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七部分 新一代交换控制技术
这是一篇关于第七部分 新一代交换控制技术的思维导图,梳理了新一代交换控制技术中的NGN和SDN相关知识,有助于理解这两种技术的架构、原理和关键技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互联网9大思维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域控上线
python思维导图
css
CSS
材料的力学性能
计算机操作系统思维导图
第七部分 新一代交换控制技术
下一代交换网NGN (针对通信系统的融合与开放)
定义
分组交换技术逐步替代电路交换技术,将话音、数据等业务统一在一个平台上
体系结构
支持业务和网络分离的变革趋势
固定移动融合FMC(Fixed+Mobile)
概念
向终端用户提供业务或应用的能力和机制与固定/移动接入技 术以及用户位置无关
融合
业务层
业务融合
业务绑定
终端接入层
能够连接多种网络的智能终端的出现 ,以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无缝连接和自动切换
核心网络层
软交换技术和IMS技术
软交换
软交换是下一代电信网络中的核心设备,主要 完成呼叫控制、资源分配、协议处理、路由、认证、 带宽管理、计费等主要功能,同时可以向用户提供 现有电路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所有业务以及多样化的 第三方业务。实现了话音业务在业务层面的IP化
基本思想
分组核心网络
特征
话音的分组化、承载与控制分离、业务与网络分离
系统组成
业务管理层
SCP 智能网
AS 业务提供商
应用服务器 提供业务执行,管理,开发环境
NMC运行支撑系统
系统管理中心-提供系统管理功能-连接运行支撑系统
会话控制层
MS
媒体服务器,提供媒体资源
SSC 软交换控制器
核心传送层
外围接入层
SG
信令网关-连接SS7和 IP 网络-实现SS7信令传输格式转换
MG
中继媒体网关 -连接PSTN与IP网络-实现媒体传输格式转换-主要用于中继接入
AG 接入网关
-用于终端用户/PBX/无线基站的接入-完成媒体流转换和用户信令处理等功能
IAD
综合接入设备-用于传统用户终端设备的接入-完成用户端数据、语音等接
业务建立过程
接入方案
运营商解决方案-长途语音旁路
企业解决方案-广域Centrex
企业解决方案-双绞线用户接入
用户接入方案-HFC用户接入
IMS
体系架构
P-CSCF
I-CSCF
S-CSCF
归属位置服务器
业务的运行实体,包括三类
基于SIP的应用服务器
基于CAMEL的IP多媒体业务交换功能(IM-SSF)
基于OSA的业务能力服务器(OSA-SCS)
SGSN
连接RAN和分组核心网
GGSN
是UMTS核心网的边界
PDF/PEF
在接入层和控制层之间完成策略服务功能的实体
MRF
(媒体资源功能)
关键流程
用户注册
完整呼叫
IMS同时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方式,基于IMS的固定移动融合,为各种 接入网提供一个统一的核心网络,真正实现一点接入、全网服务
IMS与软交换
都是两种下一代网络交换技术
都希望建立基于IP的融合与开放的网络平台
基于软交换的网络是NGN的初级阶段;基于IMS的NGN代表了移动 与固网融合的体系架构,是NGN发展的高级阶段。
软件定义网络SDN(针对IP网络的有效控制与开放)
SDN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SDN) 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其设计理念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并实现可编程化的集中控制
本质及核心特点
控制和转发分离
集中化的网络控制 NOS(网络运维者)
开放的编程接口 (应用提供者)
北向接口
为应用提供编程接口
南向接口
设备控制信令,控制设备的转发行为
控制器
对网络的抽象层,NOS网 络操作系统,屏蔽硬件, 为应用开发提供开发接口;
关键技术体系
应用层
关键技术
利用开放的北向API,调用网络能力
北向接口关键技术
SDN控制层将网络能力封装为开放的REST API,供上层业务调用
控制层
SDN控制层的关键是SDN控制器
网络的所有智能、核心均在SDN控制器中。
南向接口关键技术
SDN南向接口的关键技术 是转发面开放协议,该协 议允许网络控制器控制交 换机的配置以及相关转发 行为。
转发层
关键技术OpenFlow
集中控制
开放接口
网络虚拟化
OpenFlow
SDN转发层的关键技术
Openflow是ONF定义的一个转发面控制协议,将转发面抽象为一个 由多级流表组成的转发模型,网络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下发 Openflow流表到具体交换机,从而定义和控制交换机的具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