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植物第一章笔记
植物第一章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讲述了原生质体、细胞后含物、细胞壁等,知识点丰富且简单明了,收藏下图学习吧!
编辑于2021-10-31 16:35:23植物第一章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基本结构
原生质体
细胞内有生命物质的总称 最主要的成分是以蛋白质与核酸为主的复合物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器
细胞器是细胞中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组成和特定功能的微器官
质体
质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白色体
淀粉、脂肪、贮藏蛋白质合成中心、积累中心和储存的场所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和合成同化淀粉的场所
有色体
一般存在于植物衰老的一些器官
液泡
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
液泡膜是由生命的,是原生质体的一个组成部分,作用是控制细胞内的物质交换
液泡内含有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物质的混合液,也称细胞液,无生命
线粒体
参与植物光合作用,释放能量
内质网
高尔基体
核糖体
溶酶体和微体
圆球体
细胞后含物
植物细胞在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活动而产生的各种非生命的物质。以液体、晶体状和非结晶固体形状存在于细胞质和液泡中。
淀粉
同化淀粉(不能吃)
贮藏淀粉(以淀粉粒形式贮藏在薄壁细胞内)
淀粉粒
分为脐点和层纹
单粒淀粉
只有一个脐点
复粒淀粉
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有各自层纹
半复粒淀粉
具有2个或多个脐点,每个脐点除有各自的层纹外,在外面另被有共同层纹
菊糖
果糖分子的聚合物,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菊糖遇α-萘酚-浓硫酸试液显紫红色而溶解
贮藏蛋白质
以糊粉粒的形式贮藏于白色体或液泡或细胞质中
遇碘呈暗黄色;遇硫酸铜加苛性碱水溶液显紫红色
脂肪和脂肪油
由脂肪酸和甘油结合而成的酯,存在于植物各器官中,种子中尤为常见
遇苏丹Ⅲ试液显橙红色、红色和紫红色,遇锇酸变成黑色
晶体
草酸钙结晶
单晶/方晶
例:甘草、黄柏、猪苓
针晶
例:半夏、黄精、麦冬、天麻、苍术、龙胆
簇晶
例:大黄根状茎、人参根
砂晶
例:牛膝、地骨皮
柱晶
例:射干、淫羊藿
草酸钙结晶不溶于醋酸,但遇20%硫酸便溶解并形成硫酸钙针状结晶析出
碳酸钙结晶
多存在于植物叶的表层细胞中,钟乳体多存在于穿心莲叶、无花果叶、大麻叶等的表层细胞中
碳酸钙结晶加醋酸则溶解并放出二氧化碳气泡,可与草酸钙结晶区别
细胞壁
植物细胞特有结构
细胞壁的分层
根据形成的先后和化学成分不同进行分类
胞间层
最早形成,位于细胞壁的最外面,是相邻的两个细胞共有的一层。主要有果胶组成
初生壁
在胞间层的内侧,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少量果胶质组成。许多植物终身只有初生壁。
次生壁
在初生壁的内侧,一般较厚而坚硬,通过纹孔进入物质交换
胞间连丝和纹孔
胞间连丝
纹孔
初生壁完全没有次生壁覆盖的区域形成一个空隙
单纹孔
多存在于薄壁组织、韧皮纤维和石细胞中
具缘纹孔
形如同心圆。在松柏类裸子植物中,有纹孔塞。
半缘纹孔
细胞壁的特化
木质化
细胞壁在附加生长时沉积了较多的木质素而变得坚硬牢固。
加间苯三酚试液一滴,待片刻,再加浓硫酸一滴,即显樱红色或紫红色。
木栓化
细胞壁内渗入了脂肪性的木栓质的结果。木栓化的细胞壁不透水和空气,对植物内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遇苏丹Ⅲ试液可染成红色
角质化
遇苏丹Ⅲ试液可被染成橘红色
黏液质化
遇玫瑰红酸钠醇溶液染成玫瑰红色,遇钌红试剂可染成红色
矿质化
以增强植物的机械支持能力。溶于氢氟酸,但不溶于醋酸或浓硫酸(可区别于草酸钙和碳酸钙)
三大特有结构:细胞壁、液泡、质体
含有直链淀粉的淀粉粒遇稀碘液显蓝紫色,支链淀粉则显紫红色
直链淀粉对水有更强的亲和性