,胆汁分泌排出,胰液分泌,概述,便于理解和记忆。
这是一篇关于食物消化吸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参考资料,健康小提醒,冷知识,肛门,大肠,小肠,胃,口腔、食管。
这是一篇关于甘油三酯代谢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常见问题,七、记忆口诀,六、关键对比,五、代谢整合与调节,四、酮体代谢,三、脂肪酸β-氧化,二、脂肪动员,一、脂肪酸合成。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有毒动植物病毒
1. 河豚毒素中毒
1.核心考点
毒素分布:卵巢>肝脏>肠道>皮肤(毒性强度排序)
中毒机制:阻断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作用位点与局麻药相反)
致死量:0.5mg毒素可致命(相当于1-2条河豚卵巢)
2.典型症状
初期:口唇麻木(食后10min-3h)
进展期:运动失调→四肢瘫痪
致死原因:呼吸肌麻痹(死亡率达60%)
3.高风险食品
河豚刺身、河豚肝制品
易混淆鱼种:东方鲀、刺鲀、箱鲀
4.急救措施
黄金4小时:立即催吐+洗胃(1:5000高锰酸钾溶液)
解毒剂:尚无特效药,需呼吸机支持
2. 组胺中毒(青皮红肉鱼)
毒素产生:鱼体组氨酸→细菌脱羧→组胺(>200mg/100g即中毒)
高风险鱼种:鲐鱼、沙丁鱼、金枪鱼(死后2h组胺激增)
特征表现:全身潮红(红酒醉样)+血压骤降
潜伏期:10min-2h(平均30min)
3.急救方案
抗组胺药:苯海拉明注射液(0.1mg/kg肌注)
辅助治疗:维生素C静滴(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
3. 麻痹性贝类中毒
毒素来源:石房蛤毒素(STX,耐热性极强)
作用机制:阻断钠通道(毒性为氰化钠1000倍)
最小致死量:0.5-1mg(相当于4粒染毒扇贝)
2.高风险食品
贝类品种:贻贝、扇贝、蛤蜊(赤潮季节高发)
危险部位:消化腺(占毒素总量90%)
3.急救要点
黄金时间:4h内活性炭灌胃
解毒方案: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
4. 毒蕈中毒(毒蘑菇)
1.核心分型与考点
中毒类型 代表毒蕈 靶器官 致死率 肝肾损害型 白毒伞 肝/肾 50-90% 神经精神型 毒蝇伞 神经系统 <5% 溶血型 鹿花菌 血液系统 30%
2.特征症状
白毒伞中毒:假愈期(24-48h后突发肝衰竭)
毒蝇伞中毒:幻觉+流涎+瞳孔缩小
3.急救原则
通用处理:立即洗胃(1%鞣酸溶液)
特异性解毒
肝肾型:青霉素G(抑制毒肽吸收)
溶血型:糖皮质激素冲击
5. 氰苷中毒(苦杏仁/木薯)
1.核心机制
毒素转化:氰苷→氢氰酸(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致死量:儿童5-10粒苦杏仁,成人50粒
特征气味:呼出气苦杏仁味
死亡原因:呼吸中枢麻痹(闪电式死亡)
3.解毒流程
1. 立即处理:亚硝酸异戊酯吸入(30s/次)
2. 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10ml)+25%硫代硫酸钠(50ml)
6. 棉酚中毒(粗制棉籽油)
毒性表现
急性:低钾血症(血钾<3mmol/L)
慢性:不育症(抑制精子发生)
安全标准:棉籽油中游离棉酚≤0.02%
2.急救方案
补钾治疗:10%氯化钾溶液(40-80ml/d)
抗氧化剂:维生素E(对抗生殖毒性)
7. 重点速记表
中毒类型 特征症状 特效解毒剂 必背数据 河豚中毒 运动麻痹 无 卵巢毒性最强 组胺中毒 皮肤潮红 苯海拉明 组胺>200mg/100g 贝类中毒 口唇麻木 普鲁卡因胺 石房蛤毒素耐高温 毒蕈中毒 假愈期 青霉素G(肝肾型) 白毒伞致死率>50% 氰苷中毒 苦杏仁味 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 儿童致死量5-10粒杏仁 棉酚中毒 低血钾 补钾 游离棉酚≤0.02%
毒蕈鉴别:颜色鲜艳≠有毒(白毒伞纯白色) 解毒剂误区:亚甲蓝仅对亚硝酸盐中毒有效 潜伏期判断:毒蕈中毒假愈期易误判为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