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旧民主主义革命
这是一篇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导图,涵盖从1840-1919的历史,详细阐述了各时期的重要事件、成果、失败原因等内容,有助于清晰地把握这一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
这是一篇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维导图,涵盖从1919-1949的历史,梳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会议及其意义,有助于全面、清晰地了解这一伟大革命历程。
涵盖了高考语文所涉及的各类题型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古诗文阅读,小说阅读,散文阅读。标点用法,语言表述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老人与海》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阿房宫赋》思维导图
《西游记》思维导图
《水浒传》思维导图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英语词性
生物必修一
高中物理知识点思维导图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39
虎门销烟
1840
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地主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历史任务:反帝反封建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1842)
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1860)
1843-1864
成果
沉重打击清政府的统治,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无法克服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自身腐败
无法提出正确的政治纲领
清政府与外国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
农民阶级
1860s-1890s
兴办近代企业
创立新式海陆军
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对列强过于依赖
清政府自己不行
封建地主不能自己革自己的命
洋务运动
封建地主阶级
1876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
中法战争
中法新约(1885)
1894
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
宣告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1895
小资产阶级
证明改良道路完全不可能,必须走流血的暴力革命道路
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过于反动
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主打一个又当有立
脱离人民群众
戊戌维新变法
1900
八国联军侵华
德国侵占胶州湾(1898)
辛丑条约(1901)
义和团运动
1904-1905
日俄战争
英国入侵西藏(1903-1904)
1900s
清末新政
1904-1912
资产阶级革命派
三民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沉重打击中外反动势力
结束了持续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推动中国人民思想解放
未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未能充分发动人民群众
同盟会内部分歧巨大
辛亥革命
武昌首义(1911)
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南京临时政府(1912)
1912-1926
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相勾结
北洋政府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宋教仁案(1913)
“二十一条”(1915)
“二次革命”(1913)
护国运动(1915)
袁世凯称帝(1916)
张勋复辟(1917)
1915
“德先生”与“赛先生”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文言文、反对文言文
最终分为李大钊与胡适两派
新文化运动
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工人阶级登上中国革命的历史舞台
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了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规模性运动
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