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
编辑于2021-10-17 18:20:37时间轴
1838
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1839.6.3
虎门销烟
1840.6
英军封锁珠江口
北上攻陷定海
直取天津
1841
英军抢占香港岛
道光帝下旨对英作战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
1841年秋
英军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1842
英军进攻长江门户吴淞
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1842年8月初
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服。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割让香港岛
赔偿2100万银元
英国商人纳税要中英共同商议
1843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
获得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优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
第一次鸦片战争
起因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根本原因: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
影响
改变了中国历史进程,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国丧失了领土主权,贸易主权和关税主权
中国的社会自然经济遭受到破坏
中国由封建社会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4
中法《黄埔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通过条约,美国、法国享受了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1851.1.11
1851
1853.3
1856
英国“亚罗号”事件
法国“马神甫”事件
1856.10
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天津条约》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余处通商口岸
外国军舰可以自由航行在长江各口岸
列强从沿海深入长江流域,进入中国腹地
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款》
鸦片贸易合法化
中俄《瑷珲条约》
1860
英法接口换约受阻,再次出兵天津,进逼北京
火烧圆明园
时间:1860年10月
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大肆掠夺,并放火烧毁,企图掩盖罪证
是中国人民的一笔重大损失,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场浩劫
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让九龙司给英国,赔款也大幅度提高
中俄《北京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
影响: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1861
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化更加严重
1864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1
中俄《伊犁条约》
湖里中学 初二(6)班 周子淳作
中国封建社会最大规模的一场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
拜上帝会成立
创建者:洪秀全、冯云山
活动地区:广西山区
发展骨干: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
金田起义
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名称:太平军
太平天国正式爆发
永安建制
政权:天王洪秀全
东王杨秀清
南王冯云山
西王萧朝贵
北王韦昌辉
翼王石达开
永安突围
围困桂林
攻克长沙
南王冯云山阵亡
西王萧朝贵阵亡
攻克武昌
明确了政权体系
定都天京(南京)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意义:空想社彩严重,难以实现。但反应了广大穷苦百姓求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对激励和鼓舞广大农民参与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战斗
北伐
最远到达:天津
结果:全军覆没
原因:北伐队伍无任何后援,作战方式属流窜,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被清政府层层围剿。
西征
征战时间:3年多
占领地区:从湖北武昌到江苏镇江的长江沿岸城镇。掌握了安徽、江西、湖北东部和江苏部分地区。
意义: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天京事变
经过:东王杨秀清逼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意图篡位。天京内乱,最后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离开。
后果:天平天国由盛转衰
《资政新篇》
向西方学习
改革内政
制定者:洪仁轩(干王)
意义: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但受限于当时历史条件,未能付诸实现。
天京陷落
洪秀全病逝,天京被曾国藩的湘军攻破
经验教训
无法提出契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无法克制领导层的腐败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层的团结
农民阶级局限性
俄国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的屈辱史
中国的抗争史
中国的探索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