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导论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导论部分,包含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设计的范畴、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导论
艺术设计的概念与定义
中国“设计”含义
设:设置、设想、设法、陈设
计:计划、策划、策划、计算
设计(古典):计谋、意匠
设计(现代):设想与规划
英语世界含义
“design"本身:一种思维过程和一定形式、图式的创作过程
词源:指示、建立计划、进行构想、画草图、制作效果图
本质含义: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
设计的意义
人改变原有的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构想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的根本是人而不是物。
设计的范畴
五大类
现代建筑设计、室内与环境设计
名词解释: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设计学科,它关注的是人类生活设施和空间环境的艺术设计,目的是为人创造出符合人体科学需要,适应人各项活动要求,舒适宜人的空间环境。它是与建筑、园林等密切联系的综合性设计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对于环境的密切关注
环境艺术设计的重心:室内设计,包括空间形象设计、装修设计、室内物理环境设计和陈设设计几个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的意义:创造出一种具有现代文化特征和品味的居住和生活环境,使人在人造的环境中得到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愉悦与满足。体现了人对某种文化境界的体味和追求。
产品设计
名词解释:产品设计是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也被称为“工业设计”。是指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条件下,运用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的一种创造性方法,主要解决一定物质技术设计条件下工业产品的功能与形式、结构与符号等的关系,通过产品造型设计将功能、结构、材料和生产手段、使用方式统一起来,实现具有较高质量和审美向度的合格产品的目的。
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名词解释:平面设计指版画和印刷术及通过复制手段而传播的图像图形。平面设计,也被称为图形设计、印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 平面设计作为形容词,有图形、图示、印刷、书写、绘画、雕刻的含义;作为名词,表示:“说明性图画或图表”在设计论述中,它又指版画和印刷术及通过复制手段而传播的图像、图形。因而平面设计又有图形设计、印刷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之称。 平面设计包括书籍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字体设计及其他出版物的设计。
对象和范围:二维
名词解释:“装潢”原指中国古代书画卷轴的“装裱”。在现代“装潢”设计是一种包含包装、商标、广告、装裱等工艺在内的设计门类,与平面设计相同,也包含了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在内,装潢设计是商品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亦是充分体现商品价值的手段,通过宣传与促销服务,体现出装潢本身强烈的实用目的性,而绝不是为装潢而装潢,当然实用目的的实现,必须充分考虑大众的消费心理和审美需求.因此装潢设计往往成为最关键的一环。
广告设计
名词解释:广告最具体、最抽象的定义是“广而告之”。《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广告是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杜莫尹斯的定义广告应当尽量把握广告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包含它特定的内涵和外延,从这一意义上说,杜莫尹斯的广告定义显得较为全面,他认为:“广告是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的行为的活动。” 广告设计是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一种,其价值在于把产品的功能特点通过一定的方式转换为视觉因素,使之更直观的面对消费者。
制品与服装设计
名词解释:染织设计包括印染和织造两部分。从产品看,主要分为纺织品、装饰纺织品和工业用纺织品三部分。
名词解释:服装设计既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又是一个新学科。大机器工业生产使人类的着装进入了“成衣化”的时代。
要素:适体是服装设计的第一要素。服装设计对象是人,在服装的结构上要符合人的身体结构和运动特性,穿脱方便,活动自如;
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概述
中国当代的艺术设计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艺术设计实践。
20世纪50年代: 目的:满足人民衣食住行用的需要 重心:轻工产品的装饰设计 意义:开始具有了新时代的面貌 成就:1956年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59年北京的艺术设计专家、学者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的装饰设计,成为50年代艺术设计的杰作。
改革开放:80年代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艺术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80年代以来的20年,是20世纪艺术设计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时期,同时也是中国设计界奠定新时期发展基础、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不同的设计门类发展不平衡,但成就都是巨大的。
各领域发展
装潢
总体状况:发展最快,成就最高
成就:
二十世纪上半叶: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 特点:美术家同时也是设计家 结果:设计具有很高的文化品味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延续了二十世纪上半叶兼具民族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设计风格。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背景:改革开放 结果:进入了一个变革和转型的时期。
变革与转型从模仿开始:对象首先是日本,其次是港台,再其次是欧美
80年代初:日本为主
80年代中期以后:港台
90年代开始: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与特色
任务与挑战
在电脑成为设计的主要工具后,信息设计等新的平面设计开始影响和改变原有平面设计的面貌并对平面设计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中国平面设计界面临的重大任务和挑战是必须变革设计观念,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吸收世界平面设计界的新创意、新经验,并且更深刻地理解民族传统和精神。
与工业的关系: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受工业生产条件和可能性的制约
成就
20世纪初: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艺术的工业设计只能是一种愿望。
50年代以后:现代的工业生产体系有了良好的基础,对设计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和表现,如50年代至70年代,在轻工业的日用品生产中有了一些有民族风格特色的设计。
80年代以后:国外工业设计的观点引入中国,大机械工业产品的艺术设计开始受到关注,艺术院校和理工院校甚至综合院校自80年代起设立工业设计专业。
2001年初有一定成就,但中国工业的基础尤其是制造业的基础仍然是薄弱的,一些大型设备、工业装备和精密机械等仍主要依赖进口。
当今现状:中国工业处于一个大规模改造和建设时期,大量的工业产品的设计是外来样式,设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普遍重视。但在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北京建立起了良好的设计市场,并通过聘请外国设计师,参加国际竞赛等手段,发展工业设计。
中国的工业设计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
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进—步深化加深了国内外设计的交流
面临问题
主要表现在设计师和设计教学与企业生产实践和需要结合、与工程师协同工作、更好地设计创新等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
教育方面
1957年中国的现代室内设计专业教育开始,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了室内装饰系。1988,将其更名为“环境艺术设计”系,同年在同济大学建筑系和重庆建工学院建筑系设立室内设计专业。至今已有数十所院校设立了本专业,室内设计的专业教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特点
发展空间很大
历史不长,基础不厚
染指设计
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花布设计是主体
近十几年:中国的印染工业进入改组阶段,从传统单一的花布设计转向装饰织物设计,采用电脑进行设计和教学。
服装设计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中国的服装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堪称世界第一。
问题
一些院系将主要精力放在参赛上。为大众设计、为日常生活设计的方向被弱化。难适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