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NS1 A key protein in the game between
这是一篇关于NS1 A key protein in the game between的思维导图。包含背景介绍、IAV与固有免疫、蛋白结构和病原性特征、蛋白在对抗硅油免疫的4种方式等。
编辑于2021-09-13 18:30:38NS1 A key protein in the game between influenza A virus and host in innate immunity
背景介绍 introduction
IAV含有8个RNA片段,与M1蛋白结合形成RNP
病毒RNA复制过程
这些核糖核蛋白复合体通过NP蛋白进入细胞核
病毒RNA转录过程中需要从宿主mRNA前体的转录本中掠夺5'端的帽结构
PB1催化mRNA的合成和延长
终末阶段,病毒通过病毒聚合酶增加poly A尾
NS1在病毒基因片段复制的时间及部分生物学功能
NS1 m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病毒感染的早期——由于NS1可促进聚合酶复合体的活性
NS1 可结合真核翻译起始子eIF4G I,促进mRNA翻译
NS1在感染早期可对抗固有免疫反应,使得病毒在感染早期获得优势
IAV在感染机体时需要首先对抗机体的固有免疫,在固有免疫早期通过IFN系统发挥作用,NS1蛋白是该过程中对抗固有免疫的最主要的蛋白
IAV与固有免疫
IFN干扰素激活过程
流感病毒的5‘ ppp-dsRNA结构可作为PAMP,激活下游转录激活因子(IRF3、IRF7、NF-κB、AP1)
TLR3+dsRNA:通过TIR结构域招募TIRF,结合TRAF3/6,激活蛋白激酶TBK1/IKK-ϵ和IKK/IKK-β,最终IRF3、IRF7、NF-κB被激活,诱导I型干扰素生成
TLR7+dsRNA:与骨髓分化因子88(MyD88)相互作用,激活IRF7和NF-κB,调控高水平IFN-β、IFN-α转录
RLR,即RIG-I、MDA5、LGP,其中以RIG-I为主
RIG-I+dsRNA,CARD结构域暴露,RIG-I转移至线粒体,并与MAVS结合,,MAVS通过募TRAF激活蛋白激酶TBK-1和IKK-ϵ,使得IRF3/7磷酸化,活化的IRF3/7转移至细胞核,导致I型IFN的生成
IFN激活后发生的抗病毒信号通路
IFN+IFNAR,激活JAK-STAT信号通路及下游信号,诱导ISG生成
IFN与受体结合,JAK1和TYK2被磷酸化激活,STAT1在非激活状态下,通过其SH2结构域与受体结合后被JAK1磷酸化,并形成一个二聚体进入细胞核,这一过程导致了大量ISG的表达,包括Mxs、IFITM、PKR、OAS-RnaseL
NS1蛋白结构和病原性特征
NS1蛋白结构特征
RBD RNA结合结构域,与dsRNA相互作用
ED 效应器结构域,增强NS1与dsRNA的协同作用,影响RBD定位
NLS 核定位信号,存在于RBD中,与输入蛋白α作用,帮助病毒穿过核膜
LR 连接区,影响RBD和ED的空间结构,影响病毒毒力和致病性
基因突变
NS1蛋白基因突变可改变病毒的致病性、改变病毒蛋白对固有免疫的抵抗性,具体可见Table 1
NS1蛋白的翻译后修饰
磷酸化修饰(+)
T215 可被蛋白激酶(CDK)或胞外的信号调节激酶(ERK)所磷酸化,可影响NS1的亚细胞定位、影响NS1的核定位
T49 在病毒复制晚期被磷酸化,T49在病毒的RBD区域,可影响病毒和dsRNA、TRIM25、RIG-I的结合能力,当T49被磷酸化后,对于NS-1依赖性干扰素活动的抑制作用被关闭了
S205 是H1N1流感病毒NS1蛋白6个氨基酸改变位点之一,其磷酸化可促进NS1-DDX21结合,并增强病毒聚合酶活性
泛素化修饰(+)
禽流感病毒H5N1中K219和K221位点的泛素化增强了蛋白的稳定性,促进了病毒复制
H1N1病毒K131位点的泛素化与病毒的快速复制有关
NS1蛋白的泛素化可使RNAPII穿透并进入下游外源基因和附近基因中,通过干扰RNAPII的终止,增强对宿主转录翻译的抑制作用
当病毒感染宿主时,通常会发生TRIM28泛素化的减少,导致其抑制转录能力的下降,也使得干扰素防御系统被dsRNA激活。被流感病毒激发的TRIM28未能被泛素化,导致其对逆转录病毒抑制性降低,流感病毒感染期间,ERV的表达上调,刺激了对新感染源的抗病毒免疫反应
ISG修饰(-)
ISG化需要三酶级联反应,包括一个E1激活酶、E2结合酶、E3连接酶
病毒蛋白的ISG化可干扰其定位酶和蛋白酶活性、干扰其与宿主蛋白或其他病毒蛋白的相互作用、干扰其自身的寡聚和空间结构或影响其他功能,最终导致病毒复制能力的降低,或改变宿主免疫状态
乙酰化修饰(+)
K108R的去乙酰化突变导致WSN-H1N1流感病毒复制能力和毒力的下降
NS1蛋白在对抗固有免疫的4种方式
抑制干扰素生成
NS1抑制RIG-I信号通路
NS1可抑制TRIM25的寡聚,进而抑制RIG-I的激活(E96A/E97A突变使得NS1丧失了与TRIM25结合的能力,使得病毒复制减弱、IFN表达增强)
NS1可与Riplet结合,抑制其催化RIG-I的活化
NS1和直接与RIG-I的CARD2结构域相互作用。在RIG-I启动子中发现了一个CCAAT增强结合蛋白(C/EBPb)结合位点作为抑制因子。NS1作为C/EBPb-NS1复合体促进C/EBPb磷酸化并募集到RIG-I启动子中,对RIG-I具有负调控作用
NS1与细胞RNA和DNA结合阻断抗病毒基因的转录
NS1蛋白的RNA结合能力可能使NS1结合宿主蛋白,进而抑制IFN生成
NS1蛋白可以与转录活性基因的DNA结合,减弱其表达
NS1蛋白可与dsDNA非特异性结合,这种相互作用抑制了合成过程中转录机制的启动,从而在体外阻止了转录反应;在感染的细胞内,NS1抑制了Pol II对IFNB1外显子和启动子的募集作用
NS1蛋白间接调节RIG-I信号通路
NS1在感染过程中通过诱导泛素编辑蛋白A20间接调控RIG-I信号,A20可抑制IRF3介导的I型IFN和ISG的生成
NS1蛋白可诱导宿主细胞表达负向调节细胞炎症反应的MCPIP1,MCPIP1可通过其RNA酶活性降低RIG-I mRNA的表达,抑制IRF3的磷酸化、IFN和ISG基因的表达,最终促进流感病毒复制和增值能力的增强
抑制宿主基因表达
NS1蛋白与CPSF30结合,阻断CPSF复合体与宿主pre-mRNA的结合,抑制mRNA的合成,同时二者的结合还可以抑制核质转运和宿主mRNA的剪接加工
F103L/M106I突变在多个病毒亚型中均有发生,增强了病毒抗IFN能力,导致病毒毒力的提升
NS1与NXF1/TAP、p15/NXT、Rael/mrnp41、E1B-AP5(与mRNA和核蛋白相互作用,帮助mRNA出核)形成抑制复合物,以此抑制成熟mRNA的输出
NS1还可与poly A链结合,阻止成熟mRNA的出核
与ISGs相互作用
PKR 蛋白激酶R
活化的PKR可在感染的细胞中通过磷酸化elF2a(真核翻译起始因子)抑制翻译和蛋白质的合成,包括病毒蛋白质
NS1 RBD 123-127残基能够与PKR结合,抵消了PKR的作用,因此PKR不能被激活。NS1和PKR连接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PKR识别dsRNA或结合PACT的构象改变不能发生而导致其不能被激活。因此,NS1蛋白使得病毒能够逃避dsRNA和PACT通过PKR介导的翻译抑制
流感病毒感染细胞后,能够激活p58IPK蛋白,该蛋白是PKR抑制剂
OAS-RNase L OAS-核糖核酸酶 L
OAS能够使病毒或细胞单链RNA水解,阻止病毒复制,这些降解的RNA产物可被RIG-I样受体识别,激活IFN的生成
NS1蛋白可通过RBD与OAS竞争结合dsRNA,进而抑制其激活
NS1蛋白的R38A突变使得病毒复制减弱,但在沉默或敲除RNase L后,病毒复制显著增强,表明OAS可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
干扰素刺激基因15 ISG15
ISG15可以通过修饰许多病毒蛋白发挥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的ISG化修饰阻止其形成同源二聚体,其中41位点(K41)赖氨酸的修饰破坏了NS1和输入蛋白α间的相互作用,进而阻止了NS1的核易位并使得病毒易受到干扰素攻击。当甲型流感病毒在被敲除ISG15的A549细胞中其复制能力增强
锌指抗病毒蛋白
ZAP可抑制许多RNA病毒的复制
ZAP的活性可被NS1拮抗。NS1可抑制ZAP和其靶MRNA结合
调节细胞凋亡
NS1相对于其他蛋白质更为独特,其不仅能够抑制细胞凋亡,而且能够促进它
NS1蛋白可通过I型干扰素依赖的机制,抑制细胞凋亡,NS1的表达依次抑制了p53和细胞凋亡的转录活动;NS1蛋白启动了在中早期感染阶段抗细胞凋亡的PI3k-Akt信号,保护细胞免于快速凋亡
NS1蛋白能够对抗MAVS介导的细胞固有凋亡。而H9N2亚型毒株相较于其他毒株,独特性在于,其NS1蛋白能够通过抑制FasL的诱导,进而抑制细胞非固有凋亡
NS1蛋白大多能够在病毒感染早期发挥抗凋亡作用。dsRNA可作为促细胞凋亡因子,而NS1蛋白可抑制NF-κB的活化和IFN-β的合成,同时PKR的活化也被抑制,因此细胞能够呈现出凋亡抑制的状态
NS1蛋白与细胞凋亡的关系较为复杂,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流感病毒类型和细胞类型
而流感病毒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可能是病毒高致病性的重要机制(H5N1感染后出现的原发性肺炎)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